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李艳梅邓艳

(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特点,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成都市某医院2008年7月—2014年6月上报的86例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人员构成及科室分布。结果:①86例暴露源中乙型肝炎、梅毒、HIV(包含合并疾病)为49例,占56.98%。②暴露途径中锐器损伤占94.19%。③86例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主要为内、外、妇产科、急诊科,占80.23%。④暴露人员中护士占75.58%,临床医师占24.42%。⑤工作5年以下暴露人员有68人,占70.07%。⑥医务人员出现失眠焦虑超过50%。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及培训,确定重点科室、重点人群、暴露环节与原因,制定并严格执行干预措施,是有效防控职业暴露风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对策;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55-03

Medicalpersonneloccupationexposure?causesanalysisand?preventionandcontrolcountermeasures

LiYanmeiDengYan

RailwayGroup,theSecondBoardoftheCentralHospital,Chengdu,61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auseof?themedicalstaffoccupationalexposurecharacteristics,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havebeenputforward.MethodsRetrospectivesurveyofChengduhospitalinJuly2008-June2014reported86casesofoccupationalexposure,analyzesourcesofexposure,exposurepathways,exposuretopersonnelcompositionanddepartmentdistribution.Results:①86casesofhepatitisB,syphilis,HIV(includingmergerdisease)in49cases,accountingfor56.98%.②Sharpsinjuriesaccountedfor94.19%?inexposedway.③86casesofoccupationalexposuretopersonneldepartmentsmainlydistributedinInternalmedicine,surgery,obstetricsandgynecology,emergencydepartment,accountingfor80.23%.④Nursesaccountedfor75.58%,cliniciansaccountedfor24.42%intheexposedstaff.⑤Thereare68peoplelessthan5yearswork,accountingfor70.07%intheexposedstaff⑥Medicalstaffappearinsomnia,anxietyismorethan50%.ConclusionTostrengthenthemedicalstaff?occupationalsafetymanagementandtraining,Identifythekeydepartments,focusgroups,exposedandreason,Formulateandstrictlycarryoutinterventionmeasuresareurgentaffairstopreventionandcontrolofexposureriskeffectively.

【Keywords】Medicalpersonnel;Occupationalexposur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

职业暴露感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医务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日趋增加。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等血液传播致病因子的医疗锐器所引起的损伤,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本调查旨在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特点,提出防控对策,供医务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7月~2014年6月成都市某医院上报的86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

1.2调查方法

回顾性调查成都市某医院上报的86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对暴露源、暴露途、暴露人员的科室、年龄、岗位、职称、学历信息、心理状况进行分类统计。

2.结果

2.1一般资料

男9人,女77人;年龄:17~55岁,平均:28岁;学历:中专:38名;大专:27名;本科及以上:21名。职称: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5名;医师8名;实习医师6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9名;护士23名;实习护士20名。

2.2暴露源及科室分布:见表1

表5显示:暴露源不同,心理状况也不同。血源性疾病尤其是性传播疾病(HIV、梅毒等)造成的心理负担最严重,86例职业暴露人员中出现焦虑、失眠、感觉躯体不适均超过50%,暴露源为HIV的人员焦虑失眠、感觉躯体不适高达90%以上。

3.讨论

3.1暴露源调查结果分析

本调查显示,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不明暴露源占首位,主要原因可能是上报意识薄弱、上报不及时,造成难以及时、明确地追踪暴露源有关。乙肝病毒引起的职业暴露与有关报道[1]一致。表1中,HIV、HIV合并HBV和梅毒,HIV合并HBV感染,与HIV向普通人群中扩散,增加医务人员暴露几率。提示及时上报、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意识,是切断不明暴露源、乙肝、HIV及其合并传染性疾病所致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3.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途径和发生的原因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为:操作过程中(输液后拔针、静脉穿刺)或操作后后未按照就近处置锐器原则,增加被刺伤的机率,这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等调查的发生针刺伤时机主要为注射或采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56.1%)和浸泡注射器前取下针头时(19.2%)基本一致[2];技术操作不熟练、操作后缝合针未放入传递弯盘、双手回套针帽、徒手整理用物、传递锐器,有的科室为了节约成本,将多个锐器盒内针头倾倒在一起,锐器盒不加盖、不盖严、盛装锐器过多、针头裸露于容器边缘,医疗废物未分类放置,感染性医疗废物中丢弃有输液针、安瓿,防护用品未配置或配置不齐、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发生的器具主要是空心针(输液器、注射器)和实心针(缝合针)。管理人员重视并加强督查,制定完善措施、流程,规范技术操作,执行标准防护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根本方法。

3.3暴露人群分布特点

3.3.1科室分布情况

调查中内科、外科、急诊科、妇产科病区的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机率高于其他部门,内科医务人员占39.53%,外科医务人员占24.42%,急诊科占10.47%,妇产科占5.81%。发生职业暴露与病人高龄、病情危重、变化快、有创操作多、工作超负荷、工作繁忙、未及时着装防护用品、手套破损未及时更换等有关,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风险概率增加。

3.3.2职业、职称分布、工作年限情况

职业暴露人群分布中以医务人员为主,护士发生职业暴露高于医生,与国内大部分报道一致。其中资历浅、低年资、低职称发生率高于高职称、高年资[3],以低年资护士、实习生等为主。这与护理工作性质密切联系,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超负荷,易疲倦,与锐器接触频繁高于其他职业。工作经验少,防范意识薄弱,技术不熟练,学校未设置职业暴露的专业课程培训,是新进员工和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来说,实习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安全意识相对缺乏,风险更大。加强新员工、实习人员的岗前培训,选择有经验、细致、耐心的带教老师执教,是当务之急。

3.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特点

关注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心理问题,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识别与认知,决定了医务人员的态度、行为意向。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往往出现抑郁、情感脆弱等心理问题[4],尤其是发生HIV职业暴露,出现恐慌,情绪焦虑、抑郁倾向,甚至绝望,伴躯体不适,胸闷、恶心、呕吐眩晕,出现睡眠障碍等严重的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职业暴露人员在服药过程中药物副作用也会不同程度增加思想负担。家庭、社会的关爱是让其度过脆弱、抑郁期的关键。

4.根据职业暴露特点制定防控措施

4.1制定合理化制度与流程如:侵袭性操作流程、职业暴露处置流程、手术器械处置流程、锐器伤处置流程、医疗废物分类流程,建立锐器伤报告和反馈制度等等,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并纳入考评内容。

4.2加强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在职培训。制定不同岗位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重点对新员工、实习生进行培训,使之操作规范化。培训形式多样化,精炼培训内容,简化便于记忆等方式,并结合部门工作特点,进行培训、演练、考评,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加强管理,强化院感知识,增强院感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4.3定期督查防控措施落实,持续改进:①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原则[5]、保证防护用品供给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②规范各项技术操作,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③安全操作环境,实施安全注射措施[6]。布局合理,光线充足,配备必要的消毒隔离设施,洗手、洗眼设施等;使用安全器具、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盒。④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实施就近投放锐器原则,符合医疗废物处理条例。⑤建立监测系统、暴露后干预系统,掌握不同部位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科人员对发生的职业暴露处置进行指导,并详细询问发生的经过、原因、处置过程、详细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内容,以及后续实施的干预措施、监测、随访、咨询等。对每一例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制定或修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⑥做好暴露前预防:建立职工健康体检档案,定期体检。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医务人员注射乙肝疫苗[7]。⑦合理安排人员结构,杜绝疲劳工作。

4.4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才能合理对待压力和应激事件,有利于维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做好保密原则,通过家人、朋友、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支持与理解,帮助他们减少负性情绪的影响,在轻松、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不断进行心理调节和达到平衡。关注职业暴露人员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我们以后工作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方向。

总之通过管理者的重视与督导规章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对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部门进行干预,培训,规范操作,持续改进,提高感控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睿玮,姚桂琴,张辉文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962.

[2]徐秀华.临床医学感染学(修订本).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10.

[3]唐炎红.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3):377.

[4]钟文津,蔡素玲,钟慧红.护士针刺伤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57-59.

[5][6]徐秀华.临床医学感染学(修订本).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11.

[7]RichardP.Wenzel.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4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426.

标签:;  ;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