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注射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骶管注射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一、骶管注射与艾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胜[1](2021)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手法骶管注射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牵引骶管注射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三组的JOA、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手法骶管注射组的JOA评分>牵引骶管注射组>对照组(P<0.05),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的直腿抬高角度和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祝延蕾[2](2021)在《左归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研究以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治肾亦治骨”的学术思想作为指导,探讨“左归丸加减”对于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检验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推广性。方法:本试验采取临床试验方法为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给予药品为“左归丸加减”汤剂,口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给予药品为“恒古骨伤愈合剂”水剂,口服,早晚各1次,疗程共4周,通过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JOA评分,并记录、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经秩和检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JOA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JOA评分、VAS评分组内比较,P值均为0.00(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对LDH的临床症状均有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及JOA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这两方面有显着差异,治疗组在中医证候及JOA方面优于对照组。VAS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VAS方面没有显出差异,疗效相当。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者均得到改善,虽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最终疗效结果无相差,但是在治疗方面,治疗组治愈为4人、显效17人、有效10人、无效3人。对照组治愈2人、显效11人、有效16人、无效4人。明显治疗组的显效人数及治愈人数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88%。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治疗效果,但是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及JOA评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临床依据。

彭涛[3](2021)在《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察、记录、分析小针刀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lumbar disc herniation)患者在接受经皮椎间孔镜(PTED,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2.探讨分析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的效果以及机理,并为临床上治疗孔镜术后残余疼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论证。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脊柱骨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后残余术后疼痛症状的住院患者60例。将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别分为三组:A组(针刀+中药组)20例,B组(针刀组)20例,以及C组(中药组)20例。三组患者在出现术后腰腿痛时,都给予常规补液、抗炎治疗;各组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不同的其他治疗方法:A组(针刀+中药组)予以针刀结合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B组(针刀组)予以单纯针刀治疗;C组(中药组)采用单纯身痛逐瘀汤内服治疗。三组治疗皆为2周1疗程,并记录每一位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VAS评分、JOA评分,并对三组患者功能评价及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校验标准a=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情况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时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中药组及针刀组均低于针刀+中药组,并两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针刀+中药组在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及中药组;JOA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前JOA评分,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而在治疗后4周时,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JOA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两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针刀+中药组在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效果更优。中医临床疗效:针刀+中药组共20例病例中临床痊愈10人,显效5人,有效4人,无效1人,改善率95.00%;治疗后针刀组患者临床痊愈6人,显效5人,有效3人,无效6人,改善率为70.00%;治疗后中药组患者临床痊愈5人,显效3人,有效5,无效7人,改善率65.00%。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2.针刀治疗联合身痛逐瘀汤口服这一治疗方法在治疗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

谢贞瑶[4](2021)在《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探讨储药罐中最佳中药药液量,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具有数据支持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以期在临床推广使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甘肃省某三级甲等中医院脊柱骨科住院,符合纳排标准的111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及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试验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储药罐法进行治疗,留罐时加入10ml中药;试验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储药罐法进行治疗,留罐时加入15ml中药;治疗标准均为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天,休息3天,此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在三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SP-MPQ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的评估,治疗结束后三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将收集的三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医疗费用来源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缓解腰腿痛;对三组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试验一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改善腰椎功能;对三组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试验一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对三组患者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P<0.05)。5.干预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二组有效率94.28%高于试验一组的86.11%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1.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乔氏火罐、10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和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缓解腰腿痛、麻的症状,同时,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缓解疼痛更有效,且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疗效更佳,降低疼痛对生活的影响,明显改善疼痛对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2.乔氏火罐、10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和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改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同时,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改善腰椎功能更有效,提高生活质量。3.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临床疗效更佳,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具有数据支持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拓宽了本院自制药的临床实践用途。

陈梅[5](2020)在《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脐针结合普通针刺与单独使用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脐针作为附加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针灸治疗中是否更具有优越性,为脐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脐针结合普通针刺)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5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QOL-BREF)评估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时间点所得的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86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定表、MPQ、WHQOL-BREF评分进行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组间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定表、MPQ、WHQOL-BREF的评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和MPQ得分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两组JOA评分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起效较快。在MPQ评分中,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对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在WHQOL-BREF各领域评分中,治疗组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整体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该病均显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率为64.2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组较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脐针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腰部活动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两者均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2.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明显,在改善功能活动及生存质量方面起效较普通针刺快。3.脐针选穴较少,疼痛度小,患者易接受,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雷美珠[6](2020)在《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从中医体质辨识角度为治疗本病提供新角度。方法:本课题为横断面调查,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通过问卷调查辨识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采用构成比描述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在年龄段分布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在体重、病程、BMI分布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身高分布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在突出节段分布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分析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偏颇体质最高(83.5%),构成比由大至小为瘀血质(21.50%)、湿热质(21.0%)、痰湿质(15.5%)、阴虚质(8.0%)、阳虚质(6.50%)、气虚质(6.0%)、气郁质(3.0%)、特禀质(2.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为平和质占16.5%。各中医体质在性别、病程、体重、BMI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年龄、身高、突出节段分布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性别分布上,男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质类型以湿热质为主。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以瘀血质人数最高。在年龄分布上,在40岁前中医体质分布以瘀血质比例最高(26.2%)。60岁以后中医体质分布瘀血质最多(28.6%)。研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偏颇体质呈现逐步上升趋势,集中于中老年组,以湿热质为主(23.3%)。在体重指数上,体重过轻的患者以平和质为主。体重正常的患者中瘀血质最多。体重肥胖患者中以瘀血质为主,超重患者湿热质最高。在吸烟、饮酒方面,吸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统计学意义,饮酒无统计学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中湿热质吸烟、饮酒人数最多。四种中医体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BMI与平和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平和质LDH患者BMI低于偏颇体质患者。吸烟、饮酒与湿热质呈正相关,吸烟、饮酒导致形成湿热质的风险增高。病程与瘀血质呈正相关,说明病程长是形成瘀血质的风险因素。体重、饮酒与痰湿质呈正相关,体重每增加1公斤,形成痰湿质的风险增加1.91%,有饮酒的成为痰湿质的风险增加10%。结论:1、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以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为主,其分布与年龄无关,与体重指数、性别、体重、病程、吸烟相关。2、经Logstic回归分析,BMI与平和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吸烟、饮酒与湿热质相关,病程与瘀血质相关,体重、饮酒与痰湿质相关。

杨国富[7](2020)在《“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思路,为以后探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成三组,一为治疗组,二为对照组1,三为对照组2,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针刺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腰椎神经根阻滞1次/周,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照组1:采用“强肾通督”针法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对照组2:采用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每个患者的评分值,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每位患者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运用Excel软件和SPSS24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值比较:经治疗,三组内VAS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JOA值比较:经治疗后,三组内M-JOA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JOA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1: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2:总有效率73.33%。三组治疗后疗效均有显着。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分别与“强肾通督”针法和腰椎神经根阻滞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腰椎运动功能及综合临床疗效改善明显。“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强肾通督”针法、腰椎神经根阻滞的治疗效果。

刘宁[8](2020)在《基于电子病例系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规律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疼痛性质为根性痛,较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非手术疗法在LDH的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疗效。本研究回顾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1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第一诊断入住脊柱外科的电子病历,采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的方式,总结本院非手术治疗LDH的规律,归纳其治疗思路,分析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年轻医生在制定LDH非手术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为往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为治疗经验的传承献一份力。方法:咨询专家意见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收集研究所需病历,提取数据,清洗数据,将数据标准化后分类录入Excel软件。应用Excel软件对患者的一般信息、治疗措施、组合形式、中药处方等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治疗措施、中药处方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对比常用治疗组合方案的疗效。总结本院非手术治疗LDH的临床思路及疗效详情。结果:1.患者一般信息统计:此次研究共纳入363例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172例;18到30岁年龄段28人,31岁到50岁年龄段134人,51到70岁年龄段201人。2.治疗措施分析:收集到10种LDH非手术治疗措施,西药和烫疗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均是最常用的治疗措施,频率分别达到97.5%和92.6%。本院最常用的三种治疗措施搭配方案为“烫疗-西药”、“西药-跌打酒”、“烫疗-跌打酒”。治疗组合以4种措施搭配最常见,占比26.9%,最常用的治疗组合是“烫疗+跌打酒+艾灸+西药”、“烫疗+西药”、“烫疗+跌打酒+西药”。3.中药处方分析:使用频次高于20次的药物高到低依次是当归60次、茯苓54次、熟地黄47次、甘草46次、白芍46次、山药39次、党参37次、枸杞子33次、川芎31次、黄芪31次、山茱萸28次、巴戟天20次。包含药味数量排名前五的药类从高到低依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行气药。药类总使用频次占比排名前五的药类从高到低依次是补虚药(占比45.74%)、活血化瘀药(占比14.89%)、利湿药(占比6.65%)、清热药(占比6.03%)、行气药(占比5.93%)。最常用的中药搭配是“当归-黄芪”、“当归-川芎”、“熟地-山药-当归”。4.疗效分析:频数≥10的治疗组合中,治愈率最高的治疗组合是烫疗+跌打酒+艾灸+西药,达到73.3%。有效率最高的治疗组合是“烫疗+跌打酒+西药”,达到94.1%。结论:1.采用非手术治疗的LDH患者,性别未见明显差异,年龄大的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较多。2.西药和烫疗是核心治疗措施,“烫疗-西药”、“西药-跌打酒”、“烫疗-跌打酒”是核心治疗措施搭配;最常用的治疗组合是“烫疗+跌打酒+艾灸+西药”。3.当归、茯苓、甘草、熟地黄、白芍、山药、党参、川芎、黄芪、枸杞子、山茱萸是核心单味药物;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行气药、利湿药是中药治疗LDH常用药类;“当归-黄芪”、“当归-川芎”、“熟地-山药-当归”为核心药对。4.治疗组合“烫疗+跌打酒+艾灸+西药”和“烫疗+跌打酒+西药”可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疗效并非简单的随着治疗措施数量的叠加而叠加。

陈俊红[9](2020)在《督脉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督脉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方法本研究的病例来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督脉灸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尼龙丝试验评分和JOA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为8周。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研究入组的6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间的VAS评分、尼龙丝试验评分、JOA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尼龙丝试验评分、JOA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在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随着时间的变长而变大,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JOA评分比较,在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随着时间的变长而变大,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尼龙丝试验评分比较,术后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上:在疼痛方面,试验组的显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的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腰椎功能方面,试验组的显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的腰椎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在麻木方面,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的麻木疗效无差别。结论督脉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的残留神经症状。在缓解术后残留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方面,疗效较单独西医常规治疗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黄黎[10](2020)在《杜仲独活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杜仲独活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指导。方法:根据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选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关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治疗组予以杜仲独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追风透骨胶囊治疗,所有患者治疗两周。治疗前后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主观VAS评分、疼痛改善情况、ODI评分评估患者症状,记录相关数据,整理数据入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VAS、OD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VAS、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药物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3.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经为期2周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VAS、ODI评分、疼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在治疗组的在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杜仲独活汤加减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疗效可,且优于追风透骨胶囊。

二、骶管注射与艾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骶管注射与艾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论文提纲范文)

(1)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2)左归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病因病机
    2.中医药治疗LDH的方法
    3.现代医学对LDH的治疗
    4.总结与体会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排及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案
    5 观察指标
    6 症状证候评分
    7 疗效判定标准
    8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9 统计分析方法
    10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引用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结果
    3.1 VAS评分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3.4 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
4 讨论
    4.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认识
    4.3 PTED术后残余疼痛
    4.4 针刀治疗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4.5 身痛逐瘀汤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4.6 研究结果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治疗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
        2.3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3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治疗
        3.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认识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
        3.3 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
        3.4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4 相关理论依据
        4.1 乔氏火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4.2 储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
        1.7 伦理审查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试验分组
        2.3 干预方案
        2.4 观测周期
        2.5 评价工具及指标
        2.6 不良事件与处理
        2.7 质量控制
    3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2 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2.1 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临床资料比较
        2.3 三组患者干预前疗效指标比较
    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疗效性指标比较
        3.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SF-MPQ评分及各维度比较
        3.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
    4 三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5 三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三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
    2 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3 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
    4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局限性和展望
    1 研究局限性
    2 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的主要成果

(5)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念及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病因病机
        四、诊断标准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关于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四、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第三节 脐针疗法及其应用现状
        一、脐针疗法的创立
        二、脐针疗法的应用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三、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治疗中脐针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病理机制
    第三节 穴位的选择依据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情况调查
    2.2 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
    2.3 具体指标检测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情况基线数据分布
    5.2 吸烟、饮酒情况分布
    5.3 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与各体质分布情况
    5.4 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5.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间比较
    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年龄的分布情况比较
    5.7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体重指数间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5.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6 讨论
    6.1 体病相关视角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中医体质关系分析
    6.2 宁德地区LDH患者中医体质情况分析
    6.3 性别与闽东地区LDH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6.4 年龄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6.5 体重指数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6.6 不同体质间吸烟、饮酒的对比分析
    6.7 四种中医体质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7 研究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资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
    附录 B: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
    附录 C: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电子病例系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规律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及疗效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建立数据库
    2.2 数据转化
    2.3 数据的归类及标准化
    2.4 数据挖掘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信息统计结果
    3.2 治疗措施频数分析
    3.3 治疗措施关联分析
    3.4 治疗组合频数分析
    3.5 中药相关统计
    3.6 药类频数分析
    3.7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3.8 疗效分析
4 讨论
    4.1 一般信息
    4.2 治疗措施详情及疗效
    4.3 中药方详情
    4.4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点
5.不足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2 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督脉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手术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和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5 伦理学要求
        2.6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年龄比较
        1.2 性别比较
        1.3 发病节段比较
    2 临床资料比较
        2.1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尼龙丝试验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JOA评分比较
        2.4 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2.5 治疗后尼龙丝试验评分比较
        2.6 治疗后JOA评分比较
        2.7 疼痛疗效比较
        2.8 麻木疗效比较
        2.9 腰椎功能疗效比较
    3 安全性指标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中医学认识
        1.1 病名归属
        1.2 病因病机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中医治疗现状
        2.1 中药内治
        2.2 中药外治
        2.3 针灸
        2.4 其他中医疗法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现代医学认识
        3.1 定义
        3.2 发生率
        3.3 发病机制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5 督脉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理论基础
        5.1 督脉与腰痛病的关系
        5.2 督脉灸疗法的作用机理
        5.3 督脉灸疗法在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
    6 研究结果分析
    7 安全性评价
    8 不足与展望
        8.1 不足
        8.2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杜仲独活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2.4 疗效观察
        2.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事件观察
        2.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临床试验完成情况
    2.可比性分析
        2.1 组间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ODI评分比较
    3.疗效分析
        3.1 比较两组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
        3.2 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
        3.3 治疗前后ODI评分对比情况
        3.4 治疗前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 杜仲独活汤方药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和展望
    1.存在的问题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表
附录

四、骶管注射与艾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李国胜. 颈腰痛杂志, 2021(06)
  • [2]左归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祝延蕾.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D]. 彭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D]. 谢贞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陈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初步观察[D]. 雷美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 杨国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基于电子病例系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规律及疗效分析[D]. 刘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督脉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D]. 陈俊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杜仲独活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  ;  

骶管注射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