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翻译策略论文-徐艳梅

词汇翻译策略论文-徐艳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词汇翻译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人与海》,文化词汇翻译,认知解读,翻译策略

词汇翻译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梅[1](2019)在《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解读是翻译过程当中的重要方式,《老人与海》这篇着名作品当中存在很多文化词汇翻译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认知解读在翻译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老人与海》当中文化词汇翻译的具体应用,来探讨翻译策略,分析优化翻译效果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齐媛媛,沈莺颖[2](2019)在《关于海峡两岸对英语科技词汇翻译异同及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峡两岸在英语科技词汇方面的差异,可能会使两岸研究人员对科研信息产生误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两岸的沟通与发展。从科技词汇英译现状、科技词汇异同分析,探讨缩小两岸科技词汇差异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6期)

王艺静[3](2019)在《基于雨课堂模式下韩语词汇翻译现状与策略——以食用菌词汇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之人们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日常中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等等,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不论是本国的商品迈向国际市场,抑或他国的商品进军本国市场,都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翻译。而翻译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成果。本文从我院教学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大量"食用菌"词汇,利用雨课堂模式对我校学生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探索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食用菌词汇中的翻译技巧,以期为提高课堂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杨国兰[4](2018)在《浅析典籍中词汇翻译策略——以《红楼梦》英译本中地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书中有的地名和特定称谓表现字面意义,有的是由谐音引起的双关,而有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典故。通过分析《红楼梦》英译本中地名和一些特定称谓翻译的异同,探讨了典籍中词汇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郑洁[5](2018)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茶学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茶学词汇翻译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的掌握词汇教学节奏、教学方向,进而提高词汇教学实效以及学生词汇积累,奠定学生英语基础。而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茶学词汇翻译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帮助学生获得茶学词汇,提高学生的茶学翻译技能,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素养,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茶学教育以及传统茶文化发展。本文就以大学英语教学中茶学词汇翻译策略进行几点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09期)

张丽红,卢志宏[6](2018)在《语义场与科举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制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儒林外史》中以相互依存的科举词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词汇围绕科举考试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语义场,这一总语义场又由若干个具有顺序、同义、部分等不同场型特点的子语义场构成。基于对科举词汇总语义场的科学认知,针对不同子语义场的构成特点选择相应的文化词汇翻译策略。科举词汇因其对于该着作的相关度和重现度都很高,也不宜使用透明化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更倾向于采用抵抗式翻译,并以科举词汇语义场为整体框架,通过异化翻译让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相异之处,以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如音译加注释的异化翻译策略可使这一类词汇的翻译更加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科举词汇翻译信息缺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强[7](2018)在《基于文化翻译观的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产生词汇完全空缺或不完全空缺问题,对汉语英译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本文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18年12期)

朱柏榕,张琪[8](2018)在《“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逐渐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翻译中国特色词汇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选择与之适宜的翻译策略才能将中国文化更好地向世界传播。本文在"一带一路"视野下,通过分析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重要性及其现状,旨在提出优化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8年03期)

熊迎[9](2018)在《中国英语词汇翻译策略历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英语的迅速国际化很快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带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也在随着中国的崛起而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英语变体。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及民族文化自信的增长,中国的对外交流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播。而且,为了构建文化认同及维护民族尊严,译者倾向于选择能彰显中国文化的语言形式。中国特色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与汉语融合最为显着的层面,尤为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翻译取向。本文尝试采用文献梳理和案例研究法探讨中国英语词汇翻译策略的历时变化及海外接受度。笔者以《今日中国》近十年(2008-2017)报道的中国英语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使用的翻译方法(音译法,音译加注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加直译法和意译法)分析中国英语词汇翻译策略取向;并将之前(2001-2007)已存研究结果作为参照语料观察翻译策略的历时变化。而且,笔者以美国当代英语语库为检测工具,通过比较两者处理中国特色词汇时翻译策略的异同来浅析了中国英语词汇的海外接受度。研究结果表明,《今日中国》在过去十年间依然保留了其异化的翻译取向,并更多地使用了音译及直译的翻译方法。同时,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也主要采用了直译的异化翻译方法,且以汉语拼音形式出现的中国英语词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两者翻译策略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了异化式中国英语有可能并正在逐渐被国内外大众接受。所以,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外宣翻译中,我们可以考虑采取异化为主的策略来传译中国特色词汇,而且这也可能成为中国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4)

钱丽雯[10](2018)在《从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探讨会计词汇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分支,会计英语翻译研究在国内学界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外国学界从20世纪初已从语言学及翻译学角度对会计语言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的理论基础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由此理论出发,译者应区分"已规范术语"及"未规范术语",通过语境分析法、概念转换法、定义法等翻译策略提高译文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词汇翻译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峡两岸在英语科技词汇方面的差异,可能会使两岸研究人员对科研信息产生误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两岸的沟通与发展。从科技词汇英译现状、科技词汇异同分析,探讨缩小两岸科技词汇差异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汇翻译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徐艳梅.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2].齐媛媛,沈莺颖.关于海峡两岸对英语科技词汇翻译异同及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9

[3].王艺静.基于雨课堂模式下韩语词汇翻译现状与策略——以食用菌词汇为中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杨国兰.浅析典籍中词汇翻译策略——以《红楼梦》英译本中地名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

[5].郑洁.大学英语教学中茶学词汇翻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8

[6].张丽红,卢志宏.语义场与科举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7].李强.基于文化翻译观的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18

[8].朱柏榕,张琪.“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8

[9].熊迎.中国英语词汇翻译策略历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0].钱丽雯.从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探讨会计词汇翻译策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词汇翻译策略论文-徐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