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与PPD试验用于胸腔积液结核菌鉴别的结果分析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与PPD试验用于胸腔积液结核菌鉴别的结果分析

刘书香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对患者分别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法和PPD试验两种方法对胸腔积液结核菌进行鉴别并对比和分析。方法:首先对60例胸腔积液结核患者和60例非结核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再对经过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120例患者全部做PPD皮试。统计结果并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PPD试验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70.0%,阳性预测值为68.4%;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法的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86.7%,阳性预测值为86.9%,均高于PPD试验。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优于PPD试验,在相同条件下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关键词】体外释放酶免疫技术;PPD试验;胸腔积液结核菌;鉴别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法(TB-IGRA)是采用体外释放酶免疫法衡量特异性抗原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强度,它的基本原理和ELISA相似[1]。PPD试验是检测结核菌的传统方法[2],PPD是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本研究利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抗原刺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使其增值、释放的IFN-r量,同时用PPD试验检测相同的受试者,探讨二者在胸腔积液结核菌的鉴别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60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和60例临床排除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非结核患者(确诊为其他疾病或者抗结核治疗无效等情况)。120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年龄分布20至87岁。60例非结核患者中肺部肿瘤患者27例,COPD22例,气胸11例。

1.2方法

1.2.1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使用BD公司的VacutainerCPT采血管对120位患者进行空腹全血采集4ml,颠倒混匀3/5次后分装到“N”“T”“P”三种培养管中,1ml/管,再颠倒混匀5次放入37℃培育20-24小时后,以3000-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然后用北京万泰药业生产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对微孔按序编号,分别在对应孔内加入样品稀释液20ul和待测样品血浆或校准品50ul(空白对照除外),用封板膜封板放入37℃温育60分钟后,每孔加入酶试剂50ul,再用封板膜封板放入37℃温育60分钟.用缓冲液机洗微孔5遍,加入显色剂A、B液各50ul,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加入终止液50ul混匀,10分钟内用酶标仪双波长450/650nm处,用空白孔调零后测定各孔A值,利用万泰TB-IGRA程序计算出测定值。

1.2.2PPD试验

经过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120例患者全部做PPD皮试,PPD皮肤试验使用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PPD。稀释后取0.1ml(含有5个单位的结核杆菌)稀释液分别在120位患者的前臂曲侧中部经消毒后皮内注射。48-72h后测量反应最强烈时的皮肤硬结直径。

1.3评定标准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结果中用校准品浓度值与A值拟合乘幂曲线,计算样品中IFN-r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T-N管<14pg/ml为阴性,T-N管>14pg/ml为阳性。PPD皮肤试验按我国常用标准[3]判断结果,若注射部位毫无反应或者硬结直径小于5mm视为阴性。硬结直径大于5mm视为阳性,硬结直径在5mm-9mm为一般阳性,9mm-19mm定为中度阳性,20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检测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

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53例阳性;60例非结核患者中8例阳性。可见该方法灵敏度为53/60=88.3%,特异度为52/60=86.7%,本院的阳性预测值为53/(53+8)=86.9%。检测结果见表1。

2.2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与PPD试验结果的比较

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39例阳性;60例非结核患者中18例阳性。可见该方法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42/60=70.0%,阳性预测值为39/(39+18)=68.4%。两种方法对于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60例非结核患者的诊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都明显高于PPD试验。使用两种检测方法对结核患者和非结核患者的详细结果对比分别见表2和表3。

3讨论

本研究首先利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抗原刺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使其增值、释放的IFN-r含量,该方法只与血液中的结核特异抗原刺激产生的IFN-r含量有关而与感染部位无关[4]。在本组研究中,60例结核患者仅有7例阴性,60例非结核患者仅有2例显示阳性。相比之下,PPD试验对于结核患者仅有39例阳性,非结核患者仍然有18例为阳性。PPD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小于结核感染T细胞法。另外,PPD试验可能出现假阳性,其原因有:(1)受试者曾接种过卡介苗,而我国是卡介苗接种最普遍的国家[5];(2)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尚未产生变态反应;(3)机体患病严重已丧失反应能力;(4)受试者正在感染其他传染病。对于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法来说,大部分的T细胞检测试剂盒中采用的抗原来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RD1区域,所有的卡介苗均缺失RD1区基因。因此,该方法不会受卡介苗接种影响,而且大多数环境分支杆菌也缺失RD1区基因,仅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存在RD1区,因此该方法也不会受到环境中分枝杆菌的影响。同时,2种抗原多肽制备物联合使用也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Chapman[6]等报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HIV阳性患者)感染结核病较为常见,但使用结核感染T细胞法对HIV阳性和HIV阴性的结核病患者进行检测,二者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别。故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优于PPD试验,在相同条件下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假阳性率低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155.

[2]李爽,刘畅,张弘.PPD试验结果对胸腔积液找结核菌预测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113-1114.

[3]马屿,朱莉贞,潘毓轩.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69.

[4]邹盛华,张丽水,黄明翔,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临床检测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9(31):540-541.

[5]饶英,莫凌,钟敏,等.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特异性结核抗原多肽T细胞的应答[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8(8):467.

[6]ChapmanAL,MunkantaM,WilkinsonKA,etal.RapiddetectionofactiveandlatenttuberculosisinfectioninHIV-positiveinpidualsbyenumeration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specificTcells[J].AIDS,2001,16(17):2285-2293.

标签:;  ;  ;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与PPD试验用于胸腔积液结核菌鉴别的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