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内涵传承论文-孙光荣

外延内涵传承论文-孙光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延内涵传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医药,传承,内涵,外延

外延内涵传承论文文献综述

孙光荣[1](2016)在《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外延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外延主要有志向、言行、文化。在坚持"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传承模式外,建议采用正本清源式、师承授受式、文化科普式等传承路径与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6年04期)

杨旭[2](2016)在《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的介休地名转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寅(2014)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命名转喻论"对专名问题作出了统一解释。地名作为专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活动也遵循"命名转喻论"。文章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以介休村名为例阐述了地名分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及原则,研究发现:基于喻体内涵可把地名分为特征和属性(自然、人文景观)、来源和生成(历史)、作用和功能叁大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可区分为喻体为专名和喻体为通名两种;地名转喻的原则包括:地名所涉本体和喻体须满足转喻映射的某一默认类型;地名转喻过程受多种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制约;地名转喻会受到一些文化、社会、美学原则的制约。(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4期)

潘红彬[3](2015)在《“V1+V2”状中构式的转喻动因分析——基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本应报告事件的发生,在句子中承担谓语性成分。在"V1+V2"状中构式中V1却用作状语,而状语是谓语性成分的修饰语。为什么V1能够用作状语呢?本文从外延内涵传承的角度分析此语言现象,发现V1在该构式中是转喻思维驱使下的"动词副用",是动词具有的动作内涵特征经过外延传承具有了副词特性,体现为方式、状态、时间、原因或结果。外延内涵传承是V1+V2状中构式中V1"动词副用"转喻思维的认知动因。(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康晓芸[4](2015)在《双关语的内涵、外延传承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关语是认知主体知觉到某现实或者想象中的事物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表达,经过以此代彼的概念替换而产生的语言现象。从认知语用视角出发展开的双关语研究很少见,从"内涵、外延传承"理论角度进行全面、深入解析的成果几乎没有。为此,本文旨在澄清双关语的3个关键概念,解释双关语生成和理解的操作模式,说明双关语使用中的主要限制条件。(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刘臻[5](2015)在《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视角下的词汇对等翻译——以“癌”和“cancer”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对等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依据该理论和学说,以汉语"癌"和英语"cancer"为例,通过逻辑推演的方法,分析了两个词的对等翻译是如何实现的。实现的步骤共有叁个:隐喻的过程、成为"死隐喻"的过程和等量置换的过程。通过以上步骤,两个词的对等翻译的理据得到明确揭示,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的解释力也成功地拓展到翻译学领域。(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5年02期)

张春楠[6](2014)在《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的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在那时,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偏离现象。但是随着1980年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隐喻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自此,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的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在隐喻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可以说是对隐喻的运作机制的研究。因为通过对隐喻运作机制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本质,进而更充分地使用隐喻,从而更透彻地感知和了解世界。从历时角度看,对隐喻工作机制的研究理论有叁,分别为Richards的互动理论,Lakoff&Johnson的映射理论以及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他们的出现很大程度地促进了隐喻研究的发展。但是,这叁个理论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受到质疑。本文从“外延内涵传承说”对这叁个和隐喻的工作机制相关的理论进行新的解说。外延和内涵是逻辑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外延体现的是事物或状态与另一事物或状态的关系,内涵是事物或状态的固有属性,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从外延和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事物都存在于层级网络中,人的范畴化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定位事物在网络中的位置从而去认识该事物。故外延内涵理论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且更为本质。此外,本文还将尝试对隐喻的丰富性进行研究。以往对隐喻的研究都是把隐喻作为个案,而没有去探究丰富的隐喻现象背后的机理。本文将从本体和喻体的角度把丰富的隐喻现象划分为叁大类,进而从“外延内涵传承说”和心智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心智哲学“脱胎”于语言哲学,但超越了语言哲学将语言意义视为“首要任务”(涂纪亮2003)的研究目标,它借助于语言直接将心智的研究推向前台。语言是经由人产生,所以对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主体的各种因素的考虑。所以从心智的角度研究丰富的隐喻现象的生成更能揭示该过程的本质。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外延内涵传承说”可以解答与隐喻相关的叁大工作机制面临的一些质疑。基于该理论,本文还将建立一个框架对隐喻生成的丰富性过程进行解说。在该过程中,心智哲学中探讨的一些问题诸如意向性,属性二元论和心物随附性也起着关键作用,指引解释着其中一些步骤的生成和理解。(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郝小艳[7](2014)在《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歇后语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出来的民间传统语言之一。它不仅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还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中从形式到内容都日臻完善,不仅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特色,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特色、特殊的风俗和文化,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歇后语形式独特简短,形象生动,寓意丰富,具有诙谐幽默、讽刺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但是大多是描写性研究,如研究其起源,定义,类型,修辞效果等。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开始转入解释性研究,探讨其生成理解机制,比如运用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自主-依存等。但这些在揭示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实质关系上仍有欠缺。鉴于这个问题,在以歇后语词典中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运用徐盛桓教授提出的外延内涵传承视角,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阐释歇后语的生成和解读机制。在外延内涵传承视角中包括几个重要的概念,如常规关系,相邻/相似维度,类层级结构,外延,内涵和传承。经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发现:(1)歇后语作为一种替代话语,其真正要表达的意义隐藏在具体的话语中,但是两者在外延或者内涵上存在着相邻相似关系,根据这种相邻相似关系可以构建相应的类层级结构,反过来又可以体现出他们在外延内涵上某种程度的传承。(2)歇后语本身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不论是不带有谐音的喻义型歇后语还是带有谐音的喻义型歇后语,这两部分之间建立的类层级结构同样体现了它们之间外延内涵的传承。因此,歇后语中前后两部分关系的实质是其在外延内涵上的传承。(3)在歇后语的实际运用中,语境义,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意义以及后半部分的意义之间是它们的外延内涵的传承。(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4-04-01)

许燕,何爱晶[8](2013)在《外延内涵传承理论视角下转类词的转喻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转类词的转喻理据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转喻思维与名动转类、名形转类以及形动转类的关系,对转喻思维在词类转换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表明,词类转换是建立在外延内涵的传承基础之上,转类词的转喻机制需要服从外延内涵的传承规则。(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高专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张春楠[9](2013)在《对隐喻基本运作方式的再解读——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到目前为止,很多研究讨论了隐喻的运作机制和对隐喻的理解,并产生了叁种理论解释隐喻的基本运作方式,即互动理论、映射理论和合成理论,这些理论虽都说明了隐喻的运作过程,但并没有解释运作机理的核心。"外延内涵传承说"可以很好地说明隐喻运作的本质,并且能够解读隐喻生成的丰富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外语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孙新峰[10](2013)在《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看名词动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动用是指名词不添加任何词缀转换成为动词使用。名词动用在英语和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做过相关的研究,包括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等角度。但是相关的研究并没有探讨名词动用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名词动用的运作机制是隐喻和转喻。最根本的是转喻在起作用。名词动用是表事物概念的名词转化为表动作概念的动词。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只指出了名词动用的操作机制,却没有深入研究名词动用的转喻机制是如何运作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名词转化为动词成为可能。名词概念转化为动作概念,其中介是什么?本文在名动转用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运用徐盛桓提出的有关转喻的新研究外延内涵传承说理论,尝试性地分析名动转用的深层原因。得出结论,名词之所以能够转化为动词是因为名词和转类后动词之间内涵和外延的传承。名词指代事物,事物的概念是有内涵的,动词所体现的动作行为正是名词所体现的事物的概念内涵中的某一属性特征。因此可以看成是名词将其自身的某方面的内涵特征传承给了动词。名词的内涵特征可以从结构和位置,特征和属性,生成和来源以及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名词的内涵属性不是单一的,是丰富的。一个名词包含很多内涵属性。在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时候,是哪个特征属性得以传承给转类后的动词?比如在他总是熊我这句话中,名词熊的内涵属性包括严厉,脾气坏的,木讷的,笨拙的等。究竟是哪一个特征属性得以传承?该论文尝试性地总结出几种影响传承的因素,比如说话者的交际指向和目的,名词内涵属性的认知可及性,交际语境以及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等都是影响因素。名词动用可以弥补词汇中动词的不足,满足使用者的经济求简心理。而且特殊语境下名词动用之后会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幽默诙谐。然而并非所有的名词都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而不受任何限制。交际双方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以及语境都可以影响一个名词是否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综上所述,名词动用现象之所以成为可能,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名词所体现的事物的内涵特征传承给了动词所体现的动作。外延内涵之间的传承是名词转化为动词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2)

外延内涵传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寅(2014)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命名转喻论"对专名问题作出了统一解释。地名作为专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活动也遵循"命名转喻论"。文章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以介休村名为例阐述了地名分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及原则,研究发现:基于喻体内涵可把地名分为特征和属性(自然、人文景观)、来源和生成(历史)、作用和功能叁大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可区分为喻体为专名和喻体为通名两种;地名转喻的原则包括:地名所涉本体和喻体须满足转喻映射的某一默认类型;地名转喻过程受多种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制约;地名转喻会受到一些文化、社会、美学原则的制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延内涵传承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光荣.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外延与路径[J].中医药通报.2016

[2].杨旭.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的介休地名转喻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3].潘红彬.“V1+V2”状中构式的转喻动因分析——基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

[4].康晓芸.双关语的内涵、外延传承解析[J].外语学刊.2015

[5].刘臻.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视角下的词汇对等翻译——以“癌”和“cancer”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

[6].张春楠.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的隐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7].郝小艳.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4

[8].许燕,何爱晶.外延内涵传承理论视角下转类词的转喻机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

[9].张春楠.对隐喻基本运作方式的再解读——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J].当代外语研究.2013

[10].孙新峰.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看名词动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

标签:;  ;  ;  ;  

外延内涵传承论文-孙光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