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王尊祥

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王尊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型游乐设施,红外热成像技术,发热,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王尊祥[1](2018)在《大型游乐设施红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务院200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3号令》的规定,大型游乐设施是指占地运行最大线速度>2m/s,运行高度>2m的游艺设施。大型游乐设施对于强健人们的体魄、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城市环境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当前我国大型游乐设施行业发展迅猛,截止到2015年,全国各类游乐园超过400家,在用游乐设施总量约2万台,2015年度我国游乐园参与人数也已超过4亿。大型游乐设施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国家制定了各项措施以保证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其中各类检验是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检验手段相对而言仍比较传统,而新兴的红外热成像技术由于具有非接触测量,检测面积大,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探索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特种设备行业中大型游乐设施上的应用研究,为大型游乐设施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围绕大型游乐设施开展了安全压杠用不锈钢材料的平底孔发热规律、矿山车车轮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以及液压站和空气压缩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并最终确定将电气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作为研究的重点。针对安全压杠用304不锈钢材料的缺陷问题,设计了带有不同参数平底孔的试板,在平底孔缺陷发热规律的试验中,发现平底孔直径对温度的作用要大于平底孔深度,随着平底孔直径的增大,向外发出的热辐射也逐渐增多。此外当孔径增大到φ2时,平底孔的横向辐射作用开始逐步得以发挥,孔深的变化对于温度变化的作用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数据拟合发现,孔径增大,温度下降速率也有增大的趋势,但孔径增大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干扰因素,数值拟合的效果会出现偏移。针对大型游乐设施的车轮、液压系统和空气压缩机等主要传动系统部件开展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研究。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研究不同位置车轮的热辐射情况,基于能量损耗、结合车体结构和逻辑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故障车厢的吊架和车轮进行检修,避免了需对全部车厢全部进行检修,大大减少了检修工作强度。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液压站的各个输油管以及回油管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从热量角度结合工作状态可以分析各个油阀、散热系统等部件的运行是否正常,并实现液压油的质量变化的动态检测,对常见的诸如滤芯堵塞和液压油变质检测也可以实施。利用红外技术还可以对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和排气气压异常、过滤器阻塞、滤芯老化等故障进行快速诊断。最后,以电气系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整个电气柜进行红外热像图分析,可以准确发现叁相负载不平衡和端子接触不良的故障,结合各相所通过电流和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可迅速做到故障分析和排除。当电气柜中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互感器、导线、熔断器等元器件发热异常时,红外技术可对发热异常元器件重点监测,提前排除故障隐患,能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8-06-01)

时誉宁[2](2017)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配电柜故障监测与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对目标物体实时观测,同时是根据目标设备的红外辐射探测来捕获目标的图像技术。本文提出一种电气设备红外图像自动分析和处理方法,对配电柜中的特定电气设备的过热现象现象进行温度监测和故障判别,实现了故障诊断领域中追求的高效与精准。本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主要使用了空域增强算法当中的灰度增强算法以及中值滤波,然后运用运用K-means聚类算法,从周围复杂环境中分割和提取图像边缘特征。本文红外识别主要针对两个部分、叁个对象展开,分别是互感器和叁相电力设备,叁相电力设备中又选取了套管和避雷器来开展研究。对于互感器而言,通过比较多种算子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特征。归一化相关系数法将目标与模板图像的特征匹配后经过K-means聚类算法确定了边缘纹理特征,对离群点直线拟合最终定位故障位置。叁相电力设备识别采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处理图像后,依照面积和重心坐标信息来判断叁相电力设备各自的区域,以便明显划分界限进行识别。采用温度识别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比色程序对被检测电气设备进行温度分析,并测算出各个温度区域的面积。相对温差法的温度识别方法既方便准确可计算,又能科学地读出故障的严重程度。相位拓扑矩阵能能对故障自动定位,改进了缺陷。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应用不同的算法识别并诊断出配电柜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形成了套管、互感器、避雷器的故障诊断完整流程,以此来实现对配电柜中故障设备的监测和诊断。(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7-06-12)

潘古炎,王烨[3](2015)在《红外成像技术在设备监测诊断中的应用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实时监测、不破坏温度场等优势,在我国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我国红外成像技术发展历程,指出了目前红外成像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红外热像技术在电力、石化领域设备检测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31期)

杨宝东,赵军[4](2014)在《电机表面过热故障的红外成像监测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引起电机表面温度过高的原因,用红外热成像方法对某船用电机过热故障进行了监测诊断,总结了用红外热像方法测量电机表面温度时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陈健,陈媛媛[5](2013)在《电气设备红外在线监测与诊断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在智能电网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建立高压设备红外热成像在线检测与故障辅助诊断管理系统。提出了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措施:建立远程智能化红外在线监测手段、红外专业数据库服务器端数据分类存储、远程调用数据库中的红外图片及相关知识库智能分析红外图片。通过实例说明了使用该系统进行检修工作的流程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创造了红外热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新的应用和管理方式,提高了变电设备红外成像监测的专业化、智能化、实时化、信息化、系统化水平,是智能电网综合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王正[6](2012)在《第5讲 木工机械与刀具的红外监测及诊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红外监测与诊断技术概述温度是确定物质状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对其测量与控制技术在国防、军事、科学实验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温测量在航天、材料、能源、冶金等领域中占有极重要地位。一切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的(本文来源于《木工机床》期刊2012年01期)

朱磐[7](2011)在《红外监测和诊断技术在电气防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气火灾隐患隐蔽性强、潜伏期长、不易发现的特点和电气火灾一直占据火灾总数较大比例的实际,采用先进的高新技术设备红外测温仪(又称"点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对运行中的电气设施各运行参数的测量,科学、准确地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存在位置及危险程度,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消除隐患、避免火灾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安防科技》期刊2011年07期)

王艳武,孙斌,张晖[8](2011)在《红外监测在舰船电气设备监测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红外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对舰船电气设备的红外检测与诊断方法进行了规范;结合舰船电气设备红外监测实例的分析,为舰船电气设备红外监测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分析结果显示红外检测与诊断可以有效保证舰船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如果结合其它监测手段进行判断,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结论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1年07期)

胡昌斌[9](2010)在《动态红外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在电力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全数字动态红外在线监测分析系统相对于静态红外成像技术在电力应用中的优势,该系统可以发现静态红外成像不能发现的问题,为电力设备的发热故障提供了一种新的在线监测手段,并应用于电力的状态诊断中。(本文来源于《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期刊2010-11-02)

李辉桃[10](2010)在《配电设备的红外监测和诊断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监测可以在设备运行状态下,通过测温和热成象方法,得到设备的温度及其分布,预警和及时处理设备热故障。这里通过红外诊断对配电设备在线监测的实际应用例子,介绍发热红外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期刊2010年05期)

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对目标物体实时观测,同时是根据目标设备的红外辐射探测来捕获目标的图像技术。本文提出一种电气设备红外图像自动分析和处理方法,对配电柜中的特定电气设备的过热现象现象进行温度监测和故障判别,实现了故障诊断领域中追求的高效与精准。本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主要使用了空域增强算法当中的灰度增强算法以及中值滤波,然后运用运用K-means聚类算法,从周围复杂环境中分割和提取图像边缘特征。本文红外识别主要针对两个部分、叁个对象展开,分别是互感器和叁相电力设备,叁相电力设备中又选取了套管和避雷器来开展研究。对于互感器而言,通过比较多种算子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特征。归一化相关系数法将目标与模板图像的特征匹配后经过K-means聚类算法确定了边缘纹理特征,对离群点直线拟合最终定位故障位置。叁相电力设备识别采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处理图像后,依照面积和重心坐标信息来判断叁相电力设备各自的区域,以便明显划分界限进行识别。采用温度识别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比色程序对被检测电气设备进行温度分析,并测算出各个温度区域的面积。相对温差法的温度识别方法既方便准确可计算,又能科学地读出故障的严重程度。相位拓扑矩阵能能对故障自动定位,改进了缺陷。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应用不同的算法识别并诊断出配电柜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形成了套管、互感器、避雷器的故障诊断完整流程,以此来实现对配电柜中故障设备的监测和诊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尊祥.大型游乐设施红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2].时誉宁.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配电柜故障监测与诊断[D].安徽理工大学.2017

[3].潘古炎,王烨.红外成像技术在设备监测诊断中的应用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4].杨宝东,赵军.电机表面过热故障的红外成像监测诊断[J].机电工程技术.2014

[5].陈健,陈媛媛.电气设备红外在线监测与诊断管理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6].王正.第5讲木工机械与刀具的红外监测及诊断技术[J].木工机床.2012

[7].朱磐.红外监测和诊断技术在电气防火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

[8].王艳武,孙斌,张晖.红外监测在舰船电气设备监测诊断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1

[9].胡昌斌.动态红外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在电力诊断中的应用[C].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2010

[10].李辉桃.配电设备的红外监测和诊断浅析[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0

标签:;  ;  ;  ;  

红外监测与诊断论文-王尊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