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特日格乐

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特日格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乌兰牧骑,蒙古族文学,关系

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特日格乐[1](2019)在《乌兰牧骑与蒙古族当代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乌兰牧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乌兰牧骑相关作品的研究,试图分析探讨乌兰牧骑与蒙古族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全文由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原因及意义,阐述了前人研究状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分叁章予以阐述。第一章,在介绍有关乌兰牧骑自创作品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把创作历程分为初期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年后等叁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作品的不同追求进行了概括与分析;第二章,对乌兰牧骑题材作品的基本情况加以概述,在此基础上把作品按照体裁分类,分析其主要倾向;第叁章,主要分析了乌兰牧骑的影响和作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书籍和论文。附录部分列出了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乌兰牧骑相关作品的目录索引。结论部分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上述研究,认为乌兰牧骑的起始发展虽后于蒙古族当代文学八年,但其发展历程与蒙古族当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已成为蒙古族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妍[2](2018)在《焦虑与蜕变:当代蒙古族文学的现代性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代以来,当代蒙古族作家们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味的创作实践。他们借助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文化认知和个人偏爱,在变异、荒诞的叙述表象之下,拓展了蒙古族文学"自我探索"的表现空间,直视并发掘了转型期间的时代病态及民族个体生存多重困境。城市作为全新生活场域,冲击着蒙古族原有民族文化自有的平衡结构,成为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在文化的碰撞、同化与蜕变中,推进了蒙古族作家的民族文化自省与身份认同的探寻。而如何正视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同化、民族精神抗争乃至变异,明确民族自我,是当代蒙古族写作者需要审视和直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8年05期)

艾日贡[3](2018)在《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审美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致力于从美学中的悲剧、悲情、崇高、喜剧、优美、壮美等审美形态分析在报纸、期刊上公开发表的58篇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审美形态的特点、本质与审美价值。全文由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总结和附言五部分构成。引言包括本文中蒙古族电影文学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选题原因与研究价值、研究前沿与相关研究、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正文由叁章构成。第一章就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中体现的悲剧形态从其种类、载体以及审美价值进行论证,并对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中的悲情进行探析。第二章,通过论证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中体现的崇高的特征以及喜剧的表现,探究其审美价值所在。第叁章,论证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中优美、壮美的审美价值。总结部分基于前叁章的内容,总结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中体现的蒙古族对世界的仁爱、对美好的追求、伴朝气前行的独特民族审美展现。附言列出1949年至2000年之间公开发表的58篇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及其作者、刊物、年份等信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5-01)

丁琪[4](2017)在《当代蒙古族小说:以游牧文化魅力彰显文学特色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蒙古族小说是族源意识与地域文化充分融合的艺术结晶,它延续着蒙古族的文化基因,依托祖国北疆游牧民族移动性生产生活方式,在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的创作最为兴盛发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当代蒙古族小说在良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推动下崭露头角,玛拉沁夫的《科尔(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7-08-25)

娜丽亚[5](2016)在《关于当代蒙古族文学“民族性”讨论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当代蒙古族文坛发生过几次关于“民族性”的讨论,其在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理论及其文学史上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论文以纵向的历史考察为基础,利用可搜集到的蒙汉文献资料,对蒙古族当代文学中的“民族性”讨论的历史情况进行了梳理。论文在梳理清楚每个历史阶段相关讨论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社会的大背景阐释关于“民族性”讨论的演变过程,并集中对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考察,力图做出深入的分析。本论文还以语言政策和文学民族性的关系为参照,揭示语言政策与文学民族性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并通过对当代蒙古族文坛关于“民族性”讨论的梳理与研究,填补以结合蒙汉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的空白,以期对当代蒙古族文学民族性研究领域进行补充。(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6-30)

郭丹丹[6](2015)在《浅述汉族当代文学与蒙古族当代文学现状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当代文学与汉族当代文学都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重要构成成员之一,两族文学由于历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差异有着不同特点,但由于同属于中国文学中的重要一员,故它们又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先从两族各有代表性的大文学家各自的作品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两族各自当代文学发展不同特点进行分,从而来对汉族当代文学与蒙古族当代文学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5年08期)

乌云(Oyun)[7](2015)在《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态文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导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主要的研究参考资料。其次、在第一部分叙述了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态文学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必然条件,包括传统生态意识、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等。还论述了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态文学的概况和主要内容。在第二部分用表格的形式统计整理、分类概括了《阿拉腾甘德尔》(2005—2010)期刊上发表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作家的全部生态文学作品。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一系列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环保意识被淡化、被遗忘等现象,本文做了广泛的介绍和深入的研究。在第叁部分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深入细致的论述了着名作家阿云嘎先生的生态文学作品—《有声的戈壁》和《燃烧的水》两部小说以及结合阿云嘎先生的采访稿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第四部分提出了在蒙古族当代生态文学,包括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态文学中所缺少的东西和存在的问题。比如,要想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不断地提高和更新我们的生态意识,要尊重科学信仰,要尊重人文精神。还提出了本应占重要位置的报告文学作品,在我们的生态文学里反而缺少等问题。最后在总结处、概况归纳了全文的主题思想,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理论观点。(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5-05-01)

于慧[8](2014)在《蒙古族儿童文学的当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的蒙古族儿童文学创作,在充分表现民族传统和呈现现代化意识中寻求某种关联性和相通性。在广袤的草原上,这些生于斯、长于斯且具有更为宽阔的视野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将他们所深切体悟到的变化呈现于笔端。他们不仅表现美好的理想,展示真善美,而且开始更加深切地展现草原上新一代少年的朝气、希望和精神。(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乌日罕[9](2014)在《“草原曙光”与蒙古族当代文学(2001-2010)》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的文艺副刊“草原曙光”对当代蒙古族文学和蒙古族作家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草原曙光”创刊以来,以多种文学体裁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本文以2001-2010年的“草原曙光”两千多篇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对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体裁的作品进行客观分析,进而揭示了这一时期蒙古族文学的发展状况和总体特点。论文由导论、正文(上、下篇)、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导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草原曙光”文艺副刊的原由、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材料。上篇全面勾勒出“草原曙光”的发展概况,并对新世纪“草原曙光”(2001-2010)文艺副刊的作者队伍和编辑方针进行统计和分析。试图客观归纳“草原曙光”对于新世纪蒙古文学发展的影响。下篇系统考察了“草原曙光”所刊载诗歌、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等主要体裁的作品,进而揭示了其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诗歌以“传统”和“现实”来呈现其特点。小说创作在主题的挖掘和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了它自身的特点。散文方面开始盛行文化散文和纪实散文。文学批评开始倾向于揭示社会道德规范和现象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4-05-01)

草龙高娃[10](2014)在《“草原曙光”与蒙古族当代文学(1990-2000)》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曙光”是《内蒙古日报》的文艺副刊。“草原曙光”自创刊以来就成为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论文以“草原曙光”(1990—2000年)副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原曙光”与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关联,力图勾勒当时“草原曙光”的发展状况况以及探析对蒙古族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及作用。论文由导论、正文(1—3章)、结语和附录组成。导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草原曙光”的原由、“草原曙光”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草原曙光”的发展历程和探析了“草原曙光”以庆祝节日为目的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及其影响。第二章考察了“草原曙光”的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的形成及特点。编辑队伍主要介绍当时的责任编辑以及他们的工作分配,作者队伍部分主要分为着名作家和活跃作者两部分进行阐述。第叁章具体分析“草原曙光”刊载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评论的基本特征。“草原曙光”灵活设置多种栏目并发表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及时刊载作品评论,不仅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也对当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4-05-01)

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80年代以来,当代蒙古族作家们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味的创作实践。他们借助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文化认知和个人偏爱,在变异、荒诞的叙述表象之下,拓展了蒙古族文学"自我探索"的表现空间,直视并发掘了转型期间的时代病态及民族个体生存多重困境。城市作为全新生活场域,冲击着蒙古族原有民族文化自有的平衡结构,成为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在文化的碰撞、同化与蜕变中,推进了蒙古族作家的民族文化自省与身份认同的探寻。而如何正视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同化、民族精神抗争乃至变异,明确民族自我,是当代蒙古族写作者需要审视和直面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特日格乐.乌兰牧骑与蒙古族当代文学[D].内蒙古大学.2019

[2].王妍.焦虑与蜕变:当代蒙古族文学的现代性追求[J].前沿.2018

[3].艾日贡.当代蒙古族电影文学审美形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4].丁琪.当代蒙古族小说:以游牧文化魅力彰显文学特色品质[N].文艺报.2017

[5].娜丽亚.关于当代蒙古族文学“民族性”讨论的历史考察[D].暨南大学.2016

[6].郭丹丹.浅述汉族当代文学与蒙古族当代文学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

[7].乌云(Oyun).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态文学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5

[8].于慧.蒙古族儿童文学的当代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9].乌日罕.“草原曙光”与蒙古族当代文学(2001-2010)[D].内蒙古大学.2014

[10].草龙高娃.“草原曙光”与蒙古族当代文学(1990-2000)[D].内蒙古大学.2014

标签:;  ;  ;  

当代蒙古族文学论文-特日格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