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安徽省肿瘤医院省立医院西区,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常规行恶性淋巴瘤化疗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近期疗效为(63.16%)显著高于对照组(47.39%),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84%)显著低于对照组(60.53%),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患者均经治疗后好转。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63%),组间差异p<0.05。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中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举措,可有效提升患儿临床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风险,且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护理;观察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结/淋巴组织产生的恶性实体瘤,恶性程度较高,恶病质表现,死亡率较高,患儿存活时间较长。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高,6~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多数患儿需化疗治疗,但临床疗效不够理想。儿童恶性淋巴瘤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需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1,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儿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为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行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纳入标准:14岁以下儿童恶性淋巴瘤;按照WHO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学治疗;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功能异常者,化疗药物治疗禁忌症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等。观察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14±4.01岁,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8例(首发位置:21例左颈部淋巴结,10例右颈部淋巴结,7例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首发位置:5例颈部淋巴结,4例纵隔,4例腹腔,2例腋下,2例腹股沟,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14±4.09岁,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9例(首发位置:20例左颈部淋巴结,10例右颈部淋巴结,7例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首发位置:4例颈部淋巴结,4例纵隔,4例腹腔,2例腋下,2例腹股沟,其他2例)。两组患儿在病理组织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常规行恶性淋巴瘤化疗护理:化疗前准备、静脉通道护理,健康指导等,: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心理护理干预

化疗给患儿带来了身心痛苦,多数患儿存在抵触情绪,因而应尽早开展心理护理,避免患儿从心理上畏惧、抵触治疗。化疗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接触,了解患儿性格特点,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儿信任医护人员,避免发生哭闹、拒绝治疗等抵触行为。年龄较小的幼儿,可采用轻轻呼唤、抚摸、拍背等方式安抚患儿,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适当讲解说明,采用鼓励和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使患儿保持安静,积极配合治疗。

1.2.2.2临床症状护理

恶性淋巴瘤恶性程度较高,对于患儿机体摧残较为严重,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乏力、消瘦、发热、盗汗、肝脾肿大等症状,应按医嘱及时给予解热镇痛、保肝健脾等对症治疗药物。同时,考虑到患儿出汗较多,应提醒家属多次少量给患儿饮水,增加饮水量,避免发生脱水。发热较高的患儿,应在药物降温基础上,采用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患儿感染风险较高,应做好口腔、会阴及肛周等护理,同时注意及时为患儿更换汗湿的衣物,保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

1.2.2.3优化营养干预

化疗期间,患儿机体代谢率升高,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但是患儿化疗后食欲下降,因而极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故应该增加患儿营养素摄入量。指导家属为患儿准备提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经常变化食物花样,选择患儿喜欢的食物,增加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摄入量,保证患儿营养供给。

1.2.2.4不良反应干预措施

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应尽早开始预防,化疗前给予恩丹西酮联合维生素B6静脉滴注,预防恶心呕吐反应;对于出现恶心呕吐者,应给予止吐药物,改善患儿食欲,增加营养干预,提高患儿化疗的耐受力[3]。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血象,及早发现骨髓抑制情况,积极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必要时输注成分血,必要时暂停化疗,纠正白细胞过低后再进行化疗治疗。观察患儿口腔黏膜情况,进食后严格漱口,定时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发生口腔溃疡,发生溃疡者应立即局部用药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比较

采用WHO推荐的RECIST(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4]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最大垂直直径乘积(体积)较治疗前50%以上,维持4周以上;稳定(NC):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少<49%,或增大25%;进展(P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增大26%以上。临床近期有效率=(CR+PR)/样本数×100.0%。

1.3.2临床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两组患儿化疗期间各方面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记录两组患儿转归。

1.3.3护理满意度调查

本院自拟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化疗护理、护理技能、心理干预、不良反应护理、健康指导等,评分0-100分,护理满意度与评分呈正相关性,

该问卷预调查显示,Cronbachα系数是0.82,该问卷效信度良好。评分86-100分满意,评分71~85为基本满意,评分60-70分为一般,评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由专职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填写该问卷,由2名专职护理人员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两组均无效问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的录入,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63.16%)高于对照组(4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6,P=0.031)。观察组患儿完全缓解率(15.79%)高于对照组(10.50%),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P=0.928)。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63%),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儿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84%)显著低于对照组(60.53%),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患者均经治疗后好转。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口腔溃疡以及药物外渗方面,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讨论

儿童恶性淋巴瘤起源于免疫系统,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最为常见,且伴有贫血、发热和恶病质等全身性症状,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多[5,6]。同时,考虑到多数患儿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化疗治疗痛苦大,患儿抵触情绪强,因而需更加细化、完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化疗效果[7-9]。

考虑到长期化疗和疾病对恶性淋巴瘤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的负性影响较大,我院积极总结化疗护理经验,编制了多种临床护理措施,旨在改善患儿临床疗效,并减轻患儿治疗痛苦。本次研究对个体化护理模式临床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近期疗效为(63.16%)显著高于对照组(47.39%),可知该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保证了患儿化疗顺利进行,降低了临床护理风险。同时,本院在个体化护理模式中强化了不良反应干预措施,实践对比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84%)显著低于对照组(60.53%),组间差异p<0.05,提示该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于防控化疗不良反应风险较为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同时,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63%),组间差异p<0.05,可知患儿及家属对于该护理模式接受度较高,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恶性淋巴瘤患儿年龄较小,在表达能力、情绪/行为控制能力方面较为有限,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关心和观察,了解患儿的需求,同时建议尽早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避免化疗后期患儿出现严重抵触情绪,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也要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采用抚摸、拍背、鼓励、看动画片等方式安抚患儿,避免患儿情绪波动而影响治疗,或加重不良反应风险。此外,应做好临床症状监测与护理,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导致的痛苦,做好口腔、会阴及肛周等相关护理,优化营养干预和不良反应干预,进一步降低化疗期价护理风险[10]。

综上所述,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中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举措,可有效提升患儿临床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风险,且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燕,王瑾,杨楠,等.基于培门冬酶的化疗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12(02):405-410.

[2]马晓娟,卢娜.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23):206-207.

[3]冯羽飞.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0(07):93-95.

[4]王怀素.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急性儿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的意义[J].吉林医学,2015,9(13):2849-2851.

[5]唐惠,张竹,刘华秋.优质护理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8):217.

[6]杨玲.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46例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5,10(23):2307-2308.

[7]余本英.护理干预对30例恶性淋巴瘤患儿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4,12(05):1243-1245.

[8]仲菊,赵桂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15):171+174.

[9]陈秀华,唐美玲,陆平.急性毒性反应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中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7(02):23-25.

[10]陈素红,柯娜,刘杏仙,等.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7(13):71-73.

标签:;  ;  ;  

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