贫营养条件论文-薛圆圆,孙宝盛,杜江,薛士琼,王明圆

贫营养条件论文-薛圆圆,孙宝盛,杜江,薛士琼,王明圆

导读:本文包含了贫营养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贫营养,IAMBR,PCR-DGGE,活性污泥

贫营养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薛圆圆,孙宝盛,杜江,薛士琼,王明圆[1](2015)在《贫营养条件下IAMBR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CR-DGGE技术并结合系统处理效果研究了贫营养条件下IAMBR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IAMBR污泥中总细菌多样性特征、相似性特征和种群归属特征具有高度的协同性.运行前18天,氨氮去除率由95%降至73%后增加至82%,同时SVI值由123.7m L/g升至135.2m L/g再降至128.4m L/g.微生物群落在试验末期演替剧烈,总细菌相似性指数下降到63.6%,SVI值最终升至132.5m L/g.通过克隆测序分析,IAMBR系统中微生物菌种大部分为未培养菌种,其中亚硝化螺菌属占据优势地位,说明贫营养环境对IAMBR微生物群落产生不良影响,污泥微生物功能性指向明显,即硝化功能菌占据优势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海丰,吕娜,孙宝盛[2](2014)在《贫营养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针对贫营养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污泥减量化进行研究,在封闭条件下对MBR污泥进行为期16 d的监测。实验期间主要针对污泥浓度及污泥活性进行了定期取样分析,采用修正的污染指数(modified fouling index,MFI)对污泥混合液可滤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内源呼吸过程将加速降低污泥活性及强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恶化;短时间内源呼吸过程将改善污泥混合液可滤性,有利于MBR工艺实现污泥减量化。(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纪付元,曹飞,张梦涛,袁守军[3](2014)在《贫营养条件下17β-雌二醇厌氧生物降解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7β-雌二醇作为环境甾体雌激素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在贫营养条件下17β-雌二醇厌氧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贫营养条件下,厌氧污泥对17β-雌二醇的去除率达到90%(35℃,76 d),且降解作用主要集中在快速降解阶段,降解规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R2=0.95);厌氧污泥对17β-雌二醇的去除主要是通过转化为雌性效力较低的雌酮,再由雌酮转化为其他的转化产物,如17α-雌二醇;Fe(Ⅲ)对17β-雌二醇的去除和转化没有显着的影响。接种污泥的内源代谢作用产生甲烷,Fe(Ⅲ)的存在可以提高甲烷的产率,但对甲烷的总量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S1期)

杜江,孙宝盛,马瑶,于凤庆,周强建[4](2013)在《贫营养条件下2种MBR污泥微生物的菌群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贫营养环境下MBR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和菌群变化的异同,取洗浴再生水、工业再生水MBR的污泥进行周期培养,利用PCR-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了DNA指纹图谱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在贫营养条件下演替明显,洗浴水污泥微生物形成新的优势菌群(Uncultured Pseudomonas)而工业水只维持了原有的部分菌群(Uncultured Sphaerotilus)。2种污泥培养过程中种群多样性变化突出且差异显着。同时洗浴水污泥菌群相似性在培养第8天时发生突变而工业水总体变化平缓。克隆测序表明2种MBR污泥中既有与贫营养环境适生的共性种属又有与各自来源相对应的特性种属。菌群特异性与废水来源紧密相关,是造成2种污泥对贫营养环境适应能力不同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杜江[5](2012)在《贫营养条件下MBR、IAMBR脱氮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就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脱氮效果而言,传统的连续曝气方式在基本实现完全硝化的同时反硝化作用受限,而改进型的间歇曝气式膜生物反应器(intermittent ae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IAMBR)反硝化效果更好。无论是传统型还是改进型的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中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有机负荷下降,微生物容易处于营养相对贫乏的状态,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贫营养条件下,传统型与改进型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将无碳源进水定义为本研究的贫营养条件,以连续曝气式MBR和间歇曝气式IAMBR进行对比运行试验。MBR和IAMBR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和81%。贫营养周期内总氮去除率骤降,由于硝酸盐氮的积累和内源呼吸解体造成的氮素释放,实验结束时MBR出水总氮高出进水13.46mg/L,IAMBR高出进水3.84mg/L。贫营养对于MBR污泥浓度的不良影响更大也更易使其发生污泥膨胀。研究表明,间隙曝气式IAMBR的脱氮效果相对更好,其活性污泥的抗冲击能力较MBR也更强。为了深入了解贫营养环境对于间歇曝气式膜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影响,本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考察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发现IAMBR污泥中的总细菌多样性特征、相似性特征和族群归属特征均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氨氧化菌作为总细菌中的优势微生物,其群落结构略显单一,相似性保持较好。反硝化菌多样性指数普遍偏低,DGGE图谱的条带信号微弱,其菌群相似性变化幅度大、变化频率高,表明反硝化菌对于碳源的突然不足特别敏感。聚类分析表明总细菌和氨氧化菌群随着贫营养时间的推移在末期演替剧烈,而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从初期开始就处在不断的波动调整中。切胶测序结果显示,IAMBR系统中的总细菌条带大部分为未培养菌种,其中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占据优势地位。另外还发现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酸杆菌(Acidobacteria)等类别。研究表明,贫营养对于IAMBR的菌群结构尤其是反硝化菌群产生不良影响。污泥微生物的功能性指向明显,即硝化功能菌占据优势地位。(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2-01)

李越,张忠庆,戴亮,张麟凤,程伟[6](2012)在《黑钙土中真菌的时空分布及其在贫营养条件下菌落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黑钙土中真菌的时空分布及其在贫营养条件下菌落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真菌进行分离,用单孢子分离法进行纯化,用不同稀释浓度的察贝克培养基进行培养计数。[结果]从供试黑钙土中分离出9种真菌菌属,并且确定了4种优势菌属,同时发现黑钙土中真菌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并且随采样深度增加其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贫营养条件下真菌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减少。[结论]该研究可为黑钙土中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4期)

程丹,李惠明,陈晓玲,韩博平[7](2012)在《无鱼和贫营养条件下盔形溞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无鱼条件下贫营养水体中大型枝角类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的种群动态及其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3月5日至4月18日在流溪河水库进行围隔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对照组(C)为用孔径约2 mm的网过滤后的水库水抽入围隔,试验组抽入过滤后的水库水后添加高、中、低密度(H,M,L)的盔形溞,对照组和试验组添加的盔形溞密度梯度分别为0、0.3、0.6、1.0个/L。无鱼条件下盔形溞种群快速形成高峰,但随后由于食物限制又快速下降。盔形溞高密度种群的建立对轮虫种群产生了显着影响,试验开始后轮虫受到盔形溞抑制而密度下降。在试验后期,食物数量下降,盔形溞密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密度,而大型桡足类中的舌状叶镖水蚤(Pyllodiaptomus tunguidus)密度增加,显示了竞争优势。由于大型围隔试验对浮游动物操作的可重复性较差,个别围隔中出现了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也对盔形溞种群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马瑶[8](2011)在《贫营养条件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演替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随着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延长,反应器中污泥浓度不断升高,这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容积负荷和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但是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活性污泥能含量(F/M)下降,部分微生物会处于营养相对贫乏的环境。当微生物长期处于贫营养条件下时,微生物会加剧自身的内源呼吸,大量死亡,使得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并造成膜污染,影响出水水质,对膜生物反应器的正常运行非常不利。而微生物状态决定了内源呼吸的强度和污泥活性等。因此,对贫营养条件下种群结构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于维持膜生物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贫营养培养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进行分析鉴定,对比不同MBR中优势菌种的差异性及相似性。研究发现,在贫营养环境中,原始污泥微生物群落在几天内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碳源匮乏的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受到了冲击,有些菌群经过适应调整逐渐趋于稳定,而有些菌种则无法适应贫营养条件,最终逐渐被淘汰。洗浴水中水回用系统MBR中微生物经过调整最终形成新的优势菌种,组成了特有的种群结构,而工业园区中水MBR中的微生物则逐渐趋于消亡,没有形成新的优势菌种,只是维持了原有的部分菌群。此外,由克隆测序结果可知,洗浴水中水回用系统MBR系统中的优势菌群主要为杆菌(Bacill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工业园区中水MBR中的优势菌群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赵殿生,刘冰,余国忠,赵承美[9](2011)在《贫营养条件下生物滤池中异养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OUR法研究了饮用水生物滤池不同层高填料的总生物活性(SOUR1)、最大异养细菌生物活性(SOUR2)和最大硝化细菌生物活性(SOUR3)。结果表明:最大异养细菌生物活性和最大硝化细菌生物活性之和小于总生物活性;贫营养条件下的饮用水生物滤池填料上生物膜中异养细菌和硝化细菌为互生关系。(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1年S1期)

齐庚申,陈谊,孙宝盛,陈宏宇[10](2010)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贫营养条件下SMP的产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为考察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在贫营养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产出规律和特性,为优化MBR反应器的运行、延缓膜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天津大学游泳馆MBR系统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贫营养实验。研究表明贫营养条件下SMP产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EPS溶解产生SMP阶段和死亡细胞胞内物质溶出产生SMP阶段。伴随营养物质的匮乏,SMP中大分子物质所占比例显着增加,从第3天的20.2%(占TOC总量的比例),到第8天上升为39.2%,从而会加剧膜污染,并且不同阶段产生的SMP都可以刺激微生物提高对基质的降解速率,SMP浓度与污泥的比好氧速率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贫营养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针对贫营养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污泥减量化进行研究,在封闭条件下对MBR污泥进行为期16 d的监测。实验期间主要针对污泥浓度及污泥活性进行了定期取样分析,采用修正的污染指数(modified fouling index,MFI)对污泥混合液可滤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内源呼吸过程将加速降低污泥活性及强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恶化;短时间内源呼吸过程将改善污泥混合液可滤性,有利于MBR工艺实现污泥减量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贫营养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薛圆圆,孙宝盛,杜江,薛士琼,王明圆.贫营养条件下IAMBR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J].中国环境科学.2015

[2].张海丰,吕娜,孙宝盛.贫营养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化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

[3].纪付元,曹飞,张梦涛,袁守军.贫营养条件下17β-雌二醇厌氧生物降解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

[4].杜江,孙宝盛,马瑶,于凤庆,周强建.贫营养条件下2种MBR污泥微生物的菌群对比[J].环境工程学报.2013

[5].杜江.贫营养条件下MBR、IAMBR脱氮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天津大学.2012

[6].李越,张忠庆,戴亮,张麟凤,程伟.黑钙土中真菌的时空分布及其在贫营养条件下菌落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7].程丹,李惠明,陈晓玲,韩博平.无鱼和贫营养条件下盔形溞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2

[8].马瑶.贫营养条件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演替与分析[D].天津大学.2011

[9].赵殿生,刘冰,余国忠,赵承美.贫营养条件下生物滤池中异养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关系[J].给水排水.2011

[10].齐庚申,陈谊,孙宝盛,陈宏宇.膜生物反应器中贫营养条件下SMP的产出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

标签:;  ;  ;  ;  

贫营养条件论文-薛圆圆,孙宝盛,杜江,薛士琼,王明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