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性能预报论文-薛慧杰

长期性能预报论文-薛慧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性能预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DS,Galileo,星载原子钟,性能分析

长期性能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薛慧杰[1](2019)在《BDS/Galileo星载原子钟长期性能分析及钟差实时预报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着导航定位和授时的质量。同时,随着卫星导航定位的快速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钟差预报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事后精密钟差产品和超快速钟差产品的处理和分析,深入研究了BDS、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星载原子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钟差预报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卫星钟的性能水平,比较了采用不同精密钟差产品进行BDS星载原子钟性能分析的差异,对比分析了北斗二号卫星原子钟和北斗叁号卫星原子钟性能差异,比较了常用预报模型和改进预报模型的实时预报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采用近六年和近五年的精密钟差产品,对BDS和Galileo星载原子钟在轨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整体上,北斗卫星钟的万秒稳、日漂移率、残差序列、准确度、天稳定度分别维持在4×10~(-14)~4×10~(-13)、-3×10~(-13)~3×10~(-13)、-2×10~(-9)~2×10~(-9)、1×10~(-11)~4×10~(-11)、3×10~(-14)~4×10-~(13)之间;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表现最优的是MEO卫星钟,其次是IGSO卫星钟,最差的是GEO卫星钟。对于Galileo卫星钟,万秒稳、日漂移率、残差序列、准确度、天稳定度分别维持1×10~(-14)~5×10~(-14)、-5×10~(-14)~5×10~(-14)、-1×10~(-9)~1×10~(-9)、5×10~(-13)~5×10~(-10)、1×10~(-14)~1×10~(-13)之间;整体上,伽利略卫星钟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北斗卫星钟。(2)采用2014年至2017年采样间隔为300秒的wum和gbm两种精密钟差产品;分别从数据整天缺失率、准确度,漂移率,稳定性四个方面对BDS星载原子钟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漂移率和万秒稳指标上,采用wum和gbm两种不同的精密钟差产品对GEO卫星钟进行性能分析,所得的结果差异较大,而对IGSO和MEO卫星钟的性能分析结果差别较小。采用wum和gbm钟差产品算出的各卫星千秒稳和准确度差异都非常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3)采用的武汉大学分析中心近叁个月的BDS-3精密钟差产品,分别从相位、频率、残差、漂移率、稳定性、准确度六个方面对北斗二号和北斗叁号卫星原子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叁号卫星原子钟调频调相次数明显减少,残差明显降低,无论是准确度、日漂移率还是稳定度都优于北斗二号卫星原子钟;相比北斗二号卫星原子钟,北斗叁号卫星原子钟在准确度和千秒稳指标上提升最为明显,分别提升70%和72%,日漂移率、万秒稳和天稳提升都在50%左右。(4)分别采用常用的四种预报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灰色模型、谱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对BDS/Galileo原子钟的实时预报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系统研究比较了上述四种常用钟差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采用北斗超快速钟差数据进行预报试验,对各模型的钟差预报精度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它们的优点与不足。(5)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钟差的实时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将奇异谱分析、灰色模型和抗差估计相结合的卫星钟差实时预报方法。首先通过奇异谱分析方法对钟差进行频谱分析与信号拟合;基于拟合残差,采用抗差灰色模型进行建模和残差预报,综合上述两种模型得到的预报值可获得最终的实时钟差预报值。采用iGMAS超快速钟差产品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组合模型能有效提高实时钟差的预报精度并能有效控制异常误差的影响,优于常用的四种预报模型。(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9)

李淦成,白锡川,费申雪[2](2009)在《桑螟长期性预测预报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苕溪两岸1996~2008年桑螟发生情况的数据,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建立一个苕溪两岸5代桑螟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用13年桑螟发生数据进行检验,预测结果的历史拟合率达到90%;依据3步转移矩阵,预测了苕溪两岸2009年桑螟发生程度。(本文来源于《蚕桑茶叶通讯》期刊2009年03期)

沈叔曾,万友生[3](1990)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长期性能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国内若干常用的热固性和热塑性增强塑料长期性能的预报,提出蠕变模量的估算和数据分折的外推法,同时给出了持久强度的估算方法。使用这些比较简便而实用的分析法,能较快地获得材料的长期性能数据,以提供材料使用寿命判定的依据。文中结果可供产品设计和材料性能研究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力学》期刊1990年03期)

长期性能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苕溪两岸1996~2008年桑螟发生情况的数据,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建立一个苕溪两岸5代桑螟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用13年桑螟发生数据进行检验,预测结果的历史拟合率达到90%;依据3步转移矩阵,预测了苕溪两岸2009年桑螟发生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性能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1].薛慧杰.BDS/Galileo星载原子钟长期性能分析及钟差实时预报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李淦成,白锡川,费申雪.桑螟长期性预测预报的探索[J].蚕桑茶叶通讯.2009

[3].沈叔曾,万友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长期性能预报[J].上海力学.1990

标签:;  ;  ;  ;  

长期性能预报论文-薛慧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