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口岸论文-袁伟,廖凌,童淑梅,康晓平

国境口岸论文-袁伟,廖凌,童淑梅,康晓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境口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等温扩增,病原体,口岸

国境口岸论文文献综述

袁伟,廖凌,童淑梅,康晓平[1](2019)在《国境口岸病原体检测新方向—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项快速、高效、便捷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运用在病原体检测研究中,表现出灵敏度高、特异度好、用时短、应用广泛、操作简单等优势,有望应用于口岸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本文在对比几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RPA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几种国境口岸重点关注病原体为例,探讨RPA在病原体检测、生物反恐、移动实验室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提供新的技术参考和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郭天宇,赵欣[2](2019)在《新形势下国境口岸鼠防工作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口岸鼠类日常监测主要针对优势种的生态习性,遵守四定(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原则,测定其种群密度,密度太高(超过历史平均水平的3倍)时要及时上报,同时增加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并查找密度增高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鼠类的种类很多,但能够传播疾病的种类很少,因此准确的鉴定就十分重要。如果能准确的鉴定,就能为下一步评估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目前常见的鉴定方法还是形态鉴定,对一些肢体不完整或非成体的标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作用。口岸地区监测发现的鼠类,如果判定是外来的鼠类,就要采取措施将其消灭,不留隐患。评估鼠类,主要考虑:(1)是否外来;(2)是否是某种疾病的鼠类(媒介效能高),比如主要媒介,次要媒介,不是媒介(媒介效能为0);(3)外来鼠类的生态习性和分布区域,能否在我国生存下来。鼠类控制提倡综合管理,其概念为针对鼠类的生态习性,适时监测鼠类密度,掌握其活动规律,以环境治理和防护设施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把鼠类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姜晓龙[3](2019)在《国境口岸外贸合同备案核销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满洲里检验检疫部门建立进口法检商品外贸合同电子备案和计算机快速核销制度。大力推行报检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化通关工作,全面实现进口法检商品外贸合同电子化的业务管理。这使报检差错率、核销差错率和签证差错率等均大幅下降,并能够与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有效结合,极力做到外贸合同电子通关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科学性。最大程度地实现口岸通关的自动化、电子化和便利化,为推进满洲里口岸大通关、服务地方外贸事业发展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3期)

李建,祝高峰,周勇[4](2019)在《关于国境口岸卫生行政许可“放管服”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及海关总署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口岸与地方关于对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现行模式的对比,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口岸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何有效实施行政许可中的"告知承诺制"和"优化准入制"。(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9年01期)

韩鹏宇,毕秀欣,陈津津[5](2019)在《GIS技术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新的传染病疫情,地域政治经济差异、气候变化、战争、恐怖主义日渐成为影响传染病扩散传播的重要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以下简称GIS)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地图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功能,可以综合分析地理、人文、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为口岸疫情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海关卫生检疫业务,综合探讨GIS在口岸传染病风险预警、媒介生物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9年01期)

黄鹂[6](2018)在《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1.我国国境口岸情况1.1边境线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公里,如果加上5000多座大小岛屿的海岸线,总长3.2万多公里。我国陆地边界线全长约22000多公里,自东北向西南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14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陆地边界的省区共9个,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本文来源于《2018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9-01)

程晓兰,姜红旭,孙明亮,高玉峰,杜海方[7](2017)在《国境口岸首次截获贪食睡鼠的分子鉴定及核酸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辽宁大窑湾口岸截获的1只鼠样本(从来自塞尔维亚的原木的集装箱中采集)进行种类鉴定。方法提取已风干鼠样本的基因组DNA,采用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的通用引物(COⅠ-1和COⅠ-2),进行靶DNA扩增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截获鼠样本的DNA条形码序列与Gen Bank中贪食睡鼠(Glis glis)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100%,鉴定为贪食睡鼠。为国境口岸首次截获该鼠种。结论加强出入境交通工具及集装箱鼠类监测工作,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7年06期)

贺骥,聂维忠,陈帆,林青,杨剑[8](2017)在《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阻碍经济发展。做好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是当前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现实需求、法律法规要求、防控技术、人才建设等方面,介绍做好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7年05期)

曾璨[9](2017)在《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况,为完善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分析口岸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结果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已取得显着成效,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建设仍待进一步加强。结论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信息收集平台,加强口岸资源配置,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全面提升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7年04期)

包先雨,王超[10](2017)在《构筑国境口岸旅检“云”防御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由深圳检验检疫局承担的质检公益性科研专项《SaaS模式下的口岸传染病检疫决策支援系统研究》在北京顺利通过了质检总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全面构筑了覆盖海港、陆路、空港、铁路等国境口岸的旅客卫生检疫“云”防御体系,有效解决了现有业务系统存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门时报》期刊2017-08-03)

国境口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口岸鼠类日常监测主要针对优势种的生态习性,遵守四定(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原则,测定其种群密度,密度太高(超过历史平均水平的3倍)时要及时上报,同时增加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并查找密度增高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鼠类的种类很多,但能够传播疾病的种类很少,因此准确的鉴定就十分重要。如果能准确的鉴定,就能为下一步评估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目前常见的鉴定方法还是形态鉴定,对一些肢体不完整或非成体的标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作用。口岸地区监测发现的鼠类,如果判定是外来的鼠类,就要采取措施将其消灭,不留隐患。评估鼠类,主要考虑:(1)是否外来;(2)是否是某种疾病的鼠类(媒介效能高),比如主要媒介,次要媒介,不是媒介(媒介效能为0);(3)外来鼠类的生态习性和分布区域,能否在我国生存下来。鼠类控制提倡综合管理,其概念为针对鼠类的生态习性,适时监测鼠类密度,掌握其活动规律,以环境治理和防护设施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把鼠类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境口岸论文参考文献

[1].袁伟,廖凌,童淑梅,康晓平.国境口岸病原体检测新方向—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

[2].郭天宇,赵欣.新形势下国境口岸鼠防工作的思考[J].口岸卫生控制.2019

[3].姜晓龙.国境口岸外贸合同备案核销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4].李建,祝高峰,周勇.关于国境口岸卫生行政许可“放管服”的思考[J].口岸卫生控制.2019

[5].韩鹏宇,毕秀欣,陈津津.GIS技术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探索[J].口岸卫生控制.2019

[6].黄鹂.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现状[C].2018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2018

[7].程晓兰,姜红旭,孙明亮,高玉峰,杜海方.国境口岸首次截获贪食睡鼠的分子鉴定及核酸序列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7

[8].贺骥,聂维忠,陈帆,林青,杨剑.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7

[9].曾璨.国境口岸应对新发传染病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口岸卫生控制.2017

[10].包先雨,王超.构筑国境口岸旅检“云”防御体系[N].中国国门时报.2017

标签:;  ;  ;  ;  

国境口岸论文-袁伟,廖凌,童淑梅,康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