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体验论文-维舟

现代性体验论文-维舟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性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代上海,现代性,银幕,梦工厂,好莱坞,女明星,阮玲玉,宣景琳,鸳鸯蝴蝶派,造梦

现代性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维舟[1](2019)在《五光十色的白日梦:近代上海电影与大众的现代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所有通俗文艺,可能潜在地都是现代人的白日梦——其中,电影又可能是最接近于“梦”本身的。它集声、光、电于一身,在现代技术支撑之下,将“讲故事”这一最引人入胜的古老叙事技巧发挥到了空前迷人的程度,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以至于很多电影在最终谢幕之际,观众才如梦初(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12-06)

何英[2](2019)在《《灭籍记》:空间的现代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裤裆巷风流记》开始,老宅就是范小青的一个中心物象或意象。可以说,她之所以会属意老宅,可以用"吴文化"和"小巷文学"~①来解释。范小青的创作始终体现出空间上强烈的地方性。到了《灭籍记》,~②老宅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空间诗学意义上的时空体,负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变革。本雅明想要追溯资本主义早期的巴黎,准确地说,想要沉浸在波德(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田北海,桑潇[3](2019)在《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与农民政治效能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CGSS2010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对农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检验了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均对农民政治效能感起到正向的影响;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结论表明,尽管有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比没有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的政治效能感要高,但是这一差异并不是完全由城市务工经历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大众传媒使用、日常学习、政治参与产生的。为此,要加快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以长期居住地为基准的城乡居民政治参与权制度,拓宽流动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提升流动农民政治参与能力。(本文来源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喆[4](2019)在《普通人的中国式现代性体验——从贾樟柯电影《世界》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处于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中,王一川先生将马歇尔·鲍曼(Marshall Berman)提出的现代性体验放置在中国语境下,指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性应该包括普通人日常生活在内的整个生存方式的现代性。因此鲍曼提出现代性体验中的断裂感和旋涡困惑在普通中国民众的当下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贾樟柯的《世界》描绘的正是中国语境下的普通个体,特别是底层人物在社会转型期的日常生活,为考察中国现代性命题提供了极佳的生动文本。笔者认为在现代化的华丽外表下,贾樟柯无疑给我们呈现了它的另一面,观照普通人的中国式现代性体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在社会空间还是精神维度,底层人物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深陷现代性的旋涡之中,时刻体会到一种断裂感和危机感。(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1期)

张曦[5](2019)在《城市空间与现代性体验:马歇尔·伯曼对俄国文学现代性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歇尔·伯曼以现代性体验理论结合空间批评的视角解读了俄国文学的现代性。他指出小人物形象的嬗变承载了俄国现代思想的变迁,真实与虚幻并存的二元性,自嘲的表达形式和特有的激情,构成了俄国文学现代性的基本特点,并使其成为第叁世界现代主义的原型。伯曼的解读将独特的理论性与文本研究相结合,其观点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敏[6](2019)在《晚清报刊中的现代性体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研究现代性的许多学者,把目光放在晚清这一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除了晚清小说外,晚清报刊也是研究现代性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日常生活、文化、教育叁个方面,通过挖掘报刊文献中的细节,展现晚清时期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造成冲击的现象;以及表现当时中国人面对新旧文明冲突时,那种既新奇又焦虑、既接受又恐惧的现代性体验。所谓现代性体验就是晚清中国人对自身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或生存价值的直接体认。本文将立足于报刊,考察1895年——1911年(甲午战败至中华民国建立)间的现代性体验,文章正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面对西方器物、风俗观念的传入,晚清中国人所呈现出的复杂的心态;第二部分论述现代性冲击下的新旧文化之争;第叁部分剖析晚清中国人对西方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教育改革的不同态度。通过考察当时各阶层对这叁个方面的崇尚体验、排斥体验、以及处于这两种体验之间的一种复杂体验,我们可以加深对中国现代性转型与发展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王立新[7](2018)在《媒介研究与影视中的族群、话语、现代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如在学院影视小组成立之初,我们组织的第一期影视批评与实践专栏开篇语所言:本小组学术探讨是建立于"影视自觉时代"的文化判断,以及"影视批评作为艺术实践一种"的文化立场基础上。研究团队开设的影视批评与实践学术专栏,则力图联合世界各大学相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就当下世界影视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动态、门类知识跨界的可能展开研讨。本期专栏遴选的四篇论文,正是就这些领域拓展更为宏阔,亦或更为具象的探讨。(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磊,李晶[8](2018)在《芒福德的隐喻——都市剧中的现代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与媒介的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城市集中了大量的智力成果与技术,另一方面也在于市民阶层有着更加广泛的社会活动与更强的读写交流能力,特别是信息产业化的形成,城市化是空间的组织化,出版、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自然会集中产生于城市。"如果说媒介具有沟通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功能的话,那么城市就是媒介。"(1)当我们处身现代都市的时候,都市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都对人产生质的规定性,从空间结构到媒体环境,城市从诞生的那一天就具备其本(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8年26期)

李凌静[9](2018)在《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 齐美尔论货币与现代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现代个体生存体验的关注是齐美尔现代性思考的重要特征。随着货币经济在现代社会的日益繁荣,货币逐渐将其自身的品格渗透到现代人的心理层面,影响现代个体行为,塑造独特的现代性体验。可以说,货币成为"货币"的过程,就是现代人获得其现代体验的过程。都市体验是最为典型的现代性体验,都市人是"忧郁的栖居者",厌腻态度构成了现代人"忧郁"的内核。而在冒险体验与陌生体验中,蕴藏着现代个体保持独特个性、对抗货币逻辑的可能。通过"货币",齐美尔试图揭示的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终极价值的问题——在看似碎片化的现代性体验与人类的总体存在方式之间,齐美尔提供了一条经由"货币"的解释路径。(本文来源于《社会》期刊2018年05期)

刘海[10](2018)在《“惊颤美学”之源:基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美学家本雅明的"惊颤效果"一经提出,就受到整个美学界的热切关注。时至今日,本雅明与他的"惊颤"学说依然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就学术界的研究趋向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对"光韵"保持恒久的依恋与膜拜,并借此批判"惊颤体验"及其当今时代新兴艺术的社会生态。但就其学理构成来看,本雅明从对波德莱尔的深入解读到创建自己的美学思想,现代性都市生活的"惊颤体验"与技术介入下现代艺术的变革,尤其是新的艺术类型的出现,为这种新感受力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现代性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裤裆巷风流记》开始,老宅就是范小青的一个中心物象或意象。可以说,她之所以会属意老宅,可以用"吴文化"和"小巷文学"~①来解释。范小青的创作始终体现出空间上强烈的地方性。到了《灭籍记》,~②老宅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空间诗学意义上的时空体,负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变革。本雅明想要追溯资本主义早期的巴黎,准确地说,想要沉浸在波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性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1].维舟.五光十色的白日梦:近代上海电影与大众的现代性体验[N].第一财经日报.2019

[2].何英.《灭籍记》:空间的现代性体验[J].当代作家评论.2019

[3].田北海,桑潇.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与农民政治效能感[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

[4].杨喆.普通人的中国式现代性体验——从贾樟柯电影《世界》谈起[J].名作欣赏.2019

[5].张曦.城市空间与现代性体验:马歇尔·伯曼对俄国文学现代性的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

[6].赵敏.晚清报刊中的现代性体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7].王立新.媒介研究与影视中的族群、话语、现代性体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李磊,李晶.芒福德的隐喻——都市剧中的现代性体验[J].青年.2018

[9].李凌静.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齐美尔论货币与现代性体验[J].社会.2018

[10].刘海.“惊颤美学”之源:基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体验[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  ;  ;  ;  ;  ;  

现代性体验论文-维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