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移栽论文-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

生根移栽论文-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根移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橡胶树组培苗,生根剂,移栽成活率,根系形态

生根移栽论文文献综述

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1](2019)在《生根剂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热研7-33-97’橡胶树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生根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方式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光生根剂比生根壮苗提苗灵的效果好。浸根条件下,国光生根剂稀释倍数为14 000倍时,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2.2%,比清水浸根处理高14.4%。移栽后25 d,组培苗的抽芽率可以达到72.2%,比清水浸根和清水淋根处理分别高7.8%和3.3%,缩短了育苗时间7 d左右。浸根条件下,国光生根剂稀释倍数为14 000倍时,根系生长指标均优于生根壮苗提苗灵。(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高威,李田春,谢玲,张禹瑶,息佳琦[2](2019)在《落地生根植物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的移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将落地生根植物叶片经过酒精和次氯酸钠浸泡消毒,无菌水反复冲洗,接种于MS基础培养基,人工气候光照培养箱,1800Lx光照,培养温度25℃条件,12h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研究表明:落地生根叶片用2%次氯酸钠浸泡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外植体接种后,首先在25℃,黑暗中培养2-3d,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的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0g蔗糖/L+1.5mg/L 6-BA,pH6.0;不定根分化适宜培养基为1/2MS+20g/L蔗糖+0.5mg/L NAA,pH6.0。(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小华,张伟,黄志萍,张海忠,王炳南[3](2019)在《大花序桉试管苗生根及移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花序桉茎段芽诱导后的继代增殖苗为材料,探讨最适壮苗、生根培养基及炼苗移栽技术。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获得其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 MS+IBA 0.5 mg·L~(-1)+NAA 0.6 mg·L~(-1)+IAA 0.1 mg·L~(-1),生根率可达86.9%以上,且主根发达,侧根较多,枝叶长势较好。采用不同方式炼苗试验和不同移栽基质移栽试验表明,闭瓶锻炼3 d或6 d,开瓶锻炼6 d,其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5%以上;加入钾肥等混合基质的花土(T_3)作为移栽基质,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以上,且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健壮。(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王然,时海东,柴慈江,韦绕培,宋秋月[4](2018)在《栒子试管苗露地环境中瓶内生根和直接入地移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露地环境中栒子试管苗的瓶内生根培养和移栽技术,在天津农学院地被植物园的露地环境中,于4月下旬采用二层遮阳网、叁层遮阳网及树荫3种遮阴方式进行栒子试管苗瓶内生根培养,并采用2种覆膜保湿方式和2个时期进行栒子试管苗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3种遮阴方式下栒子试管苗瓶内生根培养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可获得89.7%~95.9%的生根率,试管苗生长正常。二层遮阳网遮阴下培养的栒子试管苗气孔关闭功能明显强于另外两种遮阴方式。采用完全覆膜和顶部开口覆膜的保湿方法,栒子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无显着差异,6月1日和6月27日移栽的栒子试管苗的成活率也无显着差异,移栽成活率均达到97.5%~100.0%。本结果可为降低栒子试管苗成本及促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赵展平,何芳,唐军荣,罗旭璐,赵平[5](2019)在《樟叶越桔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组培苗生根质量不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该研究以樟叶越桔继代苗为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从激素类型及浓度、培养基类型和蔗糖质量浓度对其生根的适宜条件进行筛选,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樟叶越桔移栽苗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类型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对樟叶越桔生根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蔗糖质量浓度;最适合樟叶越桔生根的激素及浓度为IBA2.0 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为1/4MS、蔗糖质量浓度为15 g·L~(-1),樟叶越桔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2.0 mg·L~(-1)+活性炭0.1 g·L~(-1)+蔗糖15 g·L~(-1),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每株7.67条;根系呈辐射状、基部无愈伤组织,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樟叶越桔组培苗移栽时以全腐殖土基质为佳,成活率为83.7%,植株叶片舒展,生长状况良好。该研究建立的优化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樟叶越桔组培生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解决了后期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为优良的樟叶越桔植株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9年07期)

高晓雯,王国平,洪霓[6](2018)在《3个梨品种的带病毒与无病毒梨离体植株的生根及移栽成活率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grooving virus,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是侵染我国栽培梨的两种重要病毒,主要通过带病毒繁殖材料调运和嫁接等方式传播。目前防治梨病毒病害的有效方式是培育和栽培无病毒梨苗,茎尖培养是获得无毒梨种质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提高梨离体植株的生根效率以及移栽成活率是加快离体植株的应用和快速繁育无病毒种苗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有研究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梨离体植株茎尖培养及生根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病毒侵染影响梨离体植株的诱导生根。为明确病毒侵染对不同种质梨的生根影响,本研究分别以ASGV单一侵染及ASGV和ASPV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两个品种‘红茄梨'和‘巴梨'以及单一携带有ASGV的新疆(Pyrus sinkiangensis Yü.)‘色尔克甫'的离体植株为研究材料,以这3个梨品种的无病毒离体植株为对照,将带病毒与无病毒离体植株同时置于MS生根培养基培养,于培养5~40d每5d测量一次生根数量、根长及愈伤直径。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对不同品种的梨离体植株生根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疆梨‘色尔克甫'的携带有ASGV植株与无病毒植株的生根率和根长有显着差异,生根诱导7d时,两者均形成愈伤组织;至15d时,66%无病毒植株形成幼根,而带病毒植株的生根率仅33%;生根诱导30d时,无病毒植株生根数量和根长均明显高于带病毒植株。ASGV单一侵染及ASGV和ASPV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对西洋梨的两个品种‘巴梨'和‘红茄梨'的生根率、根数、根长和愈伤形成无明显影响。对健壮的梨生根离体植株进行移栽,并在移栽前对植株进行炼苗处理,至40d时统计这些离体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发现‘红茄梨'的带病毒与无病毒离体植株移栽成活率并无显着差异,而新疆梨‘色尔克甫'的无病毒离体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带病毒离体植株的近3倍。这些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对西洋梨红茄梨'和‘巴梨'及新疆梨‘色尔克甫'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新疆梨‘色尔克甫'对ASGV侵染较敏感,ASGV不仅抑制‘色尔克甫'的诱导生根,而且影响根系发育,从而明显降低离体植株的移栽成活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张琳娜,何俊,张翔,孟静[7](2018)在《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及移栽基质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弥勒苣苔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与基本培养基组合对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对诱导生根的组培苗在9种移栽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弥勒苣苔组培苗在1/2 MS+IBA 0.1mg/L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89.6%,平均生根数量为4.3条,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为弥勒苣苔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将生根苗移栽到基质[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中栽培,60d后统计其移栽成活率达100%。所筛选出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和移栽的最佳基质,可为弥勒苣苔的种质保存及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艾尚杰,张玉连,孙玺如,金枝,闫洪波[8](2018)在《草莓“梦”脱毒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脱毒草莓"梦"组培苗的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组培苗的生根配方和炼苗移栽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 MS+0.1 mg/L IBA+0.2 mg/L NAA+8 g琼脂,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数达12.8,根系生长良好。生根生长25 d后,脱毒苗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上按照"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原则,保持90%左右的空气湿度,进行移栽时可以使成活率达91.2%。该方法对其他草莓品种生根和移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何小丽,朱义,崔心红[9](2016)在《沼泽小叶桦丛生芽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植物生长性状、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蔗糖量四因素对诱导沼泽小叶桦试管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性状、蔗糖浓度对平均根长有极显着影响,四因素均对生根系数有极显着影响,四因素对生根率均无显着影响。对平均根长、生根系数、生根率叁者而言,最佳丛生芽生根培养基为A1B3C3D3(即S3处理):健壮芽+WPM+IBA 0.5 mg·L-1+蔗糖40 g·L-1+琼脂0.7%;沼泽小叶桦组培生根苗移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移栽生长条件为混合介质+健壮苗+3 000 lx+20℃。(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1期)

陈平平,宋怀远,周亚哲,杨梦慧,裴晓东[10](2016)在《移栽前控水与生根粉处理对烟苗素质与还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壮苗是优质烤烟生产的重要保证,中国当前普遍采用的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为对其进行改进,以'湘烟3号'为材料,研究了移栽前控水与生根粉处理对烤烟烟苗素质和还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控水处理对烟苗素质影响较小,生根粉处理与控水+生根粉处理对烟苗素质有显着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下降、茎秆变粗、物质积累量增加。(2)移栽前控水与生根粉处理均可提高烟苗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以控水+生根粉处理效果最优,生根粉处理次之,控水处理最差。(3)各处理均可提高烟苗硝酸还原酶与转化酶活性,降低烟苗丙二醛含量,效果以控水+生根粉处理最好,生根粉处理效果次之,控水处理再次;同时可见,移栽前10天处理的效果优于移栽前5天处理。综合来看,移栽前10天控水+生根粉处理对改善烟苗素质与还苗期生理特性的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6年10期)

生根移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将落地生根植物叶片经过酒精和次氯酸钠浸泡消毒,无菌水反复冲洗,接种于MS基础培养基,人工气候光照培养箱,1800Lx光照,培养温度25℃条件,12h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研究表明:落地生根叶片用2%次氯酸钠浸泡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外植体接种后,首先在25℃,黑暗中培养2-3d,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的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0g蔗糖/L+1.5mg/L 6-BA,pH6.0;不定根分化适宜培养基为1/2MS+20g/L蔗糖+0.5mg/L NAA,pH6.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根移栽论文参考文献

[1].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生根剂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9

[2].高威,李田春,谢玲,张禹瑶,息佳琦.落地生根植物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的移栽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

[3].周小华,张伟,黄志萍,张海忠,王炳南.大花序桉试管苗生根及移栽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9

[4].王然,时海东,柴慈江,韦绕培,宋秋月.栒子试管苗露地环境中瓶内生根和直接入地移栽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8

[5].赵展平,何芳,唐军荣,罗旭璐,赵平.樟叶越桔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J].广西植物.2019

[6].高晓雯,王国平,洪霓.3个梨品种的带病毒与无病毒梨离体植株的生根及移栽成活率比较[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7].张琳娜,何俊,张翔,孟静.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及移栽基质的筛选[J].西部林业科学.2018

[8].艾尚杰,张玉连,孙玺如,金枝,闫洪波.草莓“梦”脱毒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18

[9].何小丽,朱义,崔心红.沼泽小叶桦丛生芽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

[10].陈平平,宋怀远,周亚哲,杨梦慧,裴晓东.移栽前控水与生根粉处理对烟苗素质与还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6

标签:;  ;  ;  ;  

生根移栽论文-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