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谢国蝶,韩阿珠,陈俐如,苏普玉

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谢国蝶,韩阿珠,陈俐如,苏普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抑郁,精神卫生,队列研究,Meta分析

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文献综述

谢国蝶,韩阿珠,陈俐如,苏普玉[1](2019)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关系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现有的队列研究证据,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证据。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到2019年2月间发表的有关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相关性的队列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童年期不良经历、虐待、忽视、欺凌、家庭功能不全、家庭暴力、逆境、不良经历、不良事件、创伤、抑郁、前瞻性、队列、纵向、随访;英文检索词包括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abuse,maltreat,mistreat,neglect,bully,bullying,family dysfunction,family violence,adversities,trauma,victimization,victim,adverse events,adverse experiences,longitudinal,follow-up,prospective,cohort,depression,depressive。对筛选得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2篇(11篇英文,1篇中文)。结果显示,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呈正相关(OR=1.75,95%CI=1.43~2.15),其中忽视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大(OR=2.42,95%CI=1.31~4.46),而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小(OR=1.77,95%CI=1.25~2.52)。欺凌的OR值为2.09(95%CI=1.38~3.16),男生(OR=3.77,95%CI=2.31~6.15)大于女生(OR=1.44,95%CI=1.04~2.01)。漏斗图和Egger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Meta分析结果较为稳健。结论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呈正相关,忽视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大,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8期)

张宝,徐慧琼,汪姗姗,宋先兵,万宇辉[2](2019)在《睡眠质量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在不同类型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选取沈阳市某寄宿制中学1 08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ACEs、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评分的关联性,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睡眠质量的中介效应。结果 ACEs与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194、0.378,P<0.01),睡眠质量得分和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361,P<0.01)。总样本中,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在ACEs、虐待和忽视与抑郁症状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14.58%、21.66%、11.60%;睡眠质量在家庭功能不全与抑郁症状关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59.79%。女生中睡眠质量在ACEs及其各维度(虐待、忽视、家庭功能不全)与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均高于男生。结论睡眠质量在ACEs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起中介作用,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睡眠质量,有助于ACEs经历者抑郁症状的防控。(本文来源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张雷,严双琴,汪素美,张丹丹,段晓楠[3](2019)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春期发育的前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1 057名叁至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包括躯体、情感与性虐待和躯体、情感忽视。客观评估男生睾丸容积和女生乳房Tanner发育分期。1年后随访再次评价ACEs与青春期发育。根据儿童基线与随访暴露情况,将ACEs分为无暴露组、短暂暴露组和持续暴露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组ACEs与随访1年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结果持续情感虐待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生睾丸容积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36,1.07,95%CI值分别为0.09~0.63, 0.47~1.66,P值均<0.01);持续躯体虐待与男生睾丸容积呈负相关(β=-0.83,95%CI=-1.58~-0.08,P<0.05);性虐待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呈负相关(持续β=-1.43,95%CI=-2.86~-0.02;短暂β=-0.45,95%CI=-0.73~-0.19,P值均<0.05);持续情感忽视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呈正相关(β=0.33,95%CI=0.06~0.61,P<0.05),与男生睾丸容积呈负相关(β=-0.19,95%CI=-1.38~-0.09,P<0.01)。结论青春期发育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相关。不同ACEs青春期发育效应差异的具体机制和相同ACEs青春期发育效应的性别差异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5期)

王伟,万宇辉,郝加虎[4](2019)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炎症因子的关联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炎症因子被认为是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身心健康关联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躯体慢性低度炎症相关,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本文就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个体炎症反应以及健康问题的关联研究进行综述,为童年期不良经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循证依据。(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马全瑞,刘广天,吕国良,徐卫国,王志忠[5](2018)在《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为更好的理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社会心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272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期经历进行调查。以年龄、民族、性别为匹配因子选取272例社区正常居民作为对照组。结果本调查共有247例患者和对照完成全部调查并纳入分析,病例组中未婚、分居/离婚/丧偶者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65.35,P<0.01),低文化水平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25.89,P<0.01)。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期遭受虐待(OR=5.35),忽视(OR=2.28),家庭暴力(OR=3.65),家庭结构不全(OR=11.68),父母有物质滥用史(OR=14.98),父母有精神异常(OR=2.40)等家庭不良经历与精神分裂症有相关性(P<0.01)。随着不良经历数目的增加,精神分裂症患病风险增加,1种不良经历者(OR=5.70),2种及以上经历者(OR=16.04)。结论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可能增加成人期精神分裂症患病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刘广天[6](2017)在《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成人期精神障碍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成人期精神障碍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开展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别以2016年7月至9月期间,在宁夏叁家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宁夏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诊断的常见精神障碍患者为病例组;以宁夏地区未满足任一精神障碍的社区居民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根据年龄、性别行频数匹配,叁组各272例,共816例患者纳入最后分析。病例组的诊断采用ICD-10诊断标准,全部精神检查均采用临床定式精神检查完成。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清单(Childhood Adversed Experience Checklist,CAEC)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家庭结构不全、躯体虐待、父母之间家庭暴力、忽视、父母犯罪坐牢、父母精神异常、父母物质滥用等七个方面内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重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性。结果: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占87.87%;平均年龄在严重精神障碍组、对照组和常见精神障碍组分别为36.0±10.9岁、36.7±11.1岁、36.5±1.8岁;叁组在回、汉族构成上(χ2=139.63,p<0.001)、文化程度构成(χ2=68.85,p<0.001)上差异有显着性。2.严重精神障碍组在家庭结构不全的比例(21.5%)、童年期遭受虐待的比例(21.7%)、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26.1%)、被忽视的比例(27.6%)、父母犯罪坐牢的比例(3.1%)、父母精神异常的比例(24.0%)、父母物质滥用史阳性比例(21.0%)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模型筛选变量,控制了性别、年龄、民族等一般人口学变量后,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虐待(OR=3.06,95%CI:2.29-4.10)、忽视(OR=28.55,95%CI:10.14-80.39)、家庭暴力(OR=3.60,95%CI:2.58-5.02)、家庭结构不全(OR=11.65,95%CI:5.12-26.53)、父母物质使用障碍(OR=15.17,95%CI:5.33-43.21)、父母精神异常(OR=2.28,95%CI:1.37-3.80)、任一不良经历(OR=6.01,95%CI:3.70-9.78)、两项不良经历(OR=22.34,95%CI:11.69-42.71)。3.常见精神障碍组家庭结构不全的比例(13.2%)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控制了性别、年龄、民族等一般人口学变量后,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家庭结构不全(OR=5.97,95%CI:2.43-14.64)。结论:各项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均与成人期严重精神障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童年期家庭结构不全与成人期常见精神障碍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关联;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可能对成人期严重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影响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王路晗[7](2017)在《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流行特征及其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描述安徽省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流行特征,探讨青少年生长发育历程中童年期不良经历对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分别从安徽省皖南、皖北、皖中每个片区选取1所普通初级中学和1所普通高级中学,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各调查约320人(男女各半),共对5 726名初一~高叁学生,使用自编“安徽省青少年健康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调查青少年在最近6个月的谋害心理行为发生情况,同时调查青少年一般情况与童年期不良经历发生情况等。结果5 726名中学生最近6个月有过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谋害未遂4种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9.9%,2.8%,1.3%,0.6%。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朋友数量、不同自评相貌的青少年学生4种谋害心理行为报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与父母关系较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谋害意念和谋害计划,自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谋害意念、谋害计划和谋害准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童年期各种不良经历在男女生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童年期不同被欺凌经历(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的青少年4种谋害他人心理行为(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谋害未遂)报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各种类型的童年期被欺凌经历(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均为青少年4种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虐待与忽视经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的青少年4种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报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各种类型童年期虐待与忽视经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均为青少年4种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亲子分离情况的青少年谋害未遂报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期与母亲分离为青少年谋害未遂的危险因素(P<0.05)。童年期遭遇不同家庭不良生活事件的青少年4种谋害他人心理行为报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期遭遇不同学校不良生活事件的青少年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报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期遭遇来自家庭1~2种及3种以上不良生活事件是青少年谋害意念的危险因素,童年期家庭不良生活事件发生3种以上是青少年谋害未遂的危险因素,童年期学校不良生活事件发生4种及以上为谋害意念、谋害计划和谋害准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分别将青少年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和谋害未遂作为结局变量(因变量),将童年期虐待与忽视、童年期被欺凌情况、童年期亲子分离、童年期不良生活事件同时作为自变量,并将影响青少年谋害心理行为的人口学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情感虐待、性虐待、被同伴欺凌经历(躯体、言语、关系)、经历过4种及以上学校不良生活事件均为青少年谋害意念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童年期性虐待、情感忽视、被同伴躯体欺凌均为青少年谋害计划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童年期被躯体欺凌为青少年谋害准备的危险因素(P值<0.05);童年期性虐待与躯体忽视均为青少年谋害未遂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现象较为严重,应引起人们普遍关注。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在不同人口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童年期被欺凌经历、童年期虐待与忽视经历、童年期亲子分离经历及童年期来自家庭及学校不良生活事件都是造成青少年时期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马双双,万宇辉,郝加虎[8](2016)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终身健康》一文中研究指出童年期不良经历不仅危害个体短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给终身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童年期不良经历对健康造成影响的证据可追溯到1900年,然而纵观童年期不良经历的研究历程,世界上最为全面和系统分析童年期不良经历远期健康效应的研究仍是1998年美国FELLITI博士等发起的"童年期不良经历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ACEs)"。因此本文将对ACEs的背景、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国内学者开展童年期不良经历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刘佳,万宇辉,袁长江,李红影,陶芳标[9](2016)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和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为有效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5 11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杀行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中学生自杀行为及童年期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结果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为15.6%,8.6%和3.4%,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22,7.50,8.15,P值均<0.01)。女生情感虐待检出率高于男生,男生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家庭功能不全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各种类型童年期不良经历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均高于无相应不良经历者(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各种童年期不良经历均会增加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风险;且随着不良经历类型数目的增加,各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结论童年期不良经历是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对有童年期不良经历青少年的干预,可作为中学生自杀行为防控的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6年04期)

BARBOZA,SOLíS,C,KELLY-IRVING,M,FANTIN,R,苏普玉[10](2015)在《文献快报(4):童年期不良经历与成年期生理损害的关系——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应负荷(allostatic load,AL)是一种衡量躯体受到长期压力时所导致生理损害程度的评价工具,这种损害可能部分是由于生命早期不良经历所致,因此这个指标通常可作为评价慢性应激暴露水平的生物标志物。Barboza Solís C等通过对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与中年期适应负荷关系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远期不良经历可导致生理功能损害的研究假设。该课题组利用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其中女性3 782人,男性3 753人,共随访了7次。在儿童7岁、11岁和16岁时分别调查了童年期不良经历;在队列人群44岁时,采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与炎症系统、代谢系统、呼吸与心血管系统4个系统14个指标作为评价其适应负荷的可操作性指标,同时调查了健康行为、体质量指数(BMI)和社会(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5年03期)

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在不同类型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选取沈阳市某寄宿制中学1 08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ACEs、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评分的关联性,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睡眠质量的中介效应。结果 ACEs与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194、0.378,P<0.01),睡眠质量得分和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361,P<0.01)。总样本中,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在ACEs、虐待和忽视与抑郁症状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14.58%、21.66%、11.60%;睡眠质量在家庭功能不全与抑郁症状关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59.79%。女生中睡眠质量在ACEs及其各维度(虐待、忽视、家庭功能不全)与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均高于男生。结论睡眠质量在ACEs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起中介作用,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睡眠质量,有助于ACEs经历者抑郁症状的防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参考文献

[1].谢国蝶,韩阿珠,陈俐如,苏普玉.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关系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9

[2].张宝,徐慧琼,汪姗姗,宋先兵,万宇辉.睡眠质量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

[3].张雷,严双琴,汪素美,张丹丹,段晓楠.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春期发育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

[4].王伟,万宇辉,郝加虎.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炎症因子的关联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9

[5].马全瑞,刘广天,吕国良,徐卫国,王志忠.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

[6].刘广天.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成人期精神障碍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7

[7].王路晗.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流行特征及其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7

[8].马双双,万宇辉,郝加虎.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终身健康[J].卫生研究.2016

[9].刘佳,万宇辉,袁长江,李红影,陶芳标.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6

[10].BARBOZA,SOLíS,C,KELLY-IRVING,M,FANTIN,R,苏普玉.文献快报(4):童年期不良经历与成年期生理损害的关系——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5

标签:;  ;  ;  ;  

童年期不良经历论文-谢国蝶,韩阿珠,陈俐如,苏普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