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壳结构论文-王官胜,王晓彤,梁丹,罗旭

卵壳结构论文-王官胜,王晓彤,梁丹,罗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卵壳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鸟类卵壳,显微结构,生态适应,高黎贡山

卵壳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官胜,王晓彤,梁丹,罗旭[1](2019)在《云南高黎贡山10种高山雀形目鸟类卵壳显微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黎贡山高山采集的10种雀形目鸟类卵壳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鸟类物种间卵壳显微结构特征差异,探讨鸟卵显微结构特征和筑巢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卵壳均是由表面结晶层、栅栏层、锥体层和壳膜层构成,但是表层上的透明保护膜只在火尾绿鹛、异色树莺、火尾太阳鸟和白眉林鸲上具有,其余6种没有;火尾太阳鸟和火尾绿鹛的乳锥形状在孵化后均呈不规则状,说明这一显微结构在孵化前才有可比性;卵壳的厚度、表面气孔和蜂窝小孔孔径等可量性特征存在种间差异,树上营巢的鸟类蜂窝小孔孔径显着大于地面营巢的鸟类,而地面营巢的鸟类壳膜纤维直径和壳膜纤维密度均显着高于树上营巢鸟类;这10种鸟类的卵壳蜂窝小孔孔径与热带鸟类相当,推测与高黎贡山降雨充沛、空气湿度大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吴新然,周用武,罗旭[2](2017)在《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着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纤维直径显着高于白尾梢虹雉(P<0.05),其余5项特征均为白尾梢虹雉显着高于血雉(P<0.05)。白尾梢虹雉的卵壳显着厚于血雉的卵壳(P<0.05),与白尾梢虹雉雌鸟的体重较大有关。白尾梢虹雉卵壳上蜂窝小孔的密度显着高于血雉(P<0.05),推测与白尾梢虹雉更多地运用飞行作为运动方式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李昌蔚,路云舒,孙挺[3](2017)在《卵壳结构ZnCo_2S_4的合成及其超电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有趣的结构特性以及独一无二的性能,大小、形状、成分和内部结构可调控的中空微-纳米结构不断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储能、催化、化学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其中金属硫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电容,是高性能电化学电容器的潜在材料。在此,我们报道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的复杂叁元金属硫化物卵壳结构,命名为ES-ZnCo_2S_4。此合成方法包括两步简单的溶剂热反应,首先在第一次溶剂热反应中制备出均匀的Co-甘油球形微粒作为前驱体,然后利用化学方法转化为ZnCo-甘油微米级实心球体,经由第二次溶剂热反应在硫代乙酰胺(TAA)存在下硫化生成ES-ZnCo_2S_4。通过TEM图(Fig. 2)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多孔的ZnCo_2S_4卵壳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抵御300℃的高温退火过程。外壳层和内壳层直径约为600和300 nm,球壳孔隙高度密集并且由较小的纳米晶粒组成。当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这些ZnCo_2S_4卵壳结构的比容量为712 F/g,显示出长期循环性能,当功率密度为296 W/kg时,高能量密度为22.3 Wh/kg,表明在高性能电化学电容器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7-04-28)

田春华,杜耘辰,韩喜江[4](2016)在《轻质C@TiO_2卵壳结构材料的简易制备及其吸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要求趋于吸收频带宽、吸收强度强、涂覆层薄和密度低。在众多材料中碳材料因其具有质量轻、高介电损耗、容易制备、低成本和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典型的吸波材料。但是由于碳材料的介电常数太高导致阻抗匹配性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以碳为核心以二氧化钛为壳层的卵壳材料,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这种C@TiO_2卵壳材料的最大反射损耗在12.0 GHz处可达-25.4 dB,低于-10 dB的带宽可达4.4GHz,表明碳与二氧化钛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蒋爱伍,刘乃发,李晓东,周放[5](2013)在《弄岗穗鹛卵壳的超微结构及部分元素组成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鸟类新种弄岗穗鹛卵壳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卵壳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卵壳的部分元素成分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弄岗穗鹛的卵壳厚约为(81.50±3.04)μm(n=30),从外向内依次分为4层:表面晶体层、栅栏层、锥体层和壳膜层。其中表面晶体层较为粗糙,有开放气孔分布;栅栏层结构紧密,是卵壳的主要构成部分,并遍布蜂窝状小孔;锥体层由锥体基层和乳锥层组成;壳膜层由多层直径约为(1.28±0.50)μm(n=30)蛋白质纤维组成。Ca是弄岗穗鹛卵壳的主要构成元素,含量达507.26mg/g,而Fe、Sr、Mn和Al为微量元素。弄岗穗鹛卵壳的特殊结构及元素组成可能是其对石灰岩生境及不擅长飞行的适应。(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3年01期)

戚舒[6](2012)在《褐飞虱卵壳的超微结构及卵壳蛋白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的卵壳在卵子发生的后期由滤泡细胞分泌,经过结构调整后组装成具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区域特异性的超分子细胞外结构。昆虫卵壳大都为蛋白质结构,不同种类昆虫的卵壳在形态结构、装配模式及物质组成上存在着极大的多样性。本文用电镜技术分析了褐飞虱卵壳的表面和层次结构、形成过程并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初步分离和鉴定了卵壳蛋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卵壳表面光滑,它们卵帽的结构相似,都以孵化线将其和卵主体分开,是幼虫孵化的出口;但它们的功能则存在差异,前者的卵帽起着固定作用。两者都拥有由卵孔和隧道状结构组成的卵孔区域。2.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卵壳层次结构相似,分为内外两层且两层之间有一定间隙,内外卵壳层均为结构致密的连续层。内层卵壳厚度分别为300nm和250nm左右,外卵壳层厚度约为900nm和650nm。不同发育阶段褐飞虱卵壳的扫描电镜研究表明,褐飞虱卵壳的形成过程和大部分的昆虫相似,具有阶段性及顺序性并涉及了滤泡细胞密集的分泌活动。3.探讨了凝胶浓度和样品制备方法对褐飞虱卵壳蛋白SDS-PAGE电泳的影响,发现15%胶浓度的SDS-PAGE电泳对褐飞虱卵壳的分离效果最优,分离到5个蛋白条带,采用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鉴定,经蛋白质公共数据库比对发现,两个条带推测为卵壳蛋白,一个条带推测为小分子热激蛋白,另一个条带为卵黄原蛋白。4.褐飞虱卵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组成存在着差异,在卵子发生的早期以卵黄蛋白的积累最为明显,后期则主要是蛋白质种类的急剧减少及卵壳的形成。褐飞虱的卵帽对卵起到固定作用并且是其幼虫孵化的出口;卵壳的装配过程可能为“镶嵌”模式;分离鉴定到的两个卵壳蛋白成分均为小分子量蛋白。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褐飞虱卵壳特征及细胞外结构的装配模式提供基础信息,并有助于高效杀卵剂的研发。(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期刊2012-05-01)

朴忠万,金志民,杨春文,金建丽,刘铸[7](2011)在《绿翅鸭卵壳的微观结构及其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绿翅鸭(Anas crecca crecca)卵壳易碎的原因。[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绿翅鸭孵化过程中压碎的卵壳进行了结构扫描和基本元素分析。[结果]绿翅鸭卵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卵壳外表面有许多裂纹,这可能是影响孵化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为绿翅鸭人工孵化及其卵结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朴忠万,金志民,杨春文,金建丽,刘铸[8](2010)在《绿翅鸭卵壳的微观结构及其成分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绿翅鸭(Anas crecca crecca)卵壳易碎的原因。[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绿翅鸭孵化过程中压碎的卵壳进行结构扫描和基本元素分析。[结果]绿翅鸭卵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卵壳外表面有许多裂纹,这可能是影响孵化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该研究为绿翅鸭人工孵化及其卵结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0年Z1期)

王岩,马纪,刘小宁,骆建敏[9](2010)在《苏氏宽漠甲Sternoplax souvorowiana卵的形态和卵壳超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苏氏宽漠甲Sternoplax souvorowiana卵的形态和卵壳超微结构,为分类等提供依据。【方法】首次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苏氏宽漠甲的卵进行了观察和侧量。【结果】苏氏宽漠甲卵长、卵宽数据和卵壳的细微结构,尤其是卵前极的受精孔区、卵壳层数、表面纹饰等特征与其他荒漠昆虫有明显区别。【结论】苏氏宽漠甲卵的形态尺寸和卵壳超微结构等特征可以作为其分类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9期)

陆杨,俞书宏[10](2010)在《金壳保护的钴基卵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生物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其良好的磁性能,镍钴基超顺磁性纳米材料,尤其是其各种组装结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前期对于磁性NiCo合金环研究的基础,我们在常温常压水溶液条件下以钴纳米颗粒作为牺牲(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0-06-20)

卵壳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着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纤维直径显着高于白尾梢虹雉(P<0.05),其余5项特征均为白尾梢虹雉显着高于血雉(P<0.05)。白尾梢虹雉的卵壳显着厚于血雉的卵壳(P<0.05),与白尾梢虹雉雌鸟的体重较大有关。白尾梢虹雉卵壳上蜂窝小孔的密度显着高于血雉(P<0.05),推测与白尾梢虹雉更多地运用飞行作为运动方式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卵壳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官胜,王晓彤,梁丹,罗旭.云南高黎贡山10种高山雀形目鸟类卵壳显微结构观察[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吴新然,周用武,罗旭.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3].李昌蔚,路云舒,孙挺.卵壳结构ZnCo_2S_4的合成及其超电性能测试[C].“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17

[4].田春华,杜耘辰,韩喜江.轻质C@TiO_2卵壳结构材料的简易制备及其吸波性能[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5].蒋爱伍,刘乃发,李晓东,周放.弄岗穗鹛卵壳的超微结构及部分元素组成的初步研究[J].四川动物.2013

[6].戚舒.褐飞虱卵壳的超微结构及卵壳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中山大学.2012

[7].朴忠万,金志民,杨春文,金建丽,刘铸.绿翅鸭卵壳的微观结构及其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8].朴忠万,金志民,杨春文,金建丽,刘铸.绿翅鸭卵壳的微观结构及其成分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0

[9].王岩,马纪,刘小宁,骆建敏.苏氏宽漠甲Sternoplaxsouvorowiana卵的形态和卵壳超微结构[J].新疆农业科学.2010

[10].陆杨,俞书宏.金壳保护的钴基卵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生物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2010

标签:;  ;  ;  ;  

卵壳结构论文-王官胜,王晓彤,梁丹,罗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