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域论文-任建业

中国近海海域论文-任建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近海海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南海,走滑拉分作用

中国近海海域论文文献综述

任建业[1](2018)在《中国近海海域新生代成盆动力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渤海湾、东海和南海等10多个新生代富油气沉积盆地,其发育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的异同需要在统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下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海域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积累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详细解释和分析了渤海、东海和南海叁大海域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进一步明确了渤海湾盆地斜向拉分盆地的演化阶段,证实了区域走滑断裂体系对盆地发育的重要控制作用;在东海陆架盆地划分出弧后前陆盆地的演化阶段,认识到区域挤压作用对该盆地的演化过程的重要性;在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了大型拆离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拆离盆地,提出大型拆离断层作用是地壳薄化、地幔剥露和陆缘深水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机制.研究揭示出中国近海海域盆地新生代期间在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期间分布全区的均一断陷作用之后,从晚始新世开始进入到区域构造的差异性演化阶段,其中渤海湾盆地进入斜向走滑拉分阶段,并持续到渐新世末期,随后是中新世的热沉降和上新世以来的加速沉降过程;东海陆架盆地则进入长期的弧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直到上新世开始才进入区域性的沉降过程;而南海则持续伸展形成深水拆离盆地,并最终在渐新世初期(32 Ma)发生岩石圈裂解,南海洋盆开始扩张,陆缘则进入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区域板块运动学分析表明,晚始新世发生的全球板块运动重组事件导致了中国近海海域盆地构造的差异性演化.该事件发生之前,中国东部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构建的"双板块"动力体制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退作用导致了陆缘弧后伸展,形成了广布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盆岭式断陷盆地系.该事件之后,中国大陆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等构建的"多板块体制"之下,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转变、古南海的俯冲碰撞、菲律宾海板块的楔入及其与太平洋板块向西运移俯冲等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板块运动过程和多期次的运动重组事件导致了中国海域盆地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构造演化过程的差异性.海域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本文的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海域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的认识,而且对于该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田成静,李明坤[2](2016)在《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及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极倒转具有全球同步变化的特征,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建立海洋及海岸带沉积物的定年。近年来发展起来具有全球一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PSV)曲线,为短时间尺度的沉积物定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和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广泛,对基本年代框架的厘定,以及与年代学相关的不同区域间的沉积速率对比、珊瑚礁生长与发育和海底扩张时间的确定等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沉积间断识别,可能存在的还原成岩作用对磁性矿物的溶解等。(本文来源于《南海地质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袁立明[3](2018)在《中国近海治污再出重拳 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详解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海洋局近期印发了《关于率先在渤海等重点海域建立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配套印发《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推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率先在渤海等污染问题突出、前期工作基础较好以及开展"湾长制"试点的重点海域,率先建立实施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在全国沿海全面实施。(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8年02期)

许军,桑金,刘雷[4](2017)在《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与blending同化法,采用逐步同化卫星测高沿迹分析结果、中期验潮站成果与长期验潮站成果的方式,构建了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1'×1'的13个主要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精度评估表明11个主要分潮(天文分潮与浅水分潮)的总体综合预报误差RSS优于9.7cm。分辨率及在中国沿海的精度都优于全球模型。(本文来源于《海洋测绘》期刊2017年06期)

王娉[5](2017)在《预报海域由南海拓展到中国近海和印尼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一项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日前通过专家验收。由海洋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魏泽勋研究员牵头的“南海及周边海域风浪流耦合同化精细化数值预报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制成功,将预报海(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7-08-27)

鲁晶晶[6](2017)在《中国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分别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桑沟湾四个近海海域开展共14个航次,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荧光标记颗粒示踪法,现场调查各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对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摄食,并结合实验室内获得的微型鞭毛虫排氨率与摄食率的估算模型,对中国近海海域海区微型鞭毛虫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做了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2009年7月(夏季)、2010年1月(冬季)、2010年10月(秋季)和2011年4月(春季),南海北部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2.19-10.42 cells HNF-1 h-1,H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34-16.65%(平均4.09%)。P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99-2.20 cells PNF-1 h-1,P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1-11.82%(平均1.26%)。微型鞭毛虫摄食异养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40-17.50%(平均5.34%)。(2)2009年7月(夏季)、2010年1月(冬季)、2010年10月(秋季)和2011年4月(春季),南海北部HNF对聚球藻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3-1.22 cells HNF-1 h-1,HNF摄食聚球藻的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1.25-9.82%(平均0.91%)。PNF对聚球藻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1-0.65 cells PNF-1 h-1,PNF摄食聚球藻的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2.58-7.53%(平均-0.33%)。微型鞭毛虫摄食聚球藻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3.09-17.35%(平均0.58%)。(3)2006年10月(秋季)、2007年3月(春季)和2009年3月(春季),黄海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2.43-9.54 cells HNF-1 h-1,H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6-36.39%(平均9.81%)。2009年的非沉降性水华中HNF摄食过程中再生的氮营养盐对海区营养盐的贡献远高于2007年的沉降性水华。(4)2013年5月(春季)、2013年8月(夏季)和2013年10月(秋季),东海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36-36.79 cells HNF-1 h-1,H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169.94%(平均13.55%)。P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25-43.60 cells PNF-1 h-1 P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37.17%(平均3.01%)。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03-207.10%(平均 16.56%)。(5)2011年4月(春季)、2011年8月(夏季)、2011年10月(秋季)和2012年1月(冬季),桑沟湾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27-16.91 cells HNF-1 h-1,HNF摄食异养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01-20.51%(平均3.54%)。不同季节P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3-32.53 cells PNF-1 h-1,PNF摄食异养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111.51%(平均13.19%)。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001-132.03%(平均16.72%)。(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6-30)

马朝阳,齐树亭,李斯,李亮,宋兵魁[7](2016)在《中国近海海域石油烃类污染及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近几年我国近海海域的石油烃类污染情况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简述了目前用于处理石油污染的一些理化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生物降解是目前最为彻底,最为经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有效措施;并分析了石油降解菌在降解石油烃时的策略,其主要的限制因素、降解步骤以及降解过程中参与反应的主要作用的酶。分析得出,单一性的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低于多种微生物协作的效率,但海洋微生物群落复杂,分离困难,可以直接从基因层面出发,分析控制降解的限制性基因,并为处理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指出新方向。(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6年S2期)

[8](2016)在《中国东海近海海域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一文中研究指出该图(成像时间2014年12月20日)为中国东海近海海域高分一号卫星影像(16m分辨率)。图中蓝色的海域中有许多规则形状的黑色矩形或多边形为筏式吊养或网箱海洋养殖。(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李小月[9](2016)在《中国近海典型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岸海域以及河口地区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也是高密度人口的聚集地和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区域。本文以辽东湾、黄河口、青岛近岸、长江口、珠江口及海南近岸6个典型海域沉积物重金属(As、Cd、Cr、Cu、Pb、Zn和Hg)数据为基础,绘制分布图,系统地分析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重点研究了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各典型海域的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规律明显,具有以下特征:(1)辽东湾海域沉积物中七种重金属在葫芦岛附近海域含量较高,呈现的趋势为由近岸向远岸递减。(2)黄河口沉积物重金属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两个淤积中心处以及近岸海域,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3)青岛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基本上分为3类:第一类为Cr、Cu、Zn,高值区主要呈条带状或舌状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第二类为As、Cd、Pb,崂山东南部海域为其高值区的主要分布区;第叁类为Hg,高值区集中在胶州湾北部。(4)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河道以及叁角洲区域,南部海域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北部海域的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5)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珠江口八大口门附近的海域以及澳门东北部海域,重金属Zn、Cr、Cu和Cd总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6)海南近岸沉积物重金属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岛西部及琼州海峡区域。对比结果显示: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u、Pb和Zn的含量均值在珠江口海域最高,海南近岸海域最低;沉积物重金属Cd和Hg的含量均值在辽东湾海域最高,海南近岸海域最低。2.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主要包含粒度控制因素、陆源控制因素、气候控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控制因素。(1)与Al2O3(Al2O3的高低反映沉积物中黏土组成的状态)表现出强相关的各研究海域的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各区域的粒度相对较细的区域的分布情况相一致,遵循“元素的粒度控制律”,粒度控制因素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2)通过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均值与中国大陆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均值做对比,发现黄河口、青岛近岸以及长江口海域的元素基本接近中国大陆相应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均值,与各研究区的母岩及矿产有关,受陆源控制因素的影响。(3)跨越不同气候带的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比对,沉积物重金属Cu、Zn和Hg从黄河口海域到珠江口海域(华北到华南)呈现递增的趋势。气候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相对稳定的元素不易迁移,在风化过程中得以保留富集,从华北到华南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是由于并没有在辽东湾海域到海南近岸海域表现出一个完整的递增趋势以及气候控制因素相关资料的缺乏,气候控制因素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探究。(4)人类活动是影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在辽东湾、珠江口区域影响显着。而青岛近岸出现As、Cd和Hg异常高值,也是与倾废区设置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6-06-01)

刘月[10](2015)在《中国近海各海域丙烯酸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于2012-2013年对中国近海各海域进行了丙烯酸(acrylic acid, AA)的分布研究,并对丙烯酸与相关物质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和二甲基硫(DMS)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各水文参数及叶绿素(Chl-a)与丙烯酸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各环境因素对丙烯酸分布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关于采样和保存方法的研究:为了优化丙烯酸的取样与保存方法,本实验初步研究了大体积过滤对丙烯酸样品浓度的影响,发现随过滤体积的增大,丙烯酸浓度会增大,因此样品采集应采用小体积过滤方法。另外,冷冻冷藏样品保存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冷冻会使样品丙烯酸浓度增加,因此样品应采用冷藏保存。(2)夏季对黄东海和南海的研究:于2013年7月对黄东海海域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丙烯酸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各水文参数及Chl-a对丙烯酸分布的影响。表层丙烯酸的浓度范围为5.8-712.9 (154.8) nmol L-1,且呈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分布,由于受到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南黄海的中部为丙烯酸和Chl-a的低值区。AA/Chl-a的比率范围为0.002-1.30(0.21) mol g-1,由于受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影响该比率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差异性,且与温度呈正相关性。表层海水中丙烯酸与DMSPd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于2013年7月调查了南海海域丙烯酸的浓度分布并分析了各参数对丙烯酸的影响。表层海水中,丙烯酸的浓度范围为0-60.0 (15.6) nmol L-1,丙烯酸的高值区大多出现在纬度较高的海域,与之前关于DMS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海洋中的DMS浓度随纬度而变化,高纬度的浓度较高而赤道地区的浓度较低。表层海水丙烯酸与DMS成正相关性,而与DMSPt及DMSPd却呈负相关性。对比南海四个垂直站位的分布图可以得到丙烯酸与Chl-a浓度的分布模式相类似,受透光层光照的限制,浓度最高值大都分布在上部水层中。(3)秋季对黄渤海和东海的研究:于2013年11月份对黄渤海的DMSP, DMS和丙烯酸进行了生物地球化学调查。表层DMSPt, DMSPd, DMS及丙烯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71 (1.07-122.50),6.60 (0.85-35.67),1.48 (0.53-5.32),42.2 (13.8-352.8) nmol L-1。DMSPd和丙烯酸的浓度与Chl-a的含量呈正相关,表明在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对控制DMSPd和丙烯酸的分布有重要的作用。此外,DMS和丙烯酸均与DMSPd的浓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表层海水中AA/(DMSP+AA)和DMS/AA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46%-98.58%(80.64%),0.36%-29.71%(7.62%)。DMSP, DMS和丙烯酸垂直分布的共同特点为,虽然每个站位最大浓度出现的深度不同,但是总体来说,较高浓度大都出现在靠近表层的水域。复杂的水文条件和陆地径流会影响DMSP, DMS及丙烯酸的空间分布。DMSPd的降解速率及DMS和丙烯酸的产生速率随海洋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分别于2012年10月和2013年10月对东海的丙烯酸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表层丙烯酸的浓度范围为1-525 (117) nmol L-1,沿岸水域的丙烯酸浓度明显比开放水域高,除了受陆源输入影响外,还因为这两个海区正处在闽浙沿岸较强的上升流中心。AA/Chl-a的比率由南向北逐渐减小,线性分析表明AA/Chl-a与温度存在正相关。丙烯酸与DMS是呈负相关的。四个断面分布体现了由北向南依次受到了长江冲淡水,黑潮水和台湾暖流的影响后丙烯酸的浓度分布特点。2013年表层丙烯酸的浓度范围为16.0-258.6 (83.3) nmol L-1,沿岸水域的浓度明显高于外海。在调查海域的东北部AA/Chl-a呈现由北向南,由近岸到远岸增大的趋势,东海西南部则由近岸向远岸逐渐增大。对丙烯酸和温度,盐度,Chl-a浓度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未发现显着相关性。(4)对胶州湾内外海水中DMSP的降解进行了春夏两个季节研究:对比湾外两个季节DMSP的降解速率常数及DMS和丙烯酸的产生常数,夏季叁者的速率常数均高于春季的。同理对湾内两季节进行对比,发现夏季DMSP的降解速率和DMS的产生速率均高于春季,而丙烯酸的产生速率低于春季,可能是因为夏季丙烯酸的降解速率也较快。并讨论了温度、酸度及粒度对DMSPd,DMS与丙烯酸生物生产和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助于DMSPd的降解及DMS和丙烯酸的产生;酸化和碱化海水均会促进DMSP的降解,而碱化促进作用更明显;过滤粒径越大,DMSPd浓度的下降趋势越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10)

中国近海海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磁极倒转具有全球同步变化的特征,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建立海洋及海岸带沉积物的定年。近年来发展起来具有全球一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PSV)曲线,为短时间尺度的沉积物定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和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广泛,对基本年代框架的厘定,以及与年代学相关的不同区域间的沉积速率对比、珊瑚礁生长与发育和海底扩张时间的确定等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沉积间断识别,可能存在的还原成岩作用对磁性矿物的溶解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近海海域论文参考文献

[1].任建业.中国近海海域新生代成盆动力机制分析[J].地球科学.2018

[2].田成静,李明坤.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及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与进展[J].南海地质研究.2016

[3].袁立明.中国近海治污再出重拳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详解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J].地球.2018

[4].许军,桑金,刘雷.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J].海洋测绘.2017

[5].王娉.预报海域由南海拓展到中国近海和印尼海[N].青岛日报.2017

[6].鲁晶晶.中国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D].厦门大学.2017

[7].马朝阳,齐树亭,李斯,李亮,宋兵魁.中国近海海域石油烃类污染及生物防治[J].应用化工.2016

[8]..中国东海近海海域高分一号卫星影像[J].卫星应用.2016

[9].李小月.中国近海典型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D].河北地质大学.2016

[10].刘月.中国近海各海域丙烯酸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标签:;  ;  ;  ;  

中国近海海域论文-任建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