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性识别论文-吴茂全,胡蒙蒙,汪涛,凡宸,夏北成

连通性识别论文-吴茂全,胡蒙蒙,汪涛,凡宸,夏北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通性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PSIR模型,生态安全,多尺度,景观连通性

连通性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吴茂全,胡蒙蒙,汪涛,凡宸,夏北成[1](2019)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度城市化区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生态源地的科学识别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难点。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叁方面要素构建DPSIR模型评估区域生态安全,并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多尺度分析识别生态源地。研究表明:(1)深圳市生态安全格局呈现东南部、东北部优良,中部、西部区域警告的空间特征,其中安全区、较安全区、基本安全区、预警、中警分别占比30.34%、13.49%、9.85%、9.15%和37.17%;(2)通过连接度、聚合度、内聚力和分离度4个景观连通性测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可知400 m是深圳市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最优的识别尺度,斑块最小识别阈值面积为0.8 km~2;(3)深圳市生态源地面积为753.7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74%,主要为深圳市东南部与西部区域的林地和水域用地,其中包含了86.87%的法定保护区,且91.92%的区域落入生态控制线范围内;(4)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生态源地识别方法可为城市生态源地的识别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指导城市规划。(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吴晓慧,邓景夫,陈晓明,刘学,王龙[2](2019)在《注采连通性计算及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阻容模型求解结果仅为注水贡献率的问题,运用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消除注采结构变化对注采连通性计算值的影响,推导出能够真实反映注采井间连通性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物理表征参数——无因次连通系数,实现井间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无因次连通系数大于1. 2时,注采井间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无因次连通系数介于0. 8~1. 2时,为正常渗流;无因次连通系数小于0. 8时,注采井间储层存在堵塞。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渤海南部油田,成功指导水井调剖5井次,油井酸化解堵4井次,合计日增油为214m~3/d。研究成果对注采连通性认识、优势渗流通道和储层堵塞的识别及治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王任一[3](2019)在《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井间储层连通性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井间储层连通性认识是注水开发油田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而目前常用的油藏工程法、数值模拟法和地球化学法,对认识结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对地质资料依赖性较大,且周期长成本高。由注水井、采油井和油水井井间储层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注采系统,反映该系统某一侧面的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中,隐含着油水井井间储层连通性信息。利用油水井多变量生产动态数据,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方法,可重构这一注采系统动力学特征,通过求取重构注采系统吸引子的关联维,就有可能提取出井间储层连通性信息。使用该方法工作量小,在WR油田应用效果好,得出结论与实际生产相符,且理论清晰算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地质静态模型参数,并可以实现定量解释,为井间储层连通性认识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王超,徐斌,赵磊,孟庆轩,韩永生[4](2018)在《增材制造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连通性约束电势识别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拓扑优化先进设计方法与增材制造先进技术的融合,对于高性能结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结构拓扑优化概念设计阶段考虑增材制造约束是实现融合的关键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增材制约束,连通性约束要求结构内部不能含有封闭孔洞。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连通性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即电势识别法(EPI,Electric Potential Identification Method)。将连通性约束条件转化为优化结构的静电场特征表达式以集成到优化模型中,在静电场分析环境下考察优化结构模型域的电势情况。由于内部含有封闭孔洞的结构,其模型域电势最大值明显较大,以最大电势约束来等效连通约束即可识别结构的连通性。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了电势识别法的可行性,并对该方法参数设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沈文洁,赵辉,刘伟,许凌飞,廖茂林[5](2018)在《基于连通性方法的缝洞型油藏优势窜流通道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裂缝发育及储层非均质性往往会使注入水沿着优势通道窜进,造成油井含水异常或不同程度水淹。文中综合井间连通性计算结果、油藏地质信息、生产动态资料,建立实时更新的传导率变化体系和油藏窜流通道判别方法,运用连通性方法计算水井平面注水劈分系数和注水效率。经与现场示踪剂解释及传统注采受效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两者测试结果与基于连通性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缝洞型油藏优势窜流通道的识别,对油田实施调剖堵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8年04期)

曹世华,胡克用,王李冬,王琦晖[6](2018)在《基于分布式色调识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k连通性路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k连通性路径检测算法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色调识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k连通性路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图模型给出了所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模型结构,并对于构建的模型给出了理论定义;其次,针对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利用色调分布式识别算法,计算每个节点到sink节点的不相交路径,并找到其最小值,从而实现边界之间k值的精确检测;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赵倩,李振春,张敏,蒋陶[7](2016)在《地震波识别裂缝连通性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裂缝型的岩石的一个非常显着的特征就是地震波在其中传播存在很强的衰减特征。目前,针对该现象主要是假设由于嵌入矩阵的孔隙和裂缝之间的波引起的流体流(WIFF),通过准静态的震荡压缩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只要裂缝是连续的情况下,WIFF现象是存在的。额外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于连通的裂缝间的流体流动产生的,并且能量的损失与连通性裂缝的长度、渗透性及交叉角度紧密相关。2、原理介绍在所有的地质构造中,岩石骨架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它决定了地质构造的机械力学特征和水力(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叁)——专题46: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期刊2016-10-15)

周子浩[8](2014)在《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溶蚀孔、洞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溶蚀孔、洞的形态不规则,发育不均一,空间分布随机性大。此外,该区由于多期成藏,流体分布复杂,这些因素不利于布井、编制开发方案和油藏的高效开发。这种情况下,进行缝洞体的识别、分析井间连通性、划分缝洞单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进一步提高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彭博,蒋阳升,蒲云[9](2014)在《基于双层连通性检测的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结果容易存在孤立噪声和断续边缘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像素-裂缝子块双层连通性检测的图像自动识别算法,主要有4个部分:(1)基于自适应灰度拉伸的图像增强算法;(2)基于自适应大津法和八方向Sobel梯度信息的组合分割算法;(3)基于连通性检测的二值图像去噪算法;(4)32×32裂缝子块识别和优化连接算法。然后,对5张3056×2048的路面破损图片进行裂缝识别,结果显示,该算法从像素和裂缝子块这2个层次进行连通性增强处理,可获得完整而连续的裂缝图像。最后,针对10张512×512的路面破损图片,对全局OTSU分割、八方向Sobel检测、Canny检测和本文算法进行测试,各算法综合性能指标F1值依次为62.46%、23.84%、10.45%和88.30%,准确率依次为83.45%,27.82%,17.83%和86.60%,召回率依次为56.89%,21.83%,8.89%和90.68%,体现了本文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陈庆发,曾勰[10](2013)在《区域井巷工程结构面连通性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区域井巷工程揭露的结构面信息,从空间几何条件和地质力学条件方面阐明结构面连通性识别方法,解决井巷工程中结构面连通性判别难的应用问题。运用向量几何知识,推导出判断任意两结构面连通性的空间几何条件,运用DIPS软件及C语言程序实现结构面几何连通性判断过程自动化;从地质力学角度出发,类比CSIR法选取反映结构面地质力学特征的5项指标,确定出空间上任意两结构面地质力学特征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归纳出结构面连通性判定的地质力学条件。以广西铜坑矿锌铜矿区开拓探矿工程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井巷工程结构面连通性识别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阐述的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出测窗A4-5第1号、A7-6第4号和B1-6第8号3条结构面在测定区域内是连通的。研究成果可为复杂条件下结构面连通性识别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连通性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阻容模型求解结果仅为注水贡献率的问题,运用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消除注采结构变化对注采连通性计算值的影响,推导出能够真实反映注采井间连通性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物理表征参数——无因次连通系数,实现井间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无因次连通系数大于1. 2时,注采井间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无因次连通系数介于0. 8~1. 2时,为正常渗流;无因次连通系数小于0. 8时,注采井间储层存在堵塞。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渤海南部油田,成功指导水井调剖5井次,油井酸化解堵4井次,合计日增油为214m~3/d。研究成果对注采连通性认识、优势渗流通道和储层堵塞的识别及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通性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吴茂全,胡蒙蒙,汪涛,凡宸,夏北成.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J].生态学报.2019

[2].吴晓慧,邓景夫,陈晓明,刘学,王龙.注采连通性计算及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J].特种油气藏.2019

[3].王任一.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井间储层连通性识别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4].王超,徐斌,赵磊,孟庆轩,韩永生.增材制造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连通性约束电势识别法[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5].沈文洁,赵辉,刘伟,许凌飞,廖茂林.基于连通性方法的缝洞型油藏优势窜流通道识别[J].断块油气田.2018

[6].曹世华,胡克用,王李冬,王琦晖.基于分布式色调识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k连通性路径检测[J].电信科学.2018

[7].赵倩,李振春,张敏,蒋陶.地震波识别裂缝连通性可行性研究[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叁)——专题46:地震波传播与成像.2016

[8].周子浩.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J].内江科技.2014

[9].彭博,蒋阳升,蒲云.基于双层连通性检测的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4

[10].陈庆发,曾勰.区域井巷工程结构面连通性识别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  

连通性识别论文-吴茂全,胡蒙蒙,汪涛,凡宸,夏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