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陪护的健康指导

老年糖尿病患者陪护的健康指导

张雅琪侯娟李玲张丽华祝志琴何熔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25-02

【摘要】通过做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陪护的健康指导,使其发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作用,不仅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及护理质量,而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水平。本文旨在说明陪护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建议各医院护理人员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重视加强陪护的健康指导,以提升病人的生活护理质量,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陪护糖尿病健康指导

患者住院后随着角色的转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需求,而家属的陪护可成为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一些心理问题,而且更容易并发各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等组织的慢性病变,重者还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是高渗性昏迷,严重影响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老年患者,一般都有陪护。这些陪护与患者长期接触,能够对患者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照顾。从人性化护理需要出发,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对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良好作用。本文对老年病科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陪护进行入院出院健康指导,使患者配合治疗,均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所选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年龄60~83岁,男21例,女19例。其中Ⅰ型20例,Ⅱ型20例。治疗方法多为药物治疗,其次为日常生活护理,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均有陪护,陪护多为直系亲属,均能有效配合护理,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2健康指导方法

首先由责任护士以临床经验为依据,直接向陪护作健康指导,同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3健康指导内容

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心里适应方面也逐渐减弱,很容易产生孤独、抑郁心理情绪,陪护长期与病人相处,对患者有很深的了解,能体会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而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开导,帮助患者,发挥辅助心理治疗的作用,从而保证各项护理操作能够得到患者的配合。亲人有病,家属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此护理人员应予以同情和理解。遇到他们对医务人员尤其是针对医疗活动提出顾虑时,耐心解释,使其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生活照顾。注意给陪护以精神安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其感到被关心、被尊重,使患者摆脱不良心境以配合护理工作。

2)入院宣教: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时精神差,很多入院宣教需要向陪护交代。为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更好地配合治疗,要让陪护协助患者知道患者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了解病区环境,并督促陪护让患者遵守院规。向陪护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以便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

3)饮食指导:陪护根据医护人员为糖尿病患者制定的饮食计划严格执行。坚决督促病人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吃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用植物油炒菜,忌油煎、辛辣、生、冷食物,戒烟、限酒,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定期监测体重变化等,保证饮食计划顺利实施。

4)休息与活动的指导:根据病人情况及医护人员指导,为病人制定相应的活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活动量。保证充足有效的休息时间。鼓励病人同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选择的运动方式要安全,容易坚持,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一般饭后一小时开始运动,时间20-30分钟为宜。出外运动时陪护紧随左右,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和零食,以便出现低血糖表现时急需。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

5)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需要坚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改变导致药物的体内过程和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改变,故老年人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人常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往往长期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又一原因。要做好与陪护的详细沟通,教会陪护学会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口服药的作用、用药时间等。指导陪护正确测血糖,学会注射胰岛素。密切观察用药疗效,如有不是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6)病情观察指导:资料显示,老年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第一个发现苗头的人75%以上是陪护。可见陪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辅助监测病情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在临床实际中,发挥陪护的作用,对一些简单的指标进行监测,不但可以省去不少医疗设备的使用,而且还有助于护士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使患者及陪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医护工作,从而提高医护质量。

标签:;  ;  ;  

老年糖尿病患者陪护的健康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