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传播观论文-沈平,聂馥玲

社会传播观论文-沈平,聂馥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传播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基因农作物,科学传播,议程设置,不可通约

社会传播观论文文献综述

沈平,聂馥玲[1](2019)在《转基因农作物在中国的科学传播研究——构建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科学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高速发展与普通社会公众对其认知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前转基因农作物在中国科学传播的主要矛盾。本文结合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科学传播概况,从转基因农作物议题的复杂性、科学家与普通社会公众交流的不可通约、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失调这叁个角度分析了转基因农作物科学传播的困境,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和日本在推进公众理解转基因科学的传播实践,论证了构建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科学传播观的重要价值。研究结果有助于社会公众正确理解转基因科学技术,促进中国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莹,王月[2](2018)在《邹韬奋的社会观与传播观及其对当下新闻实践的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社会的理解与传播实践。邹韬奋是我国民国时期着名的新闻出版家。他全部的新闻出版思想是由其"人本"社会观辐射出来的。他的相关理念用报刊投影到社会上,催化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其从"人本"角度出发,思考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方法,他提倡的平衡蕴含着个体独立和整体平衡两个维度。他认为个体精神独立是整体运转平衡的前提,他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个人独立、家庭独立再到抗战中的坚定的国家的独立。这是他当时新闻出版思想的内核。其对当今新闻媒体的融媒化、窄众化及对个人需求更深层关照的特点,新闻人应依"爱人到爱社会、爱国家"的路径去做传播,及在具体的传播技巧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8年11期)

刘叶琳[3](2015)在《《新青年》的社会舆论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青年》在当时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中是独树一帜的,它所获得的舆论地位和传播影响,是与它科学的舆论传播观及其有效的传播运用分不开的。《新青年》的舆论传播观及其传播实践,对于今天的大众媒介的舆论传播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新青年》在思想信息传播活动中,认识到大众媒介的社会舆论传播作用,同时也注意到社会舆论传播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并在办刊实践中遵循这些规律,有效运用舆论传播的方法,体现出社会舆论传播意识的自觉与成熟。(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5年20期)

田苗华[4](2015)在《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产生于本世纪叁十年代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今西方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主要着作有《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和《单向度的人》(又名单面人)等,马尔库塞对技术是如何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是怎样控制社会以及技术被物化和工具化问题做了深刻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5年12期)

黄蕊[5](2012)在《论刘易斯·芒福德的社会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是一位世界着名的技术哲学家,是人文主义技术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身处于一个新生的科学技术及机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而有多学科背景的芒福德却在生机勃勃的技术进步中嗅到了光鲜表象背后的重重危机与隐形的权利操控,以批判的态度审视技术这一看似中性事物之中隐匿的意识形态偏向,再次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崇高的位置,肯定人的价值。这对于现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芒福德技术历史分期、“巨机器”、有机技术观等理论的整合研究,重新审视芒福德理论大厦中包含的有关于传播学的亮点,精炼出关于传播思想和传播范式的内容。在归纳芒福德社会传播观的同时,也回溯了芒福德社会传播观的思想渊源,梳理了芒福德社会传播观所形成的影响。本文共由叁个部分组成,首先以刘易斯·芒福德的学术成就及与传播学的思想渊源为开篇,着重对芒福德社会传播观有重大影响的学科领域——城市规划学、芒福德的恩师帕特里克·格迪斯以及对芒福德世界观、价值观影响深远的人文主义中的社会传播观进行了简单梳理;随后在第二部分介绍了芒福德社会传播观的内容,这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分别以“巨机器”批判理论、有机技术观为出发点,论述其中蕴含的社会传播观。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惊喜的发现,在对于“巨机器”这样的极权式社会组织来讲中,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播有首要性、等级性、垄断性、单向性并具有“机械唯一性”指向。而对于化解“巨机器”统治的有机技术观分析,则发现了其中传播的均衡性作用,以及艺术传播的修正作用;本文第叁部分讨论的是芒福德社会传播观的影响,其中介绍了对尼尔·波斯曼、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传播学者的社会传播观的影响,以及对传播学派中第叁方阵——媒介环境学派奠基性的影响。作者研究主要采用比较文献资料研究法与分析研究法,通过对芒福德理论体系中诸多理论观点的提取和归纳,总结出芒福德理论中蕴含的社会传播观内容,集结成为此文。希望本文具有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学者对于芒福德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5-01)

邴桂新,刘坚[6](2011)在《自由之路——析伏尔泰的社会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118世纪的法国,欣赏戏剧已在社会中蔚然成风,戏剧逐渐成为宣传启蒙思想的舞台。从第一个被搬上舞台的悲剧《阿穆利乌斯和努弥托耳》开始,伏尔泰就已经意识到"戏剧在消除迷信和偏见的恶劣影响,教育人民憎恨宗教狂热和暴政,歌颂爱好自由和人文主义的思想"上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望尘莫及的,伏尔泰十分看重戏剧引发的"剧场效应"的巨大作用。(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1年07期)

丁岚[7](2009)在《论培根的社会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传播思想史的研究,学界多是探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理论体系当中的传播思想,而后便跃至了对十七、十八世纪诸多思想家传播思想的理论梳理,而对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目前学术上的传播思想研究还比较少。培根作为一名文艺复兴末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开拓性意义,甚至有学者把他归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培根的社会历史观、政治观、科学观、哲学理论等思想的整合研究,重新审视了培根诸多观点中有关传播学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培根思想中关于传播思想和传播方法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培根的社会传播观。在整理培根社会传播观的同时,也追溯了培根社会传播观的理论渊源,并探求了培根社会传播观所形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培根社会传播观的评价。培根的社会传播观有他的局限性和先进性,但同时这一切也必然受着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和限制。所以讨论培根的社会传播观,决不仅仅是对他一个人的理论分析,我们应该管中窥豹,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能够从对培根社会传播观的介绍分析中,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传播观的潮流,并对我们理解后来的传播思想有着一定的帮助,是本文力求达到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于泳[8](2007)在《浅析查尔斯·霍顿·库利的社会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尔斯·霍顿·库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镜中我"、"首属群体"、"有机论"等概念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作为早期涉及传播现象研究的学者,他的社会传播观同样有独到之处。本文从分析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对其社会传播观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库利对人际传播和对传播社会意义的研究对现代传播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性和开创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07年11期)

何佳讯[9](1993)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广告信息活动——兼论广告活动的“信息与传播”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广告业的最新现状为背景,从信息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告活动的关系,并对广告现象与广告活动作了本质分析。本文确立了广告活动的“信息与传播”观,并阐述了它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倾向。(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1993年05期)

社会传播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闻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社会的理解与传播实践。邹韬奋是我国民国时期着名的新闻出版家。他全部的新闻出版思想是由其"人本"社会观辐射出来的。他的相关理念用报刊投影到社会上,催化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其从"人本"角度出发,思考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方法,他提倡的平衡蕴含着个体独立和整体平衡两个维度。他认为个体精神独立是整体运转平衡的前提,他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个人独立、家庭独立再到抗战中的坚定的国家的独立。这是他当时新闻出版思想的内核。其对当今新闻媒体的融媒化、窄众化及对个人需求更深层关照的特点,新闻人应依"爱人到爱社会、爱国家"的路径去做传播,及在具体的传播技巧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传播观论文参考文献

[1].沈平,聂馥玲.转基因农作物在中国的科学传播研究——构建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科学传播观[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2].王莹,王月.邹韬奋的社会观与传播观及其对当下新闻实践的借鉴意义[J].新闻知识.2018

[3].刘叶琳.《新青年》的社会舆论传播观[J].新闻传播.2015

[4].田苗华.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J].新闻传播.2015

[5].黄蕊.论刘易斯·芒福德的社会传播观[D].吉林大学.2012

[6].邴桂新,刘坚.自由之路——析伏尔泰的社会传播观[J].社会科学战线.2011

[7].丁岚.论培根的社会传播观[D].吉林大学.2009

[8].于泳.浅析查尔斯·霍顿·库利的社会传播观[J].中国电力教育.2007

[9].何佳讯.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广告信息活动——兼论广告活动的“信息与传播”观[J].情报科学.1993

标签:;  ;  ;  ;  

社会传播观论文-沈平,聂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