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卜朝晖,黄佩诚,陈文星,朱人杰

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卜朝晖,黄佩诚,陈文星,朱人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间间隔测量,时间内插,互相关,拟合

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文献综述

卜朝晖,黄佩诚,陈文星,朱人杰[1](2015)在《基于编码信号时间内插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测量方法和器件性能的制约,对单次测量精度达到亚皮秒(<1 ps)量级的事件计时技术的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利用声表面波编码器件作为时间内插器,将时间内插法和编码信号自相关函数的高信噪比特性相结合,并利用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时域互相关对时延进行测量的算法,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当时间内插信号采用带宽40 MHz、时宽5μs、中心频率150 MHz的线性调频信号时,可以获得0.48 ps测量精度。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稳定、实用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单次测量精度能够达到亚皮秒量级。(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黄涛,王广德,王立忠[2](2014)在《基于存储示波器准确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时,信号波形的持续时间或者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的测量非常重要,然而普通的示波器无法实现这种测量,如果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Δt功能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的精确度不能令人满意。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连续信号时间间隔的方法,测量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不大于2×10-6,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缪新育,周波,许伟,沈岸平[3](2013)在《脉冲信号时间间隔校准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原理及方法,建立了时间间隔校准数学模型,分析了校准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出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表明测量时间间隔小于等于10 s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0 ns;测量时间间隔等于100 s时,扩展不确定度为2.1 ns;测量时间间隔等于1000 s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0 ns。(本文来源于《现代电信科技》期刊2013年Z1期)

赵杰[4](2009)在《光信号时间间隔异地精密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化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异地事件发生时刻及时间间隔的精密测量技术,对推动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远程精确同步控制、监控和测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支持。本文将在异地产生的两个火光信号作为测量对象,实现了对两个火光产生时刻以及时间间隔的精确测量。针对在异地时间测量中严格的同步要求以及微弱火光信号的探测特点,将基于(GPS和B码)时统系统的时间同步技术与远距离微弱信号的光电探测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一套有效的火光信号时间间隔异地精密测量系统。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完成了系统方案设计,提出了将光电二极管探测法与时间同步技术相结合的光信号时间间隔异地测量方法和总体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装置的机械方面的相关设计工作。2、完成了远距离强背景噪声下单脉冲微弱光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光电探测电路板的设计调试工作,实现了在白天强背景光和噪声的情况下,对远距离微弱光信号的准确捕捉。3、完成了基于时统(GPS和B码)系统的时间同步功能的设计和数字控制电路的设计工作。4、完成了系统的多项参数的验证性实验和数据分析,所有参数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6-01)

鲁昌华,曹源,刘勤勤,姜洪,高翠云[5](2004)在《LabVIEW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路信号为例,详细阐述了以虚拟仪器方式,针对不同种类的信号输入硬件板卡,使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信号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详细解释了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具体实现。另外,也根据具体的测试程序,阐述了LabVIEW的数据从属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鲁昌华,曹源,刘勤勤,姜洪,高翠云[6](2004)在《LabVIEW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路信号为例,详细阐述了以虚拟仪器方式,针对不同种类的信号输入硬件板卡,使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信号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详细解释了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具体实现。另外,也根据具体的测试程序,阐述了LabVIEW的数据从属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08-01)

李鸣华[7](1998)在《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和采用“△t时间扩展”技术,实现高精度测最任意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原理和系统构成.并对测显误差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3期)

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时,信号波形的持续时间或者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的测量非常重要,然而普通的示波器无法实现这种测量,如果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Δt功能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的精确度不能令人满意。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连续信号时间间隔的方法,测量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不大于2×10-6,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参考文献

[1].卜朝晖,黄佩诚,陈文星,朱人杰.基于编码信号时间内插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

[2].黄涛,王广德,王立忠.基于存储示波器准确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方法[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

[3].缪新育,周波,许伟,沈岸平.脉冲信号时间间隔校准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电信科技.2013

[4].赵杰.光信号时间间隔异地精密测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鲁昌华,曹源,刘勤勤,姜洪,高翠云.LabVIEW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04

[6].鲁昌华,曹源,刘勤勤,姜洪,高翠云.LabVIEW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实现[C].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7].李鸣华.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测量信号时间间隔的研究[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标签:;  ;  ;  ;  

光信号时间间隔论文-卜朝晖,黄佩诚,陈文星,朱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