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优选法论文-林飞燕

针刺优选法论文-林飞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针刺优选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针刺优选法,治疗效果

针刺优选法论文文献综述

林飞燕[1](2019)在《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联合使用针刺优选法和现代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叁组,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组为Ⅰ组,常规针刺治疗组为Ⅱ组,康复治疗组为Ⅲ组,治疗4周,对比叁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方面,Ⅱ组和Ⅲ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Ⅰ组和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张波[2](2018)在《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大医生》期刊2018年09期)

肖顺宏,陈珊[3](2016)在《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优选法跟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对脑卒中导致的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统一临床诊断标准选择120例卒中病人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3组,即针灸治疗组(A组),一般康复治疗组(B组),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C组)。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用Fugl-Meyer(FMA)评价系统进行评价[1]。观察3组治疗评价结果。结果:根据3组治疗评价结果并进行比较:一般康复治疗组或针灸治疗组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康复组、针灸组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表现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特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6年10期)

关春燕[4](2009)在《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进行治疗;对照1组使用普通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进行治疗;对照2组使用单纯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并使用Fugl-Meyer运动量表及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各组受试者经治疗后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经叁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患者FMA评分均有提高;叁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加康复组及康复组;普通针刺加康复组、康复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普通针刺加康复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康复组的治疗效果。各组治疗后改良巴氏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经叁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患者ADL评分均有改善;叁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针刺优选法结合康复组优于普通针刺加康复组、康复组(P<0.05);普通针刺加康复组、康复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普通针刺加康复组与康复组的治疗效果无差异。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及康复组。(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李和平,关春燕[5](2008)在《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与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优选法治疗中风偏瘫标准分期的康复疗效。方法: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和康复组(C组)。采用修订的Brunnstrom分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功能恢复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针刺方法和康复训练对中风病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治疗组对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法在改善偏瘫肢体功能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08年12期)

李和平,杨立宏[6](2003)在《针刺优选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下肢无任何运动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优选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经头、体针治疗1至2周后下肢仍弛缓无任何运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常规针刺背俞、夹脊穴;(2)进行边针刺边观察患者的恢复状态,在刺而再刺的观察中,寻找有效的穴位和针法;(3)采用针刺后肢体即刻运动、再针刺再运动的连续反复方式,将针刺与肢体功能直接结合起来。结果:65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下肢无任何运动患者,经针刺优选法治疗3至4周后,按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运动和步行能力评价,无步行能力者5例,帮助下能步行者27例,能独立步行者33例。结论:针刺优选法对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下肢无任何运动者,具有显着疗效,并可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03年10期)

针刺优选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疗效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刺优选法论文参考文献

[1].林飞燕.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

[2].张波.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J].大医生.2018

[3].肖顺宏,陈珊.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2016

[4].关春燕.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9

[5].李和平,关春燕.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与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J].针灸临床杂志.2008

[6].李和平,杨立宏.针刺优选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下肢无任何运动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

标签:;  ;  ;  ;  

针刺优选法论文-林飞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