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技法论文-李艳波

管弦乐技法论文-李艳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管弦乐技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思聪,管弦乐,特征,技法

管弦乐技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波[1](2019)在《马思聪管弦乐创作技法探究及在自创作品《组曲》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学术界对马思聪的作品有很广泛深刻的研究,学者们也从多视角地对马思聪的音乐进行分析,如:苏夏的《论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朱世瑞的《马思聪作品中复调写作的艺术特色》、钱仁康的《没有标题的标题交响曲——简析马思聪的〈第二交响曲》、孙斌的《记马思聪第二交响曲音乐之分析》、杨儒怀的《继往开来的历史经验——论马思聪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艺术造诣》等等,但这些论述点都集中在音乐美学,音乐的简要分析之中,并没有涉及马思聪在其作品中的创作技法的研究,所以本文作者以下要论述的为马思聪的作品在和声、复调、作品结构和配器上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研究,以及本人在自己作品中对其创作技法的运用。本文第一章分为两节,一是了解马思聪的生平及作品,二是其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第二章共分为四小节,主要是从作曲四大件来论述其管弦乐作品的创作特征,论述作曲家精湛的写作技巧。第叁章分为叁小节,主要是马思聪管弦乐作品在本人作品中的运用及影响。(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期刊2019-06-30)

顾一鸣[2](2019)在《管弦乐组曲《草原情景》创作思路及技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弦乐组曲<草原情景>创作思路及手法》,是笔者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攻读音乐(艺术硕士)中,创作的一部中等规模的管弦乐组曲。在创作之初回想自己远到内蒙求学,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并被其感染,便萌生了创作以内蒙民歌为主要材料的管弦乐组曲的想法,试图用这部作品描写出草原的情景与表达对草原文化的热爱。挖掘民歌主题使笔者找到创作的灵感,将本土民歌主题与作曲发展手法相结合。西方的管弦乐作品相较于中国管弦乐的配乐更加自由和完善,充满想象力。将民族的、地方的素材用西方管弦乐表达虽有前人做过,但作为作曲专业的学生,管弦乐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作思维上不仅仅机械的运用管弦乐去做民歌的编配而且要有民族创作的思维,用民歌的主题与西方的乐器去发展旋律、结合民族的和声特点用管弦乐的方式点缀色彩。笔者也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并把自己的创作思路回头进行剖析介绍,希望可以有新的心得体会,并为今后的创作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刘岳[3](2019)在《管弦乐组曲《鲁韵情怀》之创作技法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鲁韵情怀》是笔者创作的一部表现山东地方特色的管弦乐作品,共分为叁个部分:《童趣》、《泉韵》、《山东小曲》。本文是从这部作品的创作技法运用来进行阐述。笔者在创作作品中运用了山东民歌的素材,例如《打秋千》、《四季小唱》《月下纺棉》等,山东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流畅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委婉的音律,情感丰富及细腻等不同的风格特点。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在家乡山东传统音乐的熏陶下长大,从小就对山东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感情,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出笔者强烈的创作欲望。笔者在以山东民间音乐为主题素材的基础上,运用管弦乐体裁形式,发展主题形式多样化等多种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完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鲁韵情怀》,本文将这部管弦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作曲技法做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浅谈笔者在作品创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鲁韵情怀》的创作背景,案头工作、整体构思、山东民歌音乐素材的运用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鲁韵情怀》的动机与主题,主题结构与发展等。第叁部分从曲式结构、调性、多声原则等方面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第四部分从节奏、速度、音色表现要素来分析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理论依据,从作品的主观创作到客观分析,浅谈这些作曲技法的应用体会。让我再一次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了山东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在音乐的创作上,笔者不断研究和探索,将传统音乐融入作曲技法中,尽可能多的展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9-06-01)

杨煜瑶[4](2019)在《程大兆民族管弦乐《秦腔》中的和声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程大兆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秦腔》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作品的和声技法。主要从曲式结构、音乐材料、调式调性、和弦结构、和弦外音、声部进行、终止式七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作曲家所使用的和声技法。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作曲家程大兆及其音乐创作进行概述;第二章对这部作品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及主要音乐材料进行分析;第叁章对调式调性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和弦结构及和弦外音进行分析;第五章分析和弦连接。笔者期望通过对此部作品的探究,归纳、总结作曲家在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创作中,和声技术手法的应用及音乐结构。通过对程大兆及其音乐作品的研究,了解作者的艺术观以及多声思维方式,对自己和同行采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写作大型民族管弦乐具有借鉴的作用和应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音乐学院》期刊2019-05-25)

赵子翔[5](2019)在《科尔尼斯管弦乐作曲技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作曲家阿隆·杰伊·科尔尼斯在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初期的叁部大型管弦乐代表作为出发点,重点研究其作曲技法,以音高材料、动机发展、曲式结构、织体与配器几个方面入手,并发掘其个人音乐语言和风格特征。第一章,科尔尼斯的成长与生活经历,以及各个创作分期介绍。第二章,以音高材料、动机发展、曲式结构、织体与配器分析为双弦乐队的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染色的旷野》,从而发掘他第二时期所倾向的作曲技法,美学与风格。第叁章,以动机陈述、主题展开与变奏、曲式结构、织体与配器分析为大型管弦乐而作的《颜色轮盘》,从而发掘他第叁时期所倾向的作曲技法,美学与风格。第四章,以横纵向音高材料、和声、曲式结构、织体与配器分析为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新绘的天空》,从而发掘他第四时期所倾向的作曲技法,美学与风格。通过比较科尔尼斯叁部不同时期的管弦乐作品所产生的结论:(一)叁部不同时期管弦乐之间,作曲技法的相似与相同之处。(二)叁部不同时期管弦乐之间,作曲技法与美学倾向以及个人情感中的异同之处。(叁)叁部作品中从作曲技法、情感表达、美学观点与新浪漫主义风格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9-04-01)

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6](2019)在《努内斯管弦乐《召唤》作曲技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曼纽尔·努内斯(Emmanuel Nunes,1941-2012,葡萄牙籍)作为欧洲当代重要作曲家,其作品不仅数量、篇幅庞大,而且质量不凡,体现出他高超的艺术水准。本文以他的管弦乐代表作《召唤》(Ruf,1975-197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音高结构、时间结构及音响结构的分析,探究该作品的结构原则和创作技法特征。论文借助计算机音乐分析软件Open Music及AudioSculpt,采用分析论述结合谱例图示的研究方法对作品进行阐释。论文主体部分共叁章:第一章从核心四音列、多音和弦、“共鸣音簇”与“引用素材”来论述音高结构;第二章就节奏与织体、作品结构来阐述时间结构;第叁章通过音色构成和能量分布归纳作品中的音响结构。最后,论文末尾对努内斯在《召唤》中的技法特征、创作思维,以及作品对笔者带来的思考与启示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9-03-01)

向洋[7](2019)在《那荣管弦乐作品Phenomenon的作曲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那荣(Narong Prangcharoen)是泰国当代颇有个性的作曲家,其作品充满激情,音乐语言精炼,技法成熟。通过分析Phenomenon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音高关系体系、节奏组织规律、音响控制等创作要素,阐述作曲家组织作品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方作曲技法结合的多样性,力求探索出具有规律性、逻辑性的个性化创作技巧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9年01期)

吴雅蓉[8](2018)在《阮对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技法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阮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中庸的性格特点和圆润饱和的声音特色。由于民族乐器具有较为个性化的音色,并且音域偏高,所以,无法融入到音乐中与其他声音保持平衡,使现代民族乐队难以得到较好的发展。阮能够弥补这些不足,由于阮具有特殊的音色和音域,并且阮也在不断被进行改良,所以,在民族乐队中应该注意阮的使用。(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周俊华[9](2018)在《刘长远民族管弦乐《龙跃东方》——(为打击乐与大型民管弦乐队而作)创作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跃东方》是以各式各样的打击乐为主角,再加以丰富多彩的民族管弦乐配器手法,二者相互结合,使音乐节奏欢快,气氛欢腾;本文从音乐创作的结构、音高材料、和声、复调等各个方面的创作技法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东方藏品》期刊2018年07期)

张祎[10](2018)在《韩兰魁管弦乐作品中的配器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选》中的六部乐队作品为研究对象,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形成韩兰魁独特的音乐风格。文中将对六部作品中作曲家所使用的乐器法和配器法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作曲家个人以及他的六部乐队作品作了介绍,以便了解韩兰魁管弦乐风格形成的必然。第二章对作曲家管弦乐作品中的创作特点与个人风格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第叁章就乐队作品中的横向音乐布局中音色的使用特点展开了多角度的分析,深入了解作曲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色组合来发展音乐的。第四章从乐队作品中的纵向音乐结构中详细论述作曲家是如何写作织体的。作曲家在配器方面沿用了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写作特征,同时加入了民族音乐的元素和现代音乐作曲的技法,并将这些因素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融合。作曲家在配器领域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手法以及配器风格,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音乐表现力,作品中民族化的音乐语言也得到了更好的表达。文章为全面认识和了解韩兰魁的管弦乐创作提供一些线索和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音乐学院》期刊2018-05-21)

管弦乐技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管弦乐组曲<草原情景>创作思路及手法》,是笔者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攻读音乐(艺术硕士)中,创作的一部中等规模的管弦乐组曲。在创作之初回想自己远到内蒙求学,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并被其感染,便萌生了创作以内蒙民歌为主要材料的管弦乐组曲的想法,试图用这部作品描写出草原的情景与表达对草原文化的热爱。挖掘民歌主题使笔者找到创作的灵感,将本土民歌主题与作曲发展手法相结合。西方的管弦乐作品相较于中国管弦乐的配乐更加自由和完善,充满想象力。将民族的、地方的素材用西方管弦乐表达虽有前人做过,但作为作曲专业的学生,管弦乐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作思维上不仅仅机械的运用管弦乐去做民歌的编配而且要有民族创作的思维,用民歌的主题与西方的乐器去发展旋律、结合民族的和声特点用管弦乐的方式点缀色彩。笔者也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并把自己的创作思路回头进行剖析介绍,希望可以有新的心得体会,并为今后的创作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弦乐技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波.马思聪管弦乐创作技法探究及在自创作品《组曲》中的运用[D].贵州民族大学.2019

[2].顾一鸣.管弦乐组曲《草原情景》创作思路及技法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刘岳.管弦乐组曲《鲁韵情怀》之创作技法运用[D].山东艺术学院.2019

[4].杨煜瑶.程大兆民族管弦乐《秦腔》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9

[5].赵子翔.科尔尼斯管弦乐作曲技法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9

[6].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努内斯管弦乐《召唤》作曲技法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9

[7].向洋.那荣管弦乐作品Phenomenon的作曲技法研究[J].音乐探索.2019

[8].吴雅蓉.阮对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技法的影响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

[9].周俊华.刘长远民族管弦乐《龙跃东方》——(为打击乐与大型民管弦乐队而作)创作技法研究[J].东方藏品.2018

[10].张祎.韩兰魁管弦乐作品中的配器技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8

标签:;  ;  ;  ;  

管弦乐技法论文-李艳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