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联合加氢工艺研究

润滑油基础油联合加氢工艺研究

一、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联合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森[1](2021)在《润滑油酮苯脱蜡工艺优化与腐蚀防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各大炼油厂产能的持续扩张,炼油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又对全球市场的燃料需求造成了进一步冲击。加之近年来汽柴油价格的持续走低,炼油企业盈利创收承受巨大压力,企业生存面临困境。与此同时,全球市场对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但国内相关产能却存在工艺落后、产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将现有装置进行结构调整和工艺改进使之适应高品质润滑油的生产是老牌炼油企业增产增效的理想方式。对国内外润滑油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具备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能力是炼油企业盈利创收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国内某炼厂传统“老三套”基础油生产技术中的酮苯脱蜡装置进行结构调整与工艺优化,该炼厂基础油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升。生产经验显示,采用停加预稀释溶剂和调整各个脱蜡段的溶剂稀释比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基础油收率。针对酮苯脱蜡装置溶剂回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腐蚀泄漏问题,结合工艺流程对腐蚀频发部位进行了初步分析。以装置中某换热器和脱酮塔为典型,借助多种分析检测技术对现场采集的工作介质进行物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在循环溶剂中逐渐富集的微量有机酸、乙酸和环烷酸等是导致腐蚀泄漏频发的根本原因。20碳钢和304不锈钢是酮苯脱蜡装置的常用材料,通过在大气和低压无氧环境中开展旋转挂片腐蚀失重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材质在多种现场采集工作介质中的腐蚀规律。对经换热器壳程后溶剂腐蚀的20碳钢试样进行了微观腐蚀产物形貌及元素分析,发现腐蚀产物形貌由疏松不均匀结构向致密均匀结构的转变是腐蚀速率出现转折的原因。20碳钢在不同工作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是304不锈钢的数百倍。氧化、析氢腐蚀、微电池腐蚀及孔蚀等多重因素构成溶剂回收系统的腐蚀机理。将设备材质由20碳钢升级为304不锈钢、严格控制溶剂中的溶氧量以及向溶剂回收系统中适量注碱可有效减少腐蚀泄漏的发生。

余强[2](2020)在《ZJ公司环保芳烃油项目财务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经济项目行为已经达到一个相当复杂多变的情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方面给我国众多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更容易在资本市场中获取大量的资金以进行自身的项目投资与项目运作,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众多不确定的风险,越来越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促使企业进行自主项目决策。财务评价作为项目盈利、投资可行性的最为直接以及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了项目的成立与否。同时,从财务评价中所能够得出的财务风险也能为项目实际实施之后的风险控制提供宝贵的意见,因而项目财务评价现在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各层企业所重视。由于环保原因,环保芳烃油将逐步取代传统芳烃油,而我国目前大量进口国外的环保芳烃油,基于此,ZJ公司拟投资新建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项目。本文将现代项目财务评价的理论体系与ZJ公司环保芳烃油项目实际密切结合,具有为环保芳烃油项目财务评价提供数据的支持等理论意义,也具有为ZJ公司对该项目投资发展前景提供投资依据等现实意义。经过对国内外关于项目财务评价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本文将项目财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及不确定分析,对三类分析列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ZJ公司依托独特的产品高新技术工艺配方,在国家级化工开发区拟建设年产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项目,主要生产高芳环保芳烃油、普通环保芳烃油及副产品石蜡和硫磺,本项目生产的环保芳烃油芳碳率高、污染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技术竞争力。本文对该环保芳烃油项目产品价格及成本数据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项目总投资及筹措表、项目总费用明细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主要报表。基于以上详细财务数据估算,本文对各项重点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7.3%,远大于基准财务内部收益率12%,项目财务净现值为101552万元,远大于零;综合判断,该项目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效益状况良好。该项目资产负债率为15.90%,项目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786.65%、744.44%,均大于200%,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本项目盈亏平衡点BEP为35.77%,即计算期内本项目生产能力运用35.77%以上时即可盈利,因此该投资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好;敏感性分析显示,产品价格及原材料价格对项目盈利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ZJ公司需要注意环保芳烃油的竞争者、替代品的变化,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变化趋势,积极开拓市场,规避产品的销售风险,同时,做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等措施,将原材料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徐文俊[3](2020)在《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文中指出辽河超稠油是典型的劣质、重质原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酸值高、重金属含量高、灰分高、轻质油收率低的特点,加工难度大,难以用常规原油的加工工艺处理。目前辽河石化公司的超稠油年加工量在120万吨以上,并且主要以改质-蒸馏(减黏-蒸馏)工艺和延迟焦化工艺处理。其中改质-蒸馏工艺路线生产的大量减黏渣油,没有有效的加工手段,只能作为130#沥青产品出厂,经济效益低。而且延迟焦化工艺路线生产的液体产品性质较差,石油焦产品商品附加值低。所以开发组合加工工艺,完善加工路线,以应对市场和环境变化,对提升辽河石化公司整体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研究开发了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为原料的两条组合工艺路线,一是通过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二是通过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组合工艺生产环保橡胶油,重点考察了原料性质、操作温度、溶剂比以及进料方式对组合工艺的产品和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察了两条组合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以制备出符合欧盟REACH标准的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产品的碳型组成CA值达15.3 wt%,CN值达37 wt%,其他质量指标均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类似产品,可获得原油吨油效益约1768.58元/t,较原工艺高约1294.91元/t。尽管采用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组合工艺路线制得的光亮油黏度指数低,不符合中石油Q/SY44-2009通用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质量标准,却能副产一定量的环烷基橡胶增塑剂。

张董鑫[4](2019)在《辽河稠油渣油溶剂脱沥青及产物高附加值利用组合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随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程度不断加重,沥青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辽河石化公司渣油加工方式单一的劣势越来越明显。本论文以辽河稠油渣油为原料,利用丙烷脱沥青-润滑油加氢-蒸馏切割组合工艺生产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为辽河石化公司丰富渣油加工路线提供基础数据参考。通过两种辽河稠油渣油溶剂脱沥青试验,考察了脱沥青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可行性,探究了抽提压力、抽提温度和沉降塔数量对脱沥青油收率和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辽河超稠油常压渣油和辽河大混合油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处理,脱沥青油金属含量、残炭值具有明显降低,但硫、氮含量、饱和烃含量未满足润滑油基础油标准,选择收率分别为32.5 wt%和30.8 wt%的脱沥青油进行润滑油加氢试验。脱沥青油经润滑油加氢处理,硫、氮含量明显降低,均已降至5μg/g以下,饱和烃含量达润滑油基础油标准。辽河超稠油脱沥青油润滑油加氢所得产品经蒸馏切割,各馏分分别可以满足3号、5号、7号、22号粗白油标准以及L-DRA冷冻机油标准。辽河大混合油减压渣油脱沥青油润滑油加氢所得产品经蒸馏切割,>480℃馏分满足150BS光亮油标准。

翟金鹏[5](2019)在《微波辅助分质循环利用废旧润滑油新工艺》文中指出全世界每年能够产生约2400万吨的废旧润滑油,为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环境难题。废旧润滑油是由多种脂肪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生产高热值燃料及化工原料的潜在价值。现今大多数国家仍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从废旧润滑油中获得能源,另外也有减压蒸馏、加氢处理及热裂解等废旧润滑油处理工艺。然而这些处理方法只着眼于从废旧润滑油中获取化工原料或能源,而废旧润滑油却没有得到完全处理,从而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对清洁并高效回收利用废旧润滑油技术的开发,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本文提出采用减压蒸馏及微波热解联合工艺,对废旧润滑油进行分质循环利用,针对生产再生润滑油基础油和燃料油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开展了废旧润滑油减压蒸馏分离实验,并对减压蒸馏工艺前后的废旧润滑油和再生油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减压蒸馏及微波热解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再生润滑油和热解产品质量高,工艺流程结束后只有极少量的焦炭残留,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压蒸馏工艺有效地去除了废旧润滑油中的杂质及污染物,使再生基础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新润滑油基础油的指标要求,并可在后续精制处理后,作为润滑油基础油再次使用。之后对减压蒸馏实验所剩余的釜残液进行微波热解,研究了微波热解润滑油实验的工艺参数(吸波剂的空间分布、裂解终温、加热功率和氮气吹扫速率)对热解产物收率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微波热解实验工艺参数,有利于裂解产物以及产物中目标化学物质收率的提高。通过检测几种油样的热值并与单一微波热解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了多联产联合工艺的能量回收效率,对该联合工艺在环保和能源利用率方面进行了评价。从过程耗能角度考虑,联合工艺较单一微波热解工艺明显更加节能。综合实验结果发现,采用蒸馏和微波热解相结合的综合回收工艺的优点是,在回收废旧润滑油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成本和污染。绝大部分废旧润滑油经过联合工艺处理,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从而提高了生产价值,避免了二次污染。因此,减压蒸馏及微波热解联合工艺作为一种回收和处理废旧润滑油的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硕[6](2019)在《辽河稠油润滑油馏分加氢反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石化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沥青生产基地,主要加工辽河油田生产的辽河低凝稠油、辽河大混合稠油和辽河超稠油。为提高经济效益,公司将于2019年投产一套4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装置,主要以蒸馏装置生产的减压馏分油为原料生产高端润滑油产品。目前“老三套”等润滑油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只能脱除60%-80%杂原子化合物,并且芳烃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会使催化剂中毒,含硫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芳烃含量高影响油品的安定性能;而加氢工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目前多数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只停留在宏观性质方面,本文将借助超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原料中含有的主要杂原子化合物的类别;根据不同工艺条件下,各类杂原子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探究不同类别杂原子化合物的脱除规律,并结合油品的宏观性质变化,探究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的最优工艺条件。本文通过质谱分析发现辽河石化公司混合减二线馏分油中主要含有N1类、N1O1类、O1类、N2类、S1类杂原子化合物并且烃类不饱和程度较高。通过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加氢产品的性能得出:在压力15 MPa、温度361.5℃/320℃/240℃、氢油比1000:1/800:1/800:1、空速0.4/0.8/0.4的工艺条件下,加氢产品中N1类、O1类、S1类等化合物脱除效果显着且产品宏观性质达到要求。进一步对加氢产品进行蒸馏切割研究发现,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可以生产出符合标准的N4010橡胶填充油、22号粗白油、22号冷冻机油和I-30℃变压器油。

李晓[7](2019)在《废润滑油再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润滑油产量与消耗量的逐年增长导致了每年数百万吨废油的产生。再生废润滑油既可以使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循环利用,同时可以有效阻断废油污染源,彻底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蒸馏法作为废油再生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脱除废油中的颗粒物以及金属杂质元素等,易使加氢精制催化剂中毒,且直接蒸馏会带来蒸馏装置管道的结垢堵塞,故论文研究利用悬浮床加氢技术作为废油再生预处理工艺。论文首先利用几种不同的分散型催化剂油溶性镍、油溶性钼以及水溶性钼进行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过程,考察了催化剂处理废油时的除杂、抑焦能力。结果表明:在380℃、6 MPa、1 h条件下三种催化剂均有一定的减粘效果,且有抑制生焦的作用。其中油溶性钼催化剂所得基础油收率较高约为80%-84%;产物油中微量金属元素脱出效果油溶性钼催化剂优于油溶性镍催化剂,优化所得催化剂活性金属添加量为600μg/g,催化脱除金属率达96.7%。提高反应条件后有助于金属的脱除,但会引起重组分生焦,基础油收率降低等问题。利用悬浮床加氢装置,以油溶性钼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品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经预处理后,废油基本性质如粘度、密度、灰分、水分、甲苯不溶物等随温度上升、催化剂含量增加及时间的增长均有明显降低。油中S、N元素含量下降,Cl、Si、Ca、Zn、P等微量元素几乎完全脱除。对产物组成分析,裂解气含量随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催化剂添加量的升高可以减少裂解气的产生。温度对于液相产品中链烷烃、环烷烃以及芳烃的变化影响不是很大,随着催化剂含量及时间的增加,产物油中芳香烃含量减少,胶质含量亦减少。通过产物各项性质指标优化反应条件为:温度400℃、催化剂活性金属添加量600μg/g、反应时间90 min。最后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基础油为研究油样,考察了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影响。在无催化剂的低压临氢条件下,随反应温度升高未能抑制产品生焦。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大分子缩合反应的速率。提高氢分压,热裂化反应可以得到进一步抑制。当基础油中引入添加剂时,产物基础油馏分减少,反应中加氢裂化的程度加深。悬浮床加氢处理中的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润滑油添加剂的分解温度。

孙凤龙[8](2018)在《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介绍了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几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包括"老三套"生产工艺、加氢生产工艺和异构脱蜡工艺,分析比较了各工艺的主要优缺点,综述了几种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指出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在改进润滑油生产工艺进程中,应大力推进加氢补充精制、异构脱蜡等新工艺的研发,以提升我国高档润滑油生产企业以及炼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董凤凤[9](2018)在《润滑油加氢处理-异构脱蜡一体化催化剂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加氢工艺是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异构脱蜡、高压加氢补充精制。本文拟将加氢处理与异构脱蜡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实现一体化,制备出性能优越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并考察反应的最佳工艺及条件,生产出硫氮含量低、倾点低、黏度指数高的基础油。本文利用静态水热法合成SAPO-11分子筛和金属型Ni-Mo-SAPO-11分子筛,同时结合γ-Al2O3、ZSM-5分子筛、ZSM-22分子筛制备一系列载体,分步负载金属Ni和Mo并氮化,得到氮化态催化剂。对制备的分子筛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分别通过混装、改变金属负载量、改变载体等方式,评价催化剂实现一体化的能力。探究原料油各组分和循环加工工艺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将加氢处理催化剂和异构脱蜡催化剂按不同比例混装,以及在SAPO-11分子筛上负载不同量金属制备的催化剂的脱蜡效果均不理想,得到的基础油倾点均在30℃以上,两个系列催化剂实现一体化的能力均较差。在SAPO-11分子筛中加入不同比例ZSM-5分子筛制备的氮化型Ni-Mo催化剂,具备实现一体化的能力。其中,载体中加入30wt%ZSM-5分子筛的催化剂加氢脱蜡效果较好,在压力为15MPa、温度为400℃、空速为0.4h-1、氢油体积比为1000的反应条件下,可将减二线蜡油倾点由37℃降至-5℃、硫含量降低至210μg/g、氮含量降低至55μg/g、黏度指数为105。原料油中的硫、氮和芳烃对催化剂的影响比较大,其影响顺序为:氮化物>芳烃>硫化物。10%Ni-Mo-SAPO-11金属型催化剂具备一定异构活性,在压力为15MPa、温度为390℃、空速为0.3h-1、氢油体积比为1500的反应条件下,可将加氢裂化尾油倾点由42℃降至5℃。随着空速的增加,基础油倾点和黏度指数均逐渐升高;在氢油比800-1500范围内,随着氢油比的增加,基础油倾点逐渐降低,黏度指数随着氢油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循环加工工艺有利于倾点的降低,在压力为15MPa,温度为390℃,空速为0.4h-1时,可将加氢裂化尾油倾点由42℃降至-14.5℃,将减二线蜡油的溶剂萃取油倾点由45.7℃降至-17.8℃。

王福朋[10](2018)在《废润滑油脱金属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润滑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工业危废,其再生工艺的发展趋势为污染程度较低的加氢工艺,而我国的废润滑油加氢再生工艺迟迟得不到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可以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的预处理工艺。本文以源自于江浙地区的两种废润滑油为原料,采用絮凝法、热处理法和低温化学法脱除废润滑油中的金属,并对热处理法反应器的结焦原因与低温化学法的脱金属原理进行了初步考察。采用一种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絮凝剂,考察了其对废润滑油的脱金属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絮凝条件下,润滑油馏分的色度由22号降至9号,透光率由81.7%提高到94.8%,总金属含量降低至50μg·g-1以下,金属脱除率高达98%以上。与目前工业上几种常用的碱性絮凝剂相比,该絮凝剂的脱金属效果较好,且实验中未出现爆沸现象。采用热处理法脱除废润滑油中的金属,在高压反应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优的操作条件下,废润滑油的灰分由0.93wt%降低至0.23wt%,金属脱除率达到了85%以上。以高压釜筛选的热处理条件为基础,在3L的连续试验装置上采用较优的操作条件,废润滑油的金属脱除率达到88%以上,且热处理产物的离心出渣率高、理化性质好。然而热处理中试试验存在反应器底部结焦问题,通过对热处理过程中杂质的降解规律以及焦和离心残渣的对比分析得知,经热反应脱除下来的添加剂、氧化物、金属等杂质,逐渐沉积在反应器底部,进而导致热处理中试装置结焦。筛选了一种水溶性的含磷化学药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考察了其对废润滑油中金属的脱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药剂的添加量为1.0wt%,反应温度为160℃时,废润滑油的金属脱除率高达95%以上,且反应器中未出现结焦现象。通过对脱金属反应后反应残渣的元素、官能团、物相分析表明,废润滑油中添加剂的金属组分表现为亲水性,易进入水相与水相中的含磷化学药剂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既不易溶于油相也不易溶于水相的羟基磷酸盐沉淀,达到脱金属的效果。

二、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联合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联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润滑油酮苯脱蜡工艺优化与腐蚀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润滑油行业发展现状
        1.2.1 润滑油产品结构变化
        1.2.2 润滑油供需关系
        1.2.3 润滑油的质量要求
        1.2.4 生物基润滑油
    1.3 矿物质润滑油生产
        1.3.1 原料性质
        1.3.2 润滑油添加剂
        1.3.3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
    1.4 酮苯脱蜡装置腐蚀现象
    1.5 腐蚀监控与分析方法
        1.5.1 工业腐蚀监测技术
        1.5.2 腐蚀分析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酮苯脱蜡装置结构改造与工艺优化
    2.1 临商原油的性质
    2.2 润滑油脱蜡工艺技术
    2.3 酮苯脱蜡装置结构调整
        2.3.1 原酮苯脱蜡装置结构
        2.3.2 装置结构改造升级方案
        2.3.3 提质增效成果
    2.4 酮苯脱蜡装置工艺优化
        2.4.1 基础油收率的影响因素
        2.4.2 基础油生产工艺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溶剂回收系统典型腐蚀故障及介质分析
    3.1 溶剂回收系统工艺流程
    3.2 溶剂回收系统腐蚀状况
        3.2.1 换热器H-117腐蚀泄漏
        3.2.2 罐体腐蚀
        3.2.3 脱酮塔T-109管线腐蚀
        3.2.4 后冷器L-111壳体腐蚀
    3.3 溶剂回收系统腐蚀介质分析
        3.3.1 物质成分分析方法
        3.3.2 减三线油HVI-Ⅱ-6为工艺进料
        3.3.3 减四线油HVI-Ⅱ-10为工艺进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溶剂回收系统用材腐蚀规律及防腐策略研究
    4.1 旋转挂片腐蚀失重试验
        4.1.1 试验方法
        4.1.2 腐蚀速率分析
        4.1.3 腐蚀产物形貌与元素分析
    4.2 低压无氧环境中旋转挂片腐蚀失重试验
    4.3 腐蚀机理分析及防腐措施
        4.3.1 腐蚀机理
        4.3.2 防腐措施
        4.3.3 防腐效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ZJ公司环保芳烃油项目财务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项目财务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 项目财务评价的含义
    2.2 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原则
    2.3 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
        2.3.1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2.3.2 项目财务评价不确定分析
    2.4 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
第3章 项目概况及市场分析
    3.1 项目概况
        3.1.1 公司概况及项目选址
        3.1.2 项目产品情况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市场分析
        3.3.1 项目市场发展前景
        3.3.2 市场销售量与价格预测
        3.3.3 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4.1 数据估算
        4.1.1 估算依据
        4.1.2 基础数据
        4.1.3 财务数据估算
    4.2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4.2.1 指标计算
        4.2.2 计算结果分析
    4.3 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4.3.1 指标计算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项目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5.1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5.1.1 盈亏平衡分析
        5.1.2 敏感性分析
    5.2 项目风险及对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超稠油简介
        1.1.1 稠油的定义
        1.1.2 稠油资源分布及储量
        1.1.3 超稠油的性质特点
    1.2 基于脱碳路线的稠油加工技术
        1.2.1 减黏裂化技术
        1.2.2 焦化工艺技术
        1.2.3 溶剂脱沥青技术
        1.2.4 重油催化裂化技术
    1.3 基于加氢路线的重油加工技术
        1.3.1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
        1.3.2 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
        1.3.3 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
        1.3.4 悬浮床渣油加氢技术
    1.4 糠醛精制技术
        1.4.1 环保型橡胶油
        1.4.2 糠醛精制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进展
    1.5 润滑油加氢技术
        1.5.1 润滑油简介
        1.5.2 国外润滑油加氢技术进展
        1.5.3 国内润滑油加氢技术进展
    1.6 文献综述小结
第2章 试验部分
    2.1 试验原料及来源
        2.1.1 辽河超稠油原油一般性质
        2.1.2 辽河超稠油馏分油性质
        2.1.3 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性质
        2.1.4 试验原料小结
    2.2 研究路线
        2.2.1 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工艺路线
        2.2.2 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工艺路线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设备
        2.4.1 实沸点蒸馏试验装置
        2.4.2 溶剂脱沥青试验装置
        2.4.3 润滑油高压加氢试验装置
        2.4.4 糠醛精制试验装置
    2.5 试验分析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超稠油减黏渣油溶剂脱沥青研究
    3.1 试验原料及溶剂
    3.2 溶剂比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3.3 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3.4 减压深拔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DAO
    3.5 筛选DAO作为糠醛精制原料
    3.6 小结
第4章 超稠油减黏渣油组合工艺研究
    4.1 脱沥青油高压加氢试验研究
        4.1.1 脱沥青油加氢试验条件
        4.1.2 脱沥青油加氢加工方案研究
        4.1.3 产品产率核算及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
    4.2 脱沥青油糠醛精制试验研究
        4.2.1 临界互溶温度试验
        4.2.2 糠醛精制试验
        4.2.3 产品产率核算及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处理芳烃油(TDAE)油品的主要性质指标
附录二 浅度溶剂抽提油(MES)和残余芳烃抽提油(RAE)油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附录三 环烷油(NAP)和重环烷油(HNAP)及调和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致谢

(4)辽河稠油渣油溶剂脱沥青及产物高附加值利用组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溶剂脱沥青技术简介
        1.1.1 国外溶剂脱沥青技术进展
        1.1.2 国内溶剂脱沥青技术进展
        1.1.3 重油梯级分离技术
        1.1.4 溶剂脱沥青技术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
        1.1.5 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的研究
    1.2 润滑油生产概述
        1.2.1 国外润滑油生产概述
        1.2.2 国内润滑油生产概述
        1.2.3 润滑油加氢技术综述
    1.3 文献综述小结
第2章 试验部分
    2.1 试验方案
        2.1.1 试验路线
        2.1.2 试验方法
    2.2 溶剂脱沥青试验
        2.2.1 试验装置介绍
        2.2.2 工艺原理
        2.2.3 装置技术指标
    2.3 润滑油加氢试验
        2.3.1 试验装置介绍
        2.3.2 工艺原理
        2.3.3 装置技术指标
    2.4 蒸馏试验
        2.4.1 试验装置介绍
        2.4.2 试验原理
        2.4.3 装置技术指标
    2.5 分析方法
第3章 溶剂脱沥青小试试验及结果
    3.1 试验原料及溶剂
    3.2 抽提压力对DAO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3.3 试验结果讨论
        3.3.1 辽河大混合油减压渣油为原料
        3.3.2 辽河超稠油常压渣油为原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溶剂脱沥青中试试验及结果
    4.1 沉降塔对DAO的分离效果
    4.2 抽提温度对DAO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试验
    5.1 以辽河超稠油常压渣油DAO为加氢原料
        5.1.1 各馏分性质分析
        5.1.2 各馏分性质与产品标准对比
    5.2 以辽河大混合油减压渣油DAO为加氢原料
        5.2.1 异构脱蜡温度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5.2.2 各馏分性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微波辅助分质循环利用废旧润滑油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润滑油及其劣化机理
        1.2.1 润滑油的组成与分类
        1.2.2 润滑油劣化机理
    1.3 废旧润滑油再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3.1 直接利用
        1.3.2 废旧润滑油精制再生
        1.3.3 转化成燃料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废旧润滑油减压蒸馏及性能表征
    2.1 减压蒸馏实验
        2.1.1 实验仪器及流程
        2.1.2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2.1.3 实验条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再生油收率分析
        2.2.2 润滑油主要性能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减压蒸馏釜残液微波强化热解过程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主要仪器
    3.2 实验条件
        3.2.1 吸波剂空间分布
        3.2.2 操作条件
    3.3 实验步骤
    3.4 数据处理与表征分析方法
        3.4.1 产物收率计算方法
        3.4.2 热重分析
        3.4.3 裂解油表征方法
        3.4.4 残炭元素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废旧润滑油及再生油热重分析
        3.5.2 吸波剂空间分布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3.5.3 操作条件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旧润滑油分质循环利用工艺评价
    4.1 微波直接热解废旧润滑油过程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1.4 热解结果分析
        4.1.5 工艺对比分析
    4.2 能量综合利用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辽河稠油润滑油馏分加氢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润滑油的概念及分类
        1.1.1 润滑油的概念
        1.1.2 润滑油的分类标准
    1.2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1.3 工业润滑油产品概述
        1.3.1 变压器油
        1.3.2 橡胶填充油
        1.3.3 冷冻机油
        1.3.4 白油
    1.4 润滑油生产工艺概况
        1.4.1 溶剂精制-加氢组合工艺
        1.4.2 聚α-烯烃润滑油的工艺技术
        1.4.3 RIPP高压全氢型工艺
        1.4.4 SK公司的UCO润滑油生产工艺
    1.5 润滑油加氢催化剂概述
    1.6 文献小结
    1.7 课题背景与目标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路线
    2.2 实验仪器装置介绍
        2.2.1 加氢装置介绍
        2.2.2 6L宽沸点蒸馏切割仪介绍
        2.2.3 超高分辨率质谱仪介绍
    2.3 加氢工艺催化剂
        2.3.1 催化剂装填
        2.3.2 催化剂活化
    2.4 小结
第3章 加氢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3.1 试验原料及性质分析
    3.2 反应机理
    3.3 加氢处理条件优化
        3.3.1 最佳反应温度
        3.3.2 最佳反应空速
    3.4 产品性质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异构脱蜡-补充精制方案
    4.1 异构脱蜡反应机理
    4.2 补充精制反应机理
    4.3 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串联试验
    4.4 小结
第5章 蒸馏方案及产品性质分析
    5.1 蒸馏切割
    5.2 产品性质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废润滑油再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废油再生发展现状
        1.2.1 国外典型加氢再生工艺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加氢法中废油各类化合物与氢反应机理
        1.3.1 废油中烃类与氢的反应
        1.3.2 废油中含氧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1.3.3 废油中含硫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1.3.4 废油中含氮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1.3.5 废油中卤素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1.3.6 废油中的金属化合物
    1.4 悬浮床重油加氢技术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废润滑油釜式加氢预处理过程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工艺流程及催化剂评价条件
    2.3 原料性质
        2.3.1 废润滑油的理化性质
        2.3.2 废润滑油中的微量元素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三种分散型催化剂加氢预处理对废油馏程的影响
        2.4.2 三种分散型催化剂加氢预处理脱金属效果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润滑油悬浮床连续加氢预处理过程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废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试验方法
    3.3 产品分析方法
        3.3.1 油品基本性质分析方法
        3.3.2 油品四组分测定方法
        3.3.3 油品甲苯不溶物测定方法
        3.3.4 裂解气组成分析方法
        3.3.5 液相产品烃类组成分析方法
    3.4 原料的一般性质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反应条件对加氢产物组成的影响
        3.5.2 反应条件对产物密度及粘度的影响
        3.5.3 反应条件对产物灰分及水分的影响
        3.5.4 反应条件对产物中甲苯不溶物及残炭值的影响
        3.5.5 反应条件对产物中S、N、Cl含量的影响
        3.5.6 反应条件对产物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5.7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裂解气组成变化
        3.5.8 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烃类组成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废润滑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过程催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基础油及添加剂的选择
    4.3 实验方法
    4.4 基础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规律的研究
        4.4.1 温度对于基础油裂化过程的影响
        4.4.2 压力对于基础油裂化过程的影响
        4.4.3 油性添加剂对基础油裂化过程的影响
    4.5 润滑油添加剂分解规律的研究
        4.5.1 温度及催化剂对于添加剂分解脱金属的影响
        4.5.2 添加剂分解固体颗粒物的存在形式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老三套”传统生产工艺
    1.1 溶剂精制
    1.2 溶剂脱蜡
    1.3 白土补充精制
2 加氢生产工艺
3 异构脱蜡工艺
4 结语

(9)润滑油加氢处理-异构脱蜡一体化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加氢法生产润滑油工艺及催化剂
        1.2.1 Chevron公司的IDW工艺
        1.2.2 Exxon Mobil公司的MSDW技术
        1.2.3 Shell公司的XHVI工艺
        1.2.4 RIPP的 RIW工艺
        1.2.5 FRIPP的 FIDW工艺
    1.3 加氢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1.3.1 比表面积
        1.3.2 孔结构及孔径分布
        1.3.3 酸性、酸量与酸强度
        1.3.4 其他因素
    1.4 加氢催化剂常用的载体及金属
        1.4.1 γ-Al_2O_3
        1.4.2 SAPO-11 分子筛
        1.4.3 ZSM-5 分子筛
        1.4.4 ZSM-22 分子筛
        1.4.5 金属组分
    1.5 研究构思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目标及思路
        1.5.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用原料油
    2.2 分子筛的合成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2.3.2 负载活性金属
        2.3.3 氮化型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表征
    2.5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2.6 产品油性能测定
第三章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3.1 引言
    3.2 SAPO-11 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3.3 混装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1 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
        3.3.2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3.3.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3.4 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4.1 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
        3.4.2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3.4.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3.5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3.5.1 复合分子筛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
        3.5.2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3.5.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3.6 原料油组成对催化剂异构脱蜡性能的影响
        3.6.1 模拟加氢原料油的制备及性质
        3.6.2 催化剂的异构脱蜡性能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型Ni-Mo-SAPO-11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探究
    4.1 引言
    4.2 Ni-Mo-SAPO-11分子筛及催化剂的合成
    4.3 Ni-Mo-SAPO-11分子筛的表征
    4.4 Ni-Mo-SAPO-11催化剂的表征
    4.5 Ni-Mo-SAPO-1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4.6 工艺条件的优化
        4.6.1 空速的影响
        4.6.2 氢油比的影响
        4.6.3 循环加工工艺研究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废润滑油脱金属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 传统的再生工艺
        1.2.2 新兴的再生工艺
    1.3 废润滑油加氢工艺技术
        1.3.1 预处理
        1.3.2 馏分油加氢
        1.3.3 典型的废润滑油加氢工艺
    1.4 废润滑油脱金属的主要方法
        1.4.1 絮凝法
        1.4.2 热处理法
        1.4.3 化学法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絮凝法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组分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3 絮凝实验方法
        2.2.4 透光率测定方法
        2.2.5 金属元素测定方法(ICP-AES直接进样法)
    2.3 新型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
        2.3.1 絮凝剂添加量对产物色度和透光率的影响
        2.3.2 絮凝温度对产物色度和透光率的影响
        2.3.3 搅拌时间对产物色度和透光率的影响
        2.3.4 静置时间对产物色度和透光率的影响
    2.4 新型絮凝剂存在下废润滑油的脱金属效果
        2.4.1 优化絮凝条件下废润滑油的金属脱除率
        2.4.2 新型絮凝剂与几种常用碱性絮凝剂的脱金属效果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处理法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组分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3 高压釜实验方法
        3.2.4 中试试验流程
        3.2.5 透光率测定方法
    3.3 热处理条件的优化及原料普适性研究
        3.3.1 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废润滑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3.3.2 热处理方法的原料普适性
    3.4 热处理法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组分的中试试验研究
        3.4.1 热处理中试试验条件对气体产物的影响
        3.4.2 热处理中试试验条件对离心出渣率及离心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3.4.3 热处理中试试验条件对废润滑油金属脱除率的影响
        3.4.4 热处理中试装置结焦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化学法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组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低温化学脱金属实验方法
    4.3 低温化学法的废润滑油脱金属效果及脱金属原理研究
        4.3.1 低温化学法的废润滑油脱金属效果
        4.3.2 低温化学法的脱金属原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联合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润滑油酮苯脱蜡工艺优化与腐蚀防护研究[D]. 杨森. 山东大学, 2021(12)
  • [2]ZJ公司环保芳烃油项目财务评价[D]. 余强. 吉林大学, 2020(01)
  • [3]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D]. 徐文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辽河稠油渣油溶剂脱沥青及产物高附加值利用组合工艺研究[D]. 张董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微波辅助分质循环利用废旧润滑油新工艺[D]. 翟金鹏. 天津大学, 2019(06)
  • [6]辽河稠油润滑油馏分加氢反应性能研究[D]. 郑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废润滑油再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工艺的研究[D]. 李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进展[J]. 孙凤龙. 能源化工, 2018(03)
  • [9]润滑油加氢处理-异构脱蜡一体化催化剂及工艺研究[D]. 董凤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废润滑油脱金属方法的研究[D]. 王福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  ;  ;  ;  

润滑油基础油联合加氢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