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男排论文-赵付领,王幼华

少年男排论文-赵付领,王幼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少年男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年男排,身体形态,专项素质,特征

少年男排论文文献综述

赵付领,王幼华[1](2010)在《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与专项身体素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体育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少年男排队员身高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队员的整体素质在提升,但个别项目发展不均衡,专项素质训练水平较高,成绩突出。(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S1期)

卢玉梅[2](2010)在《对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专项身体素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年男排是我国男排的后备军,是排球的未来,中国排球的希望就在于对少年男排运动员的培养,其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我国男子排球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分析我国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现状、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推动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吴军霞,孙卫星,张功[3](2009)在《我国优秀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少年男排运动员总体身体素质水平不高,各项素质的发展不均衡,且运动员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在今后的选材和训练中给予重视。(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林树生[4](2009)在《对沪、浙、闽、粤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年男排是我国男排的后备军,是排球的未来,中国排球的希望就在于对少年男排运动员的培养,其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我国男子排球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分析我国沪、浙、闽、粤少年男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现状、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推动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体育测量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参加2007年在漳州排球基地全国少年男排集训的上海市、杭州市、广东台山县、宁波市、福建省、浙江省等6支队共64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认为:1、参加2007年在漳州排球训练基地集训的我国沪、浙、闽、粤少年男排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14.7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17岁,最小的为12岁;平均体重为67.47 kg,平均身高达到1.85m,其中身高最高的达到1.97m;平均手足间距达到2.39m,其中手足间距最高的为2.60m;平均指间距达到1.88 m,其中指间距最长的达到2.05m。结合少年男排运动员的年龄来看身高、手足间距、指间距,这些年轻的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教练员应抓住这段发育敏感期的黄金时间,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的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水平迅速提高。2、我国沪、浙、闽、粤少年男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从整体上来看,30米跑、双摇跳绳、助跑摸高等专项身体素质较差,而实心球掷远、Ⅴ字移动专项身体素质较好,立定跳远各队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从长远利益出发,应着重抓好身体素质基础及技术的全面训练,使他们能真正成为我国男排的栋梁之材。3、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沪、浙、闽、粤少年男排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中应遵循身体素质的训练原则,同时要处理好各种专项素质间的关系,要发掘适合少年排球运动员特点的特色训练方法。4、根据我国沪、浙、闽、粤少年男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现状和现代排球比赛的特点,认真研究分析排球技术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建立各个运动员的个人成长档案,确保训练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09-01)

吴军霞[5](2009)在《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排球运动诞生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各国对排球技战术观念的革新,排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全攻全守的攻防观念,把身体素质和体能推到了左右比赛胜负的重要位置上。当今世界诸强队无论男女,都视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体能差、身体(专项素质)差成为近几年来制约中国男排水平快速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各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甲组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训练环节,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战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中国男子排球运动的未来前景,关系着青年乃至成年阶段的全局工作。此阶段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是提高技能水平和各项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本研究以了解现阶段我国少年甲组阶段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为切入点,全面了解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和身体训练现状,科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少年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整体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资料。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进行分析,论证各项素质与比赛的相关关系,调查分析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现状,发现我国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各位置之间身体素质不存在差异性,但总体身体素质水平不高,各项素质的发展不均衡,且运动员个体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1)弹跳类的两项指标立定跳远和助跑摸高的测试成绩都较好,与少年甲组阶段的比赛成绩具有高度相关性;立定跳远平均成绩2.66m,优秀率达到82.98%;助跑摸高平均成绩3.25m,扣除平均手高2.43m,其净跳高度是0.82m,51.06%的达到优秀水平,成绩比较乐观。2)移动类的两项指标30米跑和V字移动与少年甲组阶段的比赛成绩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两项测试成绩存在差异;表现为30米跑平均成绩4”57(58分),总体水平不高,良好(含优秀)以上仅占17.02%;V字移动平均成绩23”98(100分),优秀率为56.38%,暴露了少年甲组运动员移动素质的不全面性。3)实心球掷远、仰卧两头起和俯卧背起叁项间接反映腰腹力量和挥臂速度的测试指标,与少年甲组阶段的比赛没有相关性;实心球掷远和俯卧背起两项测试成绩结果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平均成绩都是满分,优秀率均在70%以上;但仰卧两头起的测试成绩平均得分为1分,90.43%为很差,与其它两项有很大的差异,进一步说明少年甲组男排队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4)双摇跳绳作为灵敏类素质测验和弹跳耐力测验的主要指标,少甲阶段运动员完成的总体情况很差,但个别队员成绩突出;检验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呈负相关。调查分析影响身体素质训练的因素,指出少年阶段选材的重要性和训练条件、训练时间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以及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参与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专项身体素质的综合性和比赛结果的多因素性,今后在少年选材训练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为运动员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9)

李占府[6](2009)在《浅谈中国少年男排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的委派,06-07年我两次与北京队主教练李牧合作参加了国家少年男排在秦皇岛基地集训,并参加了06年在韩国大邱市举办的中目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在天津市举办的中俄青少年运动会,07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亚洲少年男子排球锦标赛,日本福冈举办的太平洋杯比赛,墨西哥蒂华纳举办的世界少年男子排球锦标赛。(本文来源于《少年体育训练》期刊2009年02期)

吴军霞,孙卫星[7](2009)在《不同位置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差异性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少年甲组男排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各位置球员间身体素质没有差异性,建议在今后的选材和训练中加强针对性。(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张霈,戚丽丽,陈星飚[8](2009)在《2007年世界少年男排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队在2007年世界少年锦标赛上与其对手8场比赛的技术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探讨中国少年男排与外国队在技术运用效果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少年男排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吴军霞,张群[9](2008)在《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资料、测量、数理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研究表明,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比赛影响程度较高,且各队之间差异较大,由此提出在训练过程中应以提高身体素质为重点,加强弹跳力、灵敏性和快速移动能力的训练。(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佘敏克,周俊芬,潘年丽,许明荣,王安翔[10](2007)在《少年男排弹跳力训练数字监控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世界排坛已进入网上实力竞争的时代。高度和速度是21世纪竞技排球运动生命之所在。排球的高度是指运动员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弹跳时的滞控高度等。而弹跳力则是其重要的体能基础。如何突破弹跳训练瓶颈,科学地调控(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期刊2007-10-01)

少年男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年男排是我国男排的后备军,是排球的未来,中国排球的希望就在于对少年男排运动员的培养,其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我国男子排球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分析我国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现状、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推动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少年男排论文参考文献

[1].赵付领,王幼华.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与专项身体素质特征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

[2].卢玉梅.对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专项身体素质特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3].吴军霞,孙卫星,张功.我国优秀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4].林树生.对沪、浙、闽、粤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5].吴军霞.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6].李占府.浅谈中国少年男排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少年体育训练.2009

[7].吴军霞,孙卫星.不同位置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差异性对比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8].张霈,戚丽丽,陈星飚.2007年世界少年男排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

[9].吴军霞,张群.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

[10].佘敏克,周俊芬,潘年丽,许明荣,王安翔.少年男排弹跳力训练数字监控系统的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07

标签:;  ;  ;  ;  

少年男排论文-赵付领,王幼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