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离子论文-何世鼎

高铁离子论文-何世鼎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铁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铁酸钾,还原性离子,氮,磷

高铁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何世鼎[1](2019)在《还原性离子促进高铁酸钾去除水中氮、磷效果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尤为显着。而传统水处理药剂具有性能单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对水质适应性差等缺点,所以对具有多重功效、绿色环保的新型水处理药剂的研发意义重大。高铁酸钾具有氧化、絮凝及杀菌等特性,研究高铁酸钾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对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利用高铁酸钾的氧化和絮凝特性及还原剂对高铁酸钾氧化性增强的特性,研究高铁酸钾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利用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优化的结果如下:混合转速为350 r/min、混合时间为20s、氧化转速为140 r/min、氧化时间为15 min、絮凝转速为70 r/min、絮凝时间为15 min、沉淀时间为10 min。(2)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受高铁酸钾的投加量、投加方式及pH值影响。随着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增加,总磷的去除率由8%增加到82%,总氮的去除率在3%左右;在湿式投加和干式投加条件下,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7%和75%,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和3%;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7%和70%,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和3%。(3)还原性离子能促进高铁酸钾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中性条件下,当Fe~(6+)与Fe~(2+)的摩尔比分别为1:1、1:1.5和1:2时,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92%和90%,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4%和5%。当Fe~(6+)与I~-的摩尔比分别为1:1、1:1.5和1:2时,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5%、58%和56%,对总氮的去除均约4%。(4)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沉淀产物中大部分磷以FePO_4的沉淀形式存在;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产物主要是由球形纳米颗粒相互吸附聚集而成;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表明,Fe~(2+)的存在促进了高铁酸钾对磷的去除,且反应过程中高铁酸钾将不同价态形式的磷绝大部分氧化为+5价磷,产生PO_4~(3-),与高铁酸钾的分解产物叁价铁反应生成FePO_4沉淀。(5)N元素的XPS窄扫描谱图分析表明,在沉淀产物中N元素是以NH_3、NH_4~+、NO_3~-以及其他化合态氮的形式存在。氧化阶段,高铁酸钾将大分子含氮有机物氧化为中间态,或无机含氮化合物分子,最终在絮凝阶段,这些含氮化合物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络合物和Fe(OH)_3吸附或通过网捕卷扫等作用沉淀下来,最终与水分离。(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朱明,曾浪,饶美娟[2](2018)在《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提出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C4AF≥18%,C3S≤50%,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分别制备了矿相组成为(18%C4AF,50%C3S)及(20%C4AF,48%C3S)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探讨了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烧成制度和材料特性;测试了硬化高铁低钙水泥浆体的3、7、28 d抗压强度及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了0%~8%掺量的LDHs对高铁低钙水泥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4AF含量为20%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比C4AF含量为18%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结晶度高;掺LDHs的高铁低钙水泥基材料的3 d和7 d强度有所提高,当掺量为2%时强度达到最大;高铁低钙水泥体系通过提高水泥熟料中的铁相含量、降低硅酸叁钙含量、引入具有离子固化能力的LDHs,显着改善了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当LDHs掺量为4%时,高铁低钙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最强。(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张鹏,王雨露,赵冬琴[3](2018)在《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对Mn(Ⅱ)离子的去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铁酸钾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溶液中可被还原生成Fe3+,Fe3+水解形成各种羟基铁水合配合物,具有良好混凝与吸附性能。对采用次氯酸钙氧化法制备的高铁酸钾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表明,自制高铁酸钾具有明显Fe-O键特征吸收峰,且晶胞参数与高铁酸钾标准衍射卡的晶胞参数基本一致;扫描电镜分析显示,该高铁酸钾表面凹凸不平,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蜂窝状孔隙,具有较多吸附空位。以Mn(Ⅱ)离子为目标污染物,自制高铁酸钾为药剂,研究采用高铁酸钾氧化?混凝一体化新工艺处理模拟含Mn(Ⅱ)废水。考察了投加量、Mn(Ⅱ)初始浓度、初始pH值和静置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氧化-混凝一体化新工艺条件为高铁酸钾投加量为9.8 mg·L~(-1),Mn(Ⅱ)初始浓度为15 mg·L~(-1),初始pH值为9.0,静置时间为60 min;处理后出水Mn(Ⅱ)浓度低于0.4400 mg·L~(-1),去除率达到97.07%。(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苏金飞[4](2018)在《硫氰酸汞-硫酸高铁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凝土减水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硫氰酸汞-硫酸高铁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凝土减水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检测条件,如最大吸收波长、显色介质及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及其稳定性、显色温度、共存离子的影响与消除等。通过与离子色谱测定法比较,在测定范围0~3.42μg/ml内,该方法既克服了离子色谱法设备昂贵的限制,又能满足科研生产中对检测数据准确、稳定和快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秦海利[5](2016)在《高铁酸钾对废水中亚甲基蓝和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污水处理过程中,氯系消毒剂和铝系净水剂虽然能够达到处理要求,但是消耗量较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利。高铁酸盐是一种经济,高效并且环境友好的水处理剂,但由于其产品的成本高,而且产品纯度较低,这些都限制了高铁酸盐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高铁酸钾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所得产品的纯度较高。并且研究了高铁酸钾对染料废水的降解作用及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常用的次氯酸钙为原料替代传统的次氯酸钠,制备出纯度为92.65%的高铁酸钾固体。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等技术方法的测试分析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高铁酸钾。(2)论文选取亚甲基蓝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铁酸钾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性能。分别考察了溶液pH值,高铁酸钾投加量,反应时间,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和温度对亚甲基蓝降解性能的影响,并且得到了亚甲基蓝降解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显示,在高铁酸钾在加入量为0.070 g,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0.04 g/L,pH值为8.00,温度15℃,反应时间为50 min时,亚甲基蓝的最高降解率最高,为92.14%;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的亚甲基蓝降解动力学方程为:ln(C0/C)=0.00708t+0.23882,(R2=0.9672);对降解产生沉淀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在降解过程中高铁酸钾破坏了亚甲基蓝的分子结构,同时生成的Fe(OH)3对降解产物有吸附作用。(3)本文对高铁酸钾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进行了探究,实验中分别选取含Mn2+和Pb2+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pH值,高铁酸钾投加量,反应时间,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结果显示,高铁酸钾对Mn2+絮凝效果最佳的条件为高铁酸钾加入量0.025 g,pH值为7.017,温度为15℃,Mn2+初始浓度为30 mg/L,絮凝时间为10 min,去除率最高;而高铁酸钾对Pb2+絮凝效果的最佳条件为高铁酸钾加入量0.025 g,温度为35℃,pH值为5.991,Pb2+浓度为10 mg/L,絮凝时间为25 min,去除率最高;Mn2+和Pb2+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8.2%和97.6%。通过对比洗涤前后沉淀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结果,发现Mn元素和Pb元素都均匀分布在沉淀表面,在絮凝过程中一部分Mn2+被氧化为Mn4+。(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期刊2016-04-10)

杨凡,邓志敢,魏昶,李兴彬,李存兄[6](2014)在《高铁闪锌矿赤铁矿法除铁中锌离子和镁离子的影响及存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赤铁矿法处理高铁闪锌矿浸出液过程中ZnSO4和MgSO4浓度对除铁率及赤铁矿渣性质的影响,讨论元素Zn、Mg和S在赤铁矿渣中的存在形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除铁率随ZnSO4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MgSO4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增加硫酸盐的浓度可以得到结晶形态更好的晶体。赤铁矿的粒度和S含量随硫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比表面积随硫酸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Zn浓度和Mg浓度的合理存在范围分别为80~100 g/L和小于10g/L;Zn以ZnSO4的形式存在于赤铁矿表面,少量的Mg以夹带的方式存在于赤铁矿渣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王项[7](2012)在《微生物表征水体污染状况及还原解毒高铁离子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沿湖地区工业化的大力发展,洞庭湖的生态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本文研究分析了洞庭湖周边氮肥厂附近底泥中微生物的种群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地点的底泥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较为接近,但种群数量具有一定差异。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与元素组成结果相吻合,可将其作为表征环境样品状况的-项指标。同时一些特殊的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也能耦合环境中金属污染物的还原解毒过程,从而直接促发生态环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进而实现生物修复,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本文针对隐藏嗜酸菌(Acidiphilium cryptum,以下简写为A.cryptum)可在酸性条件下还原高价金属离子这一特性,对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隐藏嗜酸菌Acidiphilium cryptum DX1-1和Acidiphilium cryptum XTS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异化铁还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idiphilium cryptum XTS的生长能力以及铁还原效果较Acidiphilium cryptum DX1-1菌株更具优势。在多种有机底物作为碳源进行培养时,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电子供体时的铁还原率达到最高,活性最强。在研究不同起始铁离子浓度的实验时,发现随着叁价铁离子初始浓度的增高,累积的亚铁离子也呈现递增,但以0.5%的铁离子为起始浓度时的铁还原率最高。通过分别在好氧以及微厌氧条件下的对比培养,菌株A. cryptum XTS对叁价铁离子还原的效果差别不大,好氧条件下的还原率略高。尽管异化铁还原是更加倾向于发生在厌氧状态下的铁呼吸作用,但有氧环境中仍然可以发生。在加入PHB合成抑制剂α-酮戊二酸进行培养时,显着提高了该菌对叁价铁离子的还原率,培养7天后细菌对叁价铁离子的还原率由不加α-酮戊二酸的42.75%提高到73.01%。其次,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本文已完成Acidiphilium cryptum XTS菌株金属还原性相关的Ⅰ型细胞色素c (ApcA)蛋白的克隆与表达,同时对该编码基因上游一段预测到启动子活性的非编码区片段进行了克隆,再以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对其启动区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具有明显启动区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光飞[8](2012)在《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铁调素对人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高铁环境(枸橼酸铁铵)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活性指标(增殖、分化、矿化)及OPG/RANKL系统的影响。方法:人成骨细胞(hFOB1.19)培养后,用不同终浓度的枸橼酸铁铵(0umol/L、50umol/L、100umol/L、200u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中,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Von 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ANKL、OPG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FAC干预48h后,50umol/L FAC使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显着下降(P﹤0.05),100umol/L和200umol/L FAC使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下降更为显着(P﹤0.01);在FAC干预10d后,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干预浓度的增加而下降(P<0.01);在FAC干预15d后,代表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钙结节显着减少;在FAC干预48h后,50umol/L FAC对成骨细胞RANKL/OPG mRNA和蛋白表达之比无显着影响(P﹤0.05),100umol/L和200umol/L FAC使成骨细胞RANKL/OPG mRNA和蛋白表达之比显着增加(P﹤0.01)。结论:高铁环境不仅可以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从而抑制骨形成;而且还可以促进人成骨细胞RANKL/OPG mRNA和蛋白的表达。因此,铁过载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中,不仅直接抑制了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而且间接促进了破骨细胞的形成、活化,从而促进骨吸收。第二部分铁调素对人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目的:研究铁调素在正常和不同浓度高铁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分别在正常和不同浓度高铁环境(10、200umol/L)下培养,然后用不同终浓度铁调素干预24h,细胞经钙离子荧光剂(fluo-3/AM)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此外,在正常环境下,分别用10umol/L的丹曲林和20umol/L的尼莫地平预处理人成骨细胞25min和10min,然后观察铁调素100nmol/L干预24h后对人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环境下,铁调素10nmol/L时成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无显着变化(P>0.05),30nmol/L时成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开始增加(P<0.05),100nmol/L时显着增加(P<0.01),300nmol/L时无显着变化(P>0.05);在10umol/L高铁环境下,铁调素的作用与其在正常环境下相似,只是30nmol/L时成骨细胞内钙离子增加较正常环境下更为显着(P<0.01);在200umol/L高铁环境下,铁调素在10nmol/L至100nmol/L范围之间使成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显着增加(P<0.01),300nmol/L时无变化。此外,当人成骨细胞分别用10umol/L的丹曲林和20umol/L的尼莫地平预处理后,铁调素(100nmol/L)对其胞内的钙离子增加作用不再显着(P>0.05)。结论:铁调素浓度不超过100nmol/L时,在正常和高铁环境下均可使成骨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并且在高铁环境下增加更为显着;其机制可能与铁调素干预后胞内钙库释放有关,而钙库钙离子释放通道的激活是由L型钙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引起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3-01)

李光飞,林华,徐又佳,何银锋,都本才[9](2011)在《铁调素在正常和高铁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铁调素在正常和不同浓度高铁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方法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分别在正常和不同浓度高铁环境(10、200μmol/L)下培养,然后用铁调素干预24 h,细胞经钙离子荧光剂(fluo-3/AM)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期刊2011-10-20)

王伟峰,卫世乾,李社潮[10](2009)在《复合高铁酸盐处理含Cu(CN)_3~(2-)配离子模拟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高铁酸盐直接用于去除水样中的重金属氰配合物,并对其主要实验条件、处理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可使水中Cu(CN)32-、Cu2+和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2%和96%以上。(本文来源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高铁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提出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C4AF≥18%,C3S≤50%,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分别制备了矿相组成为(18%C4AF,50%C3S)及(20%C4AF,48%C3S)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探讨了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烧成制度和材料特性;测试了硬化高铁低钙水泥浆体的3、7、28 d抗压强度及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了0%~8%掺量的LDHs对高铁低钙水泥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4AF含量为20%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比C4AF含量为18%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结晶度高;掺LDHs的高铁低钙水泥基材料的3 d和7 d强度有所提高,当掺量为2%时强度达到最大;高铁低钙水泥体系通过提高水泥熟料中的铁相含量、降低硅酸叁钙含量、引入具有离子固化能力的LDHs,显着改善了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当LDHs掺量为4%时,高铁低钙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最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铁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何世鼎.还原性离子促进高铁酸钾去除水中氮、磷效果的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朱明,曾浪,饶美娟.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3].张鹏,王雨露,赵冬琴.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对Mn(Ⅱ)离子的去除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4].苏金飞.硫氰酸汞-硫酸高铁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凝土减水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

[5].秦海利.高铁酸钾对废水中亚甲基蓝和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研究[D].绵阳师范学院.2016

[6].杨凡,邓志敢,魏昶,李兴彬,李存兄.高铁闪锌矿赤铁矿法除铁中锌离子和镁离子的影响及存在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

[7].王项.微生物表征水体污染状况及还原解毒高铁离子的应用初探[D].中南大学.2012

[8].李光飞.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铁调素对人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

[9].李光飞,林华,徐又佳,何银锋,都本才.铁调素在正常和高铁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2011

[10].王伟峰,卫世乾,李社潮.复合高铁酸盐处理含Cu(CN)_3~(2-)配离子模拟废水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标签:;  ;  ;  ;  

高铁离子论文-何世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