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情感”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情感;中小学英语;衔接

作者简介:倪艳,任教于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2001年,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全面开设英语课程,使得英语学习有了新的起点。但几年下来,也出现了一些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上不衔接的问题。许多同行认为,如果不能解决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开设外语课不仅是徒劳的,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已有14个年头了,一直扎根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14年当中,笔者有5次教过七年级,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次教的七年级笔者都记忆犹新,感触颇深。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比较:

时间

学生认知水平

家长的重视程度

第一堂英语课的反应

适应情况

1995年

英语学习“零起点”

不清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第一次听英语感觉很好笑又好奇

慢慢才适应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

1997年

英语学习“零起点”

比较重视

感觉很好奇并产生兴趣

适应比较快

2000年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学过一年英语

比较重视

还有新鲜感并且有兴趣

适应能力较强

2003年

很多学生已在小学学过两年

很重视

感觉很平静,没有特别的兴趣

学生的适应能力有一定差异

2006年

大多数学生已学了三年英语

十分重视

没有新鲜感,反应平淡

适应能力的差异很大

从上表中可知,学生学英语的基础逐年好转,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却成反比,两极分化的情况从以往的八年级提前到七年级。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如何抓好农村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切入口,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重视教学中的每一个“第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个“第一”是终身难忘的,它们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学生从小学升到中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教师就应该以此为契机,用一个个英语学习中的“第一”去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态度。

1.精心准备第一次见面

(1)准备第一个表情——微笑。

(2)准备第一份礼物——每位学生发一张“namecard”。

(3)准备第一份表格——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2.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

在导言课中,笔者先用简单的英语作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

3.认真对待第一次测验,在试卷上进行情感对话

面对第一次测验,笔者非常慎重,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又让学生不畏惧测试呢?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举行这次测试是真诚的,是真心出自对他们英语学习的关心,而不是仅仅关心他们的分数,让他们用平常心去对待,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设法保持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虽然小学里已学过几年的英语,进入初中后,学生对初中学习还是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教师应该利用这种自然倾向,保持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

1.旧的知识以新的面孔出现,保持新鲜感

长期以来,我国各层次的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规划,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互不衔接。小学从字母、语音、一般时态开始学,进入初中,教师将此又“炒”一次,大学教师认为学生的语音不标准、语法不扎实,于是再次“重炒旧饭”,这样的英语教学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学生翻来覆去地学那点东西,失去新鲜感,进步缓慢,也一定会影响下阶段的教学。

例如,Goforit教材的预备册中三个单元依然是26个字母的教学,如果再一笔一划地教字母的话,那对已掌握好的学生而言,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给白白浪费了。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协调学生之间的差异,使26个字母的学习既不枯燥无味又有新意呢?

考虑到学生在小学与初中衔接中主要存在的读音和书写的问题,在字母教学中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契机,趁机可以扭转一些不利的教学形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下,笔者把3单元的字母进行整合,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旧知识的新教学:

1.学生主动参与字母的读音教学

学生通过唱字母歌发现读音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比纠正容易混淆的字母读音,增加音素的学习来巩固字母的读音。

2.学生主动参与字母的书写教学

学生写一写,自己发现书写中存在的不规范,学生比一比,自己发现英语书写的美感。

2.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持新鲜感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知”“乐知”就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如何保持兴趣这个积极的情感态度,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新的刺激容易引起主体的兴趣,并被作为重点的对象去感知。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有效注意不可能长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兴趣,笔者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变换角色,保持新鲜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

三、协调男女生之间的情感差异

据有关调查表明,对情感态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是性别。女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明显高于男生,其差异达到及其显著的水平。这表明女生对英语学习有更高的兴趣和更强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英语学习中,男生就是“弱势群体”,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情感差异,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也是抓好中小学英语衔接的关键之一。

1.小组合作竞赛,协调男女生之间的情感差异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我们还进行公平、公正的竞赛,促进学生在小组内不仅个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帮助组内弱势学生。

根据座位,笔者自然地把四个学生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学生成绩有差异,即组内异质。每组四位同学的座位安排就在前后两排,有利于课堂活动。不同组之间的学习成绩应大体相同,即组间同质,以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同时,男女的比例基本上也是2:2。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为小组长,考虑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笔者往往推选英语学习中等的男生为组长,全面负责全组学习各个方面的工作。

有了这样的竞赛制度,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被大大带动,组与组、个人与个人(包括男女生)之间出现了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大好局面。一学期下来,男生学英语的兴趣也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差异缩小了。

2.自主管理,协调男女生之间的情感差异

Goforit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男女学生的不同优势,大力挖掘人才,采用自主管理,除了可以减轻教师的沉重负担外,还可以协调男女生之间英语学习的情感差异。

在自主管理中,笔者首先选两位英语课代表,男女生各一位。他们是教师的好帮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有时他们成为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其中一位课代表负责作业的检查、收交和发放,由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把组内成员的作业收交齐之后,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把各组的作业点清之后交给老师,有情况及时反映。另一位负责背诵,我们按照这样的背诵程序:组员——组长——课代表——教师。

在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切入口,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不渴的学习原动力,增进师生、生生间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陈诗颖.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2]周榕,何广铿.对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

邮政编码:312000

ResearchonLinkingMiddleandPrimarySchoolEnglishTeachingwith“Sentiment”

NiYan

Abstract:AccordingtoproblemsinthelinkageofmiddleandprimaryEnglishteachingandstartingofffromsentimentfactors,thispapermakesadiscussionandresearchonthelinkageofmiddleandprimaryEnglishteachingbymotivatingstudents’positivesentimentandhelpingstudentsmaintainEnglishlearninginterestthroughvariousmethods.

Keywords:sentiment;middleandprimaryEnglishteaching;linkage

标签:;  ;  ;  

以“情感”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