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低浊度论文-曹龙天

低温低浊度论文-曹龙天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低浊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温,低浊度,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

低温低浊度论文文献综述

曹龙天[1](2012)在《PAC与PAM联用处理低温低浊度原水的生产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地区冬季,由于原水水温低,浊度低,导致净化工艺中反应速度慢,混凝所形成的絮体轻,不宜下沉。这是水处理工艺中的一项难题。针对低温低浊度原水,该水厂联用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提高了出厂水的水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2年34期)

徐静,张龑,王珑,党磊,姚丹婷[2](2010)在《PAC+改性活化硅酸在处理低温低浊度水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以PAC+改性活化硅酸与单独使用PAC处理石头河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应用PAC+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水比单独使用PAC的净水作用显着,去除率可提高十几个百分点,在经济上也可使地表水处理厂的净水费用降低,明显提高水厂收益;应用PAC+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水时,表现出絮花大,沉淀快,pH值稳定,浊度低的特点;同时,在去除固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浊度的效果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文屹,张啸楚,苏焱顺[3](2010)在《快滤池接触过滤法处理低温低浊度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快滤池作为实验对象滤速和絮凝剂的投加量,检测SS去除率和滤料的单位处理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触过滤法对SS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大于70%,可以将絮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 mg/L,适当提高滤速来提高接触过滤法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0年33期)

张龑,徐静,向凌云,吴俊杰,杨忠林[4](2010)在《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度地表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改性活化硅酸为助凝剂,通过烧杯混凝试验(处理苇水河微污染原水),研究混凝效果和确定改性活化硅酸的最佳工作参数,包括PAC的投加量,改性活化硅酸的粘度、静置时间、投加量、投加时间点及保存时间,除浊率提高到95%以上,并对处理工艺进行经济性评价。为地表微污染水资源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游晓凡,张远柱,宋琦文,张文婷[5](2009)在《低温低浊度地表水源水处理设计的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处理系统设计中,不设计澄清池与无阀滤池的另类系统。该系统极其简单,少占用土地,不加凝聚药剂,能充分利用老水处理系统的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出水质量高。解决了低温、低浊度、地表水源地区澄清池出力低,运行稳定性差的难题。(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09年11期)

汪彩文,孙士权,任伯帜,王旭东[6](2008)在《降低低温低浊湘江原水中浊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低温低浊湘江原水浊度难于处理状况,寻找降低浊度的方法。通过强化混凝、预氧化工艺处理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低温低浊时,在相同条件下,叁氯化铁比硫酸铝和碱式氯化铝的除浊效果要好,但是叁氯化铁处理原水浊度受pH值、GT值、投加量和助凝剂的影响。中性水环境条件下,原水经处理后残余浊度最低;叁氯化铁投量为0.14mmol/L时处理效果最佳,对水中浊度去除率高达97.5%。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叁氯化铁处理原水浊度起到强化作用,对浊度去除率可提高2.1%。(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8年12期)

罗发奎,张敬东,周媛,刘芬芬,周江华[7](2008)在《高密度澄清技术在低温低浊度海水淡化预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淡化是目前解决淡水匮乏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节约海水淡化的成本,加强处理效果,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在低温低浊度地区,传统的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很难解决由于海水的低温低浊度带来的水体中悬浮物和胶体难去除的问题。高密度澄清技术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作者对用该技术预处理低温低浊度海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08年03期)

张跃军,赵晓蕾,李潇潇,印东凯,吴晓莉[8](2007)在《PDM复合混凝剂用于低温低浊水源水处理的研究——低浊度宁波姚江水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报道了用特征黏度系列化的有机阳离子高分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无机混凝剂复合物对宁波低浊度姚江水的脱浊处理研究过程。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浊度姚江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低浊度姚江水,要达到1.0~1.2 NTU的沉淀出水余浊,硫酸铝(AS)需5 mg/L左右的投加量,聚合硫酸铁(PFS)需8 mg/L左右的投加量,而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在10 mg/L左右;PDM对无机混凝剂强化混凝脱浊效果明显,无机混凝剂与PDM的复合配比越低,复合混凝剂混凝脱浊效果越好,在达到水厂沉淀出水浊度标准的前提下,AS/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AS减少20%AS投加量;PFS/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PFS减少30%~40%PFS投加量;PAC/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PAC减少30%~50%PAC投加量。(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7年07期)

班云霄,杨庆,丁昀[9](2007)在《低温低浊和高浊度黄河水在水旋澄清池中的处理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旋澄清池中低温低浊及高浊度黄河水难以处理,主要是出水浊度难以满足要求。文章从动力学角度,通过对池中絮凝颗粒的受力分析,得出和浊度处理相关的公式,从而得出其难以处理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07年02期)

张云[10](2003)在《湘江水源低温低浊度水处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是水资源水质的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由于水质问题,中国1m~3水的使用价值很低。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常规处理工艺已显得力不从心。在各种改善水质的深度处理技术中,开发一种适合低温低浊度水质特征的混凝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本实验对低温低浊度情况下的混凝特征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对各种混凝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的内容包括: (1)小试实验:通过混凝烧杯试验,筛选适合低温低浊度湘江株洲河段水处理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探讨和研究典型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混凝机理,确定适合低温低浊度的湘江源水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2)中试试验:将小试试验所获得的试验参数运用到中试试验,通过对聚合氯化铝和聚硅硫酸铁处理低温低浊度水进行对比研究,全面考察聚硅硫酸铁对低温低浊度湘江源水的处理效果,进一步确定聚硅硫酸铁在不同浊度和温度下的投加量。 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受到微污染的湘江源水的处理时,聚硅酸铁混凝剂的预先聚合作用可明显消除混凝条件,如pH值、碱度、混合时间等因素对混凝的影响。铁的水解产物可发生电中和及吸附凝聚作用。聚硅酸大分子表现出明显的吸附架桥和粘附卷扫作用。聚硅酸铁絮凝体粗大、密实,沉降快,能够深入滤料,增大滤料的吸附容量。聚硅酸铁对浊度、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对色度的去除效果欠佳。(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3-06-01)

低温低浊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以PAC+改性活化硅酸与单独使用PAC处理石头河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应用PAC+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水比单独使用PAC的净水作用显着,去除率可提高十几个百分点,在经济上也可使地表水处理厂的净水费用降低,明显提高水厂收益;应用PAC+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水时,表现出絮花大,沉淀快,pH值稳定,浊度低的特点;同时,在去除固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浊度的效果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低浊度论文参考文献

[1].曹龙天.PAC与PAM联用处理低温低浊度原水的生产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徐静,张龑,王珑,党磊,姚丹婷.PAC+改性活化硅酸在处理低温低浊度水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

[3].文屹,张啸楚,苏焱顺.快滤池接触过滤法处理低温低浊度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0

[4].张龑,徐静,向凌云,吴俊杰,杨忠林.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度地表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

[5].游晓凡,张远柱,宋琦文,张文婷.低温低浊度地表水源水处理设计的新思路[J].水处理技术.2009

[6].汪彩文,孙士权,任伯帜,王旭东.降低低温低浊湘江原水中浊度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

[7].罗发奎,张敬东,周媛,刘芬芬,周江华.高密度澄清技术在低温低浊度海水淡化预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8

[8].张跃军,赵晓蕾,李潇潇,印东凯,吴晓莉.PDM复合混凝剂用于低温低浊水源水处理的研究——低浊度宁波姚江水处理[J].精细化工.2007

[9].班云霄,杨庆,丁昀.低温低浊和高浊度黄河水在水旋澄清池中的处理机理研究[J].净水技术.2007

[10].张云.湘江水源低温低浊度水处理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3

标签:;  ;  ;  ;  

低温低浊度论文-曹龙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