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李艳飞,王秋月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李艳飞,王秋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威廉·,福克纳,茉莉花,玫瑰花,象征主义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飞,王秋月[1](2019)在《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花”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他善于用联想及想象将外部世界存在的事物与内心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塑造了许多独特的象征意象,从而更深刻形象地描绘人物,突显主题。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福克纳叁部短篇小说《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莱巴嫩的玫瑰花》中"花"意象的象征意义,有助于读者更透彻地探究作者深邃的创作思想,更好地了解福克纳小说中的人物,也便于更深刻地把握作品主题。(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7期)

黄安琪[2](2019)在《福克纳短篇小说中水火意象的圣经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克纳是20世纪颇负盛名的美国作家。本文以其短篇小说为例,以圣经原型这一崭新的视角,探究福克纳如何借用或再现圣经原型来塑造意象。水和火在圣经中具有多重意义,以短篇小说《老人》与《烧马棚》为例,水和火如同圣经中大洪水和死亡之火一般摧毁了人类的邪恶,福克纳还赋予水和火洗涤心灵的力量,反映了他对救赎南方衰落文明的渴望。(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6期)

李慎明[3](2019)在《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黑人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克纳作为一名具有典型“南方”文化背景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成熟的黑人形象,“种族”这一话题在他的小说中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他的种族主义思想进行研究,但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的比较少,特别是从功能语法下的语篇功能角度的分析则更少。并且研究多是集中于一些着名的长篇小说,对短篇小说则较少关注。作为语篇功能的重要成分之一,主述位结构贯穿于语篇发展的始末,影响句子内部结构及语篇的生成,对语篇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合理或有意安排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为理论基础,以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涉及白人与黑人,南方与北方的叁篇短篇小说《致艾米丽的玫瑰花》、《干旱的九月》、《夕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描述白人形象、黑人形象、他者形象的语句,和文章中白人、黑人及他者说的话,来归纳分析它们所使用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得出使用比例,来解剖福克纳文本背后的种族观点,挖掘福克纳的深层思想。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福克纳选择不同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作为继承了“南方传统”的作家,福克纳在塑造白人女性形象时使用一些表示态度的人际主位,是一种尊敬且复杂的情感,对美国南方有热爱但是也有矛盾,表明他的反种族思想在慢慢萌芽。在塑造黑人时,没有使用使语篇衔接的复项主位,这表明黑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与其他人之间没有联系。多使用述位分裂性的主位推进模式,福克纳在写作时潜意识里将黑人的话语放在白人之后,在对待黑人问题上带有一点种族主义倾向。《夕阳》塑造了白人小孩与黑人女性这两类人。他们的主位选择大致相同,都是由“我”叙述。福克纳认为人们并不是天生的种族主义者,而是后天的社会家庭等各要素使得人们成为种族主义者。在福克纳的思想中,对种族主义的思考已经形成,他对黑人的看法开始动摇,这表明了他种族观的矛盾性。通过对语句及语篇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福克纳有时具有白人优越论的思想,而有时又具有种族平等的思想,说明作者在种族问题上的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通过这些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以后小说人物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从另一种角度分析福克纳在构建语篇时体现的有关于黑人的思想,促进福克纳小说的欣赏和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燕侠[4](2019)在《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艺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的着名文学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的代表短篇小说之一,本文将从艾米丽的个性形象,整篇小说的脉络架构、叙事手法、结构安排等方面探析这篇着名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8期)

徐露[5](2018)在《对立与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福克纳以“约克纳帕塔法”系小说成名,约克纳帕塔法是他的许多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学术界对福克纳作品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直到他逝世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如此,然而,对其作品的研究却只局限于一些着名的长篇小说,如《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以及《在我弥留之际》等。事实上,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同样值得被关注与研究;在此,笔者选取9篇具有代表性的福克纳短篇小说作为研究文本,试图分析其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观。论文选取福克纳短篇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为例,试图说明其短篇中的女性大都被置于“第二性”的地位;接着,笔者分析福克纳短篇中的两对“二元对立”——男人与自然以及白人与黑人,试图说明“二元对立”制下自然与黑人遭遇了与女性一样的不公正待遇。最后,笔者通过对莫莉、卢卡斯和艾萨克叁个人物分析阐述,说明福克纳对两性和谐,种族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希冀。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支撑,通过分析父权制下女性,自然与黑人的处境,阐明小说家福克纳对女性、自然与黑人的同情以及对父权制社会的批判,揭示了福克纳在其短篇中对于女性、自然及黑人境遇的关怀及其对于和谐社会建立的期望。(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李佳[6](2017)在《浅析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多研究者认为福克纳擅长写长篇,因此忽略了对其短篇作品的研究,国内对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先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主题,然后阐述为突出主题所用的叙事策略,展现该作品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王翔宇[7](2017)在《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叙事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对美国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事特征赢得了众多好评。但研究者往往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他的长篇小说上,对其短篇小说研究较少,且大多从写作手法、人物角色分析、女性主义等方面分析。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荣誉》进行解读,对其叙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秦利沙[8](2017)在《现代主义视角下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中叙事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1897-1962)被誉为20世纪美国先锋派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在其作品中他大胆探索现代主义手法,展现现代人迷惘、荒诞的生存状态,为现代主义写作和世界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他一生创作多部具有实验性写作手法的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其作品的背景大多是福克纳以其家乡为原型而创造约克纳帕塔法县,构成世界闻名的庞大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福克纳研究开始于19世纪早期,从那时起他的长篇小说就赢得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其同样精彩的短篇小说却长时间被忽视了。本文将以福克纳的叁部短篇小说《夕阳》、《烧马棚》、《沃许》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现代主义视角下叁部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文章第一章将会简要介绍福克纳及其主要着作。本章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福克纳生平经历和他的主要作品。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叁部短篇小说的内容。第叁部分则介绍本文的结构布置。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分为四部。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外对福克纳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叁部分分别介绍了叁部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第四部分则介绍了该论文的理论框架,包括现代主义和叙事学。第叁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和叙事指代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福克纳叁篇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第一部分从叙事结构方面分析,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现代主义小说结构样式的创新,如《夕阳》中的重复模式,《沃许》中沃许的顿悟模式,《烧马棚》中沙多里斯的成长模式。第二部分从叙事视角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了福克纳《烧马棚》中的多重视角,《夕阳》中的孩童视角,以及《沃许》中的第叁人称有限视角,展现了福克纳叙事视角运用的灵活性和现代性。第叁部分从叙事时间方面分析了《夕阳》中的间断性时序,《沃许》中的环形叙事时序,以及《烧马棚》中非线性时序,体现了福克纳的现代主义时间观。第四部分从叙事指代角度分析了叁部短篇小说中的暗示以及象征的运用,并探讨其在刻画人物、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第四章探讨了叁部短篇小说的现代主题。第一部分分析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第二部分探讨福克纳本人及其作品体现的对现代人的殷切希望。第五章是总结部分。本章总结了福克纳对现代主义和世界文学的贡献。此外,本章还总结了福克纳小说中叙事策略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特性。最后列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并对外来研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蒋江婷[9](2016)在《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短篇小说《烧马棚》讲述了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沙多里斯面对父亲惯用烧马棚的方式解决一切冲突与矛盾时所做出的选择,带给了读者深刻的伦理思考。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从伦理身份的确认、伦理意识的觉醒以及进退维谷的伦理选择等叁个方面分析小说主人公沙多里斯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伦理问题及其蕴含的文学价值,让读者充分体验到小说人物在面临伦理困境时的迷惘、伦理身份认同的艰难、伦理选择的不易,并从中获得丰富的伦理教益与启迪。(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9期)

黎娜[10](2016)在《福克纳短篇小说的叙事时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作为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凭借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人类的关怀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他通过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描绘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画卷,并深入刻画白人与黑人、穷白人和白人贵族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再到文化批评,福克纳的作品研究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学科内走向各学科交叉,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态势。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其作品已进行过相对深入全面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其少数如《喧嚣与骚动》、《八月之光》等长篇小说,对除了《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和《熊》之外的大部分短篇小说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论文以《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干旱的九月》、《夕阳》、《沃许》和《仓房纵火》五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为文本,根据热奈特的时间叙事和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一方面,从时序、时长和时频方面探讨小说中时间叙事技巧的运用,另一方面,本文从故事层面分析文本中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并从文本层面研究其心理蒙太奇和多线索并置等空间叙事技巧。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福克纳通过不同的时间叙事手法控制叙事速度,使小说呈现出一种音乐性的节奏,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深化了主题。2.福克纳采用省略和心理蒙太奇等叙事手法,避免直接描述血腥场面,将读者的关注点引向悲剧产生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惨烈的场面。3.福克纳通过人物的物理、社会和心理空间,展现不同阶级、种族和性别的人物冲突,揭示南方社会中底层人物的悲剧成因。(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05-01)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福克纳是20世纪颇负盛名的美国作家。本文以其短篇小说为例,以圣经原型这一崭新的视角,探究福克纳如何借用或再现圣经原型来塑造意象。水和火在圣经中具有多重意义,以短篇小说《老人》与《烧马棚》为例,水和火如同圣经中大洪水和死亡之火一般摧毁了人类的邪恶,福克纳还赋予水和火洗涤心灵的力量,反映了他对救赎南方衰落文明的渴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飞,王秋月.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花”意象[J].名作欣赏.2019

[2].黄安琪.福克纳短篇小说中水火意象的圣经原型[J].戏剧之家.2019

[3].李慎明.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黑人观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刘燕侠.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艺术探析[J].北方文学.2019

[5].徐露.对立与统一[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6].李佳.浅析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叙事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

[7].王翔宇.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叙事学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8].秦利沙.现代主义视角下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中叙事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9].蒋江婷.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

[10].黎娜.福克纳短篇小说的叙事时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标签:;  ;  ;  ;  ;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论文-李艳飞,王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