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残留论文-陈娟,翟纹静

青霉素残留论文-陈娟,翟纹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霉素残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质联用仪,猪肉,青霉素

青霉素残留论文文献综述

陈娟,翟纹静[1](2019)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7种青霉素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猪肉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涡旋混匀离心后氮吹干,加入10mL0.5%乙酸-50g/L钨酸钠混合液溶解。经过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选用Atlantis d C18色谱柱(2.1×150 mm,3μm)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结果]7种目标化合物在选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低限(LOQ)为0.5~10μg/kg,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65.10%~101.12%,相对标准偏差在0.65%~5.39%(n=7)。[结论]本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猪肉样品中7种青霉素的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肉类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邓樱花,曾令志,李晨[2](2019)在《荧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的苄青霉素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苄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是青霉胺,与邻苯二甲醛(OPA)衍生后可生成具有强荧光的1-硫代2-烷基异吲哚衍生物,据此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苄青霉素的分析方法。本文探究了苄青霉素水解时间,衍生缓冲溶液pH值,OPA的用量等因素对衍生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苄青霉素浓度在0.78μg/L-125μg/L这个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7142x+98.658,检出限为0.66μg/L,酸奶样品中苄青霉素回收率为87.8%-89.8%,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尹致丹[3](2019)在《量子点荧光免疫法测定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类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蓄积残留,从而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其中,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在畜禽养殖业中大量使用,其所引起的抗生素残留问题不仅带来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隐患,并且可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建立更为快速、简便和有效的新型检测方法,对于有效监测动物性农产品中氨苄青霉素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近年来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的检测。本研究将Qdot655红色荧光量子点与二抗偶联物共价结合,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动态光散射仪检测法鉴定QDs-二抗偶联物,通过免疫荧光吸附法(fluorescenc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FLISA)对偶联之后二抗的活性进行了评估,同时探究pH、离子强度、溶液体系和温度对量子点二抗偶联物稳定性的影响,最终成功制备量子点-二抗偶联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反应原理,将QDs-二抗偶联物代替传统酶标二抗应用到检测牛奶中AMP残留检测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中,并将该方法与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进行比较,从而评估QDs-二抗偶联物用于牛奶中AMP残留检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value,IC_(50))为8.3μg/L,检测限为2.5μg/L。空白牛奶添加浓度为10、25、50和100μg/L时,此方法回收率为94.2%~106.2%,变异系数为2.1%~9.2%。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将该法与ELISA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相关性好(R~2=0.9974),无显着差异(|t|=0.894,P>0.05);与HPLC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相关性好(R~2=0.9968),无显着差异(|t|=0.904,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量子点-二抗偶联物可以用于氨苄青霉素在牛奶中残留的检测,基本满足牛奶中AMP残留检测的要求,较传统的ELISA方法检测限较低,后续需要再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该方法的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同ELISA方法一样,用于样品的快速筛选,再用HPLC方法等其他仪器方法进一步定性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周杰,赵静,董超,张耀海,赵其阳[4](2019)在《分散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测定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代谢物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快速检测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代谢物青霉二酸和去羧青霉噻唑酸的分析方法。样品经80%乙腈提取,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净化。目标残留物经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可在5 min内实现有效快速分离;在5~2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1),方法检出限(LOD)为0.5~1μg/kg,定量下限(LOQ)为5~10μg/k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柑桔果肉、果皮和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6.7%~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6%。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两种代谢物残留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楚君,郭亚文,卜晓娜,王雅娟,赵霞[5](2019)在《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色谱与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兽药残留问题尤为突出,为保障畜产品的高品质,需对食品卫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畜牧养殖业是畜产品的主要供给部门,尤其需要加强对其兽药的使用和残留监控。其中青霉素类药物常被用于防治动物性疾病,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使用较多,滥用现象普遍,所以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现象也日趋严重~([1])。青霉素类药物既属于广谱类抗生素,也属于窄谱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病原体微(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穆洪涛,刘伟怡,王宇,刘凤银,刘佳[6](2018)在《牛乳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霉素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乳牛疾病的治疗,但其在牛乳中的残留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如诱导耐药菌株、引起过敏和变态反应等,牛乳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牛乳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危害及其检测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健康中国 2030·健康食品的安全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2-04)

鞠守勇,陈其国,李莉[7](2018)在《利用青霉素结合蛋白检测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克隆到一种新型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Bt-pbp3,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蛋白BtPBP3,该蛋白质与已经报道的青霉素蛋白质PBP3的相似度仅为36.6%;研究证实Bt-PBP3蛋白与青霉素类抗生素有特异相互作用,并且建立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牛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研究证实Bt-PBP3能用于牛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为以后研发牛奶青霉素类抗生素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15期)

张岩蔚,李佳仪,张冬昊,栗慧,金艳丹[8](2018)在《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是畜牧养殖过程中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之一,由于其可被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超过最大残留允许量,因此,氨苄青霉素滥用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目前检测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和免疫分析法。针对氨苄青霉素及残留现状的概况,综述了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岩蔚,张冬昊,李佳仪,何扩,魏东[9](2018)在《氨苄青霉素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关乎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霉素(Penicillin)类药物是历史最悠久的抗菌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其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的繁殖期间有着杀菌的作用。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效率高、毒性低等特点~([1]),被广泛应用,其(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万译文,黄向荣,伍远安,肖维,杨霄[10](2018)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多种兽药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将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C18与中性氧化铝净化后,采用HP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2.0~200 ng/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 2;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6~2.8 ng/g,定量限(LOQ)为1.5~6.0 ng/g,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3%~10.2%(n=6),平均加标回收率达到63.1%~99.8%.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和选择性,适用于水产品中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的残留分析检测.(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青霉素残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苄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是青霉胺,与邻苯二甲醛(OPA)衍生后可生成具有强荧光的1-硫代2-烷基异吲哚衍生物,据此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苄青霉素的分析方法。本文探究了苄青霉素水解时间,衍生缓冲溶液pH值,OPA的用量等因素对衍生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苄青霉素浓度在0.78μg/L-125μg/L这个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7142x+98.658,检出限为0.66μg/L,酸奶样品中苄青霉素回收率为87.8%-89.8%,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霉素残留论文参考文献

[1].陈娟,翟纹静.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7种青霉素残留量[J].肉类工业.2019

[2].邓樱花,曾令志,李晨.荧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的苄青霉素残留[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尹致丹.量子点荧光免疫法测定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周杰,赵静,董超,张耀海,赵其阳.分散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测定柑桔中青霉素G及其代谢物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9

[5].刘楚君,郭亚文,卜晓娜,王雅娟,赵霞.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色谱与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9

[6].穆洪涛,刘伟怡,王宇,刘凤银,刘佳.牛乳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应用进展[C].“健康中国2030·健康食品的安全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2018

[7].鞠守勇,陈其国,李莉.利用青霉素结合蛋白检测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8].张岩蔚,李佳仪,张冬昊,栗慧,金艳丹.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张岩蔚,张冬昊,李佳仪,何扩,魏东.氨苄青霉素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18

[10].万译文,黄向荣,伍远安,肖维,杨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多种兽药残留[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标签:;  ;  ;  

青霉素残留论文-陈娟,翟纹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