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朱丹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朱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十七年文学,农村,短篇小说,人性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朱丹[1](2013)在《试析十七年文学中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的人性书写——以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人的短篇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有效地弥补了长篇小说无法以农村人物为第一主角写入文本的缺憾。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利用有限的篇幅、精悍的语言与细致的描写,力求在所谓"政治运动"的背景中,找到容许自我稍作喘息的曲径:把与自己长期相处的人物与生活鲜活地表现出来,把农村特有的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用速写的形式反映出来,重点突出,凸显浓厚的人情味。(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熊忠武[2](2008)在《“现实主义的胜利”: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艺术评判的一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邵振玲[3](2008)在《“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的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的创作一方面延续了乡土小说对现实关注的传统,一方面在政治的介入下强化了这种关注,以至于小说的情节主题、作者的价值取向都与政策的变化密切相联。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的方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十七年”小说进行系统的内部分析,以研究“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的叙事特征及其局限。“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都是在共同讲述建国后农村的故事。故事的讲述者们也形成了基本一致的关注焦点,即农村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产。本文第一章概括出了10项情节功能。从提取出来的情节功能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基本上围绕这些情节功能展开叙述。小说或包含所有情节功能,或选取几个结构文章。重点分析与情节功能存在精确而细致联系的人物形象。第二章在情节功能的基础上归纳出4种情节模式:婚姻、互助合作两条线索并进的模式,正反对举模式,惩戒模式和歌颂模式,以探究小说结构上的特点。第叁章探究小说的3种叙述方式。引入了叙述者、视点的概念,以探讨小说叙述方式上的特点和生成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丹.试析十七年文学中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的人性书写——以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人的短篇作品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3

[2].熊忠武.“现实主义的胜利”: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艺术评判的一种方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3].邵振玲.“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的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论文-朱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