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对比研究论文-林清琳,卢远,邹明晓,毛秀英

中德对比研究论文-林清琳,卢远,邹明晓,毛秀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德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德,地理课标,信息能力,案例

中德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清琳,卢远,邹明晓,毛秀英[1](2019)在《中德初中地理课标信息能力对比分析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中德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信息能力要求的对比分析,论述德国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方式对我国实施地理课程的启示,提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37期)

肖明杰[2](2019)在《中德熟语中常见动物喻义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反复实践得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对德汉熟语中经常出现的四种动物(狗、马、牛、鸡)其承载的喻义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中德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关共性与差异。(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8期)

朱佳[3](2019)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德年度热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8年~2017年中国权威杂志《咬文嚼字》以及德国语言协会发布的汉、德年度热门语句为研究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其语言和文化差异发现,中、德年度热词中都出现了外来词、谐音替换以及缩略语等形式,还生成了一些新词或新语义。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德语中涉及政治话题的热词更多,而汉语热词中文化娱乐以及网络媒体领域的话题更多。(本文来源于《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冯阳阳[4](2019)在《中德啤酒广告中多模态隐喻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学界对隐喻做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传统的隐喻研究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到后来20世纪研究者们普遍承认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但大多数研究只考察了语言隐喻,而忽视了隐喻在非语言层面上的使用,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本文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选取中德各25则啤酒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从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的角度分析多模态隐喻的构建机制及其包含的模态,并试图找出影响中德啤酒广告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因素。通过对隐喻的分析发现中德多模态隐喻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由于相同的身体经验,中德都有快乐隐喻、竞争隐喻和拟人隐喻。受到体育文化的影响,中德体育隐喻选取了不同的体育类型来构建体育隐喻;由于中德友谊观不同,友谊隐喻映射的内容也不同;在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啤酒广告中出现了爱国隐喻,而德国没有这类隐喻。通过对模态的分析发现多模态隐喻中运用了大量的模态,最常见的模态是图像和口头语言;但不同的是中国受到汉字文化影响,隐喻源域中书面语言的使用频率高于德国隐喻,而由于受到音乐文化的影响,德国隐喻源域中音乐模态的使用频率高于中国隐喻。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为跨文化广告策略提出两点建议: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寻找文化共性;融合文化优势,展现文化自信。希望本篇论文能为中德跨文化广告策略提供帮助,促进中德文化的交流。(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5)

宋秦松[5](2019)在《文化视角下的中德政治交际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年演讲是指新年伊始,国家领导人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民众传达新年祝福的言辞,其内容主要是对过去一年国家大事进行回顾总结和对国家未来一年发展进行规划部署。作为一场典型的“政治交际”活动,新年演讲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新年演讲可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至2018年发表的新年演讲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中德新年演讲在语言交际方面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异同,探求中德政治交际背后的“文化差异”,希望对德语学习者了解中德之间文化差异提供参考。突破了政治演讲分析的传统模式(即只关注词汇,修辞等语言层面的元素),本文也重点研究了新年演讲中非语言交际元素,为政治演讲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德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德政治交际的异同,更加全面了解中德文化,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贡献一己之力。(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马亦涵[6](2019)在《中德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连锁经营理论、麦卡锡营销学4P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对中德两国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在经营管理中产品、价格、位置以及广告促销四个维度做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在横向上对比研究中国与德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在纵向上选取产品、价格、位置以及广告促销四个维度来研究,归纳出中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产品与价格种类多样,付费方式则要求一次性付清;而德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价格与付费方式都较为单一,付费方式均采用月付制,同一个俱乐部品牌价格大多保持一致;我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位置较拥挤,多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德国的较分散,充分做到城乡分布均匀;德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广告促销皆由总部统一制定,而我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广告促销并没有真正让总部统一策划,故分店之间广告促销较繁杂。(2)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以及政策颁布皆适合我国大力发展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且我国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相较于德国来说具有较大的可开发市场规模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只要我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按照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发展,必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3)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分为经济、社会以及政策叁类,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德国,社会发展落后于德国,但是我国政府在积极颁布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法规,因此我国的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会达到德国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目前的水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郭一[7](2019)在《中德优秀男子乒乓球选手打法特征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领军人物波尔、奥恰洛夫在近两年大赛中多次战胜中国乒乓球选手,实力雄厚,打法特点鲜明,对中国乒乓球队的冲击越来越大。在中国乒乓球队新老交替时期,以马龙为首的新生代国乒小将也逐渐成长起来,其中基础雄厚、反手技术突出的小将樊振东被誉为下一代国乒的领军人物。4位选手都是东京奥运会男单冠军的有力竞争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四段指标评估法、数理统计法对4位选手在大赛上分别对阵庄智渊、张继科、郑荣植、松平健太、水谷隼的5场比赛中,对其在发球抢攻段、发球抢攻相持段、接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相持段四个阶段的得失分及优劣势阶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中国乒乓球队在对阵两位德国选手时的赛前训练和战术安排上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马龙对阵庄智渊的比赛在发抢段能够保持很高的成功率,接抢段的发挥波动较大。在相持一段中能够保证自身的回球质量和板数。相持二段与其对应的接抢段回球质量不高,相持中也没有太大优势。对阵张继科的比赛在发抢段总体得分率不高,接抢段得分率远远高于优秀评估标准。相持一段和相持二段对对手的控制效果更好。对阵郑荣植的比赛发抢段各局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较高,接发段受对手控制影响较多,起伏较大。对阵松平健太的比赛发抢段得分率处于优秀水平,接抢段使用率较高,但得分率不太稳定,相持一段得分率远远高于其使用率的正常标准。相持二段处于被动局面较多。对阵水谷隼的比赛发抢段和接抢段表现不太理想,相持段发挥较好。樊振东对阵庄智渊的比赛在发抢段的技战术使用上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接抢段在摆短、拧拉等技术上的运用效果明显,相持一段得分率达到优秀水平。相持二段得分率不太稳定,对接发球后的相持准备不太充分。对阵张继科的比赛发抢段发挥不稳定。接抢段得分率仅达到及格水平。相持一段和相持二段占据了一定优势,整体发挥要高于张继科。对阵郑荣植的比赛在发抢段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接抢段技战术的安排和使用较为明确,效果很好。相持一段的得分率不太稳定,相持二段得分率较低。对阵松平健太的比赛发抢段总体使用率处于高等评估标准,得分率全部达到了良好以上水平。接抢段的战略意图不明确,发挥不太稳定。相持一段总体得分率达到了优秀水平,是赢得本场比赛的关键。对阵水谷隼的比赛发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稳定性较差,相持一段和相持二段中对对手技战术的把控比较稳定。波尔对阵庄智渊的比赛发抢段总体得分率仅达到及格水平。接抢段得分率各局全部达到优秀水平。相持一段总体得分率达到了优秀水平,技战术运用效果明显,相持二段中基本达到了得失分的持平状态。对阵张继科的比赛发抢段没有对对手形成有效的控制手段。接抢段和相持一段波动较大,相持二段没有太多较高质量的回球,整体比较被动。对阵郑荣植的比赛在发球上没有对对手造成太大威胁。在接抢段的技战术使用上效果较为明显,相持一段回球质量偏低,总体得分率仅处于及格水平。相持二段得分率为良好,但发挥不太稳定。对阵松平健太的比赛在抢攻段中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占据优势,相持段无论旋转、落点及回球质量都对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阵水谷隼的比赛发抢段中的失误较多,接抢段双方在技战术的使用上都对对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相持一段技战术运用合理,是赢得整场比赛的重要因素。奥恰洛夫对阵庄智渊的比赛发抢段和相持一段总体得分率都达到良好以上水平,是赢得本场比赛的关键。接发球判断不准确,回球质量不高。相持二段得分率的波动较大,全场基本都处于劣势。对阵张继科的比赛发抢段加强了前叁板台内的控制,效果明显。接发球技战术的使用取得了很大成效。相持段通过发球的变化和接发球的抢攻来取得前叁板的优势进而限制对手的发挥,优势明显。对阵郑荣植的比赛发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相对较为稳定,接抢段无法对对手的技战术安排进行有效的针对和控制。在相持一段中奥恰洛夫取得的优势较大,相持二段得分率的波动较大,失分较多。对阵松平健太的比赛无论在抢攻段还是相持上都占据了主动。对阵水谷隼的比赛在发抢段中的失误较多,受对手控制的影响较大。接抢段中自身战术的制定和技术的发挥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相持一段中奥恰洛夫的优势较为明显,使用率和得分率也相对较为稳定。相持二段得分率波动较大,总体得分率仅处于及格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3)

李静春[8](2019)在《中德英语教学体制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在中德两国一样,都是一门外语。但从输出层面来讲,德国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德国英语教学的成功,究其原因,除了得益于欧洲比较特殊的语言文化环境外,其外语教学体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德国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比中德两国的英语教学体制发现两者的不同,从而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13期)

景行行止[9](2019)在《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课程改革,可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国际比较为基础的。换言之,国际间的课程比较和借鉴指引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通过课程的国际比较、借鉴不断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由此,对教材的分析评估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并涌现出大量中学教材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较多的学者仅是对中学教材进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少且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在中学物理教材研究方面,有的学者选取国内几套教材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在对中外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时,仅涉及到中美、中日等国家的教材,鲜见将中国和欧洲国家的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十分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革新并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尤其是中学物理教材实验部分的改进并不明显,与国外主流中学物理教材的实验部分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德国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国际基础教育界负有盛名,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选择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卡尔斯鲁厄高中物理教材(简称KPK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就这两套教材的实验部分进行较深入的比较研究,为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综述中外物理教材对比和中外物理实验对比研究现状;简述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简介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教材和教科书、物理实验和实验类型的相关概念,接着对物理实验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扼要介绍了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比较教育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理论等。第叁部分实验内容难易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在史宁中教授提出的高中数学课程难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特殊性经探索提出从实验广度和实验深度这两个维度,设置了教材中实验内容难度的各项指标,从而建构了实验内容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主要从实验类型、实验数量、实验分布、实验难度(物理原理、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操作量、实验仪器、数据运算量、误差分析和实验改进分析)等方面对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进行量化比较与分析。第五部分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编写体例比较研究。主要从实验栏目、实验主题呈现方式、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插图等方面分析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编写上各自的特色,还选取了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中“动量守恒”部分进行实验案例对比分析。第六部分研究总结。笔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在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的难度和形式结构得出了五点结论,提出了本研究对我国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编写、教师利用教材创设实验教学情境等方面的叁点启示。最后还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相关领域今后的进一步探索作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4-01)

谢美[10](2019)在《中德恭维语及其应答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语是人际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礼貌言语行为,也被称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说话者通过恭维语向对方表达一种积极的评价,借此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恭维语主要有开启话题、创造或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表达共性、尊重或鼓励对方等功能。中德恭维语受到各自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恭维语这一言语行为不仅引起语言学界的研究兴趣,而且对跨文化交际领域以及语言教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提出了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方法;第二章简述语言学领域对恭维语这一课题的早期研究成果和现状;第叁章介绍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中德恭维语及其应答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详细阐述并分析中德恭维语的使用频率,恭维语的实现模式和恭维主题,恭维人与被恭维人之间的关系,恭维的作用以及中德恭维语的回应策略。第五章探讨造成中德恭维语应答方式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恭维语。最后一章对全文作了全面性的回顾,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研究发现,中德恭维语以及恭维语的应答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这些文化差异的认识将有助于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培养人们在实践中恰当使用恭维语的能力,减少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3-01)

中德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反复实践得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对德汉熟语中经常出现的四种动物(狗、马、牛、鸡)其承载的喻义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中德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关共性与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德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林清琳,卢远,邹明晓,毛秀英.中德初中地理课标信息能力对比分析及启示[J].广西教育.2019

[2].肖明杰.中德熟语中常见动物喻义对比分析[J].戏剧之家.2019

[3].朱佳.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德年度热词对比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冯阳阳.中德啤酒广告中多模态隐喻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9

[5].宋秦松.文化视角下的中德政治交际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6].马亦涵.中德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郭一.中德优秀男子乒乓球选手打法特征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8].李静春.中德英语教学体制对比[J].长江丛刊.2019

[9].景行行止.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对比研究[D].扬州大学.2019

[10].谢美.中德恭维语及其应答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标签:;  ;  ;  ;  

中德对比研究论文-林清琳,卢远,邹明晓,毛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