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效价论文-周水梅,沈长新,宋晶晶,王娇,林晨瑶

化学效价论文-周水梅,沈长新,宋晶晶,王娇,林晨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效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噬菌体展示,A,B抗体,化学发光,血型A,B抗原

化学效价论文文献综述

周水梅,沈长新,宋晶晶,王娇,林晨瑶[1](2019)在《模拟表位结合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抗A和抗B效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得A/B血型抗原的模拟多肽,并将其与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相结合,以开发更有效的方法来测量A/B抗体的效价。方法:分别用NaM87-1F6和HEB-29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叁轮淘选。对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确定的阳性菌斑进行测序分析,根据其氨基酸组成合成模拟多肽,并通过竞争性ELISA、凝集抑制等方法检测其抗原性。随后将获得的模拟多肽与CLIA结合,检测A、B抗体效价,制作标准曲线以及与现有的微柱凝胶法(CAT)进行相关性对比。结果:经过叁轮淘选和相关鉴定后得到13个与抗A抗体和19个与抗B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噬菌体克隆,其中分别有9个(MTRIQLRMMRLH)和12个(PQMSRHRMRMLP)展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据此合成的多肽分别命名为MTR和PQM。竞争性ELISA结果表明,MTR能够特异性拮抗A抗体和A抗原的替代多肽的免疫结合;PQM能够特异性拮抗B抗体和B抗原的替代多肽的免疫结合。凝集抑制实验表明MTR/PQM可以特异性抑制A/B型红细胞与抗A/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模拟肽的夹心CLIA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2-2048)和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对于A抗体R~2=0.9566,对于B抗体R~2=0.9762)。基于CLIA方法和CAT测得的抗体滴度结果高度相关(P<0.001)。结论:MTR和PQM有良好的A或B抗原性,具有成为其人工替代品的潜能。模拟多肽与夹心CLIA相结合能够实现对A、B抗体滴度的定量检测,且其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5期)

张立[2](2018)在《分析化学“翻转课堂”实施及效价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案例简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实施目标及成果.研究表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显着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对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其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了阐述.以分析化学"翻转课堂"为基础和契机,与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化学专业课程及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谭鹏,张海珠,张定堃,伍珊娜,牛明[3](2017)在《基于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复方地芬诺酯片致小鼠便秘模型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在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基础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致泻、活血生物效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指标化学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化学表征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致泻、活血生物效价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强弱和其含有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有显着相关性(P<0.01),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其含有的游离型蒽醌成分的含量有显着相关性(P<0.01)。综上,采用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的模式可以客观量化、更全面的反映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7年14期)

刘振杰,史志龙,王伽伯,张海珠,李春雨[4](2017)在《基于化学指纹图谱和抗血小板聚集效价的丹参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学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价考察丹参药材的品质差异,探讨丹参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的主要贡献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建立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以抗血小板聚集相对效价作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丹参药材的品质差异,构建基于化学表征及生物效价测定的评价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很高(相似度0.930~0.998),而其抗血小板聚集相对效价相差10倍,提示化学指纹图谱难以反映丹参的活性和质量差异。通过化学指纹图谱与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进行谱效相关分析,筛选出与生物活性相关系数大于0.5的6个色谱峰: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及2个未知化合物。对上述4种已知化合物单体进行活性验证发现,隐丹参酮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最强,而其它3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几乎没有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一步比较丹参中高含量成分丹酚酸B与低含量成分隐丹参酮的活性贡献,结果表明,两者的活性贡献基本相当,说明隐丹参酮是丹参中低含量高活性成分,对评价丹参质量具有重要贡献度。(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7年05期)

张海珠,谭鹏,刘振杰,王建,王伽伯[5](2017)在《基于活血生物效价和化学指纹图谱的大黄品质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利用活血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和化学指纹图谱方法评价大黄的品质。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不同大黄药材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率,根据简化概率单位法计算生物效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不同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利用SPSS 22.0软件的双变量(bivariate)分析方法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最后用化学单体进行了验证。活血效价测定结果显示掌叶大黄的活血效价普遍高于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酒大黄的活血效价高于生大黄,大黄炭活血效价显着降低。指纹图谱中23个共有色谱峰,指认了其中10个成分。谱效相关分析得到3个相关性较好的化学成分,包括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酸,活血效价验证结果表明叁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本文建立的基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模型的大黄活血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对于大黄药材,尤其是酒大黄炮制过程中的质量评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初步证明大黄中活血化瘀药效物质为大黄酸等蒽醌类衍生物。(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何乐[6](2013)在《林可霉素发酵液效价化学测定法与生物测定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生物测定法与化学测定法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一种测定抗生素效价更加快速便捷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3年04期)

谭俊,邓芊,郝玉有,庄英萍,储炬[7](2009)在《抗生素化学效价的快速高通量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菌种的大规模筛选,以红霉素发酵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抗生素化学效价的高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硫酸显色法测定红霉素化学效价原理为基础,分析了检测器、微孔板介质、样品前处理操作条件等对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快速,结果稳定,且操作简单,试剂和样品用量少,适合高通量平行分析大批量样品。(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李寒冰,鄢丹,金城,王伽伯,魏丽[8](2009)在《基于化学荧光测定的板蓝根抗病毒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测定法在化学分析和生物检测中已广泛应用,将该法引用到中药的生物效价检测中则是一种新的尝试。而生物效价检测与药效直接相关联,是研究中药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方法的新趋势。为了建立与抗病毒药效相关的板蓝根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采用化学荧光测定法考察了板蓝根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的体外抑制活性,分析了其药理作用的量效曲线变化趋势和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并根据生物检定的统计学原理,以"质反应平行线"法设计和优化检测条件,建立了板蓝根抗病毒生物效价荧光检测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能够灵敏、定量表征样品间的品质差异,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较好。以此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控制和评价方法,能够体现中药药效特点。(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9年04期)

尹兆正,王忠良,潘根长[9](2002)在《不同化学形式的无机磷源在肉雏鸡体内生物学效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骨灰分含量测定及血清磷浓度测定等方法 ,测得 MCP、DCP、TCP、SP四种不同化学形式的无机磷源在肉雏鸡体内的生物学效价以体增重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8、10 0、89;以磷存留率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2、98、78;以骨灰分含量 (胫骨灰分和趾骨灰分含量的平均值 )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3、92、81;以血清磷浓度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6、98、90 .研究结果还表明 ,以上述 4项指标平均值作为综合依据的四种不同化学形式无机磷源的生物学效价分别为 10 0、95、97、85 ,说明以MCP作为肉雏鸡日粮的无机磷源利用效果最好 ,DCP、TCP也是雏鸡较好的磷源 ,而 SP则是不良磷源(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刘训理,崔云龙,田明[10](1995)在《S-921抗生素效价的化学测定法》一文中研究指出S-921抗生素由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ureus)S-921菌株产生,它在304nm处有极大吸收峰,以304nm处的吸光度A对浓度(效价)C进行线性回归,当吸光度A在0.040-0.820范围内时,得回归方程为:C=123.64A-2.651,经检验线性回归关系极显着,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效价。(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1995年05期)

化学效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案例简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实施目标及成果.研究表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显着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对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其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了阐述.以分析化学"翻转课堂"为基础和契机,与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化学专业课程及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效价论文参考文献

[1].周水梅,沈长新,宋晶晶,王娇,林晨瑶.模拟表位结合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抗A和抗B效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2].张立.分析化学“翻转课堂”实施及效价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谭鹏,张海珠,张定堃,伍珊娜,牛明.基于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

[4].刘振杰,史志龙,王伽伯,张海珠,李春雨.基于化学指纹图谱和抗血小板聚集效价的丹参质量评价[J].分析化学.2017

[5].张海珠,谭鹏,刘振杰,王建,王伽伯.基于活血生物效价和化学指纹图谱的大黄品质评价研究[J].药学学报.2017

[6].何乐.林可霉素发酵液效价化学测定法与生物测定法的比较研究[J].江西化工.2013

[7].谭俊,邓芊,郝玉有,庄英萍,储炬.抗生素化学效价的快速高通量分析方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

[8].李寒冰,鄢丹,金城,王伽伯,魏丽.基于化学荧光测定的板蓝根抗病毒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

[9].尹兆正,王忠良,潘根长.不同化学形式的无机磷源在肉雏鸡体内生物学效价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

[10].刘训理,崔云龙,田明.S-921抗生素效价的化学测定法[J].微生物学通报.1995

标签:;  ;  ;  ;  ;  ;  

化学效价论文-周水梅,沈长新,宋晶晶,王娇,林晨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