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感论文-郭圣希

语音感论文-郭圣希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音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通话,语音教学,语音感,培养方法

语音感论文文献综述

郭圣希[1](2016)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语音感的培养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感的培养是现阶段进行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普通话语音教学过程中,将语感分为叁个方面,一是语音知觉;二是语音理解;叁是口语的生成。其中语音知觉是人们进行语音学习的重点以及基础。普通话语音知觉范畴的培养首先要克服方言音位范畴的制约。在此,对于语音的形成以及语音感的培养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5期)

陆文洁[2](2015)在《儿童英语语音感生长“微”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学生在语音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自信、评价的缺乏而对此失去兴趣时,笔者萌发了用"微信点赞"的新方式重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积攒时间,丰富评价标准,增强自信。(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5年06期)

樊晓光[3](2014)在《英语语音感培养策略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语音感是关系到英语使用者能否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大问题。通过实施潜意识自然获得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意识获得等策略,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英语语音感。(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期刊2014年10期)

卢开砚[4](2009)在《普通话正音对四川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感的积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地区的学生在说普通话与英语时都带有明显的方言腔,被分别戏称为川普和椒盐英语。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四川方言,普通话和英语语音在音段层次和超音段层次上的特征,提出利用学好普通话发音,培养语音感,增加对语音的敏感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叶辉[5](2009)在《幼儿多语言歌曲刺激与英语语音感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语音感是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关键。语音感主要涉及语音知觉、语音理解和口语生成叁个方面,其中语音知觉是基础。培养语音知觉要从幼儿做起。多语言歌曲刺激可以强化幼儿音位敏感性,增强幼儿语音知觉,盘活舌头并激活外语学习的潜能。(本文来源于《疯狂英语(教师版)》期刊2009年01期)

罗佳[6](2008)在《普通话教学中对学生语音感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话教学的关键在于语感的培养,语言专家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吕叔湘先生对"语感"的划分最为直观、简洁,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普通话与各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而不是语法和语义上。本文着重讨论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方言语音感,培养普通话的语音感。普通话与方言的语音差异导致了各方言之间的沟通困难,所以培养学生的语音感即对语音规则和语音表象的正确认识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08年02期)

祁文慧[7](2006)在《普通话语音教学和语音感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普通话语音感是普通话教学的关键。语音感主要涉及语音知觉、语音理解和口语生成叁个方面,其中语音知觉是基础。普通话语音知觉范畴的培养首先要克服方言音位范畴的制约。(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06年36期)

王玲娟[8](2003)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语感及语音感教学的心理基础,并结合汉语语音特点论证了语音感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汉语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有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方凯[9](1996)在《汉语语音感训练技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语音感训练技法初探江苏方凯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载体,以声表义是语言的本质。在文字没有产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靠约定俗成的声音来交流思想感情的。虽然说这种“约定俗成”的声音并非全是某种意思、某种事物的自然或必然的摹拟,但与人们的劳动实践和生活...(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1996年Z2期)

语音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学生在语音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自信、评价的缺乏而对此失去兴趣时,笔者萌发了用"微信点赞"的新方式重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积攒时间,丰富评价标准,增强自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音感论文参考文献

[1].郭圣希.普通话语音教学中语音感的培养方法探讨[J].艺术品鉴.2016

[2].陆文洁.儿童英语语音感生长“微”体验[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

[3].樊晓光.英语语音感培养策略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

[4].卢开砚.普通话正音对四川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感的积极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

[5].叶辉.幼儿多语言歌曲刺激与英语语音感培养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

[6].罗佳.普通话教学中对学生语音感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

[7].祁文慧.普通话语音教学和语音感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

[8].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9].方凯.汉语语音感训练技法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

标签:;  ;  ;  ;  

语音感论文-郭圣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