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授信论文-连育青

对公授信论文-连育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公授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客户价值,综合评价

对公授信论文文献综述

连育青[1](2018)在《新常态下银行对公授信客户价值综合评价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公司客户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对公授信客户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分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制定了相应的客户营销与风险防控策略,使得对公授信客户管理针对性更强,以福建省某城市商业银行授信企业数据进行了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合理有效。(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6期)

孟芳竹[2](2017)在《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A银行沈阳分行于2014年正式开业。作为国内最具活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PA银行沈阳分行涉及的对公业务种类模式多样,从原来的传统授信业务逐步发展到新兴的资本市场授信业务,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风险的严重性,使得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成为PA银行沈阳分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全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先进经验借鉴;第叁章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基本情况;第四章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高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第六章结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一、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部门内部机构设置欠佳、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对对公授信业务发展形成了制约;二、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技术能力欠缺、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及员工业务能力偏低,给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叁、通过学习借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下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中授信观念培育不足、信用风险模型可靠性差等问题,为沈阳分行的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寻求改进的方法。本文的特色与创新如下:(1)通过建立独有的对公授信审批部门,可以减轻总行审批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审批的双层进行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授信风险。再通过设立对公授信审查部门,专业负责用户的贷前授信调查。审查部门同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直接沟通协作,使其整个流程更为简化清晰。(2)通过完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用户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增强授信后期管理工作,建立预警和反应机制,来提高管理技术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整个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3)通过建立以业务中客户的风险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方案,不仅考核授信业务的数量及具体盈利数额,还要重视所有授信业务的质量,有利于激发授信业务人员工作中风险管控的热情,最终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8)

李盛阳[3](2017)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商业银行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风险的日益多元化。国际范围内,近些年来不乏有着名的大型银行发生危机的案例,小型银行发生危机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对公授信业务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也日趋复杂,有效的控制了对公授信业务的风险对银行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需要银行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公授信风险管理体系,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虽然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但是与西方银行的差距依然存在,经常会发现有银行对公授信失败的新闻。因此,建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对公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这对控制对公授信风险来说非常有必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了其当前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与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有关的理论,包括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概述,商业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类型和成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以及对公业务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接着引入案例对象招商银行,分析了招商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并结合招商银行对SZ铜业公司授信的案例,给出了招商银行在员工风险意识,对公授信业务流程,对公授信业务的考核机制,风险预警系统四个方面上存在问题。之后对存在的每个问题,都一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完善了招商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刊2017-05-01)

刘可[4](2017)在《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的管理也朝着信息化逐步发展,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也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贷后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对公授信业务贷后。建立科学合理的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关系到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银行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使用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对公授信业务的工作效率,在确保对公授信业务工作完成的情况前提下,降低了工作量,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情况,提高了对公授信业务的管理水平,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为银行节约了不必要的人力支出。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系统为银行的对公授信业务提供了方便的、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高效的、合理的贷后管理服务。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实现了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系统,本文结合目前金融机构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金融机构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系统进行了最新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部分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完成系统总体设计之后,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徐巍[5](2017)在《中行营口分行对公授信业务流程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依靠机制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成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结束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进入了减速换挡时期,如何走出一条“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摆在每个银行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中行营口分行作为中国银行境内一家二级分行,近年来伴随着规模红利、政策红利的逐渐消退,经营发展渐入瓶颈,尤其是收入主要来源的对公授信业务遭遇了客户流失、规模下降、收益下滑、不良频现的不利局面。笔者作为营口分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从业人员,越发感觉到压力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分行无论在对公客户经理的自身素质、岗位设置、考核办法、管理机制以及业务叙作的繁杂程度方面均无明显的比较优势,有的甚至处于落后状态,导致了客户经理疲于应付繁重的案头工作和拖沓的业务流程,对公授信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严重下降。怎样提高中行营口分行的对公授信业务核心竞争力和风险控制水平,笔者认为关键在“流程”,流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生产力,流程的质效决定了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中行营口分行对公授信业务流程优化,立足二级分行视角,注重实效和可操作性。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本文的理论基础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原理以及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业务流程再造和流程管理”理论,实践的经验来自国内外商业银行在流程改造方面的案例;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本文通过一组组数据揭示了营口分行目前面临的竞争压力,利用流程的识别技术详细描述了分行当前对公授信业务的叙作流程、配套机制和工作情况,并通过满意度调查、时间价值分析和因果图等定量、定性方法,对公司授信业务流程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在营销策划、时效控制、岗位分工、考核机制、贷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叁部分为改进措施,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贷前、贷中和贷后环节实施优化设计,方案涵盖岗位的梳理、专业团队建设、资源整合、标准化管理、业务外包、职能转变等等方面,以确保时效缩短、满意度提升、风险下降的目的;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本文为提高方案的实用性,还制定了方案的实施进度控制表和配套保障措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4-01)

刘乐源[6](2017)在《A银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商业银行风险中,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公授信业务中的信贷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最为主要来源。由于中小商业银行本身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较低,并且中小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导致中小商业银行对公授信风险问题也更为突出。事实上,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中,对公授信业务是这些中小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也可以说是这些中小商业银行的支柱性业务,如何在对公授信业务中更为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也成为中小商业银行能够获得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为促进广大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以及促进广大企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应当看到,在当前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对公授信业务中,普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风险控制问题,一些中小商业银行本身在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缺乏较为良好的控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比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尤其是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并不是十分完善,造成很多中小商业银行在对公授信业务方面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风险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小商业银行日常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阐述了中小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基本概念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小商业银行在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可实施的主要策略。本文主要选择中小商业银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A银行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A银行的对公授信业务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A银行在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目前A银行在对公授信业务审批环节和审批流程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且A银行缺乏较为完善的对公授信业务监管机制,特别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这些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其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A银行在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也是众多中小商业银行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代表性。针对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A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关于完善A银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如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所应当遵守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及在业务流程审批、日常监管机制、日常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方面可以进行的相应的完善措施。并且从A银行的外部建设方面,提出了关于完善A银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7-03-01)

周婧[7](2016)在《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经济形式变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营模式也在发生巨大改变。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变革开始展开了对贷款业务的全新探索。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基础是负债业务,依靠结算量和手续费来盈利,而现在,商业银行更多地加大了对对公授信业务发展模式的探索。目前,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改革,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公授信业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利息收入和结算量地增加。对公授信业务不仅可以持续带动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发展,还逐渐成为银行盈利的支柱性业务。然而,授信业务也是高风险业务,对公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损失率远远高于不当会计行为和个人业务操作。本文以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为例子,首先对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的授信业务概述,其次进行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分析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的目前信贷风险现状及问题,剖析产生原因,研究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的公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理论水平体系,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本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例如实证、系统、比较等分析方法来综合展开,解决信贷风险较高问题。从而对对公授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的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控能力提升起到有效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6-15)

马辰骅[8](2016)在《JT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向复杂化、多样化发展,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银行危机的案例不胜枚举。对公授信业务作为银行的核心业务,良好的对公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银行日后的稳健发展十分重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向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但因起步较晚,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公授信失败的案例依旧频繁发生。因此,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商业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JT银行为案例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JT银行目前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当前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对银行对公授信风险及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进行阐释,包括对公授信业务内涵、对公授信的操作流程、风险类型及成因、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整体框架、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架构、程序及防范策略。接着引入案例对象JT银行,在微观层面对JT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在风险预警系统、对公授信业务流程、对公授信业务内部评级方法、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及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JT银行目前的对公授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随后引入JT银行对D公司授信的过程,从具体授信业务的角度对JT银行授信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JT银行在具体业务操作中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业务流程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制度提出了改进措施,完善了D公司的财务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新的授信对象评级模型,利用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运用新的评级方法对D公司进行了重新评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0)

白智文[9](2016)在《中国银行对公授信审批流程中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对社会经济的基本职能是分配与调整社会资金的结构,使闲置的资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了保障社会资金的安全,提高其使用效率,银行将对客户及其需求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在充分考量客户基本面、授信资金风险以及盈利指标的前提下,作出相应的授信决策,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流程就是授信审批流程,大致分为对私和对公两类。在我国银行业体系中,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业务发展规模、资产质量状况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都具备充分的代表作用。同时,对公类授信业务相比对私类授信业务更加能够反映一家银行的业务水平和盈利能力,也是所有银行最核心的基础类业务,其规模份额在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据了六成以上的份额。因此,本文将国有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审批流程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虽然国有银行具有正规、成本低、业务范围广泛等特点,但准入门槛的设置偏高,制度流程固化严重,整体的工作效率偏低。这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国有银行的业务发展,也不利于金融产业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通过结合银行学领域相关理论知识与自身的从业经历,分析现行审批流程制度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国有银行授信审批流程有效性和及时性。国有银行对公授信审批流程制度是具备严格逻辑与科学评估的推导决策制度,伴随着国有银行的发展而不断改良和优化。现行的审批流程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国有银行的风险计量的把控、盈利指标的考核以及业务发展的导向。但同时,现行的审批流程制度在适应经济环境的多变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素质的多样性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笼统的分类标准、繁琐的决策流程以及监管措施的空心化等制度缺陷已经迫切的需要银行进行深化的体制改革,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本文在梳理授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以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的授信审批流程现状为例,对目前国有银行审批流程机构进行逐一分析并评价其实施效果,进一步揭示出这些环节中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借鉴国际大型银行的风险控制手段为国有银行授信审批流程提供把控风险的先进经验,最终提出相应的缺陷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邓毅[10](2013)在《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公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公授信业务领域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意见,希望对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信贷风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3年09期)

对公授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PA银行沈阳分行于2014年正式开业。作为国内最具活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PA银行沈阳分行涉及的对公业务种类模式多样,从原来的传统授信业务逐步发展到新兴的资本市场授信业务,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风险的严重性,使得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成为PA银行沈阳分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全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先进经验借鉴;第叁章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基本情况;第四章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高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第六章结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一、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部门内部机构设置欠佳、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对对公授信业务发展形成了制约;二、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技术能力欠缺、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及员工业务能力偏低,给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叁、通过学习借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下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中授信观念培育不足、信用风险模型可靠性差等问题,为沈阳分行的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寻求改进的方法。本文的特色与创新如下:(1)通过建立独有的对公授信审批部门,可以减轻总行审批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审批的双层进行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授信风险。再通过设立对公授信审查部门,专业负责用户的贷前授信调查。审查部门同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直接沟通协作,使其整个流程更为简化清晰。(2)通过完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用户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增强授信后期管理工作,建立预警和反应机制,来提高管理技术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整个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3)通过建立以业务中客户的风险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方案,不仅考核授信业务的数量及具体盈利数额,还要重视所有授信业务的质量,有利于激发授信业务人员工作中风险管控的热情,最终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公授信论文参考文献

[1].连育青.新常态下银行对公授信客户价值综合评价的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

[2].孟芳竹.PA银行沈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3].李盛阳.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4].刘可.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7

[5].徐巍.中行营口分行对公授信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

[6].刘乐源.A银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7

[7].周婧.成都SN银行光华支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8].马辰骅.JT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

[9].白智文.中国银行对公授信审批流程中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10].邓毅.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探究[J].中国外资.2013

标签:;  ;  ;  ;  

对公授信论文-连育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