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武县南强镇中心卫生院湖南省郴州市4243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手术,根据患者术后应用的化疗药物进行分组,其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30例患者为MMC组、应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治疗的48例患者为THP组、应用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为HCPT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MMC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膀胱刺激和血尿,发生不良反应中MM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丝裂霉素C;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型膀胱癌;复发;临床效果

膀胱癌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膀胱癌治疗常在术后应用化疗药物进行灌注治疗[1]。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应用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膀胱肿瘤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30例患者为MMC组、应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治疗的48例患者为THP组、应用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为HCPT组。其中MMC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范围是34~78岁,年龄中位数是58;THP组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范围是31~77岁,年龄中位数是57;HCPT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范围是32~79岁,年龄中位数是57.三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感染部位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性。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是初发膀胱癌,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均是移行上皮细胞癌,经影像学检查,膀胱癌细胞未见转移。所有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均符合应用膀胱灌注治疗和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

1.3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三组患者均进行尿道气化电切除手术将膀胱肿瘤进行切除,在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应用硬膜外麻醉,截取石位,先在电切镜下确定膀胱肿瘤的大小和数目以及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瘤体较小的应用电凝直接切除,瘤体较大者应用层次气化切除,而后进行气化切除基底部,范围至膀胱浅肌层,术后放置硅胶导尿管。

灌注化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立即应用留置导尿管进行膀胱灌注,在术后7天应该用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灌注前患者均将尿液排空,将铺巾进行常规消毒,在膀胱内放置导尿管,灌注时采取平卧位,准备好之后进行药物灌注治疗。MMC组应用20mgMCC注射用粉末溶于20ml注射用生理盐水中,进行膀胱内灌注,保留2h,灌注期间每个10min改变一次体位,体位主要是仰卧、俯卧、侧躺;THP组应用30mgTHP注射用粉末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进行膀胱灌注,保留30min,灌注期间每个10min改变一次体位,体位主要是仰卧、俯卧、侧躺;HCPT组应用20mgHCPT注射用粉末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进行膀胱灌注,保留2h,灌注期间每个10min改变一次体位,体位主要是仰卧、俯卧、侧躺。患者在灌注后需多喝水,多排尿,每周进行1次膀胱灌注,连续应用8周,此后每个月进行1次,连续应用10个月,整个疗程是52周。

1.4指标观察

患者在膀胱灌注期间定期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术后第1年每隔3个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查,在第二年每半年进行1次膀胱镜检查。

1.5统计分析

本组应用SPSS19.0的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以P<0.05为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

120例患者进行随访2年,三组患者术后半年总复发率为7.50%,三组患者复发率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总复发率为14.17%,MMC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年总复发率为17.50%,MMC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临床治疗常应用手术治疗膀胱癌,在术后应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能有效消除原位癌或是残余癌变组织,能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有效阻止肿瘤浸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2]。吡柔比星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疗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进入癌细胞核,阻止癌细胞中DNA聚合酶发挥作用,阻碍DNA复制和转录,达到有效抗癌作用[3】。喜树碱主要对DNA中的一类异构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达到有效抗癌作用;丝裂霉素C通过与DNA结合,破坏DNA链,有效抑制RNA、DNA聚合酶,阻碍复制和转录,影响蛋白质合成,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MMC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膀胱刺激和血尿,发生不良反应中MM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健,王健,业磊,等.不同化疗药物术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对比[J].云南医药,2015,12(2):187-189.

[2]王锦辉.膀胱灌注不同化疗药物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4):574-576.

[3]陶照瑞,孙志广,席国瑞,等.经尿道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羟喜树碱加小剂量卡介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393-1394.

[4]彭业平,冯振华,黄强.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治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2(1):176-178.

标签:;  ;  ;  

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型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