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开奶前1%碳酸氢钠常规洗胃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开奶前1%碳酸氢钠常规洗胃的临床观察

杨晓玲廖永生刘慧邓寿健(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儿科四川达州635000)

【关键词】新生儿洗胃观察研究

2009年9-12月份,我科出生健康新生儿278人,9-10月份出生的新生儿不洗胃按常规方法护理,11-12月份出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次喂奶前即洗胃。结果发现:⑴通过洗胃置胃管,可尽早发现消化道畸形,减少误吸;⑵洗胃后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不洗胃的新生儿。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9-10月份出生130名(对照组),其中剖腹产儿42名,顺产儿88名;足月低体重儿2名,早产儿3名,阿氏评分7分1名,其他均在8分以上。11-12月份出生的新生儿148名(干预组),其中剖腹产儿50名,顺产儿98名;足月低体重儿3名,早产儿3名,阿氏评分7分2名,其他均在8分以上。两组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阿氏评分、体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顺产娩出的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哺喂,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待母亲病情稳定返病房后即哺喂,如无母乳分泌的新生儿口服10%葡萄糖溶液。

1.2.2干预组娩出的新生儿予1%碳酸氢钠洗胃后再开奶。

1.2.3如果发现置胃管困难,在排除技术原因的情况下,不主张给孩子试喂养,建议用碘海醇全消化道造影协助诊断。

1.2.4洗胃的方法选用软硬适宜的硅胶合成的新生儿专用胃管,长度40cm,外径2mm,内径1.2mm。新生儿取左侧卧位,前端涂少许石蜡油起润滑作用,操作者取胃管从新生儿口腔插入,当胃管插至5-7cm时(相当于咽喉部),迅速将胃管插入胃内14-16cm后,再插入2-4cm。边抽吸边插入到胃内后妥善固定,证实胃管在胃内后,接上注射器先抽出咽下物,然后再用1%碳酸氢钠液5ml/次注入胃内,回抽的液体量与注入量相等或略大于注入量,如此反复清洗4-5次。在操作过程中,可适当更换新生儿体位或变动胃管方向;如室温较低时注意保暖,先预热洗胃液接近人体的正常体温(37-38℃)后再操作,以免洗胃液过凉刺激新生儿胃部引起胃痉挛;插管动作要轻柔,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伤食管粘膜。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从表1显示,P>0.01,对照组与干预组无明显的差异性。但干预组新生儿148例在开奶前洗胃后12小时发现8例上消化道畸形,而对照组130例新生儿48小时后发现4例,这说明干预组在早期发现新生儿上消化道畸形上优于对照组。

同时要说明:当非技术原因放置胃管不畅时,可疑上消化道畸形,此时不主张给孩子试喂养,避免窒息的发生,应行小儿碘海醇全消化道造影,排出消化道畸形协助诊断,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孩子尽快得到正确的治疗,减少纠纷的发生。

标签:;  ;  ;  

新生儿开奶前1%碳酸氢钠常规洗胃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