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形成机制论文-徐岚,陶涛

中期形成机制论文-徐岚,陶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期形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期考核,分流淘汰,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

中期形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岚,陶涛[1](2018)在《督促还是淘汰:博士生中期考核机制形成及其实施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期考核是控制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例,对中期考核的决策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质性分析,发现低淘汰率是传统文化背景中的策略选择,学科特征不同导致考核形式多样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因素(如动机和对学术活动的投入程度)、导师指导、院系氛围、培养制度和结构的规范化等。完善中期考核实践应注重提高导师指导质量,尊重多元化需求,探索如何有效评价科研能力,通过考核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甘晶晶[2](2010)在《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中期形成机制初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是造成大范围洪涝的高影响天气事件,了解导致此类事件的全球和区域影响,对改进其预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1951-2004年共54年全国日降水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利用天气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其天气气候特征;然后采用相关与合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普查过程发生前30天内的中期信号,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学含义,并通过信号间链接关系的研究,初步构建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中期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存在叁条中期信号链:“赤道太平洋信号链”源自过程前4-3周赤道东太平洋中高层暖高压异常,通过纬向遥相关向西传播,先后影响前3周澳大利亚附近中高层气旋性低槽发展和前2周中西亚地区气旋性低槽发展,最后影响前1周我国东南沿海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北抬;“南印度洋信号链”源自前4周南美洲东南侧极涡外缘深厚气旋性冷低压槽发展,它与澳大利亚低槽发展一起,通过能量频散促使前3周马达加斯加岛南侧气旋性低槽加强,该特征通过纬向风的经向遥相关引起中欧和中西亚分别出现反气旋性和气旋性风切变加强;上述两条信号链分别向中西亚传递的影响,激发“欧亚信号链”:前2周中西亚中高层气旋性低槽发展,能量快速向东频散,引起欧亚经向环流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和白令海南侧低槽均随之发展,在过程前2-1周出现一次显着的欧亚波列发展过程。欧亚波列结束前后伴随出现明显的环流调整:中高纬白令海南侧低槽明显西退,促使鄂霍茨克海阻高的形成和稳定;在中纬度中西亚低槽逐渐东移并在巴尔克斯湖附近稳定下来,与减弱西退的东部沿海低槽趋于气旋性打通,形成宽平槽区,有利于弱冷空气频繁东移偏北南下;在副热带,随着我国东部沿海低槽减弱北抬,促使下游中低层西太平洋副高及其西缘的偏南风低空急流西伸加强,同时上游高层青藏高压及其东缘偏北大风东扩,二者在我国东南地区垂直重迭,导致经向垂直环流加强,其低空急流带来的暖湿空气与华北频繁南下的弱冷空气稳定交汇于江淮流域,形成持续性强雨带。显然上述欧亚波列结束前后伴随的环流调整的结果正是导致了有利于持续性暴雨产生的稳定环流特征的形成。本文最后选取1991年一次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个例,根据过程前2-1周欧亚波列信号特征设计流场扰动进行初值集合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持续性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的模拟对于欧亚波列信号区的初始扰动是敏感的,该扰动对模拟环流的后继影响,确与持续性暴雨期间稳定环流特征的建立和维持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8-26)

马德功,刘大远[3](2006)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期设想:基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不同决定了汇率目标区制中类型的不同。在中央银行强有力的干预下,中心汇率和目标区公开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目标区制,其根本特性就在于其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从而也有望成为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中期设想。(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管理》期刊2006年05期)

中期形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是造成大范围洪涝的高影响天气事件,了解导致此类事件的全球和区域影响,对改进其预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1951-2004年共54年全国日降水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利用天气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其天气气候特征;然后采用相关与合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普查过程发生前30天内的中期信号,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学含义,并通过信号间链接关系的研究,初步构建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中期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存在叁条中期信号链:“赤道太平洋信号链”源自过程前4-3周赤道东太平洋中高层暖高压异常,通过纬向遥相关向西传播,先后影响前3周澳大利亚附近中高层气旋性低槽发展和前2周中西亚地区气旋性低槽发展,最后影响前1周我国东南沿海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北抬;“南印度洋信号链”源自前4周南美洲东南侧极涡外缘深厚气旋性冷低压槽发展,它与澳大利亚低槽发展一起,通过能量频散促使前3周马达加斯加岛南侧气旋性低槽加强,该特征通过纬向风的经向遥相关引起中欧和中西亚分别出现反气旋性和气旋性风切变加强;上述两条信号链分别向中西亚传递的影响,激发“欧亚信号链”:前2周中西亚中高层气旋性低槽发展,能量快速向东频散,引起欧亚经向环流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和白令海南侧低槽均随之发展,在过程前2-1周出现一次显着的欧亚波列发展过程。欧亚波列结束前后伴随出现明显的环流调整:中高纬白令海南侧低槽明显西退,促使鄂霍茨克海阻高的形成和稳定;在中纬度中西亚低槽逐渐东移并在巴尔克斯湖附近稳定下来,与减弱西退的东部沿海低槽趋于气旋性打通,形成宽平槽区,有利于弱冷空气频繁东移偏北南下;在副热带,随着我国东部沿海低槽减弱北抬,促使下游中低层西太平洋副高及其西缘的偏南风低空急流西伸加强,同时上游高层青藏高压及其东缘偏北大风东扩,二者在我国东南地区垂直重迭,导致经向垂直环流加强,其低空急流带来的暖湿空气与华北频繁南下的弱冷空气稳定交汇于江淮流域,形成持续性强雨带。显然上述欧亚波列结束前后伴随的环流调整的结果正是导致了有利于持续性暴雨产生的稳定环流特征的形成。本文最后选取1991年一次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个例,根据过程前2-1周欧亚波列信号特征设计流场扰动进行初值集合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持续性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的模拟对于欧亚波列信号区的初始扰动是敏感的,该扰动对模拟环流的后继影响,确与持续性暴雨期间稳定环流特征的建立和维持有密切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期形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徐岚,陶涛.督促还是淘汰:博士生中期考核机制形成及其实施效果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

[2].甘晶晶.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中期形成机制初析[D].浙江大学.2010

[3].马德功,刘大远.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期设想:基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J].当代经济管理.2006

标签:;  ;  ;  ;  

中期形成机制论文-徐岚,陶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