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退化论文-李轲

景观退化论文-李轲

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退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景观遥感图像,退化趋势特征,小波去噪

景观退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轲[1](2019)在《景观遥感图像的退化趋势特征提取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景观遥感图像的退化趋势特征提取方法不能满足用户对景观遥感图像退化趋势特征提取准确率、漏检率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景观遥感图像退化趋势特征提取方法,为准确提取景观遥感图像退化趋势特征,首先利用小波包噪声去除方法滤除景观遥感图像中存在的噪声,然后对去噪后的平滑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增强图像清晰度,利用灰度公式矩阵计算融合后图像的熵、对比度等纹理特征,分析其在特征退化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完成遥感图像退化趋势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满足用户对特征提取准确率、漏检率等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对景观遥感图像退化趋势特征的提取,且用时很短。(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7期)

杜艺[2](2019)在《环境污染对森林艺术景观退化的影响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环境污染对森林艺术景观退化的影响建模研究,提出环境污染对森林艺术景观退化的影响建模研究方法,利用数据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空气环境指数与森林艺术景观之间关系。在全国各地选取150个森林艺术景观区域,获得2016年-2017年全国空气污染指数(AQI)月际变化数据,得到空气污染指标与月份间的关系式。依据主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空气综合污染进行估算,获取森林艺术景观每年空气污染的综合水平和森林艺术景观与空气环境污染指数关系模型,并提出了两者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吴瑞雪,李玉环[3](2019)在《景观退化模型:景观优先度的环境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退化评价可以在景观规划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景观规划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将项目规模评估的规模扩大到更具战略性的地方层面,加强与决策者的有效沟通,提出了该环境影响评估模型。该模型基于等式,LD=ΣkI/V,其中LD表示景观分区的退化系数,ΣkI表示人类活动的累积影响,V量化了该地的脆弱性。LD的价值在于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的决策提供了支持。景观退化模型的发现适用于可持续性评估,并且可对提案的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田鹏[4](2018)在《基于遥感图像分析的城市森林景观退化趋势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反映城市生态平衡建设情况,弥补当前城市森林景观退化趋势测量方法的缺陷,提出基于遥感图像分析的城市森林景观退化趋势测量方法。使用Vgtextract软件对城市森林景观遥感图像的长时序数据进行去噪和提取,并分波段提取图像分辨率数据。通过分析地理分区相似性,对提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边缘分割,获取图像中的城市森林景观,计算城市森林景观指数并集成。将城市不同时期的集成指数相减得到退化数据,用来描述城市森林景观退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测量方法对遥感图像中城市森林景观的分割效果好,测量偏差小。(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张祖群[5](2015)在《草原文化景观的退化机制——基于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辨析了草原退化与土地荒漠化2个概念,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最终演变为土地荒漠化。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2个北方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概述其现状,两者均发生生态退化现象。从自然机制上说,自然气候、降水、土壤、植被、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易发生的生物灾害等均是导致其退化的原因。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例如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退化机理表现为:自然地理因素决定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人文地理因素进一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这样导致草原退化,反作用于人类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因此,从草原退化演替规律、定牧的原则、制度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文章认为草原畜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制度,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邵景安,郭跃,陈勇,谢德体[6](2014)在《近20年叁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景观退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2012年2.5m分辨率SPOT-5影像、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参与式农村访谈等数据为基础,选取叁峡库区典型森林资源大县且属长江生态屏障区的石柱西沱镇为样区,对近20年的森林景观退化的特征、过程与动因进行分析,旨在丰富人们对叁峡库区森林景观退化特征的理解.结果表明:1森林景观作为样区主要的景观类型,受大地貌格局控制以原始林和次生林为主,展现强空间异质性;2样区森林景观退化特征在2002年前就已形成,之后基本沿着"森林转型"的轨迹正向演化,总体展现为前期的退化和后期的恢复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3样区森林景观格局演化遵循临级优先原则,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强异质性,不同时段的主要轨迹和空间分布差异较大;4立地条件是驱动样区森林景观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行为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政府行为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则是主要驱动因素,两者共同作用下便出现2002年前森林景观被开发为耕地和之后又被恢复为森林.(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1期)

王文丽,董治宝,颜长珍[7](2014)在《基于景观结构方法的若尔盖高原土地退化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及遥感图像技术提取了1990年的景观类型面积及1990年到2000年间各景观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面积,计算得到不同景观类型面积在此期间的相互转移概率。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结构动态转移模型应用于土地退化趋势的研究中。结果表明:经过多次迭代,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水域,沼泽分别减少了8.02%、21.62%、1.09%、9.66%,并呈现一直减少的趋势。而居民建设用地,沙地,未利用土地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5.76%、3.79%、17.09%。假设将来人类活动和农牧业生产保持1990到2000年间的发展水平而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研究区域土地将持续退化。(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10期)

刘珍环,李正国,杨鹏,王仰麟[8](2013)在《城市景观组分影响水质退化的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景观格局与水质监测方法评价城市景观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是当前景观格局-效应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与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统一,需要科学判断城市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特别是以城市不透水表面为代表的景观组分变化,是目前水质退化研究中的核心对象,而对水质退化的景观阈值研究目前尚存争论。基于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阈值判定方法,选择深圳市为案例研究区,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河流水质退化的景观阈值水平。结果表明,在深圳市,河流缓冲区宽度为100—200 m时,景观变化对水质显着性影响最高(P<0.001)。缓冲区内,景观变化与耗氧、营养盐等类指标呈指数关系,具有显着性,是这类指标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景观变化与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等类指标呈指数关系,具有显着性,但并非这类指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影响水质退化的不透水表面比例阈值水平介于38.2%—50%之间,最小阈值水平为38.2%,即当流域缓冲区内不透水表面百分比超过38.2%时,河流水质显着退化。(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饮江,金晶,董悦,方淑波,段婷[9](2012)在《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水带是重要的生态交错带,物质、养分和能量流动速率高,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意识,我国滨水带多被建成近直立人工护岸,加之自然、人为干扰力度的加强,滨水岸线生境破坏,生物群落丧失,滨水带退化,水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通过对滨水带生态景观功能分析,研究滨水带退化原因与机理,系统归纳了国内外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生境恢复、生物廊道恢复、景观格局美化和水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今后滨水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基于生态学、景观学、水力学、土力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定量分析、配置方法。最后指出,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需进一步分析我国水岸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细化滨水深槽-浅滩序列、量化滨水植被配置宽度与生物多样性关系、深化稳定化长效管理技术等,为我国退化滨水生态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以全面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刘佳颐[10](2012)在《城市更新中河道退化景观的复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无序的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河道景观的退化及河道景观复育所依赖的理论如自然控制论、叁重底线理念及生态与设计的辩证关系,旨在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兼顾环境、社会与经济等方面。通过国内外成功实践的案例研究,提出景观复育的设计构想,从河岸景观设计如河岸开放空间、河道生态修复等方面综合复育城市河道的退化景观。(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景观退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环境污染对森林艺术景观退化的影响建模研究,提出环境污染对森林艺术景观退化的影响建模研究方法,利用数据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空气环境指数与森林艺术景观之间关系。在全国各地选取150个森林艺术景观区域,获得2016年-2017年全国空气污染指数(AQI)月际变化数据,得到空气污染指标与月份间的关系式。依据主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空气综合污染进行估算,获取森林艺术景观每年空气污染的综合水平和森林艺术景观与空气环境污染指数关系模型,并提出了两者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退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轲.景观遥感图像的退化趋势特征提取仿真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9

[2].杜艺.环境污染对森林艺术景观退化的影响建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3].吴瑞雪,李玉环.景观退化模型:景观优先度的环境影响评价[J].价值工程.2019

[4].田鹏.基于遥感图像分析的城市森林景观退化趋势测量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18

[5].张祖群.草原文化景观的退化机制——基于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对比[J].农学学报.2015

[6].邵景安,郭跃,陈勇,谢德体.近20年叁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景观退化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王文丽,董治宝,颜长珍.基于景观结构方法的若尔盖高原土地退化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

[8].刘珍环,李正国,杨鹏,王仰麟.城市景观组分影响水质退化的阈值研究[J].生态学报.2013

[9].张饮江,金晶,董悦,方淑波,段婷.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

[10].刘佳颐.城市更新中河道退化景观的复育[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标签:;  ;  ;  

景观退化论文-李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