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文化论文-刘晓明

婚恋文化论文-刘晓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婚恋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文化,婚育观,预测作用,跨文化

婚恋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明[1](2019)在《区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比较研究——以闽南、台湾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闽南、台湾地区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发展现状、差异及其特点,采用《青年婚育价值观量表》《恋爱态度量表》对从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漳州大学、明道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选取的700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闽南、台湾地区大学生整体持较为积极的婚恋价值观;(2)台湾地区大学生婚恋观与闽南地区大学生存在显着差异;(3)闽台大学生恋爱观的奉献爱、浪漫爱维度对其婚育价值观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域外文化对台湾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有较大影响,大学生恋爱观对婚育价值观有部分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0期)

Jhony,Choon,Yeong,Ng,高兴,谭清美[2](2019)在《“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婚恋观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影视行业的发展,"玛丽苏"的文本类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但现有文献缺乏对"玛丽苏"文化的深入研究。通过探索"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群体的影响发现,"玛丽苏"文化通过作用于择偶标准与自我评价标准来影响青年群体的恋爱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玛丽苏"文化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大龄未婚女青年数量增多。此外,"玛丽苏"文化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会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受访者视角,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展开调研,建立了女性青年从接触"玛丽苏"开始到最后脱离"玛丽苏"或陷入单身怪圈的模型、提出了"玛丽苏"文化对已婚女性群体的慰藉作用、阐述了"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价值观的影响过程。(本文来源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薛惠娟[3](2019)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文明婚恋新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七夕节,民间流传着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爱情故事。节日来临,我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节日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明婚恋新风。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情满七夕,爱在天河。8月6日,第十四届“河北省七夕情(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9-08-09)

邹媛媛,崔燕,董志洋,于风亮,王凯[4](2018)在《爱是美丽 爱是魅力 爱还是生产力 2018青岛婚恋文化周点亮婚恋之城》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南区"叁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这里就是中国北方最具浪漫风情的城区,每条街道、每一处细节都醉得想让人为她写诗。无疑,爱是美丽、爱是魅力、爱还是生产力,这种恋爱中的气质最适合做婚恋产业。其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做强的是婚恋品牌,提升的是婚恋产业发展质量,促进的是旅游业、商贸业发展,带动的是时尚消费大产业。(本文来源于《青岛画报》期刊2018年11期)

陈瑶[5](2018)在《试论《诗经》婚恋诗中体现的媒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数量众多的婚恋诗从不同层面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先秦婚制和婚俗对社会各阶层婚恋生活的不同影响。而婚恋风俗中关于媒文化的描绘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分析《诗经》婚恋诗中表现出的媒妁传统,论述其中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并简要阐释媒在《诗经》时代对婚制礼仪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0期)

邬欣言,林启洋,杨小军[6](2018)在《文化混搭理论视角下摩梭人婚恋观念研究:泸沽湖地区例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泸沽湖地区摩梭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半结构性访谈,发现当下摩梭人的恋爱态度主动积极、恋爱动机简单纯粹;无论男女,择偶标准均重视勤劳、孝顺等个人品质,对配偶的年龄、民族等要求较为宽容,择偶标准呈现出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重感情,轻物质"的传统仍是主流,但同时也呈现出更多的个体理性选择;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开放,对婚外性行为最难容忍。这些特点是现代社会价值和摩梭人传统惯习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并置呈现的"文化混搭",不同文化杂糅互动,促进着摩梭人的婚恋观念在选择、适应、整合之中走向变迁。(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秦越[7](2018)在《婚恋方言俗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及民众心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民俗的载体,记录了一种社会心态、一种民俗事象。某一地域人们世代口耳相传的方言俗语,体现了这一地域的民俗特点。析理山东鲁南地区婚恋方言俗语所内蕴的民俗文化以及民众心理,可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齐鲁文化提供参考资料,并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较为鲜活的素材。(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苗纯娇[8](2018)在《《诗经》中的植物与婚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是我国先秦时代诗歌总集,记载了先秦时代的文化、情感、宗教、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含有大量的婚恋诗。在婚恋诗中,常常使用植物这一意象,因而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诗经》中的植物与婚恋之间的联系,首先介绍《诗经》中的植物意象,进而从内外两个角度对植物意象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阐述植物缠缚与人类婚恋的关系,以及咒术诗歌及束薪婚俗。(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8期)

宋利彩[9](2018)在《传统婚恋文化需向多元化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一场在上海公园相亲角的行为艺术引起大家的关注:1983年出生的海归女研究生郭盈光举着自己的征婚广告为自己相亲,上面写了自认为可以评价自己的信息——英国高等艺术学府艺术硕士,性格独立、风趣幽默等。但故意没写年龄。结果,前来相亲的叔叔阿姨第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8-06-11)

刘丽娜[10](2018)在《浅谈长角苗“叁眼箫”与婚恋文化——以织金县阿弓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眼箫"是织金县阿弓镇长角苗最独特的代表乐器,承载了长角苗百年来的婚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当下,在织金县阿弓镇一带"叁眼箫"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反映了"叁眼箫"与长角苗的婚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叁眼箫"是长角苗青年男女缔结良缘的桥梁。本文主要从织金县阿弓镇长角苗的文化生境、关于"叁眼箫"的传说、介绍阿弓镇长角苗"叁眼箫"的形制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织金县阿弓镇长角苗"叁眼瞎"与婚恋文化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5期)

婚恋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影视行业的发展,"玛丽苏"的文本类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但现有文献缺乏对"玛丽苏"文化的深入研究。通过探索"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群体的影响发现,"玛丽苏"文化通过作用于择偶标准与自我评价标准来影响青年群体的恋爱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玛丽苏"文化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大龄未婚女青年数量增多。此外,"玛丽苏"文化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会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受访者视角,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展开调研,建立了女性青年从接触"玛丽苏"开始到最后脱离"玛丽苏"或陷入单身怪圈的模型、提出了"玛丽苏"文化对已婚女性群体的慰藉作用、阐述了"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价值观的影响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婚恋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明.区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比较研究——以闽南、台湾地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2].Jhony,Choon,Yeong,Ng,高兴,谭清美.“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婚恋观的影响机制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3].薛惠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明婚恋新风[N].河北日报.2019

[4].邹媛媛,崔燕,董志洋,于风亮,王凯.爱是美丽爱是魅力爱还是生产力2018青岛婚恋文化周点亮婚恋之城[J].青岛画报.2018

[5].陈瑶.试论《诗经》婚恋诗中体现的媒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8

[6].邬欣言,林启洋,杨小军.文化混搭理论视角下摩梭人婚恋观念研究:泸沽湖地区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8

[7].秦越.婚恋方言俗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及民众心理解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

[8].苗纯娇.《诗经》中的植物与婚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8

[9].宋利彩.传统婚恋文化需向多元化转变[N].中国妇女报.2018

[10].刘丽娜.浅谈长角苗“叁眼箫”与婚恋文化——以织金县阿弓镇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

标签:;  ;  ;  ;  

婚恋文化论文-刘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