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计算论文-王文鼐,黄振华,吴炜,王斌

并发计算论文-王文鼐,黄振华,吴炜,王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并发计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并发传输,并行计算,多路传输控制协议,加速比

并发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鼐,黄振华,吴炜,王斌[1](2018)在《集群计算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集群计算节点机的多接口用于多路径并发传输,引入多路传输控制协议(MPTCP)以提升开放消息传递接口(OpenMPI)的通信吞吐能力和并行计算性能,给出实验原型的组织结构及软硬件配置,重点分析传输路径宽带对称性与吞吐量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传输控制协议栈的LIN-PACK基准测试的加速性能和单链路故障的自愈性能。结果表明,MPTCP双路并发的吞吐量较传统TCP提高89%,并行计算的最大加速比可达2. 63,并具备较好的故障自愈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王森[2](2018)在《“天河一号”“中看又中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15日,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举办的“致敬‘银河·天河’40年超级计算发展论坛”在滨海新区举行。与会专家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就中国超级计算发展、未来百亿亿次(E级)计算机研制挑战与技术路线,以及超级计算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发展的大科学大工程实施方面(本文来源于《滨海时报》期刊2018-12-17)

王存波[3](2018)在《面向并行计算的并发传输系统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行计算能将计算任务分摊到多个分布的处理单元同时执行,以提高系统的计算能力。装配两个及两个以上通信接口的处理单元或计算机,具备多宿组网与并发传输能力。论文针对多路径并发传输的数据通信优势,研究了群集并行计算的加速方法和并发传输网络的容错性能。论文首先论述了并行计算和多路径并发传输的相关技术,详细分析了MPTCP协议和SCTP协议的特性,简要论述了PingPong测试、高性能Linpack(HPL)测试工具和性能基准的测试方法。其次,论文仔细分析了HPL测试中LU分解求解大型稠密线性方程组的计算过程,并在单机和4节点集群环境下研究了矩阵规模N、进程数np、处理器网格P×Q和矩阵分块NB等参数对计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机环境下最优取值为:N≤100000、np=2、P×Q=1×2、NB=256;4节点集群环境下最优取值为:N≤200000、np=8、P×Q=2×4、NB=256。最后,论文分析了OpenMPI中通过BTL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的机制,提出了引入MPTCP、SCTP和Infiniband的通信优化方案,并完成系统实现及性能测试。HPL测试结果表明:双路千兆MPTCP传输的计算加速比最大为1.30,与40Gb/s的Infiniband传输的最大加速比1.61达到可比效果;与SCTP协议相比,MPTCP具有更短的路径切换时间,更好的容错性能,且不受进程数目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邬林[4](2018)在《企业计算Web系统常见高并发高可用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企业计算机Web系统也越来越庞大,相关功能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系统应用场景也越来越纷繁复杂,带来了大量的高并发、高可用方面的需求。文章在基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现状的基础研究了常见系统高并发处理技术,为企业构建计算机应用系统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8年10期)

方勇杰,王胜明,徐泰山,邵伟,徐健[5](2018)在《基于流程组态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并发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分布式计算的应用现状,基于异步并发和工作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粗粒度算例并行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多层次并发计算框架。通过多数据断面并行和多应用功能并发,在不改变安全稳定分析程序算法逻辑的前提下,实现对不同断面下多个应用功能的计算任务异步并发调度管理,有效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基于过程定义方法对安全稳定分析应用功能进行统一封装,满足不同运行场景下安全稳定分析计算流程的定制化需求。该技术已在多个省级及以上电网安全稳定综合防御系统中得到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11期)

韩朋花[6](2018)在《基于云计算的海量并发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在网络上的交易量不断增加,网络数据呈现指数增长,网络上出现的海量数据急需处理。用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对海量数据处理,会出现并发性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一方面研究了负载均衡,并对加权轮询算法进行改进,根据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动态的计算权值。经过对加权轮询算法的改进,算法在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实际并发量方面都有提高。另一方面提出了海量小文件数据存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HDFS中增加独立的小文件数据存储模块,通过小文件合并、建立索引和数据缓存,提高HDFS对海量小文件数据存储的效率,并且HDFS的扩展性不受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负载测试工具LoadRunner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的加权轮询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算法性能。通过对元数据节点内存消耗和小文件读写效率实验测试,改进的HDFS效果更好,对以后海量小文件存储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威,何宇,王波,张志雄,蔡振华[7](2018)在《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潮流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际电网运行中,配电网线路的合环操作往往会带来比较大的稳定电流和冲击电流,而且对于多个配电网线路来说,依次合环操作负荷转移的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大范围停电的问题,为了在不损失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提出了一个通过生成并发合环导纳矩阵来计算并发合环潮流的方法,为的是进一步支持并发合环操作;文中测试了一个实际的案例,以证明提出的并发合环方式的准确性和先进性。(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仲济源,梅魁志,温哲西[8](2015)在《GIST特征提取的异构并发流计算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图像GIST全局特征提取算法的计算任务,实现了CPU+GPU异构协同计算与优化:使用CPU完成图像量化、线性延拓等小计算量、不规则的数据运算,使用GPU完成滤波、Gabor特征提取、降维等计算密集、高度并行的数据运算。面向图像序列的计算扩展,在CPU端引入线程池技术,通过每个线程都绑定一个CUDA流处理一幅图像的方法,实现了多幅图像并发流处理和流内数据传输延时的隐藏;利用线程池技术提供线程预创建、资源预分配及根据资源消耗情况的线程数量动态增减等方法,提高了CPU对GPU计算资源的调度使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同等精度的前提下,基于异构计算平台的图像GIST特征提取方法相比传统CPU平台达到8.35~9.31倍的加速比,在使用线程池之后算法处理图像序列数据时速度进一步提升10.0%~37.2%。(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5年06期)

景年强,薛继龙,曲直,杨智,代亚非[9](2014)在《SpecGraph:基于并发更新的分布式实时图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在大规模图结构数据上作分析和计算,面对动态变化的图结构,人们希望能够实时地得到反映最新图结构的计算结果.传统的图处理系统都是面向静态图结构,不能满足动态图结构的实时性要求.已经提出的增量图计算模型,其算法适用范围受限,而且都是基于串行执行增量更新,当图结构变化比较迅速时,往往结果的实时性不够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并发更新的图计算模型SpecGraph,它通过解耦合的计算模型、异步执行引擎和基于推测执行的并发更新机制,达到更广的算法适用性和更高的实时性要求.SpecGraph通过解耦合的计算模型,使得顶点状态只依赖于接收到的邻居信息,为增量更新和并发更新提供了透明实现的可能;通过异步计算引擎,使得系统在增量更新时更加灵活,资源占用低,同时保证了并发的可执行性;通过基于推测执行的并发增量更新,SpecGraph能够达到更高的实时性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4年S1期)

周辉[10](2014)在《基于程序不变量的并发软件可靠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可靠性是评估软件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传统意义上,一个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根据软件测试的输出计算得到。这样得出的可靠性,存在以下的缺点:1)由于失效数据来自测试的输入或输出,仅反映了系统行为的一部分,如果使用输出来计算可靠性,不能完全反映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而是不准确的;2)由于测试是基于操作剖面,因此,获得的可靠性是对在某个环境下的一些特定的操作。它可能是充足的,因为系统是在这些特定的操作下运行的。然而,在系统运行时,可能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环境,使得系统可能出现意外的失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是并发系统的可靠性。失效的数据来自不变量,本文之所以使用不变量是它们能被用来重建系统的行为。换句话说,尽管它们也来自测试,但程序不变量可以捕获所有的系统行为。本文的方法描述如下:1)根据测试并用Daikon获得程序不变量,然后通过寻找坏的不变量作为失效数据;2)用Nelson可靠性模型和坏的不变量计算序列化程序的可靠性;3)基于并发程序的结构,建立了计算并发程序的可靠性的数学公式;4)运用公式和序列化程序的可靠性来计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的贡献如下:基于并发软件系统的结构,提出了一个计算软件系统可靠性的框架模型;基于程序不变量计算序列化程序的可靠性,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在计算基于组件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中,假设组件间相互独立的条件已被删除。(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4-02-27)

并发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2月15日,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举办的“致敬‘银河·天河’40年超级计算发展论坛”在滨海新区举行。与会专家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就中国超级计算发展、未来百亿亿次(E级)计算机研制挑战与技术路线,以及超级计算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发展的大科学大工程实施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发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鼐,黄振华,吴炜,王斌.集群计算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性能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王森.“天河一号”“中看又中用”[N].滨海时报.2018

[3].王存波.面向并行计算的并发传输系统设计与优化[D].南京邮电大学.2018

[4].邬林.企业计算Web系统常见高并发高可用处理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18

[5].方勇杰,王胜明,徐泰山,邵伟,徐健.基于流程组态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并发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6].韩朋花.基于云计算的海量并发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7].王威,何宇,王波,张志雄,蔡振华.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潮流计算方法[J].能源工程.2018

[8].仲济源,梅魁志,温哲西.GIST特征提取的异构并发流计算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

[9].景年强,薛继龙,曲直,杨智,代亚非.SpecGraph:基于并发更新的分布式实时图计算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

[10].周辉.基于程序不变量的并发软件可靠性计算[D].浙江理工大学.2014

标签:;  ;  ;  ;  

并发计算论文-王文鼐,黄振华,吴炜,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