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分析

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分析

周伟潘敏君

浙江舜元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各项建筑工程或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木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成本占到总成本近三分之一,模板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节约工程施工成本、缩短工程施工期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提升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不断改进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简要分析下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在占用时间、费用,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都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促进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进步,减少模板的支拆用工量,增加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是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模板工程费用、降低混凝土结构工程费用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模板工程的重要作用

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作用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重量保证,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占用工期最长、成本最高的分项工程之一,模板配料方案必须从质量、进度、成本和可操作等方面综合考虑。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尤其是对于单位建筑面积大的建筑工程,由于其周转材料需要量多,更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的主要材料。通常情况下,模板工程可采用以下主要材料:九合板(厚度18mm),用于平板、梁、墙模板;松木方(60×80),用于模板连接排挡;钢管(Ф48×3.5),用于围楞和搭支模架;扣件,用于支模钢管架体的连接与坚固;Ф12对拉螺栓,用于拉结墙柱两侧模板。

二、模板工程工艺及操作方法

2.1模板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缝严密,不得漏浆;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2.2模板的安装工程

2.2.1柱模板安装。

(1)安装就位第一片柱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不小于14号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

(2)随即安装第二片柱模,在二片柱模的接缝处粘贴2咖厚的海绵条,以防漏浆;用连接螺栓连接二块柱模,作好支撑或固定;

(3)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安装就位与连接,使之呈方桶型;

(4)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采用小型钢间距500mm分上、中、下固定柱模;

(5)校正柱模的轴线位移、两个方向上的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最后固定牢靠。

2.2.2梁模板

通常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楼板模板支撑搭设高度为3.2~5.4米,板厚为90~120㎜。梁底最外侧两立杆间距为1200mm,水平杆的步距为1500mm,当梁高≥700㎜时,梁底加一排立杆,立杆间距为1200mm。所有梁底方木60×80间距不大于300mm,纵横向梁底立杆与板底立杆搭设成横平竖直。梁高大于1400mm的大梁底部全部满设纵横向扫地杆,按每隔2.4米搭设一道剪力撑,大于900mm高的梁梁侧采用12对拉螺栓从梁底200起每隔400mm设一道@450mm。侧模配制时,必须从梁的净跨之中计算,接点设置于梁跨中间,确保梁、柱细部尺寸完整,梁底板按要求大于4m跨度的应起拱,以L/500为标准。

2.2.3现浇楼板模板

通常现浇楼板采用18厚九合板支模,支模排挡采用60×80方木档,间距不得大于450㎜。九合板使用时严禁随意锯割。钢管脚手架支撑纵横向立杆间距为1200mm,水平杆步距为1500mm,搭设高度为3.2~5.4米。板按要求大于4m跨度的应起拱,以L/500为标准。

2.3模板的拆除

在建筑施工完毕之后,准备拆模的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模时应能保证拆模施工后墙体不出现掉角或者起皮的现象,所以需要在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3.0MPa之后,才可以开始实施拆除模板的施工;对于建筑结构墙体的拆除施工,首先需要进行松开穿墙杆螺母将穿墙杆从墙体中退出来之后,使用锤头敲打模板夹具上的销子,并松开模板夹具的夹爪;松开墙体模板的支撑结构,使模板与墙体分离;然后将连接柱模的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松开;调节柱模支架的可调丝杆和侧向钢管顶撑,使得柱模与所施工的混凝土面分离;最后将脱离混凝土面模板吊到地面,清灰、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使用。

三、凝土模板施工中需注意的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安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模板设计平面布置图就位施工,对所有的立柱应垂直模板块相邻板面,其高差需要控制在不超过2mm的范围,所有节点必须逐个检查是否拧牢卡紧;

2)按设计要求先支好垂直支柱,其上面安装楞,然后铺模板;在进行支垂直支柱施工时,为了防止失稳现象的发生,需要沿楞方向应用系杆将垂直支柱联系好;

3)模板块、木(竹)胶合板及模壳使用前均应刷隔离剂,使用后及时清理底脚螺栓及接头并刷油防锈,木(竹)胶合板的边缘及孔洞均应作防水处理。

另外,在支模施工过程中,为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选择先将一个网格水平支撑撑安装完毕再逐渐向外进行安装;临时用的爬梯、脚板,均应支挂牢靠,在楼层边缘进行施工时需要设防护栏和安全网:在模板上进行电气焊施工时,模板板面应铺放石棉布,焊接后及时浇水;严格控制荷载,上料时必须将混凝土料分散施工。拆模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拆模顺序进行,先松动垂直支往,在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条件下,再拆除支承楞和模板,严禁将模板全部拆除后再架支柱。严格控制模板和立柱的拆除时间,在进行横板的设计施工时,为了达到可以进行早期拆模的特殊要求,需要对混凝土楼板在有效支撑情况下的承载能力进行估算最终以此确定拆除模板块的时间等重要数据。

四、结束语

模板工程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建筑结构对于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安全、高效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各种新型的粗钢筋接头工艺、各种模板体系都有了较快发展的背景下,模板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效益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l]吴风娟.铜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的要点【J】.四川建筑,2000.9.

[2]谭尚夫.建筑施工中模扳制作与安装技术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lO.

[3]陈明,吴玉书,胡晓武.某大楼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J】.消费导刊

标签:;  ;  ;  

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