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效果及对出血指数的影响观察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效果及对出血指数的影响观察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盖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数据,得出结论。结果发现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盖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等相关数据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指数,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口腔正畸;前牙覆盖

牙周病[1]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炎症等。此外,由于牙周病会破坏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前牙移位,扩大患者的牙缝。此种病症需要进行及时治疗,任由病情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前牙脱落的情况,影响患者的牙齿美观性,同时损害患者的咀嚼功能。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方式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治疗,对此,为研究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情况有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共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24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4/24,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2/24,患者年龄分布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42.36±4.21)岁。观察组:24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3/24,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1/24,患者年龄分布在24~56岁之间,平均年龄(41.82±3.3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及平均年龄等数据,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周治疗,观察组均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处理,具体治疗方法内容如下:

⑴对照组:采取常规牙周治疗法进行治疗。通过相关操作对患者的牙周进行彻底清洁,清除患者的口腔污垢,随后对患者的牙周及牙周根面进行修复处理,防止患者出现细菌滋生而导致的复发情况。保证牙周根面处于平整状态。此外,医疗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在早晚及餐后均需要进行刷牙,进而保持患者口腔的干净与卫生。随后进行牙周炎治疗,通过抗生素辅助的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最后进行口腔正畸治疗。

⑵观察组:予以患者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治疗,针对部分磨牙粘结颊面管患者,不使用带环进行治疗;针对部分患者出现前牙靠近牙龈出处的情况时,需要通过托槽压低患者的上下前牙;在对患者的尖牙进行结扎处理后,需要增强其支抗强度,并通过橡皮链对患者的前牙进行内收处理,随后根据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畸力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盖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数据进行统计记录,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及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牙周炎症状出现明显好转,牙齿相关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的牙周炎相关症状出现明显改善,能进行正常咀嚼;③无效:患者的牙周炎症状未出现任何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盖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进行数据处理,通过(x±s)表示各项数据,并予以t检验;通过%表示治疗效果,予以x2检验。若存在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情况出血指数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前,前牙覆盖距离数据为(6.21±1.01)mm;前牙覆盖颌深度为(5.31±0.36)mm;牙槽骨高度为(3.42±0.19)mm;牙周袋深度为(5.18±0.31)mm,此外,在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前,患者的出血指数为(97.39±6.43)%。在经过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数据为(2.18±0.24)mm;前牙覆盖颌深度为(2.27±0.37)mm;牙槽骨高度为(5.16±0.25)mm;牙周袋深度为(3.13±0.29)mm,同时,出血指数降低为(27.26±3.38)%。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牙周病对患者的牙周组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前牙移位现象,在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任由病情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脱落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牙齿健康,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面部外观变化[3]。此外,牙周病还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干扰患者的日常饮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伴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口腔卫生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口腔正畸治疗方式已成为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地主要治疗方法。

伴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卫生也越来越重视,牙周病的发病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牙周病,进而导致患者的牙齿相关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患者出现前牙移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情况下,牙周病患者在发病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牙龈疼痛,随后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同时患者伴随出现咀嚼功能障碍情况。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脱落[4]。

临床上,针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时,为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牙槽骨吸收或牙周损伤的情况,医疗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牙周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前,医疗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牙周根进行相应清洁,同时指导患者在治疗后保持口腔卫生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予以患者相应的处理。

在本次研究当中,针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盖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牙周出血指数出现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上述数据表明,通过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改善牙周出血指数方面,能够起到显著作用。丁娟平学者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5]一文当中,通过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予以实验组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法进行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牙周病治疗法进行治疗,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得出结论: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唇倾情况,应当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指数,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瑾.口腔正畸治疗34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72-73.

[2]胡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7):89-91.

[3]王志刚.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0):1517-1518.

[4]陆胜男.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48-98.

[5]丁娟平.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314.

标签:;  ;  ;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效果及对出血指数的影响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