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

绥宁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600

【摘要】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人,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治疗降低了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可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血液透析病人;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血液透析(HD)多用于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它可以将体内血液与集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进行物质交换,通过弥散和对流的形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进行清除,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随着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透析过程中的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院100名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现记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00名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2—76岁,平均(67.2±2.9)岁;体重62—85Kg,平均(73±7.6)Kg。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6—75岁,平均(68±3.6)岁;体重62—86Kg平均(74±5.6)K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参与研究的10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终末期肾脏病的诊断[2];(2)均居住于本市内,就诊方便,随访性良好;(3)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排除言语、听力、智力、双向障碍的患者;(5)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及难以访者;(6)治疗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7)研究符合伦理规范标准,获取伦理委员会许可。

1.3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血液透析病人的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每周透析次数2-3次,每次透析4h,透析血流量为220-28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

1.3.1对照组血液透析中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进行良好的手卫生管理,避免在为病人留置血液透析管时出现交叉感染;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应在血液透析期间密切关注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出现,若发现有感染症状出现应在请示临床医师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抗菌处理;对敷料及导管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置入导管后应及时消毒,并用生理盐水对导管残留血液进行冲洗;健康宣教及饮食建议,护理人员应在患者透析期间对其详细讲解导管的注意事项,同时应知道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在摄入一定量优质蛋白的基础上多食用新鲜水果及蔬菜,并补充一定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3.2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中采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分组管理即将参与血液透析的人员分为10个质量控制小组,包括病人基本情况组,血管通路组,透析充分组等,每个小组2-3人,由高级责任护士担任组长,组员包括临床医师、工程师等,每个组建立相关质量评价标准,对患者血液透析的相关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

1.4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包括感染、血栓、血管狭窄、裂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量表对护理期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态度等进行调查。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衰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良提高哦,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3],但在透析设备和透析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探讨新型科学的护理模式,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在血液透析时的主观感受,实际血液透析过程需要护士、临床医师及相关工程师共同参与,而护士是主要操作并与患者进行接触的人员,因此新型护理模式应当以护士的护理为主导,同时多学科进行参与。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经过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较,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有积极的意义,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秀梅,李芸.分组管理模式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4):341-343.

[2]萧远英,李芸,胡秀梅,邝炎辉.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1235-1237.

[3]萧远英,李芸,胡秀梅,邝炎辉.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7):55-57+70.

标签:;  ;  ;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