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

一、中西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邵翔[1](2020)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认为亚洲人群VTE发生率低于西方人群,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我国VTE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VTE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PTE的中医证候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发表文献都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而自拟证候名称,然而自拟证候名称差异较大,且样本量均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在VTE诊治、预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推广。住院与VTE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约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近期住院经历相关,并且VTE风险在患者出院后仍然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与住院相关的VTE事件,医院相关性VTE(HA-VTE)的概念逐渐被提出,旨在关注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90天内VTE事件的发生情况。然而目前针对HA-VTE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如果能够通过使用风险评估模型(RAM)早期识别具有VTE风险的患者,并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因为预防不足而导致的VTE事件发生。我国目前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相对较低,恰当进行血栓预防的比例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基于中国人群数据建立或验证的风险评估模型较少。临床实践中需要一个简便易行、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目的:1.探究住院VTE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诊治情况变迁规律。2.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医院相关性VTE的危险因素,建立一个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并与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逐层深入探究: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收集中日友好医院医院2011年至2019年9年间出院的VTE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中医科室住院的VTE患者的中医舌脉、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等证候相关信息,比较不同证候类型患者基线资料、合并疾病的区别,以及9年间VTE的诊治趋势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部分住院VTE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事件前90天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将VTE患者分为医院相关性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性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应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住院未发生VTE的人群中根据HA-VTE组患者情况匹配对照组,比较HA-VTE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发生HA-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新模型”)。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应用非同时期的住院患者对新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同时比较新模型、Caprini RAM与Padua RAM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效能,计算各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自2011年至2019年,医院收治VTE患者共计4119例,中医科室住院患者599例。对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痰瘀互结证(27.0%)、气虚血瘀证(26.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70.3%)、痰(59.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病机相关证候要素,有92.3%的患者至少有痰或血瘀证候要素中的一种。在舌脉信息方面,约40%的VTE患者为暗舌及其相兼舌色;薄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类型,腻苔(包括白腻苔和黄腻苔)占总人群的30%;细脉、弦脉、滑脉及其相兼脉象占到总人群的2/3,是VTE患者最常见的几种脉象类型。不同证型患者在合并疾病方面存在差异,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10.5%)低于其他五组证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气虚血瘀证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30.4%)低于阳气暴脱证组(64.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66.7%)高于痰瘀互结证组(34.6%)、气虚血瘀证组(33.5%)、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阳气暴脱证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58.1%)高于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在诊治趋势变化方面,总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30例增至2019年的1054例,中医科室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9例上升至2019年的129例。医院内参与诊治VTE住院患者的科室数量明显增加,且外地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VTE患者的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5天降至2019年的10天。VTE患者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12.5%下降至2019年的3.0%,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从2012年的7.0%下降至2019年的1.9%,PTE(伴或不伴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从2012年的26.1%下降至2019年的4.4%。同时,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与住院VTE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2017年437例急性VTE患者进行分析,其中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在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方面,两组人群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症状方面,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发生率均显着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组患者中,有92.8%VTE事件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天。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出院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住院患者,其中HA-VTE组(病例组)患者492例,匹配对照组患者1970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患者发生VT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及文献回顾建立了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新模型评分为1分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0岁、静脉曲张、呼吸疾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1个月)、心脑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1个月);评分为2分的危险因素有:已知血栓形成倾向、既往VTE病史、活动性恶性肿瘤、近期骨折/手术/创伤(<1个月)、卧床/制动(>72h)。模型根据总分值将住院患者分为VTE风险低危(<3分)和高危(≥3分),内科患者评分≥2分即考虑VTE高风险。在内部人群中验证AUC为0.822,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在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患者中,分别应用新模型、Caprini RAM和Padua RAM进行VTE风险评估。所有风险评估模型均具有识别住院患者VTE风险的能力,且VTE风险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升高。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VTE风险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73),且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69.2%)和特异度(72.2%)。研究结论1.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痰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病机相关证候要素。2.VTE住院患者的诊治例数呈增长趋势,全因死亡率显着下降。3.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且具有与住院相关的特殊危险因素。4.本研究新建立的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在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盛东亚[2](2019)在《加减“小续命汤”对泌尿系结石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临床上患者在泌尿系结石术后因留置输尿管支架而出现腰腹疼痛、血尿、下尿路症状等常见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我科尝试使用中药干预,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为进一步观察加减“小续命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腰酸腰痛、腹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通过统计分析疼痛积分及相关量表等客观指标,评价加减“小续命汤”对输尿管支架置入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纳入106例符合标准的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排除手术禁忌后于我科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后两组常规对症处理;术后24小时开始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减“小续命汤”,并连续服用1月中药;干预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热情况、血尿情况、残石排出情况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临床症状,并归纳统计术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积分、OABSS评分、IPSS评分及QQL评分等指标,术后一月后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输尿管穿孔、输尿管粘膜撕脱、大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脓毒血症、输尿管支架滑脱及回缩等严重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运用SPSS软件分析两组间数据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实际共纳入患者106例,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性别经卡方检验无显着差异(p=0.52);两组患者年龄经T检验无显着差异(p=1.023);两组患者石大小经T检验无显着差异(p=0.53),结石部位经卡方检验无显着差异(p=0.46);经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无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98、1.191),表明两组基线相同,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在术后第5天及术后30天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分别运用T检验及近似T检验,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积分均逐渐下降,术后第5天时,两组患者疼痛改善差异差不明显(p=0.41);至术后第30天,两组患者疼痛积分进一步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经秩和检验p=0.001,表明两组间有显着差异;经非参数检验,两组术后持续血尿时间及术后肉眼血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0.58);两组OABSS评分及QQL评分经非参数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IPSS评分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7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受损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中药加减“小续命汤”对泌尿徐结石术后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着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虽然加减“小续命汤”对结石术后近期疼痛无明显优势,但针对导管相关疼痛具有一定疗效。此外,对于结石术后下尿路症状,加减“小续命汤”疗效明显;本研究过程中,服药患者未出现输尿管严重损伤及支架滑脱、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可见,加减“小续命汤”治疗结石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

邵巧艳[3](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驴怀骡产前不食症》文中研究指明驴怀骡产前不食症又名妊娠毒血症,是驴妊娠末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产前顽固性不吃不喝,多数病例支持不到分娩就母子双亡。此病主要见于怀骡驹的驴,多发于产前数天至一月以内,产前lOd以内发病占多数,以4-5月产驹旺季最为集中。本人通过近几年对该病的治疗观察,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笔者对该病诊治情况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1临床症状该病主要特征是:产前食欲减退忽有忽无,

刘志强[4](2017)在《肉驴妊娠毒血症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家畜妊娠毒血症,是因母畜怀孕后期由于高血脂、脂肪肝和代谢性酸中毒等所发生的一种产科疾病。该病多在产前一个月左右时间发病,并且以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弱,昏迷等特征。1病因素分析我们通过10多个病例的总结分析,大体上分为两类饲料因素和管理因素。1.1饲料性因素根据近几年临床实践该病因饲料因素是驴发生妊娠毒血症的一项主要因素。首先现在养驴数量增加,已成为我地区农村一种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规模化饲养

彭琳[5](2017)在《尿脓毒血症炎症及凝血指标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过程WBC、NEU、PCT等炎症指标及PLT、PT、APTT、FIB等凝血指标的变化特点,为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提供诊断依据。同时探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及重症医学科41例尿源性脓毒血症出院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96例普通尿路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院病例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记录观察组中医四诊信息、发病诱因、结石情况、手术情况、生命体征、APACHE II评分、尿组合、清洁中段尿培养、肾盂尿培养、血液培养以及发病后WBC、NEU、PLT、PT、APTT、FIB、PCT等变化信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WBC、NEU、PLT、PT、APTT、FIB的差异;对比观察组发病6h、12h、24h、3d、7d等不同时点WBC、NEU、PLT、PCT水平的变化情况,归纳其变化趋势。同时,根据收集的观察组中医四诊信息,对其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对其中医证候进行重新分析,归纳其主要证型及症状特点。将所收集的病例信息输入数据库,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从尿源性脓毒血症及普通尿路感染病人发病情况分析,女性是主要患病人群,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以41-7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较多。41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因急性尿路梗阻入院的有19例(46.34%),以急性肾盂肾炎入院的有3例(7.32%),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发病的有19例(46.34%),合并上尿路结石的有39例(95.12%)。28例尿培养阳性,总尿培养阳性率68.29%,10例外周血培养阳性,总阳性率24.39%;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占47.06%,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4.71%,奇异变形菌、头状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各占5.89%,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莫拉菌群、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各占2.94%。2、对照组和观察组PCT、WBC、NEU、PLT、APTT、PT、FIB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WBC、NEU、PLT、APTT、PT、PCT等发病6小时内、12小时、24小时、3天及7天等不同时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BC、NEU、PCT、APTT、PT变化的总体趋势均是随着炎症的进展逐渐升高,WBC、NEU、APTT、PT至24小时可达高峰,PCT发病12小时达高峰,后随着感染的控制逐渐下降。随着炎症进展,PCT发病12小时达高峰,PLT逐渐下降并在发病12小时下降至最低值,当感染控制,PLT逐渐上升。3、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41例进行中医四诊信息评测,将所得病例的症状进行频数和概率统计,结果显示发热、寒战、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共30项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依据虚实辨证,将所得症状调查表中的症状参照证型诊断标准进行证型分类,得出火热炽盛、湿阻、血瘀、石阻、气虚、血虚、阳虚、阴虚8个证型,其中石阻证出现率最高,达到92.683%,火热炽盛证出现率为73.171%,湿阻证出现率为58.537%,血瘀证出现率为56.098%,气虚证出现率为7.317%,血虚证出现率为26.829%,阴虚证出现率为19.512%,阳虚证出现率为7.317%。结论: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早期炎症及凝血相关指标即有变化。其中WBC、NEU、PCT、PLT等指标发病早期即有显着变化,可作为疾病早期的判断依据。而APTT、PT、FIB等指标变化幅度不大,可能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价值不高。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正盛邪实,以实证表现为主,其中石阻证为主要实证证型。

岳振华[6](2015)在《中西治疗驴(马)怀骡妊娠毒血症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驴(马)妊娠毒血症是母驴(马)妊娠后期发生的一种以顽固性不吃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故对该病早期做出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在几年的实践经验中,通过特征性临床症状及血清诊断准确的做出判断,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怀骡驴(马)妊娠毒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孔庆雷,张琼瑶[7](1979)在《马、驴妊娠毒血症的病理变化及病因探讨》文中提出(一)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肾脏脂变、脂血症,全身静脉充血和脾脏等实质器官充血、出血等。(二)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饲料品质不良所致的营养失调,加之运动不充分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在临床和病理变化上与人或绵羊的妊娠毒血症有许多不同处。(三)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尿生化检验,进一步总结确诊本病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供参考的建议。治疗应中西结合,以疏肝、滋肾、降血脂为主。妊畜需注意营养,增加含蛋白质高的豆科饲料,加强护理,早期治疗以防本病。

蒋次升[8](1978)在《中兽医药科学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长期和家畜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从1973年农林部委托甘肃省兽医研究所召开全国中兽医科研工作协作会议以后,在党的领导和重视下,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大区和许多省、市、自治区,先后分别组织和举行了中兽医科研协作会议,其中如华北地区已经开了三次会,华东地区开了两次。通过会议,组织了各有关单位的社会主义大协作,发动了广大中兽医和赤脚兽医,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9](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杨永强,刘桂花,张斌[10](2007)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驴怀骡产前不食症》文中研究表明驴怀骡产前不食症又名妊娠毒血症,是驴妊娠末期的一种代谢疾病。主要特征是产前顽固性不吃不喝,多数病例支持不到分娩就母子双亡。此病主要见于怀骡驹的驴,多发于产前数天至一月以内,产前10d以内发病占多数,以4~5月份产驹旺季最为集中。本人通过近几年对该病的治疗观察,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笔者对该病诊治情况简

二、中西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病名及证候研究进展
        1 肺栓塞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2 肺栓塞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3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4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1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2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3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4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住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诊治情况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研究
        3.2 总体诊治情况变化分析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中医证候分布
        3.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5 危险因素
        3.6 发病时间
        3.7 终点事件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探究及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
        3.3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3.4 新模型在内、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及评价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风险评估模型标准
        2.5 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比较
        3.3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4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5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6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4 讨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加减“小续命汤”对泌尿系结石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随机分组设计
    2.3 治疗方法
        2.3.1 治疗组
        2.3.2 对照组
    2.4 观察指标
        2.4.1 中医证候积分
        2.4.2 疼痛积分、血尿等并发症
        2.4.3 血尿情况
        2.4.4 下尿路刺激症状
        2.4.5 OABSS、IPSS 及 QQL 评分
        2.4.6 安全性指标
    2.5 疗效判定
    2.6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7 研究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中医证候积分
        3.2.1 两组术后第一天证候积分比较
        3.2.2 两组术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对比
        3.2.3 两组中医证候症状归纳情况
    3.3 疼痛积分
        3.3.1 术后疼痛积分比较
        3.3.2 术后第5天两组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3.3.3 术后1月后两组疼痛积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尿情况比较
        3.4.1 两组患者持续血尿时间
        3.4.2 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肉眼血尿次数
    3.5 两组下尿路症状比较
        3.5.1 两组术后OABSS评分、IPSS评分及QQL评分比较
        3.5.2 两组OAB发生率及IPSS评分严重程度比较
    3.6 两组残石排除疗效比较
    3.7 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
4.讨论
    4.1 流行病学研究
    4.2 西医研究进展
    4.3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4.4 结果分析与结论
5.结论
6.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专业课文章(已发表)

(3)中西医结合治疗驴怀骡产前不食症(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2 诊断
3 治疗
4 典型病例
5 体会

(4)肉驴妊娠毒血症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素分析
    1.1 饲料性因素
    1.2 饲养管理因素
2 临床症状及诊断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治疗原则
    3.2 预防措施
4 讨论
    4.1 治疗原则
    4.2 中西医药结合

(5)尿脓毒血症炎症及凝血指标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尿源性脓毒血症现代研究概况
        一、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定义与诊断
        二、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机制
        三、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四、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实验室指标
        五、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进展
    第二节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中医四诊信息表制定及辨证
        三、临床资料收集
        四、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一般资料研究
        二、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炎症及凝血指标分析
        三、中医证候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6)中西治疗驴(马)怀骡妊娠毒血症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病理
2 临床症状
3 诊断要点
4 治疗
    4.1 西药治疗
    4.2 中药治疗
5 典型病例
6 小结与体会

(9)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预防措施
5 治疗方案

四、中西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 [1]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邵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加减“小续命汤”对泌尿系结石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疗效研究[D]. 盛东亚.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中西医结合治疗驴怀骡产前不食症[J]. 邵巧艳. 中兽医学杂志, 2018(07)
  • [4]肉驴妊娠毒血症的防治措施[J]. 刘志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11)
  • [5]尿脓毒血症炎症及凝血指标变化规律研究[D]. 彭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6)
  • [6]中西治疗驴(马)怀骡妊娠毒血症的体会[J]. 岳振华. 甘肃畜牧兽医, 2015(03)
  • [7]马、驴妊娠毒血症的病理变化及病因探讨[J]. 孔庆雷,张琼瑶. 兽医科技资料, 1979(05)
  • [8]中兽医药科学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J]. 蒋次升. 兽医科技资料, 1978(01)
  • [9]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驴怀骡产前不食症[J]. 杨永强,刘桂花,张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05)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驴妊娠毒血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