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区域试验点品种鉴别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水稻区域试验点品种鉴别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一、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估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王凯[1](2020)在《长江中下游水稻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求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方法,为育种基地的选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1—2015年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域试验产量数据,比较分析13个区试点代表性,以及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结果]不同试点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江苏盐城、江苏扬州、安徽芜湖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产量表现与整体产量表现的相关性最强,说明这4个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AMMI分析表明,福建建阳、湖北宜昌、江苏盐城和浙江富阳4个试点的稳定性参数Dj最大,分别为34.72、31.91、31.42和30.89,说明这4个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最强。结合试点代表性和试点对品种判别力分析,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不仅具较强的试点代表性,同时其对品种的判别力也较强。[结论]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所在的区域比较适合建设育种基地。

宋雯雯[2](2016)在《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豆属于光温敏感型作物,单一品种适应区域狭窄,跨区引种常导致成熟期过早或过晚,引起产量降低或生产风险。为明确不同地区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组划分体系,借助全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试验技术平台,于2011至2015年在全国36个试验点开展大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工作。并根据鉴定结果分析了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布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根据北美大豆生育期组代表品种在全国不同试验点的表现,明确了不同生态区域自然光照条件下可鉴定大豆生育期组的范围,筛选出黑河、扎兰屯、绥化、长春、北京、徐州、南充、武汉8个试验点作为我国不同大豆产区的代表性鉴定点。2014-2015年,用新引入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生育期组精确至0.1)在这8个试验点分别进行春播试验。根据不同试验点大豆生育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原有的生育期尚未精确至0.1的代表品种进行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并沿用此法在北方春大豆组19个试验点、黄淮海夏大豆区9个试验点及南方多作大豆区8个试验点对全国共840个大豆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2)在全国784个地点大豆生产田调查取样,结合品种生育期组信息,利用GIS中Kriging插值的方法对生育期组的分布区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完成了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生态区划。在各生育期组中,MGIII和MGIV品种在我国分布区域最广。与美国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区域分布对比发现,在42°N以北地区,两国大豆生育期组分布情况一致,而在42°N以南地区,因种植制度不同,差异较大。(3)在我国大豆主要产区的17个试验点选取各地适宜生育期组品种及比其早1组和2组的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了各地晚播不同时间段条件下能够安全成熟的品种生育期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地救灾补种品种生育期组搭配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各地救灾补种工作及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提供参考。(4)通过分析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及相关的农艺性状可知,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单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MGII大豆品种的单产居第一位,其次为MG0和MGI品种,MGV-IX品种的单产水平最低。MGII和MGV-IX品种的产量变异系数较高,组内产量差异大。比较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MG000-II的早熟品种株高明显高于MGIII以后的品种。MGV-IX品种的单株荚数最多,MG0品种最少;MGIII和MGIV品种的平均百粒重最高。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影响MG0和MGV-IX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种植密度,影响MGI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百粒重,而对MGII-IV品种来说,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单株粒数。(5)对2010-2013年从全国大豆主产区收集到的763份大豆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粗蛋白含量以MGV-IX品种最高,脂肪含量以MGII品种最高。分析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表明,大豆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及蛋脂总和与≥15oC积温、日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累计日照时数和昼夜温差呈负相关关系;粗脂肪则呈现出相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9.7oC时,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昼夜温差是影响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蛋脂总和的最直接的气象因子。根据不同产区的分析结果,明确了各区域大豆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各区改善大豆品质的农艺措施。

郑长林[3](2013)在《区域试验点分辨力分析及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为比较不同区试点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分辨力大小,以AMMI模型中地点得分向量长度Dj作为试点分辨力的指标,分析了2003-2006年福建省迟熟早稻区域试验9个试点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邵武、南靖试点的产量分辨力较高,宁德试点的产量分辨力较低;南靖、邵武对多数产量相关性状的分辨力较强,适于鉴别品种间较为微小的差异,是育种上选择改良目标性状的较合适地点;莆田、福州点对多数产量相关性状的分辨力较弱,难以鉴别出小的差异,适于作为育种选择的压力点。

马汉云,王青林,扶定,霍二伟[4](2012)在《应用AMMI模型研究河南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断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提出利用AMMI模型中达显着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环境分量作为水稻区试点对品种判别能力的估算依据,并设计了估算参数Dj。试验表明,Dj值小的试点,其与基因型互作效应弱,包含较少的互作信息。以河南省籼稻区域试验8个区试点为例,剔除Dj值最小的1个试点后,交互作用值仅损失10.26%。

林勇,马晖,冯启明[5](2012)在《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用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环境区分指数(YM)以及AMMI模型和SREG模型下试点到原点的距离(D)对2007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平丘组)9个试点对玉米品种的判别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MMI模型和SREG模型下的D统计数间秩次相关系数为0.833,达到0.05显着水平,而与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环境区分指数间秩次相关系数不显着,是评价试点对品种判别能力的2个比较理想的统计数。SREG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大竹、武胜、雅安、温江、宜宾5个试点对品种判别能力较强,而达州、乐山、南充、内江4个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相对较弱。

刘永建,段川,田孟良,胡尔良,黄玉碧[6](2010)在《西南区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及稳定性评价的秩次分析法》文中指出用秩次分析法分别对参加2003-2005年中国西南区玉米区域试验1组和2组的各品种进行产量性能和稳产性评价.结果表明,1组25个品种中中单808、渝单8号和遵玉8号表现高产且稳定性强,辽127和YA04273表现高产但稳定性中等.2组29个品种中DH3831、GM4095和鑫丰1号表现高产且稳定性强,承玉15、东4243、X1152A、DH3838、DH3632和奥试3202表现高产但稳定性中等.其中,中单808、渝单8号、遵玉8号、辽127、DH3831、东4243、X1152A、DH3838、DH3632和奥试3202这些品种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实践上证明秩次分析法能客观、公正地对品种的产量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建议用加权法计算品种秩次平均数和秩次方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50%置信度的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

王阳,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7](2010)在《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国家春播早熟高粱组2007、2008和2009年的区试结果,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确度、有效性、分辨力和代表性等5个方面对6个区试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试点的试验精确度较高,试验均有效,且有较高的代表性,适于鉴定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都是春播早熟高粱的理想区试点和育种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院2个区试点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吉林农业大学、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3个区试点具有较强的品种分辨力。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对试点的分辨力进行估算,并对2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吉林省的3个区试点和内蒙古的2个区试点能够对本地区新选育的高粱品种进行鉴定和分析,建议适当增加黑龙江省的区试点数。

赵国珍,刘吉新,李全衡,廖新华,朱振华,苏振喜,世荣,戴陆园[8](2009)在《云南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AMMI模型对2年5点12个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以碾磨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着水平;碾磨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其稳定性顺序为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综合考虑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及其稳定性,云粳优14号、滇元1号、云粳18号和滇元2号的碾磨品质和稳定性好,可作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的碾磨品质及其稳定性。

段川[9](2009)在《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试点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用9个统计数和联合方差分析对2006年-2008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各统计方法间进行比较研究,利用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试点的代表性、试点的精度三个方面,分年度对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点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1.遗传变异系数、回归系数、环境区分指数、AMMI模型D值和SREG模型的D值这5个反映试点对品种判别能力的统计数中,遗传变异系数只用一个试点内的品种产量作为品种在试点上的表现来进行计算,没有把一年的资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对资料信息利用较差;回归系数是建立互作效应与加性环境指数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基础之上,且误差分布不独立,在品种与试点交互作用很大时,回归系数对试点判别能力的评估不理想;环境区分指数受试验品种比较精确度影响较大,且不能解释品种与试点的交互作用;AMMI模型D值仅仅考虑试点与品种的互作效应来评价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不能反映品种效应的在试点中的变异,因此以AMMI模型D值来作为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的统计数值得商榷;SREG模型的D值同时考虑品种选育中品种和品种与试点的互作这两个重要因素,并将所有试点资料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试点的判别能力,能准确反映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2.相关系数和SREG模型下CCL叠图中试点向量与各试点一、二主成分的平均轴夹角在反映试点代表性方面对各试点代表性的秩次表现极显着相关,本文用相关系数作为一个定量指标来研究试点的代表性。3.对单年某个试点的精度进行分析时,试验精度和品种比较精度是一致的,对试点进行综合评判时,可以任选其中一个统计数来计算试点的综合评判指数,本文选用反映试点试验精度的变异系数。4.通过方法的比较用SREG模型下的D值作为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统计数、试点的试验精度作为试点的精确度的统计数,品种在某试点产量的均值与该品种在所有试点的产量均值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试点代表性的统计数,并通过三个方面对试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2006年内江、雅安列为5五级试点;2007年,成都列为5级试点;2008年南江、成都、武胜列为5级试点;两年中都表现4级或4级以下的试点有,峨眉山、南江、成都;3年均表现为4级或4级以下试点为雅安试点。

李庆卫[10](2010)在《川、滇、藏、黔野梅种质资源调查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文中指出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系中国特产传统名花(梅花)、嘉果。野生梅种质资源蕴含有重要的抗逆性基因,是梅花育种的物质基础。区域试验是育种的重要环节,为了保护和保存这些野梅种质资源和促进梅花北移工作,历时6年完成了川、滇、藏、黔部分地区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对贵州(荔波、三都、赫章、威宁、龙里),云南(洱源西山、南大坪、松鹤、宁蒗、香格里拉虎跳峡),西藏(波密县通麦镇),四川(冕宁、木里、盐源泸沽湖)等14个野梅种源地的4种野梅,9种半野梅的种质资源及其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首次确定了贵州荔波、赫章、威宁野梅的类型和分布地位;提出川、滇、藏、黔交界的横断山区(含贵州赫章、威宁)是野生梅的分布中心,扩大了野梅分布中心的范围;新发现1个梅的新变种——曲梗常绿梅;采集了调查区内全部野梅类型的标本;借助GPS技术,首次建立了被调查野梅的GPS定位图,为野梅保护、保存打下了基础。2.运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首次建立了65个野梅样品AFLP-DNA指纹图谱,研究了主要野梅的亲缘关系,运用荧光AFLP技术对主要野梅变种进行了鉴别。3.在前人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基础上,新增大庆、乌鲁木齐、公主岭3个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点,通过多年多点对比试验,在大庆实现了‘燕杏’梅、‘送春’梅、‘淡丰后’梅、‘美人’梅4个梅花品种露地栽培开花,公主岭有‘淡丰后’、‘公主木兰’、‘燕杏’‘美人’梅4个品种能露地栽培开花,在乌鲁木齐有‘燕杏’、‘丰后’2个品种露地栽培开花,使梅花北移超过2000km。在对区域试验点的气象和土壤生态因子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梅花品种的抗性及其在不同地区栽培应用要点,首次绘制出了覆盖全国各个省份的中国梅花分布图,对指导梅花应用推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4.对中国野生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抗寒梅花应用提出了建议。

二、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估计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估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水稻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数据来源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点及品种
    2.2 各试点产量水平分析
    2.3 各试点代表性分析
    2.4 AMMI模型分析
    2.5 区试点对品种判别能力分析
    2.6 结合代表性和判别力对试点的分类
3 讨论
4 结论

(2)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大豆生育期与生育期组
        二、不同国家大豆生育期分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三、基于生育期组划分的大豆生态区划研究
        四、大豆生育期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五、气象因子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判别技术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大豆生育期组判别标准品种的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多点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判别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豆主要栽培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第一节 不同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鉴定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对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判定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品种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划
    第一节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分布的GIS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不同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域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二、中美大豆生育期组分布的比较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第一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东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西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黄淮海夏作大豆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分布特征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二、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播种期
        三、取样方法
        四、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分布范围及播期类型
        二、不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种植密度特征分析
        三、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特征分析
        四、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五、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品质性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我国不同生育期组地带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大豆品质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区域试验点分辨力分析及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点对产量的分辨力分析
    2.2 产量相关性状的试点分辨力分析
3 讨论

(4)应用AMMI模型研究河南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断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AMMI模型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6)西南区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及稳定性评价的秩次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环境的区分指数
    2.2 品种的有效环境数、秩次平均数和秩次方差
    2.3 参试品种的产量性能和稳定性评价
3 讨论
    3.1 试点对品种的区辨力评价
    3.2 品种产量稳定性评价
    3.4 加权法与金文林提出的方法间比较
    3.5 对品种评价效果的检验

(7)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点生产水平
        1.2.2 试点精确度
        1.2.3 试点分辨力
        1.2.4 试点代表性
        1.2.5 试点有效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点的气象情况汇总
    2.2 试点的生产水平
    2.3 试点精确度
    2.4 试点有效性
    2.5 试点分辨力
    2.6 试点代表性
    2.7试点综合评价
3 讨 论
    3.1 试点精确度问题
    3.2 试点代表性问题
    3.3 试点分辨力问题
    3.4 对区试试点布局的建议

(8)云南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设计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碾磨品质性状的AMMI模型分析
    2.2 碾磨品质的品种稳定性分析
    2.3 聚类分析
3 讨论

(9)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试点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品种区域试验概述
        1.1 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
        1.2 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任务
        1.3 四川省区域试验的现状
    2 品种区域试验试点的评价研究进展
        2.1 试点评价的意义
        2.2 试点的判别能力评价
        2.2.1 遗传变异系数
        2.2.2 回归系数
        2.2.3 环境区分指数
        2.2.4 AMMI模型
        2.2.5 SREG模型
        2.2.6 其他方法
        2.3 试点的代表性评价
        2.4 试点的精确度评价
        2.5 试点的生产水平评价
        2.6 试点的稳定性评价
        2.7 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试点的评价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统计分析方法
        1.3.1 联合方差分析
        1.3.2 试点的精确度
        1.3.2.1 变异系数(CV)
        1.3.2.2 相对最小显着差数(RLSD_a)
        1.3.3 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
        1.3.3.1 遗传变异系数(GCV)
        1.3.3.2 回归系数(b)
        1.3.3.3 环境区分指数(Y_M)
        1.3.3.4 基于AMMI、SREG模型的D值
        1.3.4 试点的代表性
        1.3.4.1 相关系数(R)
        1.3.4.2 基于SREG模型下试点向量与试点平均轴的夹角
        1.3.5 秩次相关分析
        1.3.6 试点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联合方差分析
        2.2 基于AMMI模型和SREG模型的奇异值分解
        2.3 试点的判别能力评价
        2.3.1 不同统计数对试点判别能力的评价
        2.3.2 评价试点判别能力统计数间的秩次相关分析
        2.4 试点的精确度分析
        2.5 试点的代表性分析
        2.6 试点的综合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3.1 试点判别能力统计数间的比较
        3.2 试点代表性的统计数间的比较
        3.3 试点精确度的统计数间的比较
        3.4 试点综合评价是科学的
        3.4.1 试点综合评价结果与应用
        3.4.2 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SREG模型的SAS程序

(10)川、滇、藏、黔野梅种质资源调查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梅种质资源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进展
    1.1 我国古代对梅的研究
        1.1.1 梅的历史分布问题
        1.1.1.1 从古书中探究古代梅的分布
        1.1.1.2 从考古发掘报告及其遗存中探究古代梅的分布
        1.1.1.3 从历史气候变迁中探究梅分布
        1.1.2 古文献中对梅变种和品种的记载
        1.1.3 古人对梅生物学特性认识
    1.2 近代和现代对梅的研究
        1.2.1 梅的种质资源研究
        1.2.1.1 梅的植物形态分类学研究
        1.2.1.2 野生、半野生梅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形态分类研究
        1.2.1.3 栽培梅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形态分类研究
        1.2.1.4 梅的细胞学标记研究
        1.2.1.5 梅的生物化学标记研究
        1.2.1.6 梅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1.2.1.7 梅的起源与分布中心
        1.2.2 梅品种选育
        1.2.2.1 育种目标
        1.2.2.2 育种方法
        1.2.2.3 梅的抗寒性室内鉴定研究
        1.2.2.4 越冬梅树的田间鉴定标准
        1.2.3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
        1.2.3.1 区域试验植物表现评价指标的确定
        1.2.3.2 区试数据分析
        1.2.3.3 观赏植物区域试验
    1.3 展望
        1.3.1 种质资源研究展望
        1.3.2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研究展望
    1.4 本课题立题依据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国内外野生梅种质资源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3 技术路线
2.川、滇、藏、黔部分地区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2.1 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方法
        2.1.1 准备工作
        2.1.2 外业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2.1.3 内业工作
    2.2 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和讨论
        2.2.1 黔、川、滇、藏部分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与野梅分布
        2.2.2 贵州野梅结果与讨论
        2.2.3 横断山区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2.3 川、滇、藏、黔野生、半野生梅调查小结
        2.3.1 野生梅主要类型
        2.3.2 半野生梅主要类型
        2.3.3 中国野生梅种质资源分布规律和保护对策
        2.3.4 野生梅分布规律
3.野生梅种质资源AFLP分子标记研究
    3.1.引言
    3.2. AFLP标记的原理与技术流程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材料
        3.3.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3.3.3 内切酶及引物的选择
        3.3.4 实验方法
    3.4.结果与讨论
        3.4.1 AFLP引物筛选
        3.4.2 野生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4.3 西藏波密县通麦野梅遗传多样性分析
        3.4.4 主要野梅类型的鉴别
    3.5 小结
        3.5.1 结论
        3.5.2 建议
4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
    4.1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理论基础
        4.1.1 "气候相似性"理论
        4.1.2 生态历史学说
        4.1.3 植物抗寒机理
    4.2 区域试验点的建立
        4.2.1 区域试验点及其品种的选择
        4.2.2 试验点建立的方法
    4.3 区域试验点土壤分析结果与评价
        4.3.1 土壤质地分析
        4.3.2 土壤PH值和含盐量分析
    4.4 区域试验点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新疆乌鲁木齐市梅花区域试验结果与讨论
        4.4.2 黑龙江省大庆市梅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与讨论
        4.4.3 公主岭市梅花区域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4.4.4 兰州梅花区域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 包头梅花区域试验结果与分析
        4.4.6 内蒙古赤峰梅花区域试验
        4.4.7 其他区域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4.5 结论与建议
        4.5.1 区域试验结论
        4.5.2 建议
5.总结
    5.1 主要结论
        5.1.1 川、滇、藏、黔部分地区野梅调查主要研究结论
        5.1.2 主要野梅的AFLP-DNA指纹图谱的建立
        5.1.3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5.1.4 中国梅的分布图
    5.2 主要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野生梅夏季调查记载表(夏季调查用)
附录2:区域试验的部分梅花品种开花情况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1)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2)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3)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4)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5)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6)
附录4 西藏蜡叶梅与西藏野梅15指纹比较
附录5 区域试验点的主要气象资料
附录6 方差分析资料
附录7 缩略语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估计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水稻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研究[J]. 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王凯.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2)
  • [2]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D]. 宋雯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1)
  • [3]区域试验点分辨力分析及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探索[J]. 郑长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13(04)
  • [4]应用AMMI模型研究河南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断能力的影响[J]. 马汉云,王青林,扶定,霍二伟. 中国稻米, 2012(06)
  • [5]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研究[J]. 林勇,马晖,冯启明. 种子, 2012(08)
  • [6]西南区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及稳定性评价的秩次分析法[J]. 刘永建,段川,田孟良,胡尔良,黄玉碧. 生物数学学报, 2010(03)
  • [7]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J]. 王阳,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8]云南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J]. 赵国珍,刘吉新,李全衡,廖新华,朱振华,苏振喜,世荣,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02)
  • [9]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试点评价研究[D]. 段川.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10]川、滇、藏、黔野梅种质资源调查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D]. 李庆卫.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水稻区域试验点品种鉴别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