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隐喻论文-徐颖

身体的隐喻论文-徐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体的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性身体消费,视觉凝视,规训,反思

身体的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徐颖[1](2019)在《视觉隐喻下女性身体消费的规训化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视觉文化转向与消费主义浪潮,女性的身体审美标准走向多元化,其围绕身体进行的消费活动愈发频繁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女性在追求身体形象的完美呈现及享受"被凝视"带来的快感体验的过程中,走向新的自我规训。在福柯规训理论基础上结合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的理论研究成果,反思资本、媒介及男性目光隐性在场的"他者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及其主体性弱化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女性主体性认同的路径选择,回归身体原有的信仰。(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唐钱华,拉马文才[2](2019)在《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基于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人类学视角为理解凉山彝族毕摩、苏尼的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提供了新维度。以身体实践为基础,毕摩、苏尼形成了"毕"与"尼"的身体技艺区分。以"毕此"和"尼症"为基础的毕摩、苏尼身体区格与传承制度,是彝族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制度、血缘、根骨观念的映射。从苏尼迷狂的身体表征到以"祭"为核心的毕摩理性化身体规范的确立,是彝族原生性宗教由巫到史、由巫到礼的发展史。毕摩、苏尼身体研究取向,为回应彝学研究的理论关切与拓展中国身体人类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马凯臻[3](2019)在《身体:作为陶瓷的文化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是人类通过身体与泥土的亲昵互动而生成的,事关人类如何存在的物质与精神交融并存的文化形式。陶瓷的核心价值由人的身体,以及由此所获经验所构建。但在陶瓷文化的历史叙述中,身体与身体经验逐渐溢出,与之呼应,陶瓷的意涵也在陶瓷的消费空间被重新定义。因此,当下陶瓷文化的研究能否将陶瓷放回其生成场所中去解析,并在陶瓷本然且独有的发展脉络中,以批判性的眼光发现其身体的文化隐喻,才是能否深度理解陶瓷文化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陶瓷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姚瑶[4](2019)在《身体隐喻下的疼痛记忆——以小说《一根水做的绳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根水做的绳子》是鬼子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不同于"瓦城叁部曲"等鬼子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冷峻、鬼魅"的创作风格,小说以阿香和李貌的坎坷爱情为主线,其小说情节之绵密,时间跨度之长,人物刻画之细腻,可见鬼子在这部作品中的转型实验,这部小说在看似"俗套"的故事模式下借助"爱情"这一中心隐喻承载着同样的社会性命题。(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5期)

付桂生[5](2019)在《隐喻的身体欲望——评英国国家剧院《李尔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简称NT-LIVE)进入中国观众视野,随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间剧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单位开始放映原版剧场影像,《哈姆雷特》(Hamlet)、《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人鼠之间》(OfMice And Men)、《科利奥兰纳斯》(Coriolanus)、《女王召见》(TheAudience)等作品普遍在戏剧观众群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影像直播技(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9年03期)

叶平[6](2019)在《郭店楚简《语丛》《太一生水》的“身体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郭店楚简《语丛》《太一生水》文本中,存在着叁种身体隐喻模式,其一为己身隐喻,以肉身为概念产生的理据;其二为阴阳耦合隐喻,以身体-两性关系为隐喻逻辑,形成概念对子;第叁为孳乳隐喻,由元概念孳乳产生子概念,并进一步衍生出家族概念体系。其中阴阳耦合隐喻与孳乳隐喻常常互相包含、交替进行。这叁种身体隐喻模式,是中国哲学概念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古代训诂学术传统的根本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黎晓丹[7](2019)在《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及其对公平决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肢体语言在个体社交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体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可反映出他们的权力感、动机和情绪等。同时,保持某种身体姿势和动作,亦可改变个体的权力感、动机、情绪等。系列性的社会情境实验证实,与保持蜷缩身体姿势相比,保持扩张身体姿势使个体产生更高的内隐权力感。身体姿势与权力感之间的双向隐喻联结效应也称为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或者权力姿势效应。权力感与公平感知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的研究证实权力感可影响个体对经济决策中不公平分配的不公平感知和拒绝行为。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准则。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财富资源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权力感如何影响个体在经济决策中的公平感知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而目前未有研究考察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同时并无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的证据。然而,近年来,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受到了不少质疑,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的行为学研究不能再次验证身体姿势与权力感的隐喻联结效应,其中包括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因此,考察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对公平决策的影响需要先进一步验证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目前,身体姿势与权力感的隐喻联结效应缺乏神经生物学的证据,已有具身隐喻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具身隐喻效应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随着身体经验的启动方式和水平的差异可出现不同的隐喻效应。综上,本研究通过叁个研究7个实验考察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及其对公平决策的影响机制。首先,研究一使用ERP技术从不同的身体姿势启动方式来探究其与权力的隐喻效应,进一步验证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的稳定性,并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身体姿势启动范式的依据。接着,基于目前未有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影响公平决策的相关研究,因此,研究二从行为学角度、使用公平决策的不同范式,考察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影响公平决策的认知机制。最后,研究叁在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基础上,使用ERP技术探究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对公平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使用具身语义研究范式,通过采集EEG数据,验证真实身体姿势和身体姿势图片的启动与权力概念的隐喻联结效应。在实验1中,被试分别保持扩张身体姿势和蜷缩身体姿势,对呈现在屏幕中央的高权力或低权力的人物名词(例如“国王”或“仆人”)进行语义判断任务。在实验2中,被试保持正常的直立坐姿进行实验,先在屏幕中央呈现一张扩张或者蜷缩的身体姿势图片,随后进行权力词语义判断任务。实验1的结果显示,当被试处于扩张坐姿时,语义一致性效应使得高权力词比低权力词诱发了更小的N400成分波幅。对于高权力词,扩张身体姿势比蜷缩身体姿势诱发更小的N400成分波幅。而实验2的结果显示,对于扩张姿势图片的启动,高权力词比低权力词诱发出更大的N400成分波幅。对于高权力词,扩张姿势图片比蜷缩姿势图片能产生更大的N400成分波幅。研究一的结果表明,身体姿势与权力概念有着紧密的隐喻联结,此外,个体真实的身体姿势和身体姿势图片的启动对权力词的语义加工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为了保持与大部分前人研究的一致性与获得更高的生态学效度,研究二使用真实身体姿势的启动范式,考察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对不同公平决策情境下个体决策的认知机制。首先,实验3考察了身体姿势对免惩罚博弈的提议者进行金钱分配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蜷缩姿势相比,扩张姿势使被试做出更多的利己不公平分配。其次,实验4与实验5均同时操控被试的姿势和分配方案类型,观察最后通牒博弈(实验4)和免惩罚博弈(实验5)的回应者在蜷缩和扩张姿势下对公平、相对不公平、极不公平叁种分配类型的拒绝率。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显示,被试在保持扩张姿势时对极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拒绝率比保持蜷缩姿势时更高。接着,实验6在实验5的基础上,加入权力感的测量,并将个体的权力感分数纳入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身体姿势与公平分配类型均对拒绝率和权力感有显着的影响,身体姿势与公平分配类型之间无交互作用。其次,使用Mplus7.0将权力感为中介变量、公平分配类型为自变量,拒绝率为因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得出权力感的中介效应不显着,说明公平分配类型与身体姿势均能独立地影响个体的权力感,但是权力感与拒绝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研究一证实真实身体姿势与身体姿势图片均能启动权力隐喻效应,研究二则使用生态效度更高的真实身体姿势启动范式探究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影响公平决策的认知机制,接下来,研究叁选用身体姿势图片启动范式,使用ERP技术考察提议者身体姿势对个体担任回应者时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7)。实验7中被试抽取最后通牒博弈的回应者角色,在每个分配回合前将呈现提议者一张扩张身体姿势或者蜷缩身体姿势的照片。行为数据结果显示,回应者在提议者扩张身体姿势条件的拒绝率比提议者蜷缩身体姿势条件的拒绝率更高,回应者在提议者扩张身体姿势条件的反应时比提议者蜷缩身体姿势条件的更长。脑电数据结果显示,提议者身体姿势与公平分配类型的主效应均显着,亦存在交互作用。在提议者蜷缩身体姿势条件下,不同公平分配类型的FRN、LPP成分平均波幅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提议者扩张身体姿势条件下,极不公平分配类型比公平分配类型的FRN、LPP成分平均波幅更大。对于极不公平分配类型条件,提议者扩张身体姿势条件的FRN、LPP成分波幅比提议者蜷缩身体姿势的FRN、LPP成分波幅更大。说明提议者扩张身体姿势加强了个体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不公平感知,蜷缩身体姿势可降低其不公平感知。总的来说,实验7的结果证明了与提议者蜷缩身体姿势相比,提议者的扩张身体姿势显着地加强了被试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不公平感知。结合叁个研究结果来看,本研究既为关于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的争论提供了新的参考证据,亦为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如何影响公平决策的领域首次提供了行为学与电生理学的证据。本研究发现,个体真实的身体姿势和身体姿势图片的启动对权力词的语义加工有不同的促进作用。真实的身体姿势在与权力词的语义一致性效应中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身体姿势的图片启动在权力词语义加工过程中以语义背景的整合作用激活了语义一致性效应。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对个体在免惩罚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的公平决策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与蜷缩姿势相比,保持扩张姿势的免惩罚博弈提议者做出更多的利己分配。同时,扩张姿势启动的内隐权力感加强了回应者对不公平分配的厌恶、惩罚提议者和控制资源的动机,并使其大于获利的理性,因而提高回应者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率。免惩罚博弈中个体的身体姿势与公平分配类型均对拒绝率和权力感有显着的影响,身体姿势能独立地影响个体的权力感。电生理学证据显示,提议者的扩张身体姿势显着地加强了被试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不公平感知,提议者蜷缩身体姿势则可降低被试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不公平感知。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可在真实身体姿势、身体姿势图片启动及决策情境下对方身体姿势图片启动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凌晨[8](2019)在《《白鹿原》:身体景观下的生命张力与文化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电视剧《白鹿原》中的典型人物影像作为研究对象,以身体叙事为依托,从文化隐喻、性别欲望和道德规训等几个方面来诠释和思考影像身体叙事的多重释义和真实所指,从而重新解读电视剧《白鹿原》中男性在叙事话语中的文化挣扎、身份错位与命运归属。(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项成东,石进[9](2019)在《从体验认知视角看身体、文化与隐喻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体验认知强调身体经验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主张概念隐喻本质上基于身体经验。既然人类拥有基本相同的身体结构,具有许多共同的身体经验和身体功能,那么不同语言应该存在跨越界线的共同概念隐喻。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体验认知视角出发,通过语言实例论证身体、文化与隐喻之间的循环叁角关系。具体来说,身体、文化与隐喻叁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概念隐喻基于身体经验,身体经验影响隐喻的概念映射,而概念映射又受到文化的制约;文化,尤其是文化模式,一方面需要隐喻来构建,另一方面对隐喻化过程中身体的作用进行解释和筛选。(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周静静[10](2019)在《身体隐喻的焦虑及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鲁敏是“70后”代表作家之一。东坝系列小说是作家的温柔敦厚之乡,描绘了东坝以“善”为核心的风土人情画卷,城市系列小说是鲁敏在人性隐秘之处的探微,凸显的是都市人的精神危机。鲁敏的小说中有大量的身体书写,主要涉及疾病、性、死亡的叁个方面,又因为身体和个体生存状态具有相似性和范围上的跨域性,身体成为了映射精神、伦理道德、权力状态的工具,成为了隐喻化的身体。鲁敏过度地使用身体隐喻导致了创作的固化和模式化。首先从隐喻的修辞性来看,鲁敏选取的身体隐喻没有创新性,并且没有形成自己的“诗性隐喻”,这是导致其创作困境的原因之一;其次从认知方面看,过度的身体隐喻暗含的是鲁敏身心二元对立的根本理念,形成了城乡对立的创作模式;最后,隐喻机制是导致身体被遮蔽的直接原因,而推崇灵魂、贬低身体的创作观念是导致身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为缓解过度隐喻导致的创作焦虑,鲁敏提出了缓解策略,主要从身体本能以及寻找自我两个方面尝试,这其中体现的是鲁敏在创作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即坚持身心一元论,甚至将身体置于首位,而不是作为精神、伦理道德、权力的附庸物。虽然这种转变体现了作家在转型上的努力,但是从创作发展来说,这种尝试是远远不够的。基于鲁敏的创作现状,作家可以在讽喻、历史书写等方面尝试突破。(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4-01)

身体的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身体人类学视角为理解凉山彝族毕摩、苏尼的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提供了新维度。以身体实践为基础,毕摩、苏尼形成了"毕"与"尼"的身体技艺区分。以"毕此"和"尼症"为基础的毕摩、苏尼身体区格与传承制度,是彝族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制度、血缘、根骨观念的映射。从苏尼迷狂的身体表征到以"祭"为核心的毕摩理性化身体规范的确立,是彝族原生性宗教由巫到史、由巫到礼的发展史。毕摩、苏尼身体研究取向,为回应彝学研究的理论关切与拓展中国身体人类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体的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徐颖.视觉隐喻下女性身体消费的规训化反思[J].宜春学院学报.2019

[2].唐钱华,拉马文才.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基于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探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9

[3].马凯臻.身体:作为陶瓷的文化隐喻[J].陶瓷研究.2019

[4].姚瑶.身体隐喻下的疼痛记忆——以小说《一根水做的绳子》为例[J].北方文学.2019

[5].付桂生.隐喻的身体欲望——评英国国家剧院《李尔王》[J].剧作家.2019

[6].叶平.郭店楚简《语丛》《太一生水》的“身体隐喻”[J].中州学刊.2019

[7].黎晓丹.身体姿势的权力隐喻效应及其对公平决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王凌晨.《白鹿原》:身体景观下的生命张力与文化隐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9].项成东,石进.从体验认知视角看身体、文化与隐喻之关系[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

[10].周静静.身体隐喻的焦虑及突围[D].安徽大学.2019

标签:;  ;  ;  ;  

身体的隐喻论文-徐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