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论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杨文峰1项官平2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高速公路是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公路种类,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因此,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环节。近年来高速公路桥涵施工经常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对高速公路桥涵的耐久性和行车的安全性将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高速公路桥涵施工容易忽视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是必要的。本文着重阐述其中一些实用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高速公路桥涵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为了能够全面系统的处理现实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公路桥涵的施工质量,保证桥涵的美观性、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质量要求和一般公路不同,由于其车辆荷载渠化行驶,重载车辆多,交通量大,工作条件恶劣,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造成损坏。因此,除要求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工程内在质量高以外,对其外观质量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相应提高和达到较高标准,才能达到内外质量的统一。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公路桥涵施工经常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对高速公路桥涵的耐久性和行车的安全性将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高速公路桥涵施工容易忽视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是必要的。高速公路桥涵养护工作是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重点,应高度重视桥涵养护工作。

二、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1.对集混凝土料的监控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集料的渗透性比水泥浆体要低。虽然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可能会有某些集料的渗透系数与水泥浆体相差不大,但是这些集料的渗透性却远远大于水泥浆体。所以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用那些低渗透的集料用来做防水混凝土。集料占了混凝土所组成的材料体积的75%以上,而且它也是混凝土中最为主要的构成材料之一。建筑的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都和集料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而集料粒径的大小也得考究,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如果粒径较大,就会更加容易的在粘结界面之上产生较大的裂缝。集料并不会在凝结和硬化的过程中收缩,但其所包裹的水泥浆体却能产生不同的收缩,而且颗粒越大其收缩的值也就越大。

2.桥梁台身、台帽盖梁和上部构造的处理

(1)混凝土变形原因。第一,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注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内外温差太大,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产生应力,其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裂缝。第二,混凝土收缩变形。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变形是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主要是塑性收缩、干缩、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第三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也叫蠕变。混凝土无论是受压、受拉或受弯时,均有徐变现象。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可使钢筋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但是,徐变也能消除钢筋混凝土的部分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地分布,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能消除一部分由于温度变形所产生的破坏应力。

(2)处理方法。第一,提高自身勘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准确的进行相关技术参数的勘测;第二,对桥涵与轻型桥台的大部分属于非荷载裂缝进行灌缝处理。虽然这些裂缝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裂缝尤其是带有碱蚀、渗水的会严重影响了桥涵结构的耐性,因此必须进行处理。第三,施工时,为保证盖梁混凝土的充分收缩,不连接新旧梁端头的预留钢筋,在端头预留40cm企口,待第一年复工,将端头企口预留钢筋焊接好后,浇注混凝土。第四,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填料质量,其细料含量不宜过大;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前,应完成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梁上部结构;应注意结构物两端对称填筑施工。施工过程中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在焊剂层下产生电弧,形成熔池,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通过挤压力使连接用钢套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锥纹套管咬合形成接头。在正常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水化热引起的温差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待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筋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3.桥头跳车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问题。

(1)其原因如下:一是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处理不彻底;二是桥头压实度不符合相关标准;三是路面渗水,路面积水进入路基,导致路基软化;四是台后填土含有较多的水;五是施工质量未达到标准等。

(2)对桥头跳车的质量控制方法。一是合理处理地基。对于一般地基,采取挖除桥头路堤边坡及护坡坡脚的淤泥等,并对桥头基底进行压实的方法;对于软土地基,根据软土层;厚度程度上的不同采用挖除后压实地基(土层薄)和设置砂砾垫层(土层厚)的方法;对于季节性冻融地区的含水土层,应挖除含水土层并换透水性土压实再填路基。二是合理选择填料。针对软土地采用粉煤灰等轻质材料,选用透水性好、容易压实,且沉降快、变形小的砂砾填筑路堤或石灰稳定土处理桥头路堤;高塑性粘土不适合填筑桥头段,同时应采用相同填料填筑在桥头路堤任一高度的平面。针对季节性冻融地区的桥头路基上部应该采用水稳性好并且冻融性强的粗粒土,注意填筑深度不小于最大冻深。三是对桥头路面作特殊结构处理,即设置变厚式埋板,枕梁和搭板等过渡的方式。

三、施工有关注意事项

1.对台身裂缝和台帽破损部位必须采用灌注环氧树脂封缝材料等进行封堵的加固措施。

2.主梁架设应待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

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前,应实测桥面各点标高,保证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厚度不小于10cm。施工时,桥面铺装纵向钢筋应在梁板两端深入台背墙,背墙施工时在顶面预留10cm,与桥面铺装同时浇注。

4.桥面施工时,应先在泻水孔口处放一个槽口大小,形状一样的倒梯形木板块,待沥青面层铺装完毕后撬起。

5.桥头搭板。所有桥台均在加宽后统一做搭板,由于台后路基不稳定,桥头跳车严重,因此对原桥台后路基一律进行处理。搭板下设30cm厚的15号素混凝土,在素混凝土下至少换填80cm砂砾,砂砾以下强夯和压浆灌浆处理。

统筹安排路基与桥涵构筑物施工顺序,使台后填土有一定的沉降时间。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对台后回填质量实施监视和测量,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施工及检试验人员的质量教育,施工过程中抓住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确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强化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强化进场材料检试验工作;实施施工计划和方案,科学选择回填材料,合理调配工、机、料,按程序组织施工。在高速公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需要整个施工过程中全面按照规范进行合理施工,科学施工,才能确保最后的质量安全,成为保障人民交通安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王顺龙.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22.

[4]田小波.论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15.

标签:;  ;  ;  

论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