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

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

一、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1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辛凯[1](2021)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是实现农村社区有序运转、有效治理的基础。每个历史阶段的农村社区有着不同的治理体制,因此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农村社区治理体制也在不断发展变迁。对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研究利于我们在动态中把握治理体制变迁的规律特征,完善当前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甚至预测治理体制变迁方向,实现农村社区更有效治理。本研究旨在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是何种类型的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对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相关概念分析,结合既有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现实的基础上,建构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考察维度,包括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服务体制与自治体制四个考察维度。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索分析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变迁包括村民自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两个进程阶段,从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服务体制与自治体制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治理体制两个阶段的样貌进行全面展现,在变迁中呈现出党的基层整合能力不断提高、权力关系上强调社会放权来形成共治局面、治理方式上注重强化服务中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变迁特点。实践中政党实现政权建设现代化扩展要求、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对构建高效治理体制的需求、新的社会力量寻求体制参与空间来实现利益保障与发展、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需求最大化对开放体制的建构是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四种动力;党组织基于社会结构变化进行的战略调整、国家基于社会快速发展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内部调整、社会发展中新兴力量所提出的治理变革需求是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机理;在上述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外在样貌与内在逻辑呈现与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是一种合作型制度变迁模式,合作型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是对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制度性总结。不过,当下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合作型制度变迁也存在着合作中行政权力仍处于强势主导地位、国家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协同机制的缺乏、合作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清及权责关系不匹配三个方面的不足;而实现新时代农村社区有效治理需要新的时代性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就需要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在权力关系、主体关系、权责分配、机制保障展现出新的时代样貌。其实每个历史阶段的农村社区都有其相适应的治理体制,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优的治理体制,因为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本事就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处在不断变化与转型之中,只有不断跟随时代脚步进行适时的发展,才能适应农村社区治理要求,实现治理有效。

朱一鸣[2](2020)在《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落脚点是农民富裕,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事实上,农民收入一直是“三农”问题的焦点,如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性增长是困扰我国已久的经济难题。农民收入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主要根源在于要素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普惠金融本质上属于要素配置的范畴,其重要性源自金融要素的配置、流动开始注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因此,为打赢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能性”;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那么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否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特征?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关于上述问题的回答,能为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避免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中出现金融供给结构与金融需求结构失衡现象和提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普惠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体系,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着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探讨了“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民增收”、“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效应的影响机制”等四个主要问题,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当前我国县域农村居民不仅面临正规金融机构因供给不足形成的供给型金融排斥,同时也面临因自身有效需求不足而形成的需求型金融排斥;农户由于经济机会缺乏导致的有效金融需求不足是造成需求型金融排斥的重要原因,普通农户更易因缺乏经济机会而受到需求型金融排斥;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着的农民增收效应,IFI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会增加0.71%;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异质性的农民增收效应,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条件分布的高端影响要大于其对中间和低端部分的影响;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空间地理机制作用,周边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存在溢出效应;县域普惠金融的农民增收效应会受当地经济机会的制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金融供给,预期的增收作用受当地经济机会的条件约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即宏观经济机会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中介效应显着。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概念界定,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框架结构等方面对研究的问题做一个总体安排规划,并阐述文章可能产生的边际贡献、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并基于普惠金融内在演化逻辑,从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普惠金融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第三章是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本章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剖析了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一些偏误。基于农民增收的视角,从金融机构的渗透性、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效用性以及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四个维度构建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县域农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章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县域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识别了微观个体面临的金融排斥的具体类型,并从农户分化、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分层对比等多个视角考察了县域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为后文进一步考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埋下铺垫。从研究的技术路线来看,本章是后文实证分析部分的逻辑起点。第五章是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与空间效应。本章利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推导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层比较的方法,采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第六章是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制检验。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基于经济机会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传导机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个体经济机会、宏观经济机会和政府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增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通过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并基于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杜宇[3](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吴琦[4](2017)在《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供给侧改革时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民工市民化是在强调以人为主的城镇化背景下被提出的,其核心是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转移,强调从农民到市民的全方位转变,从破除户籍身份藩篱到逐步剥离捆绑在户籍制度改革下的权利分配制度,构建无差异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福利共享体系。然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内部首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门槛,这都使得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不仅仅要破除“农民工身份”的“显性户籍墙”,还要打破“市民化表现”的“隐性户籍福利墙”。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已经在户籍层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层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和研究,但仍有进一步优化和定量化政策模拟分析的需要。因此,论文试图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出发,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动态CGE模型,对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两个方面进行定量政策研究。本文按照“文献梳理—现状分析—理论建模—政策模拟—政策评估”的逻辑框架展开。首先,系统梳理了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相关研究、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定量化研究等文献。并在梳理我国当前农民工转移的年龄、区域、就业和转移偏好四大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数量型广度水平和质量型深度水平进行测算,刻画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发展态势和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沿着从市民化广度到市民化深度的渐进式改革思路,依据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的分层次框架,结合渐进式市民化分阶段分步骤的核心思想,遵循“分类型、分地区、定责任”的基本原则,从户口登记、人口统计、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制度四个层面搭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框架,并初步设计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实施路线图。结合预测数据和权威报告,总结概括了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能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分割变化引致的职业依赖、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人力资本引致的劳动力转移矩阵变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为后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更新模型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和设置政策模拟场景提供了核心思路和量化评估依据。农民工市民化动态CGE模型以CHINAGEM模型为原型,引入劳动力市场内生性分割、有效劳动力方程、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方程,设置了反映“职业依赖”特征的劳动力供给模块、反映劳动力市场内生性分割的劳动力空缺—填补动态链接机制、反映农村有效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程、反映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不仅可以使得模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模块更加符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征,还可以为定量评估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应提供更为可行的模拟分析工具。在动态模拟基线方面,本文重新设置了 2006-2015的历史模拟值,同时详细刻画了产业、劳动力供需的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产出、消费、投资、进出口和就业六个方面对产业进行了划分,重新设置了模型的产业划分和产业映射关系。其中,预测模拟的基线设计综合考虑了权威机构和学者的预测数据,2006-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惯性路径和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特征。运用该模型,本文系统评估了户籍侧改革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效应。在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模拟中,考虑了按照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和假设劳动力市场完成一体化这两种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民工市民化能扩大就业总规模和优化就业结构。从总量上看,农民工市民化能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民工和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行业的总就业。从结构上看,农民工市民化中户籍改革、相对工资变动和政策优惠,使得城市劳动力就业增长,农村劳动力就业下降,且城市劳动力增幅高于农村劳动力降幅绝对值,这说明农民工市民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城市的隐形失业,为城市产业部门提供更为稳定和更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当然也不能忽视农民工市民化导致的农业产出的略微下降,在市民化过程中需考虑农村土地转让与农村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的融合,鼓励家庭农场生产,保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同时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民工市民化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了城市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基于目前我国城乡工资水平差距的绝对值较大,虽然城市劳动力工资水平仍高于农村,但农民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增幅高于城市劳动力实际工资降幅绝对值,城乡工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因此,这一方面改善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另一方面,工资变化会带动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出增长,尤其是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服务品的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3)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稳步提升了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樊分解结果,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结构向国产品倾斜促进了内需的扩大。在劳动力要素成本整体下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出口规模,带动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较之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会增强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实际GDP和和实际GNP均明显上升:有效提高了全社会有效劳动力就业水平,且城镇失业状态有所改善,尤其是与CMW-HSH的结果相比,在全社会有效劳动力就业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城镇失业率并没有显着增加;产业产出效应更加明显,尤其是房地产业、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保险业产业产出的增速快,反映出市民化进程中对住房、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较为旺盛。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经济发展带来更稳定的城市劳动力供给,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并有利于拉动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相关产业的产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受益最大。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既符合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能吸纳很大一部分市民化后的“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改善居民福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消费和投资“两驾马车”的助推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我国实际GDP的正向拉动作用明显,且长期拉动效应更加显着。但是由于内需相对较快的增长,进口产品价格相对国内成品价格较低,净出口水平会逐渐下降,贸易平衡可能转变为逆差,这可能会让人民币在将来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王禹[5](2016)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满足人们温饱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营养供给的重要保障,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涉及供给、需求和国内外贸易等诸多方面,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均有适合当时情况的粮食安全保障性考虑。新形势下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粮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研究,详细剖析了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演变历程和历史规律,对比国内外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揭示了包括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在内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1.近年来我国种粮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升高,粮食生产已全面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期,粮食生产的成本与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水平日趋接近,而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国内种粮比较效益直线下降。2.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但实际上粮食优势产区并未在粮食供给中发挥显着作用而粮食非优势产区却以较大资源环境代价在换取粮食增产。整体看粮食生产格局正在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加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正在下降,而西部和东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加强。传统的粮食主产省、粮食主销省和粮食产销平衡省的划分已无法概括各省份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各省区粮食生产依靠规模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状态十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靠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得粮食生产保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然在延续,粮食生产过分依赖面积,土地边际收益不断减少的窘境并未改变。3.我国正处于食物结构快速升级阶段,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口粮消费日趋稳定,但与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数量以及营养安全方面还有待提高。基于营养目标(人均日能量1800kcal、2200kcal和2400kcal)下的我国居民人均口粮需求量分别为116.93kg、142.91kg和155.90kg。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为446.60kg、461.00kg和476.37kg(按中等水平计算),粮食总需求分别为6.37亿吨、6.66亿吨和6.92亿吨。4.加入WTO以来,我国粮食贸易量不断增加,但进口量增幅显着高于出口量增幅,净进口量增加迅速,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储存和消化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在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贸易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同时,粮食主要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贸易依存度并不高,但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国际贸易已全面处于比较劣势。5.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加快供给侧的改革提升粮农收入;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倪楠[6](2013)在《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我国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快速赶超英、美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一发展战略,国家又配套实施了以城乡分治为核心的户籍政策,因此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为了打破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了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相关政策。但从1949年建国后至今,我们也先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下,不同时期的城乡政策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矛盾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具体内容。1978年后,党和国家反思了前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带来的城乡经济差距不断被拉大的现实问题,从1978年到2001年,国家推行了以城乡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我们将该时期称为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该时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被打破,同时又由于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限制,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相继产生了突出的社会矛盾,最终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城乡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为了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在2002年国家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2020年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列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因此我们说从2002年至今,我国已进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已成为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重要战略手段,它也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目标,这一战略的实现将有利于缩小不断拉大的城乡经济差距,有利于平衡不断失调的经济与社会关系,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未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不断落实,其必将成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必将成为不断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也终将成为新时期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我们认为通过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11年来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有利于我们对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因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历史演进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当下特定的经济背景为视角,对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以此为出发点诠释了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含义、特征、性质以及易混淆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说明来描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全貌,以城乡一体化在我国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矛盾以及党和国家不同的应对政策作为划分依据,将我国城乡政策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乡对立阶段(1949——1977),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1978——2001)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阶段(2002——2020)。我们通过对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评价和背景介绍来说明现阶段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现实依据。总结了我国目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动力和一般规律,进而为更好的说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我国发展状况打下基础。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乡一体化从建国后在我国共表现为三个阶段:城乡对立阶段(1949——1977),它以重工业发展为战略,以赶超英美为目标,造成重工业发展畸形,农村经济严重伤害,最终致使城乡差距被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1978——2001),它以城乡经济发展为战略,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为目标,最终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得到加快,但由于各种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不但没有被打破,反而呈现出固化的趋势,城乡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阶段(2002——2020),它以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战略,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以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新农村建设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为手段,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第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战略指导地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我国在未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动力,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保障,是城乡共享改革开放经济文化成果的前提条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也是一个战略目标,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享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三,由于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实践着不同模式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既有内陆地区又有沿海地区,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迥异的国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先富带动后富,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以及建国初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和制度的推动,使我国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板块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平横的格局。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区所处的位置、优势和城乡发展状况的不同,它们实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每种方式都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且共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曾靖[7](2010)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业化仍然是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也是如此。自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主要依靠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从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工业化建设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从提供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现代化要素投入和“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面,增强了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但是也从占用水、土资源(特别是占用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粮食生产成本、使粮农收入相对降低、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从预测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仍然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促使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研究的基本宗旨是在现实的国际国内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与现状,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未来一个时期的客观需要,提出如何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效地规避其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的作用,使二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既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根据研究目标,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二者共同发展的问题。接着对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论述,为全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情况作了经济学分析。从理论分析中得到以下启示: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产业内部的问题,更是农业部门的问题,也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化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研究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粮食供给能力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会促使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以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对把握我国国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的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六章组成,这四章构成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从总体上、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区域粮食安全等四个方面就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从主体上甚至从根本上把握和处理好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其中第三章主要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存在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发挥正面影响的作用,确保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第四章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和个别等多角度分析研究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即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幅度增加了粮食的消费量,对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构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和威胁,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削弱和消除这种压力和威胁。第五章主要是从多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了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供给的影响,认为工业化从总体上来说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建设,为提高粮食供给水平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分析了粮食产量“高、低、高”马鞍形变化轨迹以后,以及其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发现工业化对粮食生产与供给也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这是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处理二者的关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第六章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研究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和余粮区与缺粮区,然后具体分析各区域在工业化影响下粮食生产与消费演变的情况,据此提出区域性粮食安全是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的基础,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是由区域性粮食安全构成的,处理好区域性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是确保工业化进程中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是针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将大幅度增加粮食消费需求、对粮食供给造成缺口、构成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工农关系,很少有学者关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本文从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和粮食供求平衡是工业化平稳发展的保证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对粮食消费、供给、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二者关系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在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2)本文设计的研究目标与研究主体内容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力图在总结和吸取过去与现在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探寻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般规律。为此,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我国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区域粮食安全三大领域的影响,认为工业化对粮食发展具有先促进、后制约、再促进的作用,但再次促进的关键是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政策和宏观调控对粮食进行保护和支持。(3)在方法上,突出运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多角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逐层深入分析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显示出详实性特色。同时,用广东省的典型实证研究,来检验本文要研究的命题。

聂迎利[8](2009)在《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奶类营养丰富,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奶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奶类由特供专供品过渡到凭票供应,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进入广大城乡居民的家庭,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2004年之后,作为我国奶类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的奶类消费增长趋缓,甚至出现徘徊;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不力,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需求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历程和现阶段消费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以这些因素为基础变量,对城乡居民奶类消费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整体提高,并成为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物,但平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城镇居民奶类消费量增长趋缓,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从消费品种来看,城镇居民偏重于液态奶,而农村居民偏重于奶粉。②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与人均收入呈显着的正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其奶类消费支出也相对较高;奶类是城乡居民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的动物性食物。③在现有消费情况下,奶类价格对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人群主要为婴幼儿,产品主要为奶粉,因此奶类价格对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影响不大。④人均GDP的持续增长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会拉动奶类消费的增长。⑤市场条件、饮食习惯等也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⑥聚类分析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服从四类格局,农村居民服从三类格局。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奶类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奶类消费行为调查以及“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消费者对质量安全事件认知的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消费者对牛奶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乳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对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信任度更高;城镇居民奶类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更加趋向平衡,奶类已经成为普惠性食品;消费者对牛奶的营养价值已有了较多的认识,并已形成初步的科学饮奶知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08~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需求和原奶供给进行了预测,通过供需平衡分析,得出了2020年前,我国原奶供给将大于需求的结论。因此,从政府层面、乳品加工企业层面和奶牛养殖业层面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对策建议。

陈劲松[9](2009)在《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文中认为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主要表现是:主要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连续5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趋于回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加;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农村消费升温;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生产收益下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困难、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大以及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等问题。展望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仍将保持发展的势头。

刘源[10](2008)在《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不伴随着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经济差别依然较大。我国城镇化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水平还很低,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将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非农化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继我国东、西部开发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深受鼓舞。河南省是中部六省中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收入低、第一产业比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量大。中国的经济特征在河南体现得最为突出,鉴于河南的省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理论上、技术上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特点、转移动力、正负效应、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做好了,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相似的中西部省份,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文共由九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测了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有关劳动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重点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作了简单介绍,并对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经验进行了评述。本章还介绍了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介绍。第四章分析了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劳动力现状,介绍了河南社会经济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章还调研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尤其对失地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失地农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被动转移”的观点。本章还科学预测了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五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政策环境、市场因素和农村劳动力个人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从提出的可能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10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因素相关分析和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负相关因素,为下一步提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第六章提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指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第七章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个案研究。本文研究总结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模式:“信阳模式”、“品牌模式”和河南乡村“工业化模式”等。第八章根据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经验和启示,充分考虑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构建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指出构建模式的四大体系,提出了搞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策略中提出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境外劳务输出等措施推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合理转移;消除制度性障碍,在推动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公平;科学提倡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第九章对本论文作了简短的总结。研究发现:1、尽管河南每年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因此转移任务仍然很艰巨。2、河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和居住地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多的是季节性的人口流动。身份的“转”和居住地的“移”都因诸多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3、失地农民,尤其是远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该更受关注。4、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多以自发性转移,以血缘、地缘关系沟通转移信息。5、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6、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7、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建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平还须努力。8、中央对农业的免税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不大。9、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还存在,如土地流转制度等。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渐减弱,但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转变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文的创新之处:1、借助新古典主义理论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理论和统计学工具,对河南省这一地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建议,为中西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2、阐明在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农村劳动力中的特殊成分——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引出农村劳动力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观点。4、构建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模式。

二、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1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研究
        2.简短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一)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及治理体制变迁
        1.农村社区治理体制
        2.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
    (二)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探讨及其局限性
        1.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争论及其局限性
        2.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其局限性
    (三)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考察维度及体制变迁的制度变迁理论运用
        1.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考察维度
        2.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
    小结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发展历程及变迁特征
    (一)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
        1.领导体制:“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
        2.管理体制:“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小组”的准行政管理体制
        3.服务体制:“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服务体制
        4.自治体制:“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两层自治体制
    (二)农村新社区建设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
        1.领导体制:“乡镇党委-社区党总支-自然村、单位、功能党支部”全覆盖的党组织体制
        2.管理体制:“乡镇政府-社区委员会-村组(网格)”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3.服务体制:“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村庄便民服务站、多元主体参与”的服务体制
        4.自治体制:“社区委员会-自然村(网格)-微格”的社区自治体制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特征
        1.在党的领导上基层整合能力不断提高
        2.在权力关系上强调社会放权来形成共治局面
        3.在治理方式上注重强化服务中实现社会有效治理
    小结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动力及内在机理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动力
        1.政党层面:党的政权建设现代化扩展所要求
        2.政府层面: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对构建高效治理体制的需求
        3.社会层面:新的社会力量寻求体制参与空间来实现利益保障与发展
        4.个体层面: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需求最大化对开放体制的建构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机理
        1.党组织基于社会结构变化进行的战略调整
        2.国家基于社会快速发展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内部调整
        3.社会发展中新兴力量所提出的治理变革需求
    小结
四、合作型制度变迁: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新模式
    (一)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新阐释
        1.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既有“制度变迁”解释模式及其不足
        2.合作型制度变迁:当代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新的阐释视角
    (二)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合作型制度变迁的不足之处
        1.合作中行政权力仍处于强势主导地位
        2.国家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协同机制的缺乏
        3.合作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清及权责关系不匹配
    小结
五、新时代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发展方向展望
    (一)权力关系上:构建政治权力主导下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经济权力互促的权力关系
    (二)主体关系上: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性体制
    (三)职责分配上:创建“政社分开、多元主体分工有序”的治理体制
    (四)机制保障上:建立不同治理主体参与性、协同性、协商性的社会化合作机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县域的诠释
        1.2.2 普惠金融概念界定
        1.2.3 普惠金融与政策性金融
        1.2.4 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贡献与不足
        1.4.1 主要贡献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金融排斥理论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1.3 低收入与贫困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度
        2.2.2 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2.2.3 普惠金融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3.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1.2 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偏误
    3.2 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
        3.2.1 国内外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3.2.2 县域普惠金融指数构建
    3.3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3.3.1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直接路径
        3.3.2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间接路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域农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类型的识别
        4.1.1 数据来源及调查设计
        4.1.2 金融排斥类型的识别
    4.2 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4.2.2 基于总体样本的分析
        4.2.3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分析
        4.2.4 基于不同县域层次的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与空间效应
    5.1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理论模型的推导
    5.2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
        5.2.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2 内生性检验及分层比较的设计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2.4 稳健性检验
    5.3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
        5.3.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5.3.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制检验
    6.1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6.2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调节效应
        6.2.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6.2.2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调节效应分析
        6.2.3 不同县域层次的分层对比分析
    6.3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中介效应
        6.3.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及检验程序
        6.3.2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
        6.3.3 不同县域层次的分层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2.5 现有研究述评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检验
        4.4.3 分析结果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5.1.1 内部动力
        5.1.2 外部动力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9.2 政策建议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4)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
        1.3.1 论文技术路线图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文献综述
    2.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2 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局部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4.1 劳动力CGE模型的研究进展
        2.4.2 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1 我国农民工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3.1.1 农民工转移的阶段性划分
        3.1.2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转移的新特征
        3.1.3 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转移的趋势分析
    3.2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
        3.2.1 户籍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
        3.2.2 农民工市民化静态水平
        3.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水平
    3.3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思路与路径设计
        3.3.1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思路
        3.3.2 农民工市民化路径设计
    3.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4.1 劳动力总供给增速下降,青壮年农民工转移增速小幅上升
        3.4.2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逐步破解,非制度性分割趋于强化
        3.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将日益增大
        3.4.4 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人口质量红利将改变劳动力转移矩阵
    3.5 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4.1 CHINAGEM模型简介
        4.1.1 CHINAGEM模型基础数据结构
        4.1.2 CHINAGEM模型中的行业部门划分
        4.1.3 闭合规则
        4.1.4 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的更新
    4.2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模拟基线设计
        4.2.1 模拟基线与闭合条件的设置
        4.2.2 行为方程主要弹性的设置
        4.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历史模拟基线
        4.2.4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预测模拟基线
    4.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构建
        4.3.1 生产模块
        4.3.2 居民收入模块
        4.3.3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职业依赖”特征的多元劳动力供给模块
        4.3.4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有效劳动力的影响方程
        4.3.5 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空缺—匹配动态机制
        4.3.6 考虑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
        4.3.7 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滞后调整机制
        4.3.8 资本积累的动态跨期链接机制
        4.3.9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户籍侧改革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政策模拟场景
        5.1.1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政策的模拟场景设计
        5.1.2 闭合设置
    5.2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结果及分析
        5.2.1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模拟
        5.2.2 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机制影响路径图
        5.2.3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政策效应
        5.2.4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5.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路径转变
        5.3.2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场景设计
        5.3.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效果
    5.4 小结
第6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6.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6.2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设置
        6.2.1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
        6.2.2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
    6.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果分析
        6.3.1 劳动力市场结构效应分析
        6.3.2 资本要素效应分析
        6.3.3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6.3.4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1949-2016年中国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
附录C 全国各省户籍制度改革细则

(5)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粮食安全新形势
        1.1.1 粮食生产资源过度消耗,种植意愿不断减弱
        1.1.2 粮食需求数量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1.1.3 粮食国内价格赶超国际,全球影响不断加深
        1.1.4 粮食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国内重视不断加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粮食生产的安全研究
        1.2.2 粮食消费的安全研究
        1.2.3 粮食贸易的安全研究
        1.2.4 粮食政策的安全研究
        1.2.5 文献评论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粮食安全理论界定
    2.1 粮食概念的界定
        2.1.1 FAO粮食界定
        2.1.2 他国粮食界定
        2.1.3 我国粮食内涵
        2.1.4 大粮食的界定
    2.2 粮食安全概念演变
    2.3 粮食安全层次划分
        2.3.1 国际粮食安全
        2.3.2 国家粮食安全
        2.3.3 家庭粮食安全
        2.3.4 居民粮食安全
    2.4 粮食安全目标定位
第三章 粮食生产的成本分析
    3.1 粮食成本内涵与构成
        3.1.1 成本内涵分析
        3.1.2 现金成本与总成本
        3.1.3 机会成本
        3.1.4 三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3.2 物质服务费用分析
        3.2.1 生产资料分析
        3.2.2 直接费用分析
        3.2.3 间接费用分析
    3.3 土地成本分析
        3.3.1 水稻的土地成本分析
        3.3.2 小麦的土地成本分析
        3.3.3 玉米的土地成本分析
        3.3.4 粮食的土地平均成本分析
    3.4 人工成本分析
        3.4.1 费用成本分析
        3.4.2 时间成本分析
    3.5 成本收益分析
        3.5.1 水稻成本收益分析
        3.5.2 小麦成本收益分析
        3.5.3 玉米成本收益分析
        3.5.4 粮食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粮食生产的安全分析
    4.1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特征分析
        4.1.1 总量特征分析
        4.1.2 结构特征分析
        4.1.3 分布特征分析
    4.2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4.2.1 粮食产量波动指数分析
        4.2.2 粮食产量波动国际比较
        4.2.3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划分
        4.2.4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成因
    4.3 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1 粮食生产区域地位变化分析
        4.3.2 粮食产量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3 粮食面积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4 粮食单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4 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区域分析
        4.4.1 粮食生产能力指数分析
        4.4.2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4.3 效率规模优势对比分析
        4.4.4 粮食生产优势变动分析
第五章 粮食消费的安全分析
    5.1 粮食消费面临的新形势
        5.1.1 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5.1.2 人口面临持续低速增长,城镇化率稳步推进
        5.1.3 食物消费结构深刻变革,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5.1.4 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增多,营养不良得到重视
    5.2 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分析
        5.2.1 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5.2.2 口粮消费趋于稳定
        5.2.3 食物消费更加合理
        5.2.4 营养状况不断提升
    5.3 基于合理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量分析
        5.3.1 口粮需求水平分析
        5.3.2 饲料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3.3 工业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3.4 种子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4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需求展望
        5.4.1 人均粮食需求水平展望
        5.4.2 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展望
        5.4.3 营养目标下的粮食展望
        5.4.4 粮食需求目标展望对比
第六章 粮食贸易的安全分析
    6.1 国际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6.1.1 世界谷物贸易量分析
        6.1.2 世界稻谷、小麦和玉米贸易量变动分析
        6.1.3 世界谷物进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6.1.4 世界谷物出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6.2 我国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6.2.1 我国粮食贸易总量特征
        6.2.3 我国粮食贸易结构特征
    6.3 中国粮食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6.3.1 中国粮食贸易量占世界比重
        6.3.2 中国粮食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6.3.3 中国粮食贸易依存度分析
        6.3.4 中国粮食国际比较竞争分析
第七章 粮食安全的战略分析
    7.1 粮食安全的现状解析
        7.1.1 粮食生产格局改变增产动力不足
        7.1.2 基于营养标准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7.1.3 种粮成本攀升比较效益不断下降
        7.1.4 内外价差助推谷物进口增长迅速
    7.2 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
        7.2.1 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提高粮农收入
        7.2.2 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
        7.2.3 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
        7.2.4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
        7.2.5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7.2.6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
        7.2.7 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7.2.8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论文创新
第二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文献综述
    2.1 城乡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1.1 国外学术界对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1.2 国内学术界对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现有研究的评价及本文的视角
第三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理论研究
    3.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涵
        3.1.1 城乡相关概念界定
        3.1.2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3.1.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含义
        3.1.4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容
        3.1.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征
    3.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性质
    3.3 中国城乡一体化阶段总体划分
第四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的前提
    4.1 中国二元结构的发展轨迹
        4.1.1 中国二元结构的内涵
        4.1.2 中国二元结构的特征
        4.1.3 中国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
        4.1.4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表现
    4.2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历史回顾
        4.2.1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提出过程
        4.2.2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背景
        4.2.3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4.2.4 对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评价
第五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的过程及发展趋势
    5.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提出过程
    5.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提出背景
    5.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实依据
    5.4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地位
    5.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作用
    5.6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5.6.1 对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5.6.2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六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6.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动力
        6.1.1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部发展动力
        6.1.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外部发展动力
        6.1.3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力
    6.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6.2.1 经济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制约
        6.2.2 缺乏制度的创新性造成的制约
        6.2.3 工业化和城镇化管理水平低造成的制约
        6.2.4 生活方式能否适应造成的制约
    6.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一般规律
        6.3.1 市场内生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
        6.3.2 政府外生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
    6.4 中国各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4.1 东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4.2 中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4.3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测评
        6.5.1 数据来源
        6.5.2 主要分析法步骤
        6.5.3 评价计算及结果
    6.6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综合评价结果
        6.6.1 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差异分析
        6.6.2 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差异分析
        6.6.3 城乡环境一体化水平差异分析
    6.7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类型划分
第七章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7.1 城乡发展一体化下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
    7.2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土地制度创新
    7.3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7.4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教育制度创新
    7.5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诠释
        1.2.1 粮食安全的界定
        1.2.2 工业化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与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回顾
        1.3.2 文献综合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有关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与农业及粮食关系的重要论述
        2.1.1 粮食是工业部门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1.2 资本主义把工业和农业分割开来,但二者必将在新的基础上结合
        2.1.3 工农、城乡分割和对立阻碍经济发展,应逐步消除
    2.2 张培刚关于工业化与粮食关系的理论
    2.3 速水佑次郎关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食物与农业问题的分析
    2.4 粮食属性的相关理论
    2.5 粮食供求平衡理论
    2.6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7 区域经济理论
    2.8 理论启示和运用
        2.8.1 理论启示
        2.8.2 理论运用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
    3.1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历史回顾
        3.1.1 工业化起步阶段:"以农哺工"掠夺了大量粮食剩余
        3.1.2 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互补"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
        3.1.3 工业化中期:"以工哺农"从多方面促进粮食安全
    3.2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3.2.2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现状分析
        3.2.3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未来形势判断
        3.3.1 对我国未来10—30年工业化发展状况的预测
        3.3.2 对我国未来10—30年粮食需求的预测和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的影响
    4.1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影响的总体情况分析
    4.2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影响的具体分析
        4.2.1 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对粮食消费的影响
        4.2.2 城镇居民数量增加和膳食结构改善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4.2.3 工业用粮是粮食消费新的增长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5.1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历史回顾
    5.2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主要表现
        5.2.1 粮食播种面积因占用耕地而受到限制
        5.2.2 化肥投入使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同时增加
        5.2.3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但使用条件不成熟
        5.2.4 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低下
    5.3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指标选择
        5.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整理
        5.3.3 运算与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对区域粮食安全影响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及粮食安全形势判断
        6.2.1 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
        6.2.2 不同区域工业化水平与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6.3 工业化对不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6.3.1 工业化发展占用资源并阻碍粮食生产
        6.3.2 粮食主产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阻碍了粮食生产发展
        6.3.3 "地区利益剪刀差"阻碍了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
    6.4 工业化对典型地区—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影响
        6.4.1 广东省工业化发展的概况
        6.4.2 广东省工业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情况分析
        6.4.3 在工业化进程中广东省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政策建议
        7.1.1 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7.1.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转化率
        7.1.3 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
        7.1.4 多渠道发展生物质能源
        7.1.5 科学规划,缓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紧张的矛盾
        7.1.6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7.1.7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7.1.8 加快提升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程度
        7.1.9 建立健全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
        7.1.10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7.2 研究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1.2.1 有关中国奶类消费状况的研究
        1.2.2 影响奶类消费因素的研究
        1.2.3 有关奶类供求预测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奶类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
    2.1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奶类的消费
    2.2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奶类的消费
        2.2.1 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供品和凭票供应阶段
        2.2.2 市场经济初期放开供应阶段
        2.2.3 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量快速增长阶段
    2.3 现阶段我国奶类消费的总体特征
        2.3.1 奶类消费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2.3.2 城乡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3.3 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奶类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
        2.3.4 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在动物性食物中所占比重偏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奶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经济因素
        3.1.1 人口
        3.1.2 人均GDP
        3.1.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3.1.4 膳食结构
        3.1.5 城镇化率
    3.2 市场因素
        3.2.1 价格
        3.2.2 市场条件
        3.2.3 乳制品进口
    3.3 饮食传统和习惯
        3.3.1 以谷类为基础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提升
        3.3.2 传统饮奶习惯使牧区居民奶类消费水平较高
        3.3.3 饮食习惯的区域性使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具有有不同的奶类消费偏好
    3.4 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3.4.1 聚类分析
        3.4.2 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3.4.3 农村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类消费行为典型调查分析
    4.1 背景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4.2.2 奶类消费习惯和行为分析
    4.3 主要发现及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乳品质量安全事件认知的典型调查分析
    5.1 背景
    5.2 调查结果分析
        5.2.1 对“有问题的液态奶”的认知
        5.2.2 对政府处理措施的态度
        5.2.3 消费者品类转换分析
        5.2.4 消费者品牌转换分析
    5.3 主要发现及结论
        5.3.1 消费者对奶类质量安全事件越来越关注
        5.3.2 政府处理奶类质量安全事件的态度和措施对消费者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5.3.3 消费者不断转换品类和品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奶类消费需求与供给预测分析
    6.1 奶类总需求预测
        6.1.1 人均消费量预测
        6.1.2 总需求量预测
    6.2 奶类供给预测
        6.2.1 方案一:灰色预测模型
        6.2.2 方案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6.2.3 确定的原奶总产量预测值
    6.3 奶类供需平衡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高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水平的对策分析
    7.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增加奶类消费的基础
    7.2 加大科学饮奶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科学消费
    7.3 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和推广力度
    7.4 加强监管,建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保证乳品的质量安全
    7.5 乳品加工企业要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7.6 规模化实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8.1.2 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重要因素
        8.1.3 膳食结构的改善将促进奶类消费的增长
        8.1.4 价格对城乡居民奶类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
        8.1.5 人口数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
        8.1.6 人均GDP 的持续增长将拉动奶类消费的增长
        8.1.7 市场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
        8.1.8 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服从四类格局,农村居民奶类消费服从三类格局
        8.1.9 消费者科学饮奶知识普遍增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饮奶习惯
        8.1.10 消费者对奶类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质量安全事件会对奶类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8.1.11 我国奶类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大于需求
        8.1.12 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必须采取全方位、切实有效的措施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8年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一)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但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影响农业生产收益
    (二) 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 价格大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但一些农产品需求不振, 食品质量安全仍然困扰消费
    (三) 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长;但农产品贸易逆差急剧扩大
    (四) 乡镇企业仍然维持两位数增长, 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乡镇企业增速下滑, 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加大
    (五) 农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农村消费升温;但城乡收入差距仍未缩小
二、农村政策、农村改革和农村社会发展
    (一) 对“三农”的投入继续加大并达到新高;但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仍未改观
    (二) 不断拓展惠农支农政策的领域并取得明显实效;但政策目标应着眼长远
    (三)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但“亮点”或“突破”不多
    (四) 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 社会更加和谐;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三、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展望
    (一)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二) 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态势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2. 农产品供应充足, 但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3. 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长, 但出口难度增加, 进出口逆差可能缩小。
        4.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5. 农民收入继续增加。
        6. 农村改革进一步推进。

(10)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劳动力
        1.4.2 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
        1.4.3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1.4.4 农村劳动力转移
    1.5 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与局限性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1.6 小结
2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2.1.1 “推力—拉力”理论
        2.1.2 刘易斯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3 拉尼斯—费景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4 乔根森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5 托达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6 其他有影响的理论
        2.1.7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2.2.1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综述
        2.2.2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评述
    2.3 小结
3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3.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3.1.1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与新特点
        3.1.2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1.3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1.4 德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 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与经验
        3.2.1 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2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3 拉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3.3 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借鉴和启示的综合评述
    3.4 国内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4.1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4.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4.4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4.5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存在问题
        3.4.6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经验借鉴
        3.4.7 地方实践模式
    3.5 小结
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河南省社会经济状况
    4.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4.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阶段
        4.2.2 河南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4.2.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及分布
        4.2.4 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
    4.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4.3.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4.3.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层次特点
        4.3.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4.3.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特点
    4.4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及预测
        4.4.1 估算方法的选择
        4.4.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结果
    4.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分析
        4.5.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情况
        4.5.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4.6 被动转移的特殊群体――河南省失地农民现状调查
        4.6.1 失地农民问题不容忽视
        4.6.2 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调查
    4.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7.1 河南省城(镇)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4.7.2 河南省工业化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还不发达
        4.7.3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难度加大
        4.7.4 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令人忧虑
        4.7.5 农村转移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训率低、就业能力差
        4.7.6 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
        4.7.7 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很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现
    4.8 小结
5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5.1.1 政策性因素
        5.1.2 市场性因素
        5.1.3 个人禀赋因素
        5.1.4 管理性因素
        5.1.5 技术因素
    5.2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3 小结
6 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互作用
    6.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4 做好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6.4.1 劳动力转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6.4.2 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6.5 小结
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
    7.1 信阳模式
        7.1.1 信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7.1.2 信阳经验
        7.1.3 信阳固始模式实例分析
    7.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品牌模式”
        7.2.1 “林州建筑”品牌模式
        7.2.2 “长垣厨师”品牌模式
    7.3 “农村工业化”模式
    7.4 小结
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构建、策略和建议
    8.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
        8.1.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说明
    8.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
        8.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动策略
        8.2.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策略
    8.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8.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8.3.2 消除制度性障碍,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通道
        8.3.3 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8.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权益
        8.3.5 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
        8.3.6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8.3.7 优生优育,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量
    8.4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失地农民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1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研究[D]. 辛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 朱一鸣. 辽宁大学, 2020(01)
  • [3]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D]. 吴琦. 湖南大学, 2017(06)
  • [5]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D]. 王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6]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D]. 倪楠. 西北大学, 2013(05)
  • [7]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曾靖.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8]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D]. 聂迎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1)
  • [9]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J]. 陈劲松.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2)
  • [10]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刘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