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论文-黎恒,王宁,王宗水,刘文涛

碳足迹论文-黎恒,王宁,王宗水,刘文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足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足迹,社会网络,文献计量,温室气体

碳足迹论文文献综述

黎恒,王宁,王宗水,刘文涛[1](2019)在《碳足迹研究现状与演变: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足迹分析作为温室气体管理的工具,在过去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国内外现有研究缺乏对其演化发展的归纳总结。因此,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检索出1996—2017年有关碳足迹的相关文献8840篇,并对此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对碳足迹文献的贡献最大,拥有2275篇出版物以及最高的h指数(83)和被引频次(34803);(2)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10年发文量增长显着,都位于全球发文量前十的国家中;(3)荷兰的h指数占总出版物的比重最大;(4)加利福尼亚大学是该领域最具生产力的机构,拥有222篇出版物,且国际合作水平显着。最后,论文将碳足迹研究分为叁个阶段,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厘清碳足迹研究的热点变化,并预测其未来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旺[2](2019)在《基于PB-LCA的湖南省建筑碳足迹测算及其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B-LCA方法,以湖南省为例构建了省区层面的宏观建筑碳足迹模型,定量测度和比较2004—2016年建筑各个阶段的碳足迹及其变化情况,采用地理探测器技术分析了建筑碳足迹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建筑碳足迹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之势,建材准备和建筑运行是产生碳足迹的两个主要阶段,而建造施工和建筑拆除阶段的碳足迹比重则较小;建材准备阶段的碳足迹主要来自钢材和水泥,公共建筑碳足迹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居住建筑碳足迹则出现波动式下降之势;建筑业发展度、能源结构和第叁产业比重是建筑碳足迹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建材特别是钢材和水泥的消耗量、降低建造施工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煤炭类消费比重、实行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等3个建筑节能减碳的主要技术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卢佚鸣,杨瑾[3](2019)在《基于能源消费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碳足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陕西省土地利用中能源消耗与碳足迹之间的情况,收集陕西省2009—2016年国土资源公报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提供的2009—2016年经济数据和能源平衡表中各类产业中不同能源的数据消耗。利用以上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模型,对陕西省8a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及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将得出的碳足迹与经济数据进行脱钩指数计算。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土地利用的能源消费在2014年之前,碳排放量逐年增长; 2014年之后,碳排放总量逐渐下降,主要集中于居民点以及工矿用地,碳足迹大,并且占比逐年上升。陕西省碳足迹暂时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并没有造成生态赤字,但是发展方向不理想。从脱钩指数来看,碳足迹与GDP指数的脱钩越发明显,说明2009年以来,陕西省土地利用正向高GDP产出类型土地转变。(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王冠丽,孙铁军,刘廷玺,程功[4](2019)在《施用生物炭对干旱区玉米农田碳足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降低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本研究在科尔沁沙丘-草甸梯级生态系统中的玉米农田设置施入不同含量生物炭的对比试验,其施用生物炭量分别为:0(CK)、15(C15)、30 t?hm~(-2)(C30)和45 t?hm~(-2)(C45),就各处理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CO_2、CH_4及N_2O)通量进行观测,对其农资投入进行统计,并进行碳足迹的计算。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有效降低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累计排放总量,处理C15、C30、C45与对照CK相比,其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分别降低21.4%、14.2%、16.8%;碳足迹及单位产量碳足迹则随着生物炭添加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处理C15、C30、C45与对照CK相比,其碳足迹分别增大73.1%、149.1%、227.8%,其单位产量的碳足迹分别增大59.8%、121.2%、195.9%。相比对照C15,处理C30和C45分别提高了玉米产量的4.2%和2.2%,但增幅均并不显着。因此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因素考虑,建议科尔沁地区玉米农田在生产过程中施用15 t?hm~(-2)生物炭,在保证增加产量的同时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控制在较低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龚俊川,李莉,岳平[5](2019)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LCA碳足迹分析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整车LCA分析可以计算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足迹,通过比较各个阶段的二氧化碳当量值来识别主要贡献阶段,从而提出节能降耗方案。文章分析比较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找出差异点提出改善建议。(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6](2019)在《LCA确认PLA的低碳足迹》一文中研究指出TotalCorbionPLA的同行评审了对泰国甘蔗生产的PLA(聚乳酸)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估(LCA),并发表在《聚合物与环境杂志》上,并确认PLA的低碳足迹。该文章提供了PLA从原料开采至运送到下一个工厂或企业前各阶段的信息,以及在泰国生产的商业规模。详细分析了PLA生产的所有相关环境方面,包括碳足迹以及新出现的主题,如水足迹和直接土地利用变化。还展示了进一步减少PLA对环境影响的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白义鑫,盛茂银,胡琪娟,高梦迪[7](2019)在《贵州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贵州省碳排放、碳吸收与碳足迹现状,可以为贵州省农田生态系统减源增汇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2007—2016年贵州省和贵阳、遵义、六盘水叁市农业投入、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等数据,对贵州省不同尺度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分析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①2007—2016年贵州省及贵阳、遵义、六盘水叁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化肥施用产生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68%、73%、81%、72%;2016年贵州省化肥单位面积碳排放达到298.23 kg/hm~2。②碳吸收量表现为"上升下降式"波动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水稻碳吸收量所占比例最高,平均为50.9%,但呈减少趋势,蔬菜增幅较大,达到47%。③贵州省农田生态系统存在较大碳生态盈余,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结论】尽管农业碳吸收量远大于碳排放量,但化肥与农膜所占碳排放比例较大,应是未来农业减源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程唯珈[8](2019)在《碳足迹背后的电动汽车环保真相》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以来,实行多年的汽车限购政策开始不断“解禁”,新能源汽车更是一马当先。6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共同推出《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要求未来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0-28)

李佳慧,吴璇,丁雪梅,吴雄英[9](2019)在《纺织服装使用阶段碳足迹与水足迹的核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纺织服装在使用阶段的洗涤、烘干及熨烫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水的消耗与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导。本文以1kg服装作为核算对象,在PAS 2050及ISO 14046的框架上构建了纺织服装洗护程序碳足迹、水足迹核算模型。参考研究文献的特征因子,结合实测数据,核算了3类洗涤方式(6种程序),2类烘干方式(3种程序),1类熨烫方式(3种程序)产生的碳足迹与水足迹。结果表明,纺织服装在洗涤阶段水足迹最大,烘干阶段碳足迹最大,而熨烫阶段碳足迹与水足迹均较小,这为"绿色洗护"提供了评价手段。(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1)

陈福森,陈珊,吴欣欣,曾晨颖,马情如[10](2019)在《基于碳足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脆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势在必行。近年来冷链物流发展备受瞩目,然而冷链物流运输系统内部影响程度相对复杂,整体脆弱度受到众多脆弱度因子所牵引影响。文章主要基于碳足迹的视角,以模糊认知图法呈现脆弱度因子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建立冷链物流系统的脆弱度因子后,对其进行脆弱度分析找出易影响或被影响的脆弱度因子,得出冷藏车类型、运输批量、碳排放量、转运为最优先处理的因子。(本文来源于《福建轻纺》期刊2019年09期)

碳足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PB-LCA方法,以湖南省为例构建了省区层面的宏观建筑碳足迹模型,定量测度和比较2004—2016年建筑各个阶段的碳足迹及其变化情况,采用地理探测器技术分析了建筑碳足迹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建筑碳足迹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之势,建材准备和建筑运行是产生碳足迹的两个主要阶段,而建造施工和建筑拆除阶段的碳足迹比重则较小;建材准备阶段的碳足迹主要来自钢材和水泥,公共建筑碳足迹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居住建筑碳足迹则出现波动式下降之势;建筑业发展度、能源结构和第叁产业比重是建筑碳足迹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建材特别是钢材和水泥的消耗量、降低建造施工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煤炭类消费比重、实行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等3个建筑节能减碳的主要技术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足迹论文参考文献

[1].黎恒,王宁,王宗水,刘文涛.碳足迹研究现状与演变: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9

[2].张旺.基于PB-LCA的湖南省建筑碳足迹测算及其机理分析[J].科技导报.2019

[3].卢佚鸣,杨瑾.基于能源消费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碳足迹[J].农业与技术.2019

[4].王冠丽,孙铁军,刘廷玺,程功.施用生物炭对干旱区玉米农田碳足迹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5].龚俊川,李莉,岳平.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LCA碳足迹分析比较[J].汽车实用技术.2019

[6]..LCA确认PLA的低碳足迹[J].塑料科技.2019

[7].白义鑫,盛茂银,胡琪娟,高梦迪.贵州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9

[8].程唯珈.碳足迹背后的电动汽车环保真相[N].中国科学报.2019

[9].李佳慧,吴璇,丁雪梅,吴雄英.纺织服装使用阶段碳足迹与水足迹的核算研究[C].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10].陈福森,陈珊,吴欣欣,曾晨颖,马情如.基于碳足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脆弱性研究[J].福建轻纺.2019

标签:;  ;  ;  ;  

碳足迹论文-黎恒,王宁,王宗水,刘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