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深化警务改革

与时俱进深化警务改革

一、与时俱进 深化警务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董芊宏[1](2021)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际警务合作的现状、困境与优化路径》文中指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社会,因疫情的肆虐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持续增多,逆全球化趋势也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我国克服种种困难与阻力,确保国际警务合作的高水平发展,主要体现在坚定支持国际刑警组织,严厉打击涉疫情犯罪活动;以保护海外利益为合作主要内容;警务合作平台与机制运行平稳流畅。尽管跨境警务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跨境行动能力、信息情报共享以及难民合作这三个方面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可通过针对性分析寻找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具体包括充分发挥警务联络官的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增进政治互信,优化警务合作条约;完善法律体系,深化机构改革。

张玲,姚添,王禹淋[2](2021)在《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演进逻辑与路径选择》文中认为破解警务机制难题,大力推进警务机制和勤务制度改革创新,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现代警务体系是当前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着力点。应通过分析警务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梳理其"传统警务—专业化警务—合成化警务—智慧型警务"的演进逻辑,探寻解决改革现实困境的路径,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持。我国现代警务发展逐步经历了从职业化、正规化到专业化、智慧化的转变,在以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优化组织内部资源、提升警务实战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着力缓解改革进程中战略谋划不足、理论准备不敷、数据共享不畅、工作思路保守等困境。在立足于当前深化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的要求下,公安机关应构建现代化管理体制,加强警务机制实践的理论探索研究,持续推进警务数据融合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智慧治理效能,进而提升警务运行质效。

苏艺[3](2021)在《公安院校宪法学实战化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初探——以检察机关教学单元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表明公安院校推进宪法学实战化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应通过阐释宪法规范为构建实战化的中国特色现代警务体系进行顶层制度设计,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形成体系化统筹。就课堂教学设计而言,选择宪法文本中与公安机关联系最为紧密的国家机构——检察机关教学单元开展融合建设应围绕《宪法》第140条形成若干切入点。就现场教学设计而言,可积极创造条件走进检察机关开展融合建设,并设置开放性试题检验效果。

张国祚,兰卓[4](2021)在《关于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思考》文中指出公安文化软实力,是与公安硬实力相对的,公安机关通过吸引、感染而非强制力达到目的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来自公安机关的价值观、思想、制度、政策以及警营文化等,是公安机关一切难以量化的、非物质力量的总称。它本质上是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对于公安机关内部,它可以指引方向,凝聚人心,促进队伍建设,助力公安工作;对于公安机关外部,它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安机关及警察形象,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警民团结,对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张翼,黄国强[5](2021)在《“枫桥经验”的理论意蕴、时代价值与实际应用——基于漳州110与晋江刑警队创新公安工作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成功范式。公安机关在传承"枫桥经验"走好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民情和区域环境对治理经验进行转化与演进,既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走好群众路线,也坚持以公安为主导,发挥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中的主力作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必将逐渐形成内涵丰富、结构严谨、行之有效的治理理论体系,最终形塑、改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事业。

张玲,李辉,莫锦程[6](2021)在《建党百年视域下警务保障成就、经验和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警务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优的历史性变革。回瞰百年发展辉煌史,警务保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百年征程启示未来,警务保障将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实践把握机遇,围绕实战保驾护航,全面深化警保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公安队伍活力,聚焦新蓝图谋划发展,建构现代化警务保障体系。

王成国[7](2021)在《弘扬“三能”精神 当好红船卫士》文中研究说明弘扬"三能"精神,当好红船卫士,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关键要回答好怎么理解公安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怎么把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怎么把讲政治的要求落细落实三个问题;二要知行合一讲担当,关键要把握好坚持"首善"这一标准、聚焦"主动"这一主基调、突出"治理"这一根本、强化"问题"这一导向、牵住"责任"这一"牛鼻子"这"五个一";三要严于律己讲纪律,关键要落实好治警务必从严、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学习是最好的投资、把关心关爱做到民警心坎上这"四句话"。开展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一是要和第一批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二是要和"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要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四是要和公安部政治督察的整改落实相结合。

柳迪文[8](2021)在《公安联考体制下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焦现行警务化管理模式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会发现公安联考体制对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创新性与职业认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应以警为鲜明特色、忠为政治定力,更加突出政治建校的内在影响力,以保障公安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刻画"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警校生需要经历萌发到增强认同再到坚决维护的过程,期间不断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主动精神,绘制公安院校学生、教师、学校这三类主体的发展蓝图,培育符合习近平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的预备警察。

邹秋仁[9](2021)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人民警察精神文化建设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要从文化真实、文化真能、文化真信三方面理解其内涵。人民警察精神文化发展现状中存在零散化、内卷化和刻板化等问题,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尚有差距。因此,基于理念与行动维度的坐标系构建人民警察精神文化主体内容,创新推进政治建警、能力强警、从严治警、荣光励警、媒介宣警等"五位一体"(忠诚文化、责任文化、法纪文化、荣誉文化、警媒文化)建设,以实现人民警察精神文化自强自信。

何燕芸[10](2021)在《新枫桥经验在农村治安防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农村地区侵财类案件、群体性事件等多发,创新农村治安防控机制迫在眉睫。农村地区存在经济和科技相对落后、警力不足、轻微治安问题未受重视、警民关系有待改善且村民思想相对受限的问题,制约了治安防控工作效能的发挥。新枫桥式治安防控机制与当前公安工作转型升级要求相契合,能够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是符合中国农村特有社会背景的新型治理方案。通过群防群治、科技防控、优化警力配置、警务前移、警察队伍内部体制改革等多措施并举,以期能为乡村治安防控难题的破解提供有益探索。

二、与时俱进 深化警务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 深化警务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际警务合作的现状、困境与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疫情时代与国际警务合作的契合点
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际警务合作现状
    (一)坚定支持国际刑警组织,严厉打击涉疫情犯罪活动
    (二)警务合作以疫情形势下的海外利益保护为主要内容
    (三)既存警务合作平台与机制运行平稳流畅
三、后疫情时代国际警务合作的困境
    (一)跨境行动能力受限
    (二)情报信息共享不畅
    (三)难民国际合作尚未展开
四、后疫情时代国际警务合作的优化路径
    (一)充分发挥警务联络官的作用,创新工作方法
    (二)增进政治互信,优化警务合作条约
    (三)完善法律体系,深化机构改革
五、结语

(2)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演进逻辑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二、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
    (二)以保护警察权益和释放警力资源为逻辑
    (三)警务运行质效和实战能力提升
三、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演进路径
    (一)传统警务机制
    (二)专业化警务机制
    (三)合成化警务机制
    (四)智慧型警务机制
四、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困境
    (一)警务空间内耗较重,战略谋划不足
    (二)改革理论准备不敷,警务理念滞后
    (三)协同作战能力较弱,数据融合不畅
    (四)警务工作思路保守,基层治理粗放
五、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现代化公安管理组织体系
    (二)深化基于警务和勤务机制实践的理论探索研究
    (三)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
    (四)完善同基层社会治理相适应的智慧警务运行机制

(3)公安院校宪法学实战化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初探——以检察机关教学单元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院校宪法学实战化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通过阐释宪法规范为构建实战化的中国特色现代警务体系进行顶层制度设计
        1. 继续深化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
        2. 积极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3. 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
        4. 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夯实公安事业发展根基。
    (二)通过阐释宪法规范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形成体系化统筹
        1.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 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
        5. 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公安院校宪法学检察机关教学单元实战化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选择检察机关教学单元开展融合建设的理由及其切入点
    (二)围绕《宪法》第140条开展融合建设的具体路径
        1. 课程思政第一切入点:
        2. 实战化教学第一切入点:
        3. 课程思政第二切入点:
        4. 实战化教学第二切入点:
        5. 课程思政第三切入点:
三、公安院校宪法学检察机关教学单元实战化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的现场教学设计
    (一)积极创造条件走进检察机关通过现场教学开展融合建设
        1. 课程思政第一切入点:
        2. 课程思政第二切入点:
        3. 实战化教学第一切入点:
        4. 实战化教学第二切入点:
        5. 课程思政第三切入点:
    (二)设置开放性试题检验检察机关现场教学融合建设效果

(4)关于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二、公安文化软实力的功能
    (一)意识教化力
    (二)目标导向力
    (三)群体凝聚力
    (四)行为约束力
    (五)社会公信力
三、公安文化软实力的特征
    (一)使命性
    (二)忠诚性
    (三)奉献性
四、公安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1.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为公安机关坚定立场,指引方向。
    2.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让公安机关凝聚人心,团结队伍。
    3.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公安队伍建设。
    4.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维护公安机关的权威。
    5.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改善社会治安秩序。
    7. 公安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公安机关转变思想观念。
    9.公安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公安机关提升执行力,开创新局面。
五、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二)提升队伍素质
    (三)加强舆论引导
    (四)打造文化精品

(5)“枫桥经验”的理论意蕴、时代价值与实际应用——基于漳州110与晋江刑警队创新公安工作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民为主体:新“枫桥经验”在公安工作中的内涵与成效
    (一)主动将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二)提升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二、以公安为主导:新“枫桥经验”在公安工作中的成长与延续
    (一)夯实公安基础工作在推动治理现代化中的骨干作用
    (二)增强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提升服务质效
结 论

(6)建党百年视域下警务保障成就、经验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警务保障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一)救国:引领规范化建设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主线(1921—1949)
        1. 开天辟地:警务保障新纪元
        2. 星星之火:警务保障初探索
        3. 燎原之势:警务保障明确化
        4. 欣欣向荣:警务保障规范化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警务保障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兴国:服务适应化建设目标的物力资源保障主轴(1949—1978)
        1. 初建:警保在党全面执政下的伟大任务
        2. 奋进:警保在党全面执政下的接续探索
        3. 涅盘:警保在党全面执政下的锤炼重生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警保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富国:把握高效化建设目标的财力资源保障主题(1979—2011)
        1. 复苏:改革开放促警务保障生活力
        2. 转型:经济发展推警务保障创佳绩
        3. 顺势:小康蓝图助警务保障谱新篇
        4. 改革开放时期警务保障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强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制度资源保障主导(2012年至今)
        1. 研判:警务保障新局面
        2. 改革:警务保障新规划
        3. 定调:警务保障新期待
        4. 跃升:警务保障新发展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警务保障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警务保障工作积累的经验
    (一)以党为旗,驭势于道
    (二)以人为本,从优待警
    (三)聚焦实战,保障需求
    (四)科技引领,融合创新
    (五)强化监督,深化改革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对警务保障工作的未来展望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聚焦新蓝图谋划新发展,建构现代化警务保障体系
    (三)全面深化警务保障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公安队伍活力
    (四)立足实践把握机遇,围绕实战需求保驾护航
        1. 在人才保障建设上,强化培养训练
        2. 在经费保障建设上,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3. 在物力保障建设上,加强投入与规划

(7)弘扬“三能”精神 当好红船卫士(论文提纲范文)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一)怎么理解公安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看
    (二)怎么把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三)怎么把讲政治的要求落细落实
二、知行合一讲担当
    (一)要坚持“首善”这一标准
    (二)要聚焦“主动”这一主基调
    (三)要突出“治理”这一根本
    (四)要强化“问题”这一导向
    (五)要牵住“责任”这一“牛鼻子”
三、严于律己讲纪律
    (一)治警务必从严
    (二)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三)学习是最好的投资
    (四)把关心关爱做到民警心坎上
        一是要和第一批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
        二是要和“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三是要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
        四是要和公安部政治督察的整改落实相结合

(8)公安联考体制下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安招警体制的特点
2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现状
    2.1 对文化课重视程度不够
    2.2 学生体能素质下降
    2.3 警务化管理认同感差
    2.4 课堂学习态度不端正
3 公安联考体制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管理规定死板单一
    3.2 学生的反馈意见落实不够
    3.3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3.4 思想较为传统保守
4 完善警务化管理的对策探究
    4.1 完善《学生手册》警务化管理细化规定
    4.2 紧抓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4.3 开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
    4.4 塑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

(9)文化自信视域下人民警察精神文化建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自信与警察精神文化关联问题认识
    (一)文化自信的理解
    (二)警察精神文化考辨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警察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
二、提升文化自信,警察精神文化构建的维度:理念与行动
    (一)理直气壮,坚定文化自信理念
    (二)内外兼修,坚持文化发展行动
    (三)强“魂”健“体”,聚焦主体内容构建
三、文化自信道路上警察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五位一体”
    (一)政治建警:忠诚文化建设
        1. 熔铸组织忠诚意识。
        2. 实践磨砺忠诚品格。
        3. 涵育丰富忠诚本色。
    (二)能力强警:责任文化建设
        1. 勇于担当,强化职业责任感。
        2. 增强本领,提高履职能力。
    (三)从严治警:法纪文化建设
        1. 厚植法纪理念和信仰。
        2. 以法律、纪律确保警察权力在监督制约下运行。
    (四)荣光励警:荣誉文化建设
        1. 真诚崇敬警察英雄模范。
        2. 激励个人创建维护荣誉。
        3. 选树当代英模,接续警察荣光。
    (五)媒介宣警:警媒文化建设
        1. 联结传媒阵地,促进警察文化见警进位。
        2. 增强视觉表达,提升警察文化美誉度。
        3. 正视文化差异,掌握警察文化交流话语主动权。
        4. 创造文化精品,讲好“中国警察故事”。

(10)新枫桥经验在农村治安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约农村治安防控效能的因素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二)警察方面的因素
        1. 农村警力配置不合理。
        2. 对轻微治安问题的疏忽。
        3. 未充分建立良性警民关系。
    (三)村民方面的因素
        1. 熟人社会下的积怨累积。
        2. 思想上的局限。
        3. 农村地区存在黑恶势力团体的现象更为普遍。
二、新枫桥式治安防控机制的价值分析
    (一)警民融合的社会资源整合利用价值
    (二)公安工作思维转变的转型升级价值
    (三)因地制宜的农村新型治理方案价值
三、农村新枫桥式治安防控机制的具体路径
    (一)群防群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1. 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和谐关系。
        2. 加强警民协同,建成合作关系。
        3. 鼓励群众自治,形成共建共享关系。
    (二)科技防控,适当引入智能防控模式
    (三)优化警力配置,为基层减负增效
        1. 警力下沉。
        2. 警务间的警力倾斜。
        3. 边缘警务的社会化。
    (四)警务前移,实现事前事后一体化
        1. 事前预防。
        2. 事后处置。
    (五)规范警察队伍内部管理
四、结语

四、与时俱进 深化警务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际警务合作的现状、困境与优化路径[J]. 董芊宏. 法制与经济, 2021(07)
  • [2]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演进逻辑与路径选择[J]. 张玲,姚添,王禹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公安院校宪法学实战化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初探——以检察机关教学单元为切入点[J]. 苏艺. 高教学刊, 2021(34)
  • [4]关于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 张国祚,兰卓. 湖南社会科学, 2021(06)
  • [5]“枫桥经验”的理论意蕴、时代价值与实际应用——基于漳州110与晋江刑警队创新公安工作的考察[J]. 张翼,黄国强.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4)
  • [6]建党百年视域下警务保障成就、经验和展望[J]. 张玲,李辉,莫锦程.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06)
  • [7]弘扬“三能”精神 当好红船卫士[J]. 王成国.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05)
  • [8]公安联考体制下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研究[J]. 柳迪文.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10)
  • [9]文化自信视域下人民警察精神文化建设探究[J]. 邹秋仁.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1(05)
  • [10]新枫桥经验在农村治安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 何燕芸.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

标签:;  ;  ;  ;  ;  

与时俱进深化警务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